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海外大圈地之始

齊政的一步閒棋,將衆盛資本攪得人心惶惶。

而他在與京東簽訂投資協議後,才慢悠悠地回到公司總部。

此時已是2005年年底,集團的各項年終運營數據總結陸續出臺。

集團大管家王昱業因此忙得連軸轉,這不,齊政一回來,他就找上門來彙報今年的經營狀況。

“聽說你個人投資了一家電商公司,這家公司的前景很好嗎?”王昱業坐下後倒不急着進入正題了。

因爲是齊政個人投資而非集團項目,王昱業開始只當齊政是見獵心喜,但最終得知投資了幾千萬不過得到15%的股份,才意識到齊政對京東的看好。

“公司前景啊……”齊政喃喃道,點點頭,“這次投資的公司,將成爲電商業界數一數二的存在。”

王昱業對齊政自信強大的話習以爲常,沒有任何質疑,不過這也是因爲他根本想象不到,在互聯網時代浩浩蕩蕩地到來之際,電商業務將是如何變革社會。

但齊政知道並親身體會過。

因此,投資京東,某種意義上,也是爲嘉穀集團未來的線上業務埋伏筆。

齊政知道線上線下的結合,纔是未來。但包括自己在內的嘉穀管理班子,都對互聯網的打法不在行。

很多時候,不是說你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就能做到相應的程度——互聯網業務的發展,跟農業的生產管理完全是兩個領域。嘉穀如果想擁抱未來,最好是組建一個專注於互聯網+農業的專業團隊。

而京東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作爲國內電商界的兩極之一,是電商界當之無愧的“黃埔軍校”。

譬如後世扛起“無界零售”的一面旗幟的盒馬鮮生創始人,就是京東的前任高管,只是其提出盒馬的雛形方案後,被劉強棟否決,才投身阿里並得到支持創立盒馬鮮生。

因此,投資京東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其股份價值的提升,更在於一腳踏進互聯網的圈子後,能爲嘉穀集團日後的戰略轉型找到合適的人才。

當然,這些想法,齊政沒有跟王昱業解釋,未來一切自見分曉。

簡單聊了一下京東的投資,王昱業的話題拉回到嘉穀的本年度經營狀況上。

其中重點是嘉穀集團的兩大大宗商品業務。

“今年,我們啓動主糧戰略後,集團的水稻自有生產基地達到70萬畝,水稻合作生產基地達到450萬畝。其中仙茗大米種植面積穩定在180萬畝左右,產量突破120萬噸;‘嘉秈1號’種植面積合計340萬畝,產量在170萬噸以上;另外秋收後還收購了優質粳米200萬噸;嘉穀糧油目前的稻穀年加工產能達到350萬噸,剩餘稻穀儲存在我們的自有糧庫和合作的基層糧庫裡面。”

“總的來說,集團在國內的優質稻米種植基地在擴大,總產量持續提高。嘉穀糧油的大米銷售量也保持快速增長,仙茗大米和嘉穀大米的價格總體保持穩中有漲的態勢。”

王昱業都不用看資料,一連串的數據就脫口而出,充分顯示其對集團運營狀況的掌握程度。

齊政聽得連連點頭,今年是嘉穀啓動主糧戰略的第一年,集團自營的水稻產量能達到300萬噸左右,再加上額外收購的優質粳米,近500萬噸的水稻收儲和加工,在國內已經屬於數一數二的大米生產加工企業了。

明年嘉穀的水稻生產和收儲規模將繼續擴大,必將成爲國內最大的大米生產加工糧企。

說完輕鬆的,王昱業語音一轉:“如果說集團的水稻業務可以自給自足的話,油料——主要是大豆業務,就大部分依賴進口了。”

“集團的大豆年加工能力超過900萬噸,但我們扶持的國產大豆種植面積僅爲500萬畝出頭,產量不過100萬噸,即使加上補充收購的其他優質國產大豆,也不過堪堪突破150萬噸,而且,即使是集團扶持種植的國產大豆,成本也比進口大豆要高。”

齊政略微皺眉:“國產大豆的單產還是低了點。”

王昱業先是點頭,然後搖頭:“除了單產低,還有大豆屬於土地密集型農作物,適合於大規模機械化種植。但東北的大豆生產,除了國營農場,面臨的困境都是農戶土地規模過小,且機械化程度低,難有規模效益。”

“今年,農民種植玉米的畝收入是大豆的3倍以上,明年必然有更多的人傾向於選擇種植玉米。”

儘管因爲旱田輪作的需要,黑省大豆的播種面積一直位居全國之首。但這樣的破碎化種植,齊政即使有靈陣助力,也無從下手;而沒有規模化,成本自然降不下來。

這不是嘉穀加大扶持就能改變的現狀,畢竟,國家也傾向於犧牲大豆,保證主糧——尤其是玉米的產量。

中國東北玉米帶從黑省南部起始,包括吉省全部、蒙省東部地區,延伸到遼省北部的區域,與同緯度的美國玉米帶、烏克蘭玉米帶並稱爲世界“三大黃金玉米帶”。

依賴於這個地域的肥沃黑土地,玉米的平均產量都在畝產產1300斤以上,個別水土豐厚的地域,不依賴人工灌溉也能達到畝產2000斤的水平——對比起大豆兩三百斤的畝產,吊打都不足以形容兩者的差距。

