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嘉穀實驗室的王旗(1/2)

袁老爺子帶着心心念唸的“高能生長因子”滿意而歸,嗯,返程隊伍中,還加入了齊政。

齊政提出要參觀一下袁老爺子超級雜交稻的試驗,他一口就答應了。

在湘省的超級雜交稻試驗基地,齊政也如願參觀了正在試種的第三期超級稻。

這種超級稻秈米,口感硬且糙,在市場上肯定是無法與嘉穀的幾個水稻品種競爭的;但其更多是作爲國家的戰略儲備糧食,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

齊政就尋機在超級雜交稻試驗基地佈置了一個一階“青竹百靈陣”,主要用於穩定其高產性狀,促使緩慢進化——這既是爲了感謝袁老爺子支持嘉穀推動國家農業科技創新的承諾,也是感念於袁老爺子的爲國爲民之心……

而另一邊,陳建章在嘉穀總部,豎起了“推動國家農業戰略聚焦科研創新”的王旗!

當然,實際上他沒有這麼高調。陳建章放出的風聲,是要與國內農業科研機構開展聯合科研攻關計劃。

豎起王旗,並不是誰都可以豎的,起碼你得有名聲大義吧。

再不濟,你也得有資本吧——要別人賣命,首先你得出得起賣命錢呀。

幸運的是,背靠嘉穀集團,就是嘉穀實驗室有資格豎起王旗的最大依仗。

就像美國赫赫有名的杜邦,作爲一家從工礦轉型到化學,從化學延伸到生物領域的巨無霸,不但自己僱得起頂級學者,玩得起頂級實驗室,還能大把撒錢“贊助”諸多生物實驗室、農業實驗室……其背後也有杜邦財團作爲依仗。這可是全美排名前十的大財團,甚至能夠影響美國政治生態。

嘉穀的實力和杜邦財團當然不在一個數量級上,所幸,嘉穀實驗室也沒有急於追求同樣的影響力。

但對於農業科研界來說,這不啻於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

很多科研機構都躁動起來。

不是所有科學家都像袁老爺子這樣的。他手底下的經費,足夠多個頂級項目吃飽;而一個頂級項目下面,還能滿足多個實驗小組。

袁老爺子這種級別的科學家,在國內畢竟是屈指可數;具體到農科領域,更是鳳毛麟角了。申請經費,或者在申請經費的途中,纔是大多數研究人員的常態。

因此,陳建章的風聲一放出,衆多農業科研機構的負責人就紛至沓來。

……

“張教授!”

“馬院長!”

“李所長你也來了!”

“黃院長,好久不見了!”

嘉穀總部的會議室,響起了一片“呼朋喚友”聲,如果只聽聲音的話,還以爲來到了什麼大型研討會。

在場科研機構的負責人中,國家級的來得最少,他們手握最爲豐富的科研資源,表現也更矜持,更多是爲了“高能生長因子”而來的;省級的是主力軍,他們掌握的資源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對嘉穀的贊助和“高能生長因子”同樣渴求;更低一級的,基本上就是抱着碰運氣的態度而來的了。

但無一例外,身爲一家科研機構的負責人,他們都比一般的研究人員看的更遠更清楚:

嘉穀實驗室具備了成爲世界級實驗室的外在因素,差的也就是世界級的科研成果了;但具備了“高能生長因子”,或許用不了多久,就能成就世界級的偉業。

到了那一天,嘉穀實驗室舉起的王旗之下,又將是何等的吸引力?

而且,看勢頭,嘉穀集團最強悍的時刻明顯還沒有來到!

那恐怖的前景……

衆人在浮想聯翩,以至於陳建章現身後,迎來了一道道極其熱切的目光。

陳建章:“……”

老實說,應邀前來的科研機構之多,已經超乎了他的預期。

但隨即笑逐顏開,這可是好事!

與國內農業科研機構開展聯合科研攻關計劃,一方面,是集聚的科研機構越多,就越方便於推動國家科研經費用於有利於嘉穀的方向;另一方面,就真的是集團切切實實的科研合作需求了。

