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有機肥,厚待你不容易(2/3)

大有機肥計劃?

王昱業首先就苦笑了:“一聽就知道是一個賠錢計劃了。”

齊政聞言噴笑:“不至於吧!”

王昱業就說了:“有事實證明啊,嘉穀農資不就是因爲有機肥業務持續虧損嗎?”

嘉穀農資的杜爲民笑了笑:“還好吧,犧牲我一個,幸福整個集團……再說了,我們已經在向盈虧平衡線靠攏了。”

直接受益的嘉穀農業的謝開濟和嘉穀農牧的李東亮等人都笑了,調侃着感謝杜爲民的“犧牲”。

所謂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

嘉穀農資負責整個集團的農用物資供應,爲了配合集團的生態化發展戰略,嘉穀農資大力發展有機肥生產業務。從規模上來看,嘉穀農資已經是國內最大的有機肥生產商——雖然在產量上還比不上無機化肥的零頭。

我國的化肥尤其是磷肥和鉀肥,生產原材料在海外,作爲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國家對進口權實行嚴格管控,佔大頭的是國有資本大佬。嘉穀農資想要在肥料行業內出頭,也只能另闢蹊徑,在市場前景良好和國家大力支持的有機肥上下功夫。

嘉穀農資的有機肥生產原材料來源主要是兩種,種植業廢物如秸稈等;以及養殖業廢物,主要是禽畜糞便等。

每一個嘉穀牧場以及生豬養殖場,都有嘉穀農資的有機肥製造廠;而在南方水稻主產區以及東北玉米主產區,嘉穀農資也有七八家秸稈有機肥製造廠。

嘉穀農資生產的有機肥主要供應嘉穀體系,除了嘉穀自有的農業基地,相當一部分供應給合作方比如水稻生產合作社以及大豆合作社。

“其實,就算集團沒有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投入,我們的有機肥生產規模也需要擴大了。畢竟,即使是嘉穀體系以及相關合作方,我們的產量也是遠遠跟不上需求的。”杜爲民坦誠道。

自九十年代以來,我國化肥和農藥每畝用量持續增大,很容易就陷入了一種困境:因爲長期使用化肥和農藥,產生了“藥物依賴”,不逐步加量就可能減產。

經常可以聽到一句話,能夠讓13億人吃飽,就是中國對世界最大的貢獻。

但是這個貢獻背後,是我們爲此付出的沉重代價。

爲了控制病蟲害,農田裡大量噴灑農藥,嚴重污染水土環境,破壞生態平衡——多少人記憶中,“晚霞中蜻蜓飛舞,夏夜裡蛙聲一片”的畫面,已經成爲回憶。

而且,爲了增加糧食產量,我們使用了全世界1/3的化肥。過量施肥破壞了耕地的土壤結構,造成土壤板結和鹽鹼化。

萬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糧。

耕地質量直接關係到國家糧食安全,但我國的耕地質量實在不容樂觀。

就以東北爲例,黑土地是世界公認最肥沃的土壤,“插根筷子也發芽”。東北是全球三大黑土區之一,是我國重要的糧倉。但這些年,在糧食增產的同時,黑土地也被過度開發利用,土壤明顯退化,疲憊不堪。

黑土層已由上世紀50年代的60釐米~70釐米,下降到今天的20釐米~30釐米——黑土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形成1釐米黑土層需要幾百年的時間。過去黑土層豐厚,腳踩上去就像踩在海綿上一樣。現在土層變薄,營養不足,不得不多施化肥。化肥越用越多,又導致土壤板結,踩上去甚至看不到腳印。

就嘉穀與農民合作的經歷來看,其實農民們不是沒有看到這些問題,也不是不想改變。恰恰相反,農民們渴求改變現狀的心思比想象中還要強烈。

問題只在於,一來他們確實不懂得科學施肥用藥,很多時候是根據感覺來的;二來也沒有條件讓他們進行改變——爲了生活,爲了保證糧食產量甚至增產,不多用化肥又能怎樣呢?

但是一旦與嘉穀達成合作,一方面農民們在嘉穀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學會了合理施肥以及用藥;另一方向,嘉穀農資生產的有機肥,在有集團補貼降低價格後,大受農民們的歡迎。

土地是農民們的命根子,如果可以精心呵護,誰又願意傷害命根子呢?

