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真的有點小期待呢(2/2)

“這江董是個人物!”看着江恆離去的身影,齊政讚歎道。

2010年了,智能手機開始大行其道,電商時代的大潮滾滾而來。互聯網所到之處狼煙四起,跨界思維所向披靡,傳統產業大有大廈將傾之跡象。

生鮮行業就是一個最傳統不過的行業,產地分散,銷地分散,行業痛點多,但體量又足夠大,於是勾起了諸多豪傑的征服欲。

生鮮電商開始冒頭了,先行者聲稱要用互聯網扁平化思維,去搞“農田到餐桌”,去掉一切中間環節,革掉批發市場的老命。

然後,真的有電商創業者就看上了嘉穀的冷鏈物流配送資源,上門來尋求合作。

呵,天真!

相對於這些“豪傑”,齊政更願意和傳統批發商中像江董這樣的明白人合作。

對此,潘華倒是看得清楚:“今天看似落後的農批市場生態,其實是這麼多年來市場選擇的產物。鏈條當中的農戶、一級批發商、二級批發商、各類商販等,他們存在,都有其存在的道理。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說變就能改變的。”

齊政微微頷首。

事實上,別說現在了,再過十年,批發市場依然屹立不倒,反而是號稱要革掉批發市場老命的電商們,越往深水裡遊越絕望,更多是石沉大海成了“烈士”。

電商貌似是幹掉一些中間環節,但實際上並非那麼回事,每個環節都不是你想取代就能取代的,就問一句,你有二道販子多年的經驗嗎?

整個農副產品行業,大部分品類是非標準化,它靠的是人的經驗來做上下游流通——二道販子最有價值的,是這麼多年對產品品質的把控、產地產區的把控、物流信息的把控以及市場行情的把控。

有足夠強大的冷鏈物流配送網絡,貨源地充足,同時擁有強大的協調體系,這樣初具整合能力的嘉穀,尚且不敢說什麼“幹掉批發市場”;而且還要想辦法將這些“二道販子”培養爲農業經紀人,補充自己的人才體系。

對於那些喜歡賺快錢的資本和互聯網從業者們,齊政只想說一句,一路走好!

正確的姿態應該是,立足農產品產業鏈,從不足之處入手,一步步進行“改造”,改造出一個更高效的農產品供應鏈——當“改造”進展到一定階段,“革命”也許才能真正發生。

而江恆這種業內人士,就憑着靈敏的商業嗅覺,感覺到了擁有強大資源的巨頭真正入場帶來的機會,以及……大魚吃小魚的殘酷!

有人選擇完善自身的體系加入角逐,有人則選擇加入!

江董事長顯然是後者。

他初步和齊政達成了協議,家興水果市場將慢慢實現與嘉穀供應鏈的對接,在產品質量檢驗的標準、冷鏈物流的行爲規範等方面向嘉穀標準靠攏。

——這意味着,全國四個大型果蔬批發市場之一的家興水果市場,選擇了加入嘉穀的陣營!

雖然具體對接還要細談,而且也不會一蹴而就,但嘉穀在生鮮行業的影響力,真正觸動了傳統渠道。

“果然,擁有更完善的產業鏈,才能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南方的水果業起點,落在了桂省;北方的起點,也應該落定了。”齊政將目光投向北方,輕聲道。

……

“嘉穀尋水隊在壩上高原的張垣找到了一個深循環地下水層,成功打出了一口淡水井!”

這個消息一出,驚呆了地質局、水利部等單位。

在壩上高原?深循環地下水層?你莫不是在逗我?

但事實擺在那,嘉穀打出的那口淡水井,每小時出水量達到近兩百噸。經化驗,雖然該淡水中含的氯離子偏高,但基本達到飲用水標準。

而各路專家經過進一步的研究,赫然發現,雖然埋藏較深,但這確實是一個獨立的地下水系,而且,源頭直指海底!

當然,這遠遠比不上嘉穀在騰格裡沙漠打的井,無論是出水量還是取水的方便程度——那邊可是自噴井,而這邊受限於地勢,需要電力抽取。

但地質專家和水利專家們已經是欣喜如狂。

這可是能得到循環補充的地下水層啊!對於緩解冀省水資源短缺狀況的戰略意義還用多說嗎?

至於成因,就像海底淡水一樣,專家們倒是提出了滲透理論、凝聚理論、深壓理論等不少推測,但是真實原因嘛,只有天知地知某個掛逼知。

嘉穀高層本來還挺驚喜的,但看到各路人馬難以置信的表現後,反而一臉淡定了——不就是深循環地下水層嗎?我們的尋水隊找到了一個,自然也能找到第二個,嗯,沒毛病啊!