從氣候條件說,東北玉米帶大部分地區的無霜期大約在140天左右,正好和玉米的自然成熟期相吻合。

這些最優質的土地、最適宜的氣候,種出的玉米才能保證產量最高和質量最好。

這麼多年以來,東北核心產區出產的玉米都是一等糧和二等糧,從來沒有過三等,膠質率高。如果換了一種作物,既不能保證產量,也不能保證效益。

最主要的支撐還是產量,只有產量纔是國家糧食安全的“底”。也只有有了這個“底”,擁有十幾億人口的一個大國纔不會“心慌”。

齊政的手指無意識地輕敲桌面。

稍作思索後,他擡起頭說道:“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集團對大豆的需求將有增無減,而國內的大豆種植面積,連我們集團的需求都很難滿足,更別說國家了。”

“對國產大豆的扶持還是要保持,合作種植基地的規模也要繼續擴大,但我們也要考慮到海外‘覓食’了,而且還要儘快。畢竟,國內的土地開發早點晚點都是盆裡的菜,但海外的土地爭奪,可是越來越激烈了……”

王昱業大笑:“看來我們是想到一塊去了!”

齊政也笑了起來。

其實這是必然的結果。國內有限的耕地要力保糧食生產,嘉穀的小胳膊拗不過國家戰略的大腿,大豆只能依靠進口滿足國內需求。

但對於嘉穀而言,雖然都是進口,自己能控制的進口和被他人掌控的進口,完全是兩碼事——誰讓嘉穀曾經一把得罪了掌控大豆產業鏈的國際四大糧商呢?

在全球的糧食供應版圖上,如美國、巴西等國是糧食生產的“舊世界”。

而從大豆的種植加工生產運輸整個產業鏈來講,美國和巴西基本上是不可替代的——嘉穀今年進口的700多萬噸大豆,都是來自這兩個國家。

能向中國提供大量糧食進口或者有巨大潛力的還是那麼幾個國家:美國,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亞和俄羅斯、烏克蘭。

從根本上講,我們國家的飼料糧,完全離不開美國和美國資本。在今後很長的時間裡,也不可能有別的國家可以替代和分擔。

但對於嘉穀一個企業來說,烏克蘭、俄羅斯等國完全可作爲糧食生產的“新世界”。

其中,烏克蘭擁有世界大約三分之一的黑色土地,相當於巴西和阿根廷兩個國家擁有黑土地的總和,一度被稱爲“歐洲的糧倉”。

除了土地資源優勢,烏克蘭的農產品亦具有運費低、沒有轉基因等優勢。假如基礎設施能夠完善的話,烏克蘭的農業產量至少能再翻一番。

“但到目前爲止,我們對投資烏克蘭的態度還是觀望爲主。在烏克蘭,土地不能買賣,各種法律規則也變動頻繁;另外,烏克蘭實在遠了點,又處於歐洲腹地,各方關注,鞭長莫及……”王昱業首先否定了烏克蘭。

齊政也贊同,將視線投向東北方向,“那麼,我們最好的選擇就是俄羅斯了。”

“準確來說,應該是俄羅斯遠東地區。”王昱業說完,想起什麼似的笑了起來,“張澤宏那小子去探路,估計是樂不思蜀了……”