但即使如此,嘉穀農資也並不好過。

丁顯代替杜爲民說出了難點:“有機肥發展存在兩個典型瓶頸問題,效用和成本。”

“與化肥相比,有機肥不但用量大,而且費功夫。比如一畝地用幾十公斤化肥就可以,但是一畝地用有機肥則需要施上噸的量才能達到同樣的增產效果——有機肥主要是爲了培肥土壤,對當季作物的增產效果並不明顯。”

“不過這個問題現在基本不是難題了。”

發展有機肥,並不是完全拒絕化肥。作物生長需要氮磷鉀等養分,有機肥在這方面的養分比較欠缺,而無機肥負責提供作物的礦質營養,可以彌補這些不足。

“在過渡階段,我們是把有機無機肥料相結合。也就是以有機質爲主,裡面摻加了一些氮磷鉀的無機肥料。既能滿足作物快速增長的需要,也能滿足土壤增添有機質的需要。結果表明,有機肥替代50%化肥處理後的土壤肥力較化肥處理得到明顯改善。”

“緊接着實驗室又取得了重大進展……”

實驗室頭子陳建章微微一笑。

當其時,正趕上齊政對嘉穀實驗室的大規模投入,他果斷組建了有機肥研究團隊,建立了生物有機肥製造新工藝,篩選出對作物生長具有顯著作用的芽孢桿菌,並在國內外首次建立了芽孢桿菌生物有機肥二次固體發酵新工藝,使得新型有機肥裡含有更多對農作物生長有益的“益生菌”,讓莊稼長得快、長得好,當季增產效果能與化肥相媲美,從而真正提高了合作社社員施用有機類肥料的積極性。

“但成本一直是個難題,也是嘉穀農資持續虧損的主要原因。”

一般來說,有機肥生產的人工成本和運輸成本都比較高。

由於腐熟時間較長,翻堆、乾燥、粉碎、包裝等操作過程人工投入量大,導致有機肥生產成本增加——這個對嘉穀而言倒不是問題。有實驗室那羣將微生物玩得飛起的掛逼們培育的發酵菌,嘉穀農資生產有機肥的發酵腐熟極爲高效,而且重金投資的生產線對人手要求不高。