而且,探索成因,那是科學家們的任務;而嘉穀的任務,是要如何利用好這份資源,啓動環冀省貧困帶的首個扶貧開發項目。

而嘉穀戰略部和嘉穀實驗室聯合起來,經過近半年的醞釀,拋出了一個“大招”。

……

“田園綜合體項目?”

在冀省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和扶貧辦組織的環冀省貧困帶建設試點評審會上,評審團隊都對王昱業提出的這個概念大感興趣。

別看嘉穀平時一副“濃眉大眼”的樸實模樣,但真正套路起來,也是能套路兩把的。

想想後世的“大衆創業”和“萬衆創新”之後,各種各樣如雨後春筍般的創業者,是怎樣融到錢的?

——去講故事,或講概念;充分說明了“PPT是第一生產力”。

同理,嘉穀要獲得大力支持,總要打動“投資方”吧?這時候,不提出幾個高大上的概念,怎麼打動人心呢?

王昱業在臺上侃侃而談:“我們準備依託壩上高原獨特的山區自然風光,以‘山水田園、花香果巷、詩畫鄉居’爲規劃定位,致力打造一個特色鮮明、宜居宜業、惠及各方的國家級田園綜合體……”

坐在臺下的齊政嘴角微翹。

天知道,當初他看到集團內部搗鼓出來的“田園綜合體”概念,差點被噎着了。

——“田園綜合體”這個概念,本應該是在兩年後才被正式提出來,並在蘇省落地實踐了第一個田園綜合體項目。

然後,在項目不斷探索的第四個年頭,中央農辦領導考察指導該項目時,對這種模式給予高度認可——直至17年,“田園綜合體”一詞被正式寫入中央一號文件,作爲新時代鄉村發展新型產業的亮點舉措。

看着認真傾聽的評審團隊,齊政摩挲下巴:所以,這一世,是由嘉穀推動實踐第一個田園綜合體項目,最終也應該會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

這樣想想,還真的有點小期待呢!

