第694章 競爭與壓制(1/2)

國內肉蓯蓉生長最多的兩個地方,是南疆和阿拉鄯,其中阿拉鄯野生的肉蓯蓉要更貴一些,因爲荒漠肉蓯蓉的產量相對要少一些。

但當嘉穀開始出產肉蓯蓉後,就像一頭蠻橫的公牛闖進瓷器店,將原有的市場格局砸得稀巴爛。

回過頭來一看,市場上能穩定大批量提供肉蓯蓉的,唯有嘉穀一家——雖然這個“大批量”幾乎可以比擬之前兩地總產量。

但李章來不及高興挖到了一個聚寶盆,就再次被人手緊張的問題所困擾。

現在的肉蓯蓉接種和採挖都要依靠人工,嘉穀的肉蓯蓉栽培面積這麼大,需要的勞動力也不是個小數目。關鍵在於綠洲推進的進程是不能停下來的,各方面都需要人手。

李章已經緊急求助總公司,急需肉蓯蓉接種和採挖機械化技術。嘉穀實驗室也已經找到了合作單位,正在開發採挖和接種一體化機械,但距離大批量生產和推廣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雪上加霜的是,這邊人手還不足,那邊基地還被人舉起了挖牆腳的鋤頭。

“太缺德了!嘴上說着來取經,學習一下嘉穀治沙的方式方法,結果都是過來挖人,這簡直是添亂……”焦頭爛額的李章強忍住情緒,纔沒有在boss面前口吐芬芳。

齊政皺眉:“這樣的情況很多嗎?”

李章扶着額頭,道:“很多。一家企業可能只瞄準一兩個人,但‘取經’的企業來來往往,加起來就很嚴重了。”

綠洲就這麼大,人事方面有啥風吹草動,可逃不過嘉穀的管控。

“而且這幫傢伙眼光還很毒,瞄上都是咱們培養的骨幹成員,都是有經驗的大工,沒有他們,很多項目就算人手充足,調度效率也會大降,進度計劃都得重做,一些比較關鍵的崗位,還要重新招人。”李章咬牙道。

“重新招人不是個好選擇,太浪費了……”交接完基地工作的魏明表明了自己的意見。他說的浪費,不僅包括支付給骨幹成員的薪水,也包括培訓、家屬安置等費用。他可不願意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帶出來的人才,卻平白爲他人做了嫁衣。

“樹大招風啊。”齊政面露深思之色。

可不就是樹大招風?

當嘉穀治沙被媒體再次提起,很多人才恍惚發現,首都近幾年好像都沒有重現沙塵暴陰影了。

曾經是中國最大沙塵暴策源地的阿拉鄯沙漠區,每到春夏之交,沙塵開始集結,僅需7個小時後,強勁的西北風就卷着黃沙從天而降,瀰漫首都,遮天蔽日。

如今呢?

中科院在阿拉鄯沙漠區設立的近地面沙塵暴觀測塔監測結果顯示,沙塵暴發生的次數明顯在逐年減少——在嘉穀治沙的頭一年,年平均發生沙塵暴11次;09-12年,年平均8次;截止到今年,年平均不到2次。

更明顯的是大氣降塵量大幅減少,每平方公里大氣降塵量較多年平均值幾乎是暴降了200%,過去半年,首都空氣總體質量爲新世紀以來的最佳表現。

兩漠水庫與大規模綠洲的出現,對西北氣候的改善有目共睹:近幾年西北地區降水量增多,雖然相比於該地區的蒸發量,增多的降水量似乎還是相差巨大。但從目前的觀測模型來看,這種氣候改變是具有可持續性的。

這樣一來,將兩漠水庫流域範圍內的沙漠區進行大規模的綠化改造,似乎已經不是什麼無解難題。

何況,嘉穀還證明了治沙不是純賠錢的公益事業,前有暢銷中東的三秦牛,後有引爆市場的肉蓯蓉。

不少有意“沙裡掘金”的企業心動了。

在東部,想要開發大塊連成片的土地已經很難了,但在西北,特別是沙漠區,你能開發多少就有多少。

當然,沒有誰有嘉穀這樣的心氣和資本,但十萬八萬畝的,也夠他們忙活的了。

政府方面的心態也很好理解。嘉穀的貢獻雖然最大,但不代表着就只支持嘉穀治沙。

也許在政府看來,治沙的過程很漫長,絕非一個人或一個企業的投入就能改變,它更需要社會力量的共同參與。

那麼問題來了。治沙需要調動各種要素參與生態治理,放眼國內,還有誰的治沙人才儲備比嘉穀還要豐富?

李章也不好直接趕人,趕緊問齊政意見:“我們該怎麼辦?”

齊政想了想,呵呵的笑了兩聲,說:“不就是人才競爭麼?你怕什麼?”

