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運氣嗎

農墾公司的勞務團隊真不是蓋的。

大型農業建設團隊最關鍵的要求是標準與高效。

數十萬畝土地,數百名工人,數百臺機械設備,如果沒有優秀的施工管理的話,簡直就是一鍋亂粥。

而老隊長肖誠將其管理得井井有條。

農墾勞務團隊營地內的後勤安排都由謝開濟做主,他以極大的耐心將一應事項安排得妥妥當當,得到了營地內數百多名工人的一致好評,也因此收穫了老隊長肖誠的認可。

因此謝開濟得以跟在老隊長肖誠身後光明正大地偷師。

他看到農墾團隊的開墾建設是如何堅持先勘察、後設計、再施工的原則,嚴禁邊勘察、邊設計、邊施工的;

他學到了如何對建設標準、規範、定額進行編制,包括設計圖紙、主要設備材料用量表和投資概算等;

他見識了施工過程中實行的集中管理,分工負責,分級實施的管理體制;

他參與了建立健全工程質量保證體系、現場工程質量自檢制度的過程……

老隊長自然知道嘉穀的小心思,但他沒有說什麼,反而對謝開濟傾囊相授。

確實這也不是什麼不傳之秘,不過是長期的實踐得到的經驗總結。但很多時候,效率的提升就體現在這些不起眼的經驗總結上。因而難得嘉穀有心求學,老隊長也不藏着捏着。

更何況,爲了提高農墾勞務團隊的積極性,嘉穀根據施工進展提出了激勵方案,只要能提前完成施工進度,就會有相應的豐厚獎金。

激勵制度一出,磨洋工的念頭直接飛到九霄雲外了。農墾勞務團隊像是打了雞血一樣,樂呵呵地算着自己能拿到多少額外的獎金。

而且勞務團隊中多有經驗豐富之輩,他們還能針對李維新博士的治理規劃方案進行完善,譬如根據鹽鹼區域的具體情況,科學選擇水利改良的技術措施,建立流域完整的排水、排鹽系統,合理安排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開發利用。

李維新博士都不由得跟陳建章感慨道:“果然是高手在民間。我們做農業研究的,再嚴謹的理論,都比不過實踐,在這過程中總會有或多或少的紕漏需要修正,你們能找到這樣的建設團隊,也是很有眼光了。”

這話沒法反駁。

平整土地,深耕深翻,排水渠建設的工程推進很快,但是李維新博士總覺得哪裡不對勁,他圍繞着工地轉了一圈,又找老隊長肖誠交流了一番,就找上門來了。

齊政和陳建章正在商量着什麼,看到李維新博士找過來,似乎沒有什麼意外的樣子。

李維新博士開門見山問道:“齊總,我注意到工程的推進不太協調,深耕深翻沒有和井灌井排同步進行,據說是你授意的,能跟我說說原因麼?”

所謂井灌井排,是鹽鹼地治理一個很常見的技術措施。

井排就是通過機井抽取地下水,將地下水位降低到發生鹽鹼化的臨界水位之下,那麼地下水位距離地表的距離就增加了,地下水當中的鹽分就沒有辦法隨水分上升到地表造成堆積。

井灌就是把從機井抽出的淡水灌溉土壤,隨着灌溉水的一個入滲,土壤當中的鹽分就被溶解了向下淋洗,一直下滲到地下水。

簡而言之,就是通過井排使地下鹽分不上升,通過井灌使上部鹽分向下淋洗,使得鹽鹼在雙重作用下得到控制和治理。

當然,實際應用中不會這麼簡單,尤其是在這邊的海濱地區,降水豐富,地下水水位也不是那麼好控制的,這對排水要求很高。

齊政笑着先給李維新博士滿上一杯茶,才說道:“這事就算你不過來,我也打算去找你了,有些細節需要斟酌一下。”

李維新接過茶杯,說道:“按照規劃,深耕深翻同時結合灌水洗鹽進行,但是我觀察到灌水洗鹽的進度幾乎停下來了,機井的數量也達不到計劃的要求,看樣子,是計劃有變?”

齊政和陳建章對視一眼,然後由齊政解釋道:“嗯,我有意將計劃做個調整。”

說完齊政將一份資料遞給李維新博士。

他接過來,快速瀏覽了一遍。

“這是最新的天氣預報,你看,今年的第12號颱風在南海生成,按照預測路徑,大概率會影響到我省。”齊政解說道。

李維新博士看完後皺眉,對工程施工來說,這好像談不上好事。但結合工程計劃的調整,齊政他們明顯將其看作是一件好事了。

“所以,規劃的調整主要是基於這個原因?”