……

第650章 這是什麼開局(2/2)第693章 價值所在(2/2)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112章 品類戰爭(10/10 十更求訂閱)第473章 這有點秀啊(2/2)第97章 海濱綠色長城(上)第261章 高盛的黑手第365章 以碧海藍天爲證(3/5)第51章 大牛加盟(求收藏!)第702章 天賦強運第374章 大漠“風機之王”(1/2)第605章 春耕始,“帶薪休假”的土地第553章 國家名片,超級工程(2/3)第89章 在不可能的地方創造可能(求收藏!)第705章 有嘉穀這麼一個對手(下)第371章 製造珊瑚礁(1/3)第195章 多管齊下,技術攻勢(1/4)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第738章 時間站在我們這邊(2/2)第621章 一“豆”成名(3)第672章 這是我知道的嘉穀(1/2)第336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上)第534章 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142章 大豆風雲之始(3/3)第207章 佈局,大颶風逼近第301章 次貸危機:雪崩的來臨第660章 成功的秘訣(3/3)第453章 “小棒槌”終成“大產業”(2/2)第592章 利益動人(1/2)第239章 價值的體現第535章 被唬住的世界水產巨頭第639章 誰掌握着鑰匙(1/3)第507章 轉折點(3/3)第679章 當有人負重前行(2/2)第150章 攪局者(2/3)第189章 花團錦簇(3/4)第581章 功成(1/2)第139章 災後的希望(補昨天一更)第5章 大循環農業第94章 憶往昔(求收藏!)第33章 生日之夜(中)第173章 油脂黑馬(3/3)第594章 你需要我這面旗幟(4000字)第44章 加州農場(下)(求收藏!)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58章 情懷第243章 擁抱糧食大牛市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367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5/5)第340章 我們以色列的節水農業啊(1/4)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510章 搶購潮與覬覦(5k章)第625章 沉默的答案第221章 是金子哪裡都能閃光第589章 嘉穀的“錦衣衛”第703章 老東家的愛第316章 聞風而至(3/3)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331章 小小藍莓闖奧運第497章 變革無處不在(1/3)第309章 大有機肥計劃(1/3)第665章 能源林計劃第61章 因人成事(求收藏!)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665章 能源林計劃第454章 三年了,嘉穀依然在第706章 小麥之變局(二合一)第243章 擁抱糧食大牛市第480章 餘波震盪(1/2)第227章 不合作纔是傻子第21章 該收穫了(下)第617章 天要變了(2/2)第209章 反轉之霸主的表態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559章 人家的沙漠,人家的牛(1/2)第417章 對抗“厄爾尼諾”(1/2)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257章 亞洲最大單體養豬基地第722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1)第197章 聯合殺蟲,滅子絕孫(3/4)第548章 誰在搞鬼(1/2)第511章 報應來得太快(1/2)第491章 我爲國家銷庫存(2/2)第380章 自帶“流量”的嘉穀豬肉(1/3)第4章 超越時代的抱負第24章 老美的農業神話(週末求收藏!)第205章 有錢和沒錢第377章 看上嘉穀土豆的百事公司(2/4)第206章 颶風之始,相信直覺第263章 交相輝映的養豬場和牧場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276章 新年搶豬,幽靈終現第359章 老丈人的決斷第230章 閒棋冷子,疑神疑鬼第8章 靈植與靈陣第152章 外資公關戰反擊(1/3)第369章 大興土木(2/3)
第650章 這是什麼開局(2/2)第693章 價值所在(2/2)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112章 品類戰爭(10/10 十更求訂閱)第473章 這有點秀啊(2/2)第97章 海濱綠色長城(上)第261章 高盛的黑手第365章 以碧海藍天爲證(3/5)第51章 大牛加盟(求收藏!)第702章 天賦強運第374章 大漠“風機之王”(1/2)第605章 春耕始,“帶薪休假”的土地第553章 國家名片,超級工程(2/3)第89章 在不可能的地方創造可能(求收藏!)第705章 有嘉穀這麼一個對手(下)第371章 製造珊瑚礁(1/3)第195章 多管齊下,技術攻勢(1/4)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第738章 時間站在我們這邊(2/2)第621章 一“豆”成名(3)第672章 這是我知道的嘉穀(1/2)第336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上)第534章 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142章 大豆風雲之始(3/3)第207章 佈局,大颶風逼近第301章 次貸危機:雪崩的來臨第660章 成功的秘訣(3/3)第453章 “小棒槌”終成“大產業”(2/2)第592章 利益動人(1/2)第239章 價值的體現第535章 被唬住的世界水產巨頭第639章 誰掌握着鑰匙(1/3)第507章 轉折點(3/3)第679章 當有人負重前行(2/2)第150章 攪局者(2/3)第189章 花團錦簇(3/4)第581章 功成(1/2)第139章 災後的希望(補昨天一更)第5章 大循環農業第94章 憶往昔(求收藏!)第33章 生日之夜(中)第173章 油脂黑馬(3/3)第594章 你需要我這面旗幟(4000字)第44章 加州農場(下)(求收藏!)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58章 情懷第243章 擁抱糧食大牛市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367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5/5)第340章 我們以色列的節水農業啊(1/4)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510章 搶購潮與覬覦(5k章)第625章 沉默的答案第221章 是金子哪裡都能閃光第589章 嘉穀的“錦衣衛”第703章 老東家的愛第316章 聞風而至(3/3)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331章 小小藍莓闖奧運第497章 變革無處不在(1/3)第309章 大有機肥計劃(1/3)第665章 能源林計劃第61章 因人成事(求收藏!)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665章 能源林計劃第454章 三年了,嘉穀依然在第706章 小麥之變局(二合一)第243章 擁抱糧食大牛市第480章 餘波震盪(1/2)第227章 不合作纔是傻子第21章 該收穫了(下)第617章 天要變了(2/2)第209章 反轉之霸主的表態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559章 人家的沙漠,人家的牛(1/2)第417章 對抗“厄爾尼諾”(1/2)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257章 亞洲最大單體養豬基地第722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1)第197章 聯合殺蟲,滅子絕孫(3/4)第548章 誰在搞鬼(1/2)第511章 報應來得太快(1/2)第491章 我爲國家銷庫存(2/2)第380章 自帶“流量”的嘉穀豬肉(1/3)第4章 超越時代的抱負第24章 老美的農業神話(週末求收藏!)第205章 有錢和沒錢第377章 看上嘉穀土豆的百事公司(2/4)第206章 颶風之始,相信直覺第263章 交相輝映的養豬場和牧場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276章 新年搶豬,幽靈終現第359章 老丈人的決斷第230章 閒棋冷子,疑神疑鬼第8章 靈植與靈陣第152章 外資公關戰反擊(1/3)第369章 大興土木(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