第465章 糧商中的異類(1/2)第255章 搖錢樹?妖樹?第708章 散發着金光的合作社(1/2)第733章 風暴之始?(2/2)第297章 首秀:做有情懷的農業第468章 這將是我們的領域了(二合一)第419章 嘉穀糖業的機遇(1/2)第294章 突如其來的曝光第82章 火爆(上)第203章 百年老樹入總部第190章 他的世界(1/3)第42章 巨資在手(求收藏!)第14章 靈陣初顯威(下)第406章 吾將加冕爲王(4/4)第547章 突如其來的“惡評”(2/2)第514章 嘉穀實驗室的王旗(1/2)第282章 誰能問心無愧第183章 人蔘雙雄聯盟(3/4)第427章 找到組織了(1/3)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368章 島主難當(1/3)第680章 銀行的態度(1/2)第649章 愛上中國味道(1/2)第392章 鋒芒太露,聯合抵制(2/4)第68章 技術手段(求收藏!)第668章 得罪人第218章 合縱連橫第707章 小麥大圈地之始(二合一)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135章 誰有“種”,誰驕傲第531章 善於化不可能爲可能(1/2)第615章 “豆”爭(下)第82章 火爆(上)第369章 大興土木(2/3)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420章 再重視嘉穀也不爲過(2/2)第362章 一份大聘禮(3/3)第354章 白糖期貨天才(3/4)第441章 西北大糧倉之初現端倪第336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上)第88章 欣欣向榮(求收藏!)第105章 這貨是誰(3/10)第198章 冤家路窄(4/4)第552章 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1/3)第143章 被套路(1/3 求訂閱)第43章 加州農場(上)(求收藏!)第382章 求教養豬的互聯網大佬(3/3)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487章 國際糧商的新江湖時代第257章 亞洲最大單體養豬基地第647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上)第136章 西邊,生命在盼雨(1/3 求訂閱!)第338章 多了一羣駱駝夥伴第414章 待我開大招(3/5)第81章 新靈陣與新產品(求收藏!)第441章 西北大糧倉之初現端倪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139章 災後的希望(補昨天一更)第84章 火爆(下)(求收藏)第434章 敢開發就敢回去(1/2)第414章 待我開大招(3/5)第377章 看上嘉穀土豆的百事公司(2/4)第618章 體系之戰第129章 河西走廊的農業(2/3)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第199章 虛晃一槍第347章 第一戰:吸金的倉儲(2/4)第699章 打造護城河(2/2)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629章 高端地盤第298章 老闆牌營銷第157章 靈陣先行,技術跟上(3/3)第86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上)(求收藏!)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60章 嘉穀實驗室(求收藏!)第228章 我建平臺你發揮第218章 合縱連橫第191章 主糧攻略(2/3)第53章 嘉穀戰略(下)(求收藏!)第32章 生日之夜(上)第510章 搶購潮與覬覦(5k章)第233章 坑總統的修路第188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下)第161章 組團參展(1/3)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338章 多了一羣駱駝夥伴第389章 一觸即發的食用油大戰第511章 報應來得太快(1/2)第203章 百年老樹入總部第319章 天地一抖(2/3)第176章 中藥,水很深吶(1/3)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第572章 爲我的開疆拓土開路(2/2)第720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下)第229章 記仇與敲悶棍第47章 傳奇(求收藏!)第724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3)第697章 吃過豬肉
第465章 糧商中的異類(1/2)第255章 搖錢樹?妖樹?第708章 散發着金光的合作社(1/2)第733章 風暴之始?(2/2)第297章 首秀:做有情懷的農業第468章 這將是我們的領域了(二合一)第419章 嘉穀糖業的機遇(1/2)第294章 突如其來的曝光第82章 火爆(上)第203章 百年老樹入總部第190章 他的世界(1/3)第42章 巨資在手(求收藏!)第14章 靈陣初顯威(下)第406章 吾將加冕爲王(4/4)第547章 突如其來的“惡評”(2/2)第514章 嘉穀實驗室的王旗(1/2)第282章 誰能問心無愧第183章 人蔘雙雄聯盟(3/4)第427章 找到組織了(1/3)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368章 島主難當(1/3)第680章 銀行的態度(1/2)第649章 愛上中國味道(1/2)第392章 鋒芒太露,聯合抵制(2/4)第68章 技術手段(求收藏!)第668章 得罪人第218章 合縱連橫第707章 小麥大圈地之始(二合一)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135章 誰有“種”,誰驕傲第531章 善於化不可能爲可能(1/2)第615章 “豆”爭(下)第82章 火爆(上)第369章 大興土木(2/3)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420章 再重視嘉穀也不爲過(2/2)第362章 一份大聘禮(3/3)第354章 白糖期貨天才(3/4)第441章 西北大糧倉之初現端倪第336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上)第88章 欣欣向榮(求收藏!)第105章 這貨是誰(3/10)第198章 冤家路窄(4/4)第552章 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1/3)第143章 被套路(1/3 求訂閱)第43章 加州農場(上)(求收藏!)第382章 求教養豬的互聯網大佬(3/3)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487章 國際糧商的新江湖時代第257章 亞洲最大單體養豬基地第647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上)第136章 西邊,生命在盼雨(1/3 求訂閱!)第338章 多了一羣駱駝夥伴第414章 待我開大招(3/5)第81章 新靈陣與新產品(求收藏!)第441章 西北大糧倉之初現端倪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139章 災後的希望(補昨天一更)第84章 火爆(下)(求收藏)第434章 敢開發就敢回去(1/2)第414章 待我開大招(3/5)第377章 看上嘉穀土豆的百事公司(2/4)第618章 體系之戰第129章 河西走廊的農業(2/3)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第199章 虛晃一槍第347章 第一戰:吸金的倉儲(2/4)第699章 打造護城河(2/2)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629章 高端地盤第298章 老闆牌營銷第157章 靈陣先行,技術跟上(3/3)第86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上)(求收藏!)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60章 嘉穀實驗室(求收藏!)第228章 我建平臺你發揮第218章 合縱連橫第191章 主糧攻略(2/3)第53章 嘉穀戰略(下)(求收藏!)第32章 生日之夜(上)第510章 搶購潮與覬覦(5k章)第233章 坑總統的修路第188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下)第161章 組團參展(1/3)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338章 多了一羣駱駝夥伴第389章 一觸即發的食用油大戰第511章 報應來得太快(1/2)第203章 百年老樹入總部第319章 天地一抖(2/3)第176章 中藥,水很深吶(1/3)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第572章 爲我的開疆拓土開路(2/2)第720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下)第229章 記仇與敲悶棍第47章 傳奇(求收藏!)第724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3)第697章 吃過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