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粗大腿(1/2)

嘉穀國際在嘉興的配送中心總部。

地處長三角高速路網中心的嘉興,獨具區位優勢,交易輻射江南全省及蘇省、岷省、江右省、魯省、滬市等東南區省市,因此嘉穀最大的果蔬倉庫建於此地。

“現在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在嘉穀果蔬倉庫的入口,齊政和潘華齊至,看到十幾個工人坐在地上將成捆運來的紙盒板組合成空箱子。這是爲了迎接晚上從桂省運來的30萬斤柑橘。

倉庫主管說道,這是第二批入庫的柑橘,原本因爲嘉穀全面進軍桂省水果市場,今年的供貨就十分充足,誰知需求量也比往年大增。

第一次進貨訂了20萬斤柑橘和10萬斤枇杷,結果還沒等完全入庫,採購商紛紛打電話來訂購一空了。現在他又緊急聯繫桂省方面發貨。

“這些還不一定夠賣呢,我們超市上次訂的2萬斤柑橘,現在基本賣光了,我就擔心這批水果還沒到就被搶空了,嘉穀可是大股東啊,可不能把我們落下了……”潘華笑道,爲了保證永嘉社區生鮮超市的水果供應,他親自過來敲邊鼓了。

齊政微微苦笑:“好歹嘉穀今年的水果採購量暴增,沒想到市場反饋更加熱烈。不過,老潘你放心好了,永嘉怎麼說也是自家人,供貨上一向是優先保證的……”

其實這並不奇怪,嘉穀這種從種植採購到包裝配送的全程可控的運營模式,對於採購商來說,無論是安全性,還是性價比,都極高。可以說,經過合作,大部分商超對嘉穀的生鮮供應鏈都是很滿意的。

限制採購訂單的,一直是嘉穀供應鏈的規模。

隨着今年水果供應量上升,採購商們下的訂單,已經不能用“翻番”或者“幾倍”來形容了,只能說是“暴增”。

潘華不是不知道,同爲嘉穀體系成員的永惠超市和永嘉社區店排在嘉穀供應鏈的第一序列;但其他大商超的採購力度很是兇猛,如今正是永嘉社區生鮮超市大力擴張的關鍵期,任何導致水果供應掉鏈子的可能都不允許發生。

如願得到了齊政的保證,潘華才鬆了一口氣。

談話間,兩人步入配送中心總部。

在配送中心的嘉穀農產品供應鏈中央處理系統中,水果的流向和分配一目瞭然。

這就是嘉穀獨立開發的大數據系統。

在系統中,輸入各大產區包括地理位置、特色產品、成熟週期等信息,經由系統運算後,將各類農產品在成熟期內匹配給銷售渠道。

在電商時代全面到來之前,農產品作爲一個涵蓋蔬菜、水果、乾貨等等龐大品類數量的“大類別”,不符合“搜索”場景,無法形成大規模的精準匹配,於是這些農產品大多隻能等待消費者的被動搜索,在這過程中,大量成熟期極短的農產品在等到“關注”之前,就已經提前把自己給“等死”了。

而只要登上了嘉穀這個系統,出路是絕對不用愁了。

當然,中央處理系統也會接受市場的反饋,靈活地調整上游的種植和收購,從選品到市場推廣方面,都會緊隨市場趨勢變動。

——某種意義上,嘉穀的供應鏈中央處理系統,就是在用互聯網思維,對傳統的農業進行數字化改造。

……

不過,看到屏幕上嘉穀果蔬生鮮採購量排行靠前的,依然是沃爾瑪、大閏發等大型商超,饒是早已知道,潘華還是有點鬱悶:“歸根到底,還是我們的規模太小了。”

這是事實,齊政也只能攤攤手。

“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說明了嘉穀供應鏈的強大。”潘華想到這一點,又精神一振。嘉穀作爲大腿,自然是越粗越好。再怎麼說,得益最多的還是體系內的成員。

齊政輕笑:“其實吧,以大型商超爲主的渠道商,既有着足夠大的用戶需求,也有着足夠強的資金實力,不是不可以直接躍過層層批發市場,直接和產地聯繫。”

“但無論是自建種植基地,僱傭農民種植;還是提前下訂單,農民按需生產;都不是那麼容易的。前者太繁瑣,後者則要承擔質量、採購過多等風險……”

——它們終究是零售商,組織農業生產對它們的挑戰太大了。

所以,哪怕是沃爾瑪這種有巨大消耗量的零售巨頭,也傾向於跟嘉穀合作。

就拿水果來說,嘉穀不但能保證質量,還會進行分級和包裝,不僅拉開了出售的價格檔次,也方便了採購商。

潘華像是想起了什麼,轉頭問道:“我聽說家樂福也有意和與嘉穀在生鮮上開展合作?”