“啊?”李章一怔。

齊政瞥了他一眼,淡定的道:“能影響到我們的,那就是業務和我們有共同之處的企業。既然如此,那就搶人好了。有已經成型的綠洲基地,還有諾大一個集團在背後給你撐腰,要是連一般的企業都搶不過,你李章趁早退位吧。”

李章臉色一整,站直了道:“明白了,我會讓過來的公司,一個人都搶不走。”

“挖咱們牆腳的,必須一個都不要放過。他們要治沙,多多少少會有人能用的,你不是缺人嗎,反挖回去唄。”齊政口氣嚴厲,轉瞬又稍有放緩,道:“他們要在我們的基地認真取經,隨他們,記錄數據,找技術員談話都行,但不能讓他們挖走公司精心培養出的人才。”

“您放心吧,我會讓他們偷雞不成蝕把米。”李章本有此意,得到了齊政的授權,回答沒有丁點的磕絆。

就像齊政所說的一樣,凡是嘉穀涉及的業務,他們都是行業領先的,這也是齊政在資金充沛的情況下,對嘉穀的要求。

同樣的人才,面對業務相似,發展前景更好的單位,自然會選擇後者。而且嘉穀不僅是發展前景好,待遇也好得出奇。

如果不是在荒漠裡,其他企業興許還能通過各種手段“騙”到一些人才。

但在荒漠裡,無論是待遇還是前景,嘉穀的優勢都被成倍放大。

就算如此,即使是資本雄厚的嘉穀,也不一定能吸引到足夠的人才到沙漠中去,其他企業的情況就可想而知了。

一家家企業來,一家家企業去。

但是,嘉穀始終展現出了非同一般的吸引力。難以適應沙漠環境的骨幹人才有,但離開嘉穀跑到其他治沙企業的,確實寥寥無幾。

不僅如此,李章還真的反挖了回去——親,沒有誰比我們的治沙規模大,何不來嘉穀大展宏圖;你自己投資治沙?圖啥啊,加入到我們嘉穀中來,既不用操碎了心,同樣能實現你的治沙理念……這廝甚至將不少正經前來學習的企業代表,都收入了囊中。