齊政點頭,“雖然我們的資金較爲充足,但是實話實說,要花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能省一筆是一筆,井排井灌費時又費力,在治理工程中的成本佔比是一個大頭,如果能將其降下來自然最好。”關鍵是耗時。

颱風過境,往往會帶來明顯的降雨。齊政就是打着靠降雨自動洗鹽的主意。

然而李維新還是眉頭緊鎖,“這一切的前提是,颱風能如你所願地在合適的地方登陸並帶來相對正面的影響。”

齊政無奈地聳肩,“所以說,這是一個概率問題。”

李維新明顯不贊成這個方案,“且不說颱風的路徑的不確定性,範圍太廣了,登陸的地方難以確定。而且,就算颱風過境,誰又能確定帶來的降雨量有多少?弄不好是一片汪洋澤國,又說不定是毛風細雨,這個太不靠譜了。我覺得與其考慮靠降雨灌水洗鹽,倒不如做好防災的打算更合理。”

其實李維新的擔心很有道理。

現在是世紀初,颱風預報的準確率和時效遠不能和二十年後相比,我國24小時颱風路徑預報誤差接近150公里,不可預測性太大了。

而且即使預測準確,颱風這玩意兒,就像老人家的臉,說變就變,沒有誰能保證它帶來的影響是大還是小。

但齊政堅持,“反正就這幾天的工夫,我願意賭一賭,運氣來了的話,着實能給我們省下不少資金和時間,不是嗎?”

李維新博士聞言蹙額,他看了陳建章一眼。

陳建章回以無奈的苦笑,顯然是無法說服齊政。

齊政看到兩人的眉眼官司,笑着道:“其實這也不算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主要就是計劃調整一下,老實說,哪怕最後達不到預期,造成的損失嘉穀也承受得起;而一旦達到預期,得到的好處也是毋庸置疑的。”

但李維新作爲科學家,對這種靠運氣的操作是很看不上眼的,計劃的調整意味着難以控制的風險,他討厭一切額外的風險。

奈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歸根到底,工程是嘉穀的,嘉穀是齊政的,他要來一把獨行專斷,誰也阻止不了。

於是最新的指示很快就下達了,要求鹽鹼地的深耕深翻和排水溝渠的建設要加快進度,爭取在可能到來的颱風之前完成大部分主體工程。

而李維新和陳建章則要做好調整後的預案,如果達到較理想的程度,要怎麼安排冒雨調整施工;如果出現最壞的情況,又要怎樣避免重大損失……

時間就在一片匆忙中溜過。

颱風在衆人緊張的關注中逼近。

而按照最新的天氣預報,颱風大概會在越省和岷省的邊界處登陸。

這樣一來,在岷省另一端的建設工地受到的影響就微乎其微了。

衆人有些失望,雖然沒有了受災的風險,但借降雨洗鹽的想法也落空了,一時不知道是驚還是喜。

豈料一覺醒來,風雲突變。

颱風陡然轉向偏北移動,直奔江南省而來。

按照最新路徑,工地將在受影響的範圍。

這下就真的又驚又喜了。

更令人驚喜的還在後面。

在衆人的注目下,颱風從東南沿海擦肩而過,逐漸減弱爲熱帶低壓,最終也沒有在沿岸登陸,消散在東海海域。

但其切切實實爲經過的沿海地區帶來了或多或少的降雨。

看着屋外嘩啦啦的雨幕,李維新博士的心情複雜難言。

也許,大概,這就是最理想的預期了?

這特麼的運氣真好!