齊政撇撇嘴:“它是想,但我們還不見得樂意呢……”

且不說家樂福之前與嘉穀在“進場費用”等一系列問題上齷齪不斷,雖然後面隨着嘉穀實力的增強,家樂福的態度有所緩和,在糧油等領域上主動展開了合作,但在生鮮上又是另一碼事。

“要想成爲嘉穀供應鏈的採購商,也是有具體要求的。”齊政平靜說道。

某種意義上,加入嘉穀農產品供應鏈的採購商,就是嘉穀的零售“同盟軍團”。

有些事可以自己來,但有些事就要靠盟友了。

如果將農業產業鏈拆分爲三個環節:上游的種植,中游的流通,下游的分銷;嘉穀一向專注於前兩個環節,而第三個環節,更多是通過組建同盟形成“航母艦隊”作戰。

畢竟,誰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今這個時代,想要包打天下,呃,不是被累死,大概就是被圍毆打死……

不過,基於在前兩個環節上的強勢,嘉穀對盟友的要求可不低。

譬如在水果上,盟友首先要配合嘉穀打造水果品牌。

在這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好的產品還需要讓消費者知道、瞭解,甚至是喜歡、喜愛;而這些均離不開對產品的品牌打造。

品質再好的水果,靜靜地躺在陳列區也很難獲得更多人的認可,這就要求銷售端一定要有輔助推廣銷售的內容配合。

專人售賣是非常必要的,對嘉穀的水果進行介紹和售賣服務,試吃也要運用起來;也要加入一些走心的宣傳文案,賦予產品個性和亮點,以此吸引更多消費者的關注……

——坦白來說,這樣做雖然會導致銷售成本上升。但一來嘉穀在採購價上有優惠,二來,打造成品牌後水果也更能賣出高價,其實是雙贏。

WWW⊕тTk ān⊕℃o

至於不樂意的,那就不樂意唄!

誰還離不開誰呢?嘉穀還不見得願意帶它們玩呢——譬如家樂福!

看出齊政絲毫不將家樂福放在眼裡的態度,潘華不由得感慨萬分:自己抱的這根大腿啊,真粗!粗到有足夠的底氣拒絕家樂福這樣的零售巨頭了!

