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上)

陳建章早有準備,帶着部分技術人員參觀了一遍選定的實驗室。

雖然只有少數幾個實驗室可以進入,其他都是趴着窗戶看,即使如此,一羣人也看的極認真。

至於走馬觀花,能看出多少東西,那就是個人的水平了。

剩下的,不是生意人就是官員,不怎麼懂技術,任何技術參數在他們眼裡,只能說是一串數據,也就沒有往實驗室湊,反而對柳枝稷基地和生物塑料提取車間更感興趣。

說到底,他們最希望見到的,就是嘉穀究竟是如何控制成本的。

哪怕不能購買嘉穀環保的技術,參觀他們的工業化生產方式,說不定也能得到什麼啓發呢。

抱着這樣的想法,來訪的各公司高管,身邊多多少少都跟着技術型的副手,隨着齊政前往嘉穀的塑化柳枝稷試種基地。

試種基地卻不在嘉穀總部的園區,而是在市郊。

遠遠望去,一束束綠色葉片直立的植物,頭上一片霧濛濛的花穗,猶如在田間畫的一幅油畫,色彩濃郁,給人一種夢幻般的感覺。

柳枝稷是一種禾本科植物,因此外形與同是一家的水稻有些相似,只是沒有可以做食物的籽粒,而且長得更高,高達1-2米。倒是頗具觀賞性,也難怪近年來能成爲園林觀賞草中的後起之秀。

不過,雖然試種基地看上去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實際上,這裡曾是一個垃圾掩埋場。

“垃圾掩埋場?真是一點都看不出來。”光大環保的胡總帶着欣賞的目光打量着基地,訝然道。

“嗯,如果您扒開表層土壤,就能看到堆積的垃圾。事實上,五年前它是這樣的。”齊政指着基地展示欄的一組照片道。

照片上正是柳枝稷種植基地開發前的模樣。可以看到,當時地面上堆放了不少垃圾,蒼蠅也成堆飛舞,拾荒者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挑揀垃圾……

哪怕只是看照片,彷彿也能聞到陣陣惡臭;對比現在綠色環繞,空氣清新,不啻於翻天覆地。

很難相信,他們腳下的土地,埋藏着數以百萬千萬噸的垃圾。

而這座超過500畝的封閉垃圾填埋場,不過是中國這片國土上超過2000座合法的垃圾填埋場中的一個。而爲了處理近14億國人每天產生的垃圾,越來越多的垃圾填埋場都快裝不下了。

雖然焚燒正在成爲國內垃圾處理的主流方式,這也是發達國家的主流方式。但焚燒還不是終點,人類必須尋找新的方式對付自己親手製造的敵人——不管是新增加的垃圾,還是被掩埋起來的垃圾。

因爲儘管有各種防護措施,但垃圾場所導致的土壤、水和空氣的污染不可避免地影響到周邊的生態環境。垃圾經過填埋處理分解速度很慢——有人對舊的垃圾填埋場進行挖掘取樣,發現40年前的舊報紙上印刷的內容仍然清晰可辨。垃圾填埋場封場後,還需對該區域進行20-30年的監測和維護,對監管部門也是不小的壓力。

如何提高公民“製造”垃圾的成本,讓公民對扔垃圾負責或付費,是政府需要考慮的問題;嘉穀環保作爲一家環境公司,只需要考慮如何對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

眼前的塑化柳枝稷種植基地,就是嘉穀交出的一份頗爲完美的答卷。

“雖然因爲國內的垃圾分類工作不到位,垃圾中會混有大量廚餘垃圾和塑料。對於垃圾燃燒來說,容易燃燒不充分,產生二噁英等有毒有害氣體。但對於塑化柳枝稷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糧倉’。”齊政笑笑道。

話音剛落,就有人問道:“填埋的垃圾,都是經過傾倒、壓實、覆土處理,正因爲如此,才難以分解。塑化柳枝稷真的能有效利用垃圾資源?”

“問得好。首先,柳枝稷是一種紮根很深的植物,我們可不是隨意選擇它作爲生物基塑料生產本體的;其次,我們通過打孔,投放解塑菌和其他生物菌,將塑料和廚餘垃圾等分解成小分子肥料,以供柳枝稷生長所需。”齊政似乎很開放的解釋道。

“還有什麼生物菌?你們是如何解決環境因子對微生物的抑制的……”

“這就是技術機密了。”齊政卻是笑眯眯地打斷了提問者的話。

周圍頓時是一陣失望的嘆聲。

中石化的喬安擎和身邊的副手交流片刻,開口問道:“齊董,方便告知一下每畝柳枝稷的生物塑料產量嗎?”