……

第233章 坑總統的修路第286章 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第4章 超越時代的抱負第57章 兵強馬壯(求收藏!)第268章 針對毒奶的前瞻性佈局第439章 我願做“小白鼠”(2/3)第364章 後悔死了(2/5)第595章 強勢地位與大豆外交第433章 真的有點小期待呢(2/2)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652章 太張揚(2/2)第43章 加州農場(上)(求收藏!)第373章 耕海牧漁:日益繁榮的漁場(3/3)第550章 “傻白甜們”(1/2)第410章 讓觀望者奮起(2/3)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355章 華人金融雙星?(4/4)第597章 瘋狂的大豆(2/2)第247章 投行的長遠貪婪第356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435章 這不,雨來了(2/2)第366章 我要結婚了!(4/5)第201章 南北雙糧的對峙第255章 搖錢樹?妖樹?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58章 情懷第233章 坑總統的修路第667章 羣衆的呼聲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367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5/5)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22章 又一頭大牛(求收藏!)第347章 第一戰:吸金的倉儲(2/4)第478章 驚天報價(1/2)第299章 快到碗裡來(補更1/14)第341章 我們國產的節水技術啊(2/4)第318章 生物狂躁(1/3)第102章 做有根的乳業第199章 虛晃一槍第58章 情懷(求收藏!)第234章 地圖開疆第590章 “奉旨腐敗”(1/2)第72章 有人被綠了(求收藏!)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551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2/2)第85章 改變(求收藏!)第23章 休斯敦(週末求支持!)第27章 老油井入手(求收藏!)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45章 食品佈局(求收藏!)第567章 “超級乾旱”來襲(3/3)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519章 太需要一個整合者了(5000字)第353章 海外迂迴戰略(2/4)第351章 給央企的壓力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180章 你這人蔘太假了吧第145章 價格崩了!(3/3)第142章 大豆風雲之始(3/3)第307章 嘉穀的情報網(1/3)第507章 轉折點(3/3)第595章 強勢地位與大豆外交第227章 不合作纔是傻子第537章 我被套路了?(2/2)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183章 人蔘雙雄聯盟(3/4)第677章 沙漠水庫,後備耕地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545章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第404章 難以撼動的領先優勢(2/4)第101章 乳業的生意經第687章 更多的人來了(2/2)第67章 利益糾葛(求收藏!)第497章 變革無處不在(1/3)第448章 “國參”崛起依靠誰(1/2)第547章 突如其來的“惡評”(2/2)第641章 快來中國暢飲吧(3/3)第256章 人禍怪天災第176章 中藥,水很深吶(1/3)第318章 生物狂躁(1/3)第51章 大牛加盟(求收藏!)第721章 滿滿溢出的影響力(二合一)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194章 真·“嘉穀”第128章 我懂(1/3)第670章 着迷(2/2)第111章 難(9/10)第711章 既生瑜何生亮?(2/2)第25章 老油井(求收藏!)第162章 這世界怎麼了?(2/3)第102章 做有根的乳業第473章 這有點秀啊(2/2)第191章 主糧攻略(2/3)第334章 真·瀚海明珠(3/4)第289章 走出國門?第642章 暢飲姿勢(1/3)第343章 國家級沙漠水庫立項(4/4)第280章 爲留真相在人間
第233章 坑總統的修路第286章 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第4章 超越時代的抱負第57章 兵強馬壯(求收藏!)第268章 針對毒奶的前瞻性佈局第439章 我願做“小白鼠”(2/3)第364章 後悔死了(2/5)第595章 強勢地位與大豆外交第433章 真的有點小期待呢(2/2)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652章 太張揚(2/2)第43章 加州農場(上)(求收藏!)第373章 耕海牧漁:日益繁榮的漁場(3/3)第550章 “傻白甜們”(1/2)第410章 讓觀望者奮起(2/3)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355章 華人金融雙星?(4/4)第597章 瘋狂的大豆(2/2)第247章 投行的長遠貪婪第356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435章 這不,雨來了(2/2)第366章 我要結婚了!(4/5)第201章 南北雙糧的對峙第255章 搖錢樹?妖樹?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58章 情懷第233章 坑總統的修路第667章 羣衆的呼聲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367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5/5)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22章 又一頭大牛(求收藏!)第347章 第一戰:吸金的倉儲(2/4)第478章 驚天報價(1/2)第299章 快到碗裡來(補更1/14)第341章 我們國產的節水技術啊(2/4)第318章 生物狂躁(1/3)第102章 做有根的乳業第199章 虛晃一槍第58章 情懷(求收藏!)第234章 地圖開疆第590章 “奉旨腐敗”(1/2)第72章 有人被綠了(求收藏!)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551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2/2)第85章 改變(求收藏!)第23章 休斯敦(週末求支持!)第27章 老油井入手(求收藏!)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45章 食品佈局(求收藏!)第567章 “超級乾旱”來襲(3/3)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519章 太需要一個整合者了(5000字)第353章 海外迂迴戰略(2/4)第351章 給央企的壓力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180章 你這人蔘太假了吧第145章 價格崩了!(3/3)第142章 大豆風雲之始(3/3)第307章 嘉穀的情報網(1/3)第507章 轉折點(3/3)第595章 強勢地位與大豆外交第227章 不合作纔是傻子第537章 我被套路了?(2/2)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183章 人蔘雙雄聯盟(3/4)第677章 沙漠水庫,後備耕地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545章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第404章 難以撼動的領先優勢(2/4)第101章 乳業的生意經第687章 更多的人來了(2/2)第67章 利益糾葛(求收藏!)第497章 變革無處不在(1/3)第448章 “國參”崛起依靠誰(1/2)第547章 突如其來的“惡評”(2/2)第641章 快來中國暢飲吧(3/3)第256章 人禍怪天災第176章 中藥,水很深吶(1/3)第318章 生物狂躁(1/3)第51章 大牛加盟(求收藏!)第721章 滿滿溢出的影響力(二合一)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194章 真·“嘉穀”第128章 我懂(1/3)第670章 着迷(2/2)第111章 難(9/10)第711章 既生瑜何生亮?(2/2)第25章 老油井(求收藏!)第162章 這世界怎麼了?(2/3)第102章 做有根的乳業第473章 這有點秀啊(2/2)第191章 主糧攻略(2/3)第334章 真·瀚海明珠(3/4)第289章 走出國門?第642章 暢飲姿勢(1/3)第343章 國家級沙漠水庫立項(4/4)第280章 爲留真相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