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國參”崛起依靠誰(1/2)

長白山畔的伏鬆縣,中國的人蔘之鄉。

天氣有些陰沉,嘉穀的人蔘種植園內,員工打開參簾,一棵棵亭亭玉立的人蔘植株,層層平展的葉子上,高高地伸出一頂紅鮮圓潤的寶石一樣團簇的參果,偶有風來,款款擺動,別有一番風韻。

這是人工開闢的參地,開在森林環繞的山坡上,遠望參牀一列列排得非常整齊。

而在一片未開墾的溼潤、少光、通風良好的半坡林地裡,齊政和吉省省委大佬劉高官緩步而行。

在紫星藥業的郭春發傳遞了吉省政府的意願後,齊政先從西北沙漠回到總部與公司高層商討了一下意見後,才動身前往吉省。

而新上任的省委劉高官隨後就帶隊考察嘉穀的人蔘種植基地。

很顯然,相對於人工種植的人蔘,劉高官對嘉穀在江湖上傳得沸沸揚揚的野生人蔘移植林更感興趣。

“這就是嘉穀移栽的野生人蔘?”看着林下高度在30釐米至70釐米之間,長有像人的巴掌般平展的複葉的人蔘植株,淡淡的黃綠色小花組成傘狀的花序,在植株的頂端隨林間的清風微微擺動,劉高官饒有興致地問道。

很難想象,這些樸素得幾乎和周邊的綠色融在了一起的植株,就是珍稀至極的野生人蔘。

“對,這就是我們移植的大概是世界上最後一批羣生的野生人蔘,爲了保證它們活得更好更長久,可費了不少勁。”齊政輕聲回答道。

好吧,不說這批“野生人蔘”本來就是齊政“催生”的,有靈陣在手,保證成活其實一點都不費勁。

但明面上,嘉穀確實爲此耗盡心思——單單爲了營造仿野生狀態的腐殖土層,就專門成立了一個研究小組。

當然,這樣的研究不是毫無意義。按照傳統的種植方法,人工密集種植人蔘,在這樣的山地生長3年後,供養人蔘的養分逐漸耗盡,就要移參到新開墾出來的處女地上,否則人蔘就會因營養不良等問題大量掉苗。也就是說要接連砍伐和開墾兩塊林地,才能保證人蔘長到勉強可以採挖上市。

但嘉穀通過對野生人蔘的生長環境研究,基本解決了傳統林下種參的這個難題。

劉高官自然知道這一點。他還知道不少人對嘉穀擁有這一批上年份的野生人蔘極爲眼紅。但那又怎樣?除了嘉穀,誰能保證大規模移栽野生人蔘的成活率?

數十株百年以上的野生人蔘,上百株從十幾年到幾十年參齡不等的野生人蔘,這可是“真正”的野生人蔘,他也贊同留着研究和育種,而非殺雞取卵,一下子全部採挖了。

說到底,這是嘉穀的運氣和實力。

當然,劉高官對於野生人蔘也僅僅是好奇,他考察嘉穀的人蔘種植基地,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滿足了好奇心後,劉高官說到正題了:“齊董,嘉穀已經是國內人蔘種植業的龍頭了,我也就直說了,省委覺得嘉穀可以承擔更大的責任。”

“雖然我們省開啓了‘人蔘產業振興工程’,但整體情況其實不容樂觀。就全省而言,人蔘產業是多個縣的支柱產業,不過整個人參產業沒有形成有效的價格機制和品牌機制,產業整體效益不高,可以說‘既不富民,也不富縣’。”

齊政微微點頭,以示認真傾聽。

“人蔘種植依然是以散戶居多,人蔘加工依然是以初級加工爲主。中間商或初級加工商在市場採購鮮參時爲了利潤,壓參農的價;加工廠做的是粗加工,市場需求量小,在銷售成品時,也會被壓價;最終是誰都只能賺一點兒辛苦錢。”

“解決人蔘產業‘打爛仗’的問題,得有龍頭企業。”劉高官停下腳步,“我省人蔘產業需要一種資源整合,統一資源和種植,在人蔘核心產區形成相對‘壟斷’……”

毫無疑問,要進行人蔘行業的資源整合,嘉穀集團是繞不開的一個角色。

最初政府提出整合主體的時候,有人覺得應該讓人蔘製藥企業擔當——一直以來,製藥企業都是人蔘的主要需求方。而要做大人蔘產業的產值,原料參的佔比其實是非常有限的,主要貢獻還是要靠人蔘深加工產業。

不過劉高官覺得,大型製藥企業應該將主要精力放在精加工,而不是投入巨資進行人蔘的種植,大製藥企業和人蔘種植戶應該各司其職。

不是他小看人蔘深加工企業,縱觀申報“藥食同源”的以人蔘作爲原材料的食品、保健品,除了寥寥幾家有拳頭產品,其他的產品都面臨着同質化、簡單化的問題,缺乏自己的特色。

而在人蔘食品、藥品、保健品開發上做得最成功的紫星藥業,背後站着的,不就是嘉穀集團嗎?