……

第689章 到沙漠去(下)第260章 本土公豬頭頂綠第135章 誰有“種”,誰驕傲第113章 賣瘋了的豬肉(1/3)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380章 自帶“流量”的嘉穀豬肉(1/3)第76章 種蘑菇的雪啤(求收藏!)第737章 世間事非你弱你有理(1/2)第711章 既生瑜何生亮?(2/2)第467章 奠基的年份(1/2)第479章 立起來的中國啤酒業(2/2)第479章 立起來的中國啤酒業(2/2)第567章 “超級乾旱”來襲(3/3)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108章 委屈的奶農(6/10 求訂閱)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119章 把最好的留給國人(1/3 求訂閱!)第99章 把小子們叫回來吧第310章 有機肥,厚待你不容易(2/3)第351章 給央企的壓力第641章 快來中國暢飲吧(3/3)第288章 風雲再起第459章 謎一樣的中國乳業(1/2)第244章 老天也不幫忙第232章 越爛越好的俄遠東地區第449章 羣起響應(2/2)第430章 粗大腿(1/2)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539章 非土豪無以種樹第531章 善於化不可能爲可能(1/2)第645章 三言兩語定規矩(1/2)第231章 海外大圈地之始第690章 回血(1/2)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696章 嘉穀的土味創業軍團(二合一)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430章 粗大腿(1/2)第516章 行業整合之始(4k)第717章 盟軍在……蹭光(1/2)第200章 避其鋒芒第370章 開掛之夢幻海島(3/3)第551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2/2)第590章 “奉旨腐敗”(1/2)第59章 一攬子投資協議(求收藏!)第716章 家底有多豐厚(4K)第270章 向廢棄礦區要牧場第636章 契機(1/3)第669章 義不容辭(1/2)第583章 推心置腹(1/2)第48章 回國與警醒(求收藏!)第366章 我要結婚了!(4/5)第643章 送上船(2/3)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505章 將己方陣容變得大大的(1/3)第72章 有人被綠了(求收藏!)第618章 體系之戰第458章 是誰讓喝奶變平等?(3/3)第362章 一份大聘禮(3/3)第94章 憶往昔(求收藏!)第183章 人蔘雙雄聯盟(3/4)第706章 小麥之變局(二合一)第645章 三言兩語定規矩(1/2)第561章 沒有一頭牛搞不定的談判(1/2)第395章 要打臉的節奏?(1/3)第111章 難(9/10)第687章 更多的人來了(2/2)第94章 憶往昔(求收藏!)第403章 旌旗遍插南國(1/4)第84章 火爆(下)(求收藏)第364章 後悔死了(2/5)第6章 畢業回鄉第589章 嘉穀的“錦衣衛”第551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2/2)第239章 價值的體現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683章 世人皆知治沙難(2/2)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384章 去他丫的養豬夢(2/2)第165章 衛星照進農田第450章 這是對定價權的爭奪(第一更)第305章 開年雪災來襲(2/3)第278章 無知與無良第720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下)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727章 挑戰心臟的開支(4K字)第375章 顛覆專家認知(2/2)第481章 暗戰與睚眥必報(2/2)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96章 不要浪第449章 羣起響應(2/2)第20章 該收穫了(上)(求收藏!)第329章 爲奧運獻禮(5/5)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314章 與綠肥絕配的“吃鹽牧草”(1/3)第58章 情懷(求收藏!)第632章 大國購買力,恐怖如斯第303章 用糧食作燃料第96章 不要浪
第689章 到沙漠去(下)第260章 本土公豬頭頂綠第135章 誰有“種”,誰驕傲第113章 賣瘋了的豬肉(1/3)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380章 自帶“流量”的嘉穀豬肉(1/3)第76章 種蘑菇的雪啤(求收藏!)第737章 世間事非你弱你有理(1/2)第711章 既生瑜何生亮?(2/2)第467章 奠基的年份(1/2)第479章 立起來的中國啤酒業(2/2)第479章 立起來的中國啤酒業(2/2)第567章 “超級乾旱”來襲(3/3)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108章 委屈的奶農(6/10 求訂閱)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119章 把最好的留給國人(1/3 求訂閱!)第99章 把小子們叫回來吧第310章 有機肥,厚待你不容易(2/3)第351章 給央企的壓力第641章 快來中國暢飲吧(3/3)第288章 風雲再起第459章 謎一樣的中國乳業(1/2)第244章 老天也不幫忙第232章 越爛越好的俄遠東地區第449章 羣起響應(2/2)第430章 粗大腿(1/2)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539章 非土豪無以種樹第531章 善於化不可能爲可能(1/2)第645章 三言兩語定規矩(1/2)第231章 海外大圈地之始第690章 回血(1/2)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696章 嘉穀的土味創業軍團(二合一)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430章 粗大腿(1/2)第516章 行業整合之始(4k)第717章 盟軍在……蹭光(1/2)第200章 避其鋒芒第370章 開掛之夢幻海島(3/3)第551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2/2)第590章 “奉旨腐敗”(1/2)第59章 一攬子投資協議(求收藏!)第716章 家底有多豐厚(4K)第270章 向廢棄礦區要牧場第636章 契機(1/3)第669章 義不容辭(1/2)第583章 推心置腹(1/2)第48章 回國與警醒(求收藏!)第366章 我要結婚了!(4/5)第643章 送上船(2/3)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505章 將己方陣容變得大大的(1/3)第72章 有人被綠了(求收藏!)第618章 體系之戰第458章 是誰讓喝奶變平等?(3/3)第362章 一份大聘禮(3/3)第94章 憶往昔(求收藏!)第183章 人蔘雙雄聯盟(3/4)第706章 小麥之變局(二合一)第645章 三言兩語定規矩(1/2)第561章 沒有一頭牛搞不定的談判(1/2)第395章 要打臉的節奏?(1/3)第111章 難(9/10)第687章 更多的人來了(2/2)第94章 憶往昔(求收藏!)第403章 旌旗遍插南國(1/4)第84章 火爆(下)(求收藏)第364章 後悔死了(2/5)第6章 畢業回鄉第589章 嘉穀的“錦衣衛”第551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2/2)第239章 價值的體現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683章 世人皆知治沙難(2/2)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384章 去他丫的養豬夢(2/2)第165章 衛星照進農田第450章 這是對定價權的爭奪(第一更)第305章 開年雪災來襲(2/3)第278章 無知與無良第720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下)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727章 挑戰心臟的開支(4K字)第375章 顛覆專家認知(2/2)第481章 暗戰與睚眥必報(2/2)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96章 不要浪第449章 羣起響應(2/2)第20章 該收穫了(上)(求收藏!)第329章 爲奧運獻禮(5/5)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314章 與綠肥絕配的“吃鹽牧草”(1/3)第58章 情懷(求收藏!)第632章 大國購買力,恐怖如斯第303章 用糧食作燃料第96章 不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