在科研界,一個項目組內,有價值的角色往往只有一兩人,剩下的研究員只是懂技術的實驗室工人而已,也就是俗稱的“科研狗”。

科研實驗室裡,有着太多太多的重複性工作,換句話說,“科研狗”需要承擔的,就是這樣的髒活苦活了。

從宏觀上來說,科研狗有的是,尤其是在嘉穀實驗室這樣的地方,敞開了收人,幾天就能攢一籮筐。

可單就嘉穀實驗室的環境來說,卻又不能真的敞開。

首要問題,是嘉穀實驗室沒有足夠的真正稱得上專家的項目組領頭人。沒有“狗王”,再多的“科研狗”,都是哈士奇,毫無戰鬥力可言。

而另一方面,分佈全國的科研機構,又有一批“慾求不滿”的頗具科研能力的專家。他們手頭上的資源,不足以支撐自己爬上去;但又因爲具備了一定的資歷,缺乏離開單位的魄力。

這導致嘉穀實驗室的“挖角”工作慢慢變得不太順利。

既然不能挖過來,那麼,將他們變爲實驗室的“編外”專家,也無不可。

來此的農業科研機構負責人們,面對陳建章審視的目光,似乎突然感覺到了一股“寒氣”,感覺自己被掛在屠宰場上似的。但細看,陳建章的態度又再是和藹不過了。

“諸位,我就長話短說了。我們組建的評定委員會,會對大家提交的項目目錄進行審定,符合我們標準的,我們願意提供資源,雙方共同就項目研究和成果轉化開展合作。具體合作要求會細談,我只能保證,嘉穀是不會讓大家吃虧的。”陳建章微笑道。

“應該的,應該的。”

“我們要不是相信嘉穀,也不會來了……”

“都期待與嘉穀的合作吶……”

能受邀前來的,大多對嘉穀實驗室豎起王旗沒有意見,自然也只能接受嘉穀的要求了。

在一片和諧的氣氛中,陳建章帶頭的評定委員會,開始了對項目的篩選。

根據項目的大小、開發週期、難易程度、經濟效益等,確定合作與否,或者投入多少資源。

不得不說,我們的國家之大,體現在科研上,也是巨大的空間,似乎再偏僻的領域,都有人在研究。

譬如對糞肥的研究,怎麼提高糞肥的效力是最常見的;怎麼設計一款全新的糞肥也是熱點;但連吃點什麼能產出更好的糞肥,都有人投入研究。

當然,大多數情況下,沒有足夠的資源,項目可能只停留在理論上。說得再不好聽點,就是在混日子。

陳建章也沒有貪心,重點在作物關鍵基因挖掘、作物分子聚合育種技術、高效固氮生物學、作物高光效育種、農業新材料、農情信息智能獲取等領域超前部署,着實篩選出了一批嘉穀實驗室投入較薄弱的科研項目。

篩選出目標只是第一步,後續的合作怎麼進行,成果怎麼分配,怎麼向國家申請更多的經費投入,可能要慢慢地磨幾輪纔會有結果。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被嘉穀選中合作的項目,嘉穀會投入真金白銀來支持。

隨着越來越多的農業科研機構加入嘉穀實驗室的合作名單,嘉穀實驗室的名氣在業內已經有溢出的跡象了。

所謂王旗朝朝,雲者景從;王旗烈烈,四方朝拜。

而王旗之下,是冒尖的糧草!