再一尋摸,推動“人蔘產業振興工程”的力量背後,嘉穀的影子也無處不在;而嘉穀自進軍人蔘行業以來,一年比一年加大投資,控制的人蔘產量其實已經非常可觀。

一般來說,當一個企業可控制的人蔘產量達總產量的1/3時,就能影響市場價格——嘉穀的人蔘產量自然沒有達到總量的1/3,但如果就優質的上年頭的人蔘產量,嘉穀佔據的份額超過了一半。

也就是說,嘉穀其實已經有了影響市場價格的能力。那還費什麼勁兒?除了嘉穀,“國參”崛起還能依靠誰?

更何況,在農業上,能比嘉穀靠譜的企業,全世界都沒有幾家了。劉高官不是不知道,中央可是有不少大佬極爲欣賞嘉穀集團。

話說到這份上了,齊政也不矯情:“劉高官,嘉穀願意承擔這個責任,組建一個人參種植聯盟,但我們也需要政府方面的支持。”

劉高官笑道:“這是自然,你儘管說。”

齊政毫不怯場:“主要是政策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嘉穀要主導‘長白山人蔘’品牌的建設工作……”

第一點要求就讓劉高官訝然不已。

真敢提啊!

人蔘產業振興,品牌先行!吉省這幾年陸續申請註冊了馬德里聯盟82個成員國和10個特定國的“長白山人蔘”國際商標;完成了中國“馳名商標”、吉省“著名商標”和春城“知名商標”的“三名”商標認定,這被認爲是振興吉省人蔘產業的關鍵一步。

現在齊政張口就要主導關鍵的品牌建設,不可謂不大膽。

劉高官卻對嘉穀展現的這種銳氣欣賞不已。沒有這樣的膽氣,怎麼扛起人蔘產業振興的大旗?

齊政解釋道:“既然要整合資源,就要全產業鏈整合。品牌建設是基於市場化的整合,通過制定准入條件,禁止出現企業存在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的現象。”

“另一方面,就是種植源頭的整合。我們嘉穀認爲,今年的人蔘行業到達了一個拐點,當務之急是規範行業的秩序。通過整合,可以做一些產量的管理機制——如果供過於求,那就通過一系列的收儲機制來保障人蔘價格;如果產量不足,也有儲備可以對市場進行投放……”

劉高官暗暗點頭,嘉穀考慮得十分全面,關鍵就看執行力了。

“齊董,按照嘉穀的方案,全省人蔘產業有把握在十年內實現千億產值嗎?”

齊政微微一笑:“我們的目標,是在五年內實現參業產值千億的目標。”

劉高官眼裡精光一閃,“嘉穀這麼有信心?”

正帶領整個集團向着營收兩千億的目標逼近的齊政,對於目前全省剛過一百億的參業產值,毫無壓力道:“嘉穀有這個信心!”