齊政從善如流道:“大家眼前的塑化柳枝稷,聚乳酸塑料顆粒的質量佔到植株乾重的31%,而年產幹柳枝稷達到2噸/畝以上,理論上,一畝塑化柳枝稷,能得到聚乳酸600千克。”

喬安擎若有所思:“這是最理想的數據吧?還要看提取方法是否高效、純度是否理想……”

“喬總說的沒錯。”齊政對其翹起大拇指道:“不過,我們培育出的塑化柳枝稷品種,還有着容易被處理的優點——木質素含量僅爲3.5%,遠低於正常的6%-9%,這樣就使得提取純淨塑料顆粒不那麼麻煩。事實上,我們開發了不止一種提取技術,譬如溶劑提取法、物理提取法……”

此言一出,各公司高管,尤其是石化行業的相關人士,全都是兩眼放光地看着基地裡纖細直立的柳枝稷。

從外表看,完全看不出這綠油油的植物,有三分一軀體是由塑料顆粒“堆積”而成——更恐怖的是嘉穀在技術上的進步,美國同類研究的柳枝稷塑料含量平均只能達到5%,有部分的柳枝稷能夠接近10%,但只是極個例。

美國科研人員估計,塑料顆粒的質量必須佔到柳枝稷20%才能完全達到商用化要求,而他們給出的時間是十年以上。當然,現在肯定成了一個笑話。

不過,他們已經完全理解嘉穀爲何敢說植物生長聚乳酸成本僅爲微生物發酵的十分之一了。

經過“補課”,大家都知道了,柳枝稷是多年生植物,在種植條件良好的情況下可以維持10-15年的連續生產,大有野草“割”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架勢。

如果是在垃圾填埋場上種植,配合嘉穀的解塑菌等“利器”,甚至都不用考慮施肥,只需要適當補充水分即可。

哪怕是按照畝產500公斤來算,僅需兩萬畝土地,就相當於一個萬噸級的聚乳酸生產廠——要知道,面對全球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國內涌現了不少聚乳酸生產廠,但大多是千噸級規模。

陽光驅動生長,垃圾提供營養物質所需,這簡直就是達到了“在最低能量投入的前提下,獲取更高的生物量”的完美目標。

環保界人士很意動,這是他們夢寐以求的“變廢爲寶”技術;石化界人士也很意動,這可能是目前最爲廉價的生物基塑料生產方式了。

中石油的馬奎就很滿意,而他在滿意之餘,還注意到不同尋常的一點:“齊董,我看到種植基地裡的員工貌似年紀都不小了,這是專門培訓出來的老員工嗎?”

齊政失笑,擺擺手道:“馬總您誤會了,他們之前都是拾荒者,我們整頓了這個垃圾填埋場,也帶動了周邊一些貧困戶的就業……”

一羣人恍然。

不過,各人對此各有各的感觸。

有人看到的,是種植塑化柳枝稷的又一個優點——容易管理。一羣不能幹什麼重體力活的老人,都能照顧塑化柳枝稷基地,起碼說明了塑化柳枝稷容易打理。

有人看到的,是能借此獲得政府的支持。一般垃圾填埋場土地再也無法進行商業開發,只能建成生態公園或任其荒廢。如果能建成塑化柳枝稷基地,既能解決環境問題,又能帶動周邊農民就業——君不見,正在參觀的官員們已經是眉飛色舞了嗎?

當然,也有人只在盤算能不能賺錢,再次是如何獲得嘉穀的技術,至於環境安不安全,人民幸福不幸福,他們是生意人,與他們又有什麼關係?