治沙人才不斷流向了嘉穀,有人坐不住了。

“打”了小的,自然來了老的。

……

第320章 震驚世界的奇蹟(3/3)第581章 功成(1/2)第659章 放衛星(2/3)第686章 有人走了(1/2)第531章 善於化不可能爲可能(1/2)第167章 爲何這麼吊(2/4)第676章 沒有破綻(3/3)第319章 天地一抖(2/3)第250章 賺快錢的機會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297章 首秀:做有情懷的農業第315章 紅豆生南國(2/3)第624章 令人信服第322章 要真正進軍沙漠了嗎?第98章 海濱綠色長城(下)第61章 因人成事(求收藏!)第100章 當前的霸主,未來的對手第140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上)第536章 新的藻業支柱?(1/2)第117章 你還真敢叫天價啊(2/3)第578章 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2/2)第469章 那是嘉穀的地盤了(1/2)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252章 豬若安好,便是晴天第622章 一“豆”成名(4)第219章 分歧第373章 耕海牧漁:日益繁榮的漁場(3/3)第323章 灰頭灰臉的沙漠找水第728章 咱有錢,能花(4.3K)第488章 國人對嘉穀體系的信心第142章 大豆風雲之始(3/3)第700章 貧窮和死亡(1/2)第662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下)第485章 甜蜜的回報(一更)第704章 有嘉穀這麼一個對手(上)第299章 快到碗裡來(補更1/14)第336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上)第289章 走出國門?第131章 最“高貴”的糧食(1/3 求訂閱)第389章 一觸即發的食用油大戰第422章 新時代的農民接班人(2/3)第683章 世人皆知治沙難(2/2)第175章 千年人蔘?這可以有(3/3)第559章 人家的沙漠,人家的牛(1/2)第245章 資本掌控遠東大豆第170章 你怎麼能拒絕(1/3)第310章 有機肥,厚待你不容易(2/3)第555章 動員(1/2)第211章 一面地獄,一面天堂(新年快樂!)第362章 一份大聘禮(3/3)第144章 爲年輕交學費(2/3)第120章 一企對一國(2/3)第148章 步步緊逼(3/3)第708章 散發着金光的合作社(1/2)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721章 滿滿溢出的影響力(二合一)第352章 後糧食危機時代(1/4)第96章 不要浪第370章 開掛之夢幻海島(3/3)第620章 一“豆”成名(2)第68章 技術手段(求收藏!)第7章 坦白第435章 這不,雨來了(2/2)第550章 “傻白甜們”(1/2)第513章 天上的太陽和人間的科學(4k章)第501章 糧商“種”能源第59章 一攬子投資協議(求收藏!)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436章 不要攔着我學習(1/2)第149章 羨慕不已(1/3)第582章 補強短板(2/2)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367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5/5)第40章 說服(上)(求收藏!)第475章 啤酒之王的利劍(2/2)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53章 嘉穀戰略(下)(求收藏!)第272章 大豐收(下)第147章 我們也不是好欺負的(2/3)第292章 超級奶牛第557章 我們學不來(1/2)第135章 誰有“種”,誰驕傲第138章 偉力?人定勝天(3/3)第442章 哥不在江湖,但……第300章 猛將必發於行伍(補更2/14)第162章 這世界怎麼了?(2/3)第230章 閒棋冷子,疑神疑鬼第375章 顛覆專家認知(2/2)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440章 除了嘉穀,還有誰(3/3)第338章 多了一羣駱駝夥伴第479章 立起來的中國啤酒業(2/2)第506章 多一個選擇(2/3)第560章 只待揚名的牛肉(2/2)第661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上)第346章 收購!收購!(1/4)新章節被屏蔽第516章 行業整合之始(4k)
第320章 震驚世界的奇蹟(3/3)第581章 功成(1/2)第659章 放衛星(2/3)第686章 有人走了(1/2)第531章 善於化不可能爲可能(1/2)第167章 爲何這麼吊(2/4)第676章 沒有破綻(3/3)第319章 天地一抖(2/3)第250章 賺快錢的機會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297章 首秀:做有情懷的農業第315章 紅豆生南國(2/3)第624章 令人信服第322章 要真正進軍沙漠了嗎?第98章 海濱綠色長城(下)第61章 因人成事(求收藏!)第100章 當前的霸主,未來的對手第140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上)第536章 新的藻業支柱?(1/2)第117章 你還真敢叫天價啊(2/3)第578章 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2/2)第469章 那是嘉穀的地盤了(1/2)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252章 豬若安好,便是晴天第622章 一“豆”成名(4)第219章 分歧第373章 耕海牧漁:日益繁榮的漁場(3/3)第323章 灰頭灰臉的沙漠找水第728章 咱有錢,能花(4.3K)第488章 國人對嘉穀體系的信心第142章 大豆風雲之始(3/3)第700章 貧窮和死亡(1/2)第662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下)第485章 甜蜜的回報(一更)第704章 有嘉穀這麼一個對手(上)第299章 快到碗裡來(補更1/14)第336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上)第289章 走出國門?第131章 最“高貴”的糧食(1/3 求訂閱)第389章 一觸即發的食用油大戰第422章 新時代的農民接班人(2/3)第683章 世人皆知治沙難(2/2)第175章 千年人蔘?這可以有(3/3)第559章 人家的沙漠,人家的牛(1/2)第245章 資本掌控遠東大豆第170章 你怎麼能拒絕(1/3)第310章 有機肥,厚待你不容易(2/3)第555章 動員(1/2)第211章 一面地獄,一面天堂(新年快樂!)第362章 一份大聘禮(3/3)第144章 爲年輕交學費(2/3)第120章 一企對一國(2/3)第148章 步步緊逼(3/3)第708章 散發着金光的合作社(1/2)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721章 滿滿溢出的影響力(二合一)第352章 後糧食危機時代(1/4)第96章 不要浪第370章 開掛之夢幻海島(3/3)第620章 一“豆”成名(2)第68章 技術手段(求收藏!)第7章 坦白第435章 這不,雨來了(2/2)第550章 “傻白甜們”(1/2)第513章 天上的太陽和人間的科學(4k章)第501章 糧商“種”能源第59章 一攬子投資協議(求收藏!)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436章 不要攔着我學習(1/2)第149章 羨慕不已(1/3)第582章 補強短板(2/2)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367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5/5)第40章 說服(上)(求收藏!)第475章 啤酒之王的利劍(2/2)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53章 嘉穀戰略(下)(求收藏!)第272章 大豐收(下)第147章 我們也不是好欺負的(2/3)第292章 超級奶牛第557章 我們學不來(1/2)第135章 誰有“種”,誰驕傲第138章 偉力?人定勝天(3/3)第442章 哥不在江湖,但……第300章 猛將必發於行伍(補更2/14)第162章 這世界怎麼了?(2/3)第230章 閒棋冷子,疑神疑鬼第375章 顛覆專家認知(2/2)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440章 除了嘉穀,還有誰(3/3)第338章 多了一羣駱駝夥伴第479章 立起來的中國啤酒業(2/2)第506章 多一個選擇(2/3)第560章 只待揚名的牛肉(2/2)第661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上)第346章 收購!收購!(1/4)新章節被屏蔽第516章 行業整合之始(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