但是運輸確實是個問題。

尤其是秸稈有機肥製造廠,秸稈原材料的分散讓收集運輸成本居高不下;而且,目前有機肥還不能享受化肥的有關運輸優惠政策,導致其運輸成本通常爲化學肥料的2~3倍。

第224章 牧場與藍莓之都第451章 品牌暗戰(第二更)第574章 頭大的丸紅商社(2/2)第446章 爽歪歪的超額利潤(2/3)第609章 草!(1/2)第95章 運氣嗎第252章 豬若安好,便是晴天第28章 出油!出油!(上)第12章 雛苗入場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717章 盟軍在……蹭光(1/2)第620章 一“豆”成名(2)第618章 體系之戰第351章 給央企的壓力第143章 被套路(1/3 求訂閱)第243章 擁抱糧食大牛市第195章 多管齊下,技術攻勢(1/4)第662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下)第109章 他要戰……就一邊去(7/10)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178章 老“參把頭”(3/3)第662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下)第132章 “圈地”不易(2/3)第181章 嘉穀的奸商形象(1/4)第178章 老“參把頭”(3/3)第240章 比不上嗎第7章 坦白第48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223章 舌尖上的冷鏈(4K章節)第331章 小小藍莓闖奧運第621章 一“豆”成名(3)第695章 時代不一樣了(2/2)第224章 牧場與藍莓之都第545章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第199章 虛晃一槍第583章 推心置腹(1/2)第550章 “傻白甜們”(1/2)第552章 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1/3)第439章 我願做“小白鼠”(2/3)第684章 無聲的報國(1/2)第545章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第332章 營養物質從海洋到沙漠(1/4)第695章 時代不一樣了(2/2)第145章 價格崩了!(3/3)第552章 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1/3)第365章 以碧海藍天爲證(3/5)第260章 本土公豬頭頂綠第735章 絕不姑息(2/2)第449章 羣起響應(2/2)第718章 大型廣告“連續劇”(2/2)第590章 “奉旨腐敗”(1/2)第669章 義不容辭(1/2)第176章 中藥,水很深吶(1/3)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636章 契機(1/3)第116章 就區別對待,咋地(1/3 求訂閱)第652章 太張揚(2/2)第361章 礦,都是我們的(2/3)第507章 轉折點(3/3)第483章 倒黴,報復,勝勢(第二更)第482章 無聲的反擊(第一更)第13章 靈陣初顯威(上)第576章 誰搶走了我的嘉穀(2/2)第10章 合股經營第548章 誰在搞鬼(1/2)第441章 西北大糧倉之初現端倪第71章 我家綠油油的豬圈不尋常(求收藏!)第606章 南方大豆新位勢第292章 超級奶牛第514章 嘉穀實驗室的王旗(1/2)第515章 全線飄紅的業績(2/2)第598章 一聲令下,雲而景從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488章 國人對嘉穀體系的信心第622章 一“豆”成名(4)第338章 多了一羣駱駝夥伴第220章 兩個人的隔空對峙第337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下)第320章 震驚世界的奇蹟(3/3)第8章 靈植與靈陣第681章 大風神(2/2)第184章 狼來了(4/4)第75章 選擇(求收藏!)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366章 我要結婚了!(4/5)第606章 南方大豆新位勢第460章 一家值得尊重的民族企業!(2/2)第115章 我看上了你家的豬肉(3/3)第493章 嘉穀豬肉東征記第238章 國家層面的支持第132章 “圈地”不易(2/3)第636章 契機(1/3)第469章 那是嘉穀的地盤了(1/2)第623章 我向前每邁進一腳第376章 小土豆,大主糧(1/4)第253章 中草藥養豬第385章 養豬何苦爲難養豬?(1/4)第476章 攻陷東南亞(1/2)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44章 加州農場(下)(求收藏!)
第224章 牧場與藍莓之都第451章 品牌暗戰(第二更)第574章 頭大的丸紅商社(2/2)第446章 爽歪歪的超額利潤(2/3)第609章 草!(1/2)第95章 運氣嗎第252章 豬若安好,便是晴天第28章 出油!出油!(上)第12章 雛苗入場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717章 盟軍在……蹭光(1/2)第620章 一“豆”成名(2)第618章 體系之戰第351章 給央企的壓力第143章 被套路(1/3 求訂閱)第243章 擁抱糧食大牛市第195章 多管齊下,技術攻勢(1/4)第662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下)第109章 他要戰……就一邊去(7/10)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178章 老“參把頭”(3/3)第662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下)第132章 “圈地”不易(2/3)第181章 嘉穀的奸商形象(1/4)第178章 老“參把頭”(3/3)第240章 比不上嗎第7章 坦白第48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223章 舌尖上的冷鏈(4K章節)第331章 小小藍莓闖奧運第621章 一“豆”成名(3)第695章 時代不一樣了(2/2)第224章 牧場與藍莓之都第545章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第199章 虛晃一槍第583章 推心置腹(1/2)第550章 “傻白甜們”(1/2)第552章 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1/3)第439章 我願做“小白鼠”(2/3)第684章 無聲的報國(1/2)第545章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第332章 營養物質從海洋到沙漠(1/4)第695章 時代不一樣了(2/2)第145章 價格崩了!(3/3)第552章 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1/3)第365章 以碧海藍天爲證(3/5)第260章 本土公豬頭頂綠第735章 絕不姑息(2/2)第449章 羣起響應(2/2)第718章 大型廣告“連續劇”(2/2)第590章 “奉旨腐敗”(1/2)第669章 義不容辭(1/2)第176章 中藥,水很深吶(1/3)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636章 契機(1/3)第116章 就區別對待,咋地(1/3 求訂閱)第652章 太張揚(2/2)第361章 礦,都是我們的(2/3)第507章 轉折點(3/3)第483章 倒黴,報復,勝勢(第二更)第482章 無聲的反擊(第一更)第13章 靈陣初顯威(上)第576章 誰搶走了我的嘉穀(2/2)第10章 合股經營第548章 誰在搞鬼(1/2)第441章 西北大糧倉之初現端倪第71章 我家綠油油的豬圈不尋常(求收藏!)第606章 南方大豆新位勢第292章 超級奶牛第514章 嘉穀實驗室的王旗(1/2)第515章 全線飄紅的業績(2/2)第598章 一聲令下,雲而景從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488章 國人對嘉穀體系的信心第622章 一“豆”成名(4)第338章 多了一羣駱駝夥伴第220章 兩個人的隔空對峙第337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下)第320章 震驚世界的奇蹟(3/3)第8章 靈植與靈陣第681章 大風神(2/2)第184章 狼來了(4/4)第75章 選擇(求收藏!)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366章 我要結婚了!(4/5)第606章 南方大豆新位勢第460章 一家值得尊重的民族企業!(2/2)第115章 我看上了你家的豬肉(3/3)第493章 嘉穀豬肉東征記第238章 國家層面的支持第132章 “圈地”不易(2/3)第636章 契機(1/3)第469章 那是嘉穀的地盤了(1/2)第623章 我向前每邁進一腳第376章 小土豆,大主糧(1/4)第253章 中草藥養豬第385章 養豬何苦爲難養豬?(1/4)第476章 攻陷東南亞(1/2)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44章 加州農場(下)(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