……

第649章 愛上中國味道(1/2)第90章 兩個村子(求收藏!)第26章 一個油藏?是兩個!第190章 他的世界(1/3)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635章 集體航向,世界讓路第128章 我懂(1/3)第402章 老丈人的“驚嚇”(2/2)第405章 《舌尖上的大米》(3/4)第372章 海底“森林”(2/3)第637章 逝去的金錢(2/3)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284章 大受追捧第717章 盟軍在……蹭光(1/2)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606章 南方大豆新位勢第718章 大型廣告“連續劇”(2/2)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第62章 交通瓶頸第550章 “傻白甜們”(1/2)第684章 無聲的報國(1/2)第45章 食品佈局(求收藏!)第429章 幹不過,就加入(3/3)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429章 幹不過,就加入(3/3)第18章 令人欽佩的認真(求收藏!)第451章 品牌暗戰(第二更)第132章 “圈地”不易(2/3)第336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上)第486章 “全球變暖”戲碼(二更)第542章 誰是大爺(1/3)第602章 服氣的國營農場(1/2)第9章 嘉穀公司第124章 每天扔掉一座金礦(3/3)第508章 鉅額營收,巨頭前行第317章 追求美好生活(補更3/16)第415章 遠東潛流(4/5)第641章 快來中國暢飲吧(3/3)第247章 投行的長遠貪婪第721章 滿滿溢出的影響力(二合一)第514章 嘉穀實驗室的王旗(1/2)第1章 不平凡的年份第609章 草!(1/2)第702章 天賦強運第237章 同質化對手第480章 餘波震盪(1/2)第679章 當有人負重前行(2/2)第277章 唯有涅槃,方得新生第17章 三顧茅廬(求支持!求收藏!)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227章 不合作纔是傻子第592章 利益動人(1/2)第63章 身嬌肉貴的“二師兄”(求收藏!)第562章 進化的牧草之王(2/2)第68章 技術手段(求收藏!)第705章 有嘉穀這麼一個對手(下)第457章 嘉穀的牧草大業啊(2/3)第24章 老美的農業神話(週末求收藏!)第546章 無窮的潛力(1/2)第73章 食材供應鏈(求收藏!)第487章 國際糧商的新江湖時代第525章 點燃的火種與守護(2/2)第99章 把小子們叫回來吧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672章 這是我知道的嘉穀(1/2)第597章 瘋狂的大豆(2/2)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第94章 憶往昔(求收藏!)第333章 次貸危機給予的治沙底氣(2/4)第157章 靈陣先行,技術跟上(3/3)第146章 坑了一把還不夠?(諸君元旦快樂!)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353章 海外迂迴戰略(2/4)第346章 收購!收購!(1/4)第712章 扣帽子的來了(1/2)第532章 海上養殖航母(2/2)第471章 我就是“薅羊毛”了第333章 次貸危機給予的治沙底氣(2/4)第636章 契機(1/3)第182章 人蔘拍賣會(2/4)第254章 要做幾十年的基業第641章 快來中國暢飲吧(3/3)第525章 點燃的火種與守護(2/2)第280章 爲留真相在人間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725章 嘉穀版的“黃埔軍校”(1/2)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6章 畢業回鄉第215章 永遠不可能超越第401章 雙管齊下共“吸金”(1/2)第77章 策略第510章 搶購潮與覬覦(5k章)第256章 人禍怪天災第500章 可能會改變世界的投入第105章 這貨是誰(3/10)第270章 向廢棄礦區要牧場第417章 對抗“厄爾尼諾”(1/2)第54章 分紅與過年(求收藏!)
第649章 愛上中國味道(1/2)第90章 兩個村子(求收藏!)第26章 一個油藏?是兩個!第190章 他的世界(1/3)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635章 集體航向,世界讓路第128章 我懂(1/3)第402章 老丈人的“驚嚇”(2/2)第405章 《舌尖上的大米》(3/4)第372章 海底“森林”(2/3)第637章 逝去的金錢(2/3)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284章 大受追捧第717章 盟軍在……蹭光(1/2)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606章 南方大豆新位勢第718章 大型廣告“連續劇”(2/2)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第62章 交通瓶頸第550章 “傻白甜們”(1/2)第684章 無聲的報國(1/2)第45章 食品佈局(求收藏!)第429章 幹不過,就加入(3/3)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429章 幹不過,就加入(3/3)第18章 令人欽佩的認真(求收藏!)第451章 品牌暗戰(第二更)第132章 “圈地”不易(2/3)第336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上)第486章 “全球變暖”戲碼(二更)第542章 誰是大爺(1/3)第602章 服氣的國營農場(1/2)第9章 嘉穀公司第124章 每天扔掉一座金礦(3/3)第508章 鉅額營收,巨頭前行第317章 追求美好生活(補更3/16)第415章 遠東潛流(4/5)第641章 快來中國暢飲吧(3/3)第247章 投行的長遠貪婪第721章 滿滿溢出的影響力(二合一)第514章 嘉穀實驗室的王旗(1/2)第1章 不平凡的年份第609章 草!(1/2)第702章 天賦強運第237章 同質化對手第480章 餘波震盪(1/2)第679章 當有人負重前行(2/2)第277章 唯有涅槃,方得新生第17章 三顧茅廬(求支持!求收藏!)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227章 不合作纔是傻子第592章 利益動人(1/2)第63章 身嬌肉貴的“二師兄”(求收藏!)第562章 進化的牧草之王(2/2)第68章 技術手段(求收藏!)第705章 有嘉穀這麼一個對手(下)第457章 嘉穀的牧草大業啊(2/3)第24章 老美的農業神話(週末求收藏!)第546章 無窮的潛力(1/2)第73章 食材供應鏈(求收藏!)第487章 國際糧商的新江湖時代第525章 點燃的火種與守護(2/2)第99章 把小子們叫回來吧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672章 這是我知道的嘉穀(1/2)第597章 瘋狂的大豆(2/2)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第94章 憶往昔(求收藏!)第333章 次貸危機給予的治沙底氣(2/4)第157章 靈陣先行,技術跟上(3/3)第146章 坑了一把還不夠?(諸君元旦快樂!)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353章 海外迂迴戰略(2/4)第346章 收購!收購!(1/4)第712章 扣帽子的來了(1/2)第532章 海上養殖航母(2/2)第471章 我就是“薅羊毛”了第333章 次貸危機給予的治沙底氣(2/4)第636章 契機(1/3)第182章 人蔘拍賣會(2/4)第254章 要做幾十年的基業第641章 快來中國暢飲吧(3/3)第525章 點燃的火種與守護(2/2)第280章 爲留真相在人間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725章 嘉穀版的“黃埔軍校”(1/2)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6章 畢業回鄉第215章 永遠不可能超越第401章 雙管齊下共“吸金”(1/2)第77章 策略第510章 搶購潮與覬覦(5k章)第256章 人禍怪天災第500章 可能會改變世界的投入第105章 這貨是誰(3/10)第270章 向廢棄礦區要牧場第417章 對抗“厄爾尼諾”(1/2)第54章 分紅與過年(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