……

第123章 農民收入倍增計劃(2/3)第617章 天要變了(2/2)第322章 要真正進軍沙漠了嗎?第108章 委屈的奶農(6/10 求訂閱)第445章 中國獨特的沙漠農業道路(1/3)第523章 穩坐釣魚臺第396章 嘉穀的鎘大米陰影(2/3)第105章 這貨是誰(3/10)第638章 啤酒“饑荒”(3/3)第376章 小土豆,大主糧(1/4)第110章 敗露(8/10 求訂閱)第471章 我就是“薅羊毛”了第101章 乳業的生意經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689章 到沙漠去(下)第665章 能源林計劃第218章 合縱連橫第692章 聚寶盆(1/2)第554章 啪啪啪(3/3)第191章 主糧攻略(2/3)第305章 開年雪災來襲(2/3)第31章 丟不了(求收藏!)第73章 食材供應鏈(求收藏!)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660章 成功的秘訣(3/3)第493章 嘉穀豬肉東征記第680章 銀行的態度(1/2)第409章 讓努力者致富(1/3)第657章 誰傍誰大腿第275章 勝利果實和一盤大棋第167章 爲何這麼吊(2/4)第339章 “搗亂”的不速之客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第622章 一“豆”成名(4)第99章 把小子們叫回來吧第297章 首秀:做有情懷的農業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第424章 “鮎魚”與“鹹魚”(1/3)第511章 報應來得太快(1/2)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281章 徹底引爆第627章 錢常有,好參不常有(1/2)第132章 “圈地”不易(2/3)第147章 我們也不是好欺負的(2/3)第346章 收購!收購!(1/4)第68章 技術手段(求收藏!)第505章 將己方陣容變得大大的(1/3)第353章 海外迂迴戰略(2/4)第113章 賣瘋了的豬肉(1/3)第599章 發力的“嘉穀系”(1/2)第448章 “國參”崛起依靠誰(1/2)第672章 這是我知道的嘉穀(1/2)第556章 哪來的底氣(2/2)新章節被屏蔽第475章 啤酒之王的利劍(2/2)第258章 風起雲涌下的養豬同行第613章 亞馬遜大火與大豆第274章 靠譜的合作纔有錢景第448章 “國參”崛起依靠誰(1/2)第646章 要上市?(2/2)第658章 勾人(1/3)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681章 大風神(2/2)第502章 不會是騙子吧第471章 我就是“薅羊毛”了第663章 崇拜(1)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66章 波譎雲詭(求收藏!)第224章 牧場與藍莓之都第385章 養豬何苦爲難養豬?(1/4)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308章 隱現糧食危機第378章 謀劃萬億牛肉市場(3/4)第307章 嘉穀的情報網(1/3)第41章 說服(下)(求收藏!)第537章 我被套路了?(2/2)第491章 我爲國家銷庫存(2/2)第242章 被凍萎了第49章 思想準備(求收藏!)第32章 生日之夜(上)第111章 難(9/10)第546章 無窮的潛力(1/2)第347章 第一戰:吸金的倉儲(2/4)第665章 能源林計劃第99章 把小子們叫回來吧第336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上)第434章 敢開發就敢回去(1/2)第567章 “超級乾旱”來襲(3/3)第306章 丹心照日,抗雪救災(3/3)第234章 地圖開疆第508章 鉅額營收,巨頭前行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129章 河西走廊的農業(2/3)第735章 絕不姑息(2/2)第571章 挖金礦的和賣牛仔褲的(1/2)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338章 多了一羣駱駝夥伴第278章 無知與無良第357章 大廈將傾的準岳父?
第123章 農民收入倍增計劃(2/3)第617章 天要變了(2/2)第322章 要真正進軍沙漠了嗎?第108章 委屈的奶農(6/10 求訂閱)第445章 中國獨特的沙漠農業道路(1/3)第523章 穩坐釣魚臺第396章 嘉穀的鎘大米陰影(2/3)第105章 這貨是誰(3/10)第638章 啤酒“饑荒”(3/3)第376章 小土豆,大主糧(1/4)第110章 敗露(8/10 求訂閱)第471章 我就是“薅羊毛”了第101章 乳業的生意經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689章 到沙漠去(下)第665章 能源林計劃第218章 合縱連橫第692章 聚寶盆(1/2)第554章 啪啪啪(3/3)第191章 主糧攻略(2/3)第305章 開年雪災來襲(2/3)第31章 丟不了(求收藏!)第73章 食材供應鏈(求收藏!)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660章 成功的秘訣(3/3)第493章 嘉穀豬肉東征記第680章 銀行的態度(1/2)第409章 讓努力者致富(1/3)第657章 誰傍誰大腿第275章 勝利果實和一盤大棋第167章 爲何這麼吊(2/4)第339章 “搗亂”的不速之客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第622章 一“豆”成名(4)第99章 把小子們叫回來吧第297章 首秀:做有情懷的農業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第424章 “鮎魚”與“鹹魚”(1/3)第511章 報應來得太快(1/2)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281章 徹底引爆第627章 錢常有,好參不常有(1/2)第132章 “圈地”不易(2/3)第147章 我們也不是好欺負的(2/3)第346章 收購!收購!(1/4)第68章 技術手段(求收藏!)第505章 將己方陣容變得大大的(1/3)第353章 海外迂迴戰略(2/4)第113章 賣瘋了的豬肉(1/3)第599章 發力的“嘉穀系”(1/2)第448章 “國參”崛起依靠誰(1/2)第672章 這是我知道的嘉穀(1/2)第556章 哪來的底氣(2/2)新章節被屏蔽第475章 啤酒之王的利劍(2/2)第258章 風起雲涌下的養豬同行第613章 亞馬遜大火與大豆第274章 靠譜的合作纔有錢景第448章 “國參”崛起依靠誰(1/2)第646章 要上市?(2/2)第658章 勾人(1/3)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681章 大風神(2/2)第502章 不會是騙子吧第471章 我就是“薅羊毛”了第663章 崇拜(1)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66章 波譎雲詭(求收藏!)第224章 牧場與藍莓之都第385章 養豬何苦爲難養豬?(1/4)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308章 隱現糧食危機第378章 謀劃萬億牛肉市場(3/4)第307章 嘉穀的情報網(1/3)第41章 說服(下)(求收藏!)第537章 我被套路了?(2/2)第491章 我爲國家銷庫存(2/2)第242章 被凍萎了第49章 思想準備(求收藏!)第32章 生日之夜(上)第111章 難(9/10)第546章 無窮的潛力(1/2)第347章 第一戰:吸金的倉儲(2/4)第665章 能源林計劃第99章 把小子們叫回來吧第336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上)第434章 敢開發就敢回去(1/2)第567章 “超級乾旱”來襲(3/3)第306章 丹心照日,抗雪救災(3/3)第234章 地圖開疆第508章 鉅額營收,巨頭前行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129章 河西走廊的農業(2/3)第735章 絕不姑息(2/2)第571章 挖金礦的和賣牛仔褲的(1/2)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338章 多了一羣駱駝夥伴第278章 無知與無良第357章 大廈將傾的準岳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