……

第590章 “奉旨腐敗”(1/2)第324章 打通治沙的“任督二脈”第409章 讓努力者致富(1/3)第222章 我帶着誠意而來第189章 花團錦簇(3/4)第343章 國家級沙漠水庫立項(4/4)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128章 我懂(1/3)第620章 一“豆”成名(2)第234章 地圖開疆第287章 推動變革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56章 要強大(求收藏)第588章 薪火相傳,與國同休(4600字)第101章 乳業的生意經第686章 有人走了(1/2)第354章 白糖期貨天才(3/4)第524章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1/2)第78章 糖衣炮彈(求收藏!)第83章 火爆(中)(求收藏)第218章 合縱連橫第354章 白糖期貨天才(3/4)第28章 出油!出油!(上)第727章 挑戰心臟的開支(4K字)第202章 穩紮穩打在東北第163章 人氣爆棚(3/3)第120章 一企對一國(2/3)第26章 一個油藏?是兩個!第59章 一攬子投資協議(求收藏!)第125章 牛來了(1/3)第433章 真的有點小期待呢(2/2)第483章 倒黴,報復,勝勢(第二更)第718章 大型廣告“連續劇”(2/2)第567章 “超級乾旱”來襲(3/3)第429章 幹不過,就加入(3/3)第195章 多管齊下,技術攻勢(1/4)第55章 縣委重視(求收藏!)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96章 不要浪第301章 次貸危機:雪崩的來臨第137章 東邊,暴雨傾盆(2/3)第370章 開掛之夢幻海島(3/3)第493章 嘉穀豬肉東征記第605章 春耕始,“帶薪休假”的土地第298章 老闆牌營銷第253章 中草藥養豬第693章 價值所在(2/2)第69章 惡臭熏天第614章 “豆”爭(上)第199章 虛晃一槍第279章 掙扎與被放棄第415章 遠東潛流(4/5)第435章 這不,雨來了(2/2)第729章 那家包圍我餐桌的公司又在裝窮(1/2)第270章 向廢棄礦區要牧場第588章 薪火相傳,與國同休(4600字)第690章 回血(1/2)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340章 我們以色列的節水農業啊(1/4)第582章 補強短板(2/2)第377章 看上嘉穀土豆的百事公司(2/4)第149章 羨慕不已(1/3)第308章 隱現糧食危機第370章 開掛之夢幻海島(3/3)第276章 新年搶豬,幽靈終現第212章 要做大地主第339章 “搗亂”的不速之客第160章 用愛發電?別逗!(3/3)第50章 招攬(求收藏!)第617章 天要變了(2/2)第31章 丟不了(求收藏!)第251章 細思極恐第114章 規模決定地位(2/3)第663章 崇拜(1)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355章 華人金融雙星?(4/4)第184章 狼來了(4/4)第14章 靈陣初顯威(下)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63章 身嬌肉貴的“二師兄”(求收藏!)第715章 曾經的溫水煮青蛙第33章 生日之夜(中)第572章 爲我的開疆拓土開路(2/2)第410章 讓觀望者奮起(2/3)第574章 頭大的丸紅商社(2/2)第623章 我向前每邁進一腳第205章 有錢和沒錢第213章 破產的鄰居纔是好鄰居第351章 給央企的壓力第23章 休斯敦(週末求支持!)第721章 滿滿溢出的影響力(二合一)第697章 吃過豬肉第463章 炒作!炒作!(2/3)第659章 放衛星(2/3)第387章 一個豬場富一方(3/4)第738章 時間站在我們這邊(2/2)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441章 西北大糧倉之初現端倪第647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上)
第590章 “奉旨腐敗”(1/2)第324章 打通治沙的“任督二脈”第409章 讓努力者致富(1/3)第222章 我帶着誠意而來第189章 花團錦簇(3/4)第343章 國家級沙漠水庫立項(4/4)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128章 我懂(1/3)第620章 一“豆”成名(2)第234章 地圖開疆第287章 推動變革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56章 要強大(求收藏)第588章 薪火相傳,與國同休(4600字)第101章 乳業的生意經第686章 有人走了(1/2)第354章 白糖期貨天才(3/4)第524章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1/2)第78章 糖衣炮彈(求收藏!)第83章 火爆(中)(求收藏)第218章 合縱連橫第354章 白糖期貨天才(3/4)第28章 出油!出油!(上)第727章 挑戰心臟的開支(4K字)第202章 穩紮穩打在東北第163章 人氣爆棚(3/3)第120章 一企對一國(2/3)第26章 一個油藏?是兩個!第59章 一攬子投資協議(求收藏!)第125章 牛來了(1/3)第433章 真的有點小期待呢(2/2)第483章 倒黴,報復,勝勢(第二更)第718章 大型廣告“連續劇”(2/2)第567章 “超級乾旱”來襲(3/3)第429章 幹不過,就加入(3/3)第195章 多管齊下,技術攻勢(1/4)第55章 縣委重視(求收藏!)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96章 不要浪第301章 次貸危機:雪崩的來臨第137章 東邊,暴雨傾盆(2/3)第370章 開掛之夢幻海島(3/3)第493章 嘉穀豬肉東征記第605章 春耕始,“帶薪休假”的土地第298章 老闆牌營銷第253章 中草藥養豬第693章 價值所在(2/2)第69章 惡臭熏天第614章 “豆”爭(上)第199章 虛晃一槍第279章 掙扎與被放棄第415章 遠東潛流(4/5)第435章 這不,雨來了(2/2)第729章 那家包圍我餐桌的公司又在裝窮(1/2)第270章 向廢棄礦區要牧場第588章 薪火相傳,與國同休(4600字)第690章 回血(1/2)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340章 我們以色列的節水農業啊(1/4)第582章 補強短板(2/2)第377章 看上嘉穀土豆的百事公司(2/4)第149章 羨慕不已(1/3)第308章 隱現糧食危機第370章 開掛之夢幻海島(3/3)第276章 新年搶豬,幽靈終現第212章 要做大地主第339章 “搗亂”的不速之客第160章 用愛發電?別逗!(3/3)第50章 招攬(求收藏!)第617章 天要變了(2/2)第31章 丟不了(求收藏!)第251章 細思極恐第114章 規模決定地位(2/3)第663章 崇拜(1)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355章 華人金融雙星?(4/4)第184章 狼來了(4/4)第14章 靈陣初顯威(下)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63章 身嬌肉貴的“二師兄”(求收藏!)第715章 曾經的溫水煮青蛙第33章 生日之夜(中)第572章 爲我的開疆拓土開路(2/2)第410章 讓觀望者奮起(2/3)第574章 頭大的丸紅商社(2/2)第623章 我向前每邁進一腳第205章 有錢和沒錢第213章 破產的鄰居纔是好鄰居第351章 給央企的壓力第23章 休斯敦(週末求支持!)第721章 滿滿溢出的影響力(二合一)第697章 吃過豬肉第463章 炒作!炒作!(2/3)第659章 放衛星(2/3)第387章 一個豬場富一方(3/4)第738章 時間站在我們這邊(2/2)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441章 西北大糧倉之初現端倪第647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