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人的印象裡,羅馬之所以能橫行地中海,建立橫跨三洲的龐大帝國,靠的主要是強大的重步兵和嚴明的紀律,但實際上,羅馬人還有一樣東西非常先進,那就是各式各樣、精妙絕倫的軍用器械。
帝國常用的器械分爲重型和輕型,重型分別是弩炮、投石機、攻城槌、活動攻城塔等,輕型則分爲機動輕弩炮和機弩。
這些早期都是軍團標配,後來財政緊張,慢慢就減少了許多。
現在大型弩炮已經非常少見了。
帝國軍團主要使用的就是機動輕弩炮,可以用馬車拉着走,但是部署速度還是很非常慢。
除了弩炮之外,攻城常用的就是野驢式的投石機了,這種投石機構造簡單造價低廉,但精準度比較低,由於動能過於巨大,因而在發射時必須放在草皮和碎石堆上,如果部署在城牆之上,甚至可能會震塌下方的城牆。
這位圖書館管理員組織人建造的就是野驢式投石機,使用後置單力扭力發條,結構並不算特別複雜。
甚至他還懂得怎麼製作連發弩炮。
這種武器最早由古希臘人發明,後被羅馬人採用,雖然這種武器可以連發箭支,形成極強的火力密度,但是其在威力射程上不如普通的弩炮,而且還被一些軍官指責爲‘浪費彈藥’,因此這種武器並未廣泛應用,但在全面戰爭之類的遊戲裡面有。
鄧肯率領大軍圍困倫敦將近半個月。
期間,也有撒克遜人的使者趕來,想要用稱臣納貢說服他退兵,重新締結和平條約,但是被鄧肯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鄧肯已經給過機會了。
要是撒克遜人前面不撕毀條約,他還能讓這些人多苟延殘喘幾天,但是對方趁着他跨海遠征救援帝國的時候撕毀條約入侵南安普敦,那麼他就不會再給敵人任何一絲的機會。
肯特王國他滅定了!
軍營前。
鄧肯看着眼前的投石車,好奇地上下打量,然後問道:“這就是帝國軍團用的投石車嗎?”
“射程有多遠?”
野驢式投石機的最大射程大概是四百多米的樣子,這種投石機能夠輕鬆地將重達三十多公斤的石彈拋過城牆,其威力巨大,能夠輕鬆擊垮石牆,甚至是摧毀城內的建築。
不過它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發射極度緩慢,填裝一發彈藥需要半天的時間。
“讓我試試!”
鄧肯有點迫不及待地示意其他人退下,然後自己指揮操控眼前的野驢式投石機,果然在上帝視角的投影頁面裡面,出現了一個瞄準的圖案,但卻並非是十字星瞄準,而是一個弧度很大的拋物線。
“準頭好像不怎麼樣。”
鄧肯找好角度後,下令其他人發射,很快一發二十公斤左右的石彈便拋射了出去,倫敦城牆上的撒克遜士兵看到投石機時就已經膽戰心驚,等到真正發射後,立刻便有人嚇得想要拔腿就跑。
城牆上。
一個頗爲魁梧的撒克遜統領朝着其他人大吼道:“怕什麼怕!”
“不用躲!”
“帝國的投石機準確度非常差!……他們根本打不中我們!……”
“我……”
轟!
一發石彈落下,眼前的撒克遜勇士當場四分五裂,一節炸裂的手指甚至飛入了某個撒克遜槍盾手吃驚張大的嘴巴中,讓他忍不住嘔吐了起來。
太血腥了。
太可怕了。
投石機的石彈正面命中,簡直是屍骨無存,整個人都碎裂了。
就連倫敦的石牆都塌陷了一小塊,野驢式投石機的動能很恐怖,在這個時代算是頂尖的攻城裝備,普通人捱到一點點,就算是三星的強者都一樣都會被石彈給砸死了。
“怎麼偏了這麼遠?”
鄧肯的眉頭微微蹙起,他根本沒在意那個被砸得粉身碎骨的蠻族統領,而是皺眉看着眼前的投石機,暗自道:“瞄準偏差都快三四十米了。”
“上帝視角修正下,都會有這麼大的偏差距離嗎?”
這玩意兒可比弩炮難用多了。
明明是瞄準好的拋物線,但是發射出去後,變化卻非常大,而且石彈的形狀不一,射程角度各方面都受到影響,可以說只能確定一個大致方向,其他的全看運氣了。
但是沒關係,一次不行就多來幾次,一架不夠,就再多造幾架。
不列顛島的工匠雖然不多,可是造幾架投石機還是不難的,鄧肯準備對眼前的倫敦城牆狂轟濫炸。
不遠處。
克維託好奇地看着正在指揮操控投石機的鄧肯,小聲問道:“總督大人還懂怎麼操控投石機?”
克里岡驕傲點頭道:“當然。”
“大人畢竟是羅馬人出身,肯定是懂投石機的。”
他已經是鄧肯的頭號狂熱分子了。
在他的旁邊,不列顛帝國軍團的統領巴爾頓也接話道:“總督大人祖上是出身帝國不列顛軍團,當然知道怎麼用投石機。”
自己人懂不懂?
總督大人也算是帝國軍團出身,要不然我們怎麼會追隨他殺回不列顛行省。
“還有這事?我怎麼沒聽說過?”克維託表情驚訝。
如今關於鄧肯的傳說有很多版本。
其中各方都有聽到過自己希望的那個版本,甚至蠻族外籍軍團還說總督大人的身上有蠻族血統,因爲潘諾尼亞的周邊,有許多被帝國同化的蠻族居民,最早在上百年前就有蠻族融入了帝國內部,並定居在了潘諾尼亞附近。
這樣的猛人,肯定有蠻族血統,他還能狂暴,絕對沒錯,祖上一定是定居帝國的蠻族狂戰士。
帝國軍團出身,有蠻族血統,孤身響應不列顛的求援,祖上可能還駐守過不列顛行省,估計還有一點不列顛貴族的血統,各種各樣的傳說已經快把鄧肯身上的BUFF迭滿了。
最重要的他還是羅馬人,帝國統治不列顛行省幾百年,如今恢復羅馬人的總督制度,也不是不能接受。
至少比飽受撒克遜人蹂躪的日子好多了。
以前帝國統治的時候,還有人反叛,覺得帝國稅賦太高,後來撒克遜海盜來了,啥都沒給他們剩下,燒殺劫掠,又懷念當初帝國庇護的時代了。
轟!
又是一發石彈落下,倫敦的石牆一陣劇震,居然浮現了一絲裂痕。
到底是年久失修,撒克遜人也沒修繕過城牆。
這下可把城內的守軍給嚇壞了。
不是說帝國的投石車都不準的嗎?爲什麼這一架射得這麼準?都快落在相同的地方了!
鄧肯笑而不語。
爺有掛。
在熟悉了操作之後,他的操控準確性提升了不少,只要石彈都差不多大,有前面測算的彈道射程,不會出現太大的偏差。
用投石車砸人估計是不太行,但是打固定靶子,準確度還是湊合的。
此時,城內的撒克遜酋長們已經是亂成了一鍋粥。
守城被破。
士氣影響更大。
早知道還不如在野外跟敵人決戰呢!
這麼被困在城內,被投石車一陣狂轟濫炸,眼睜睜看着石牆一點一點破損,最終轟然倒塌,恐怕很多士兵的戰鬥意志都跟着城牆一起崩塌了。如今的撒克遜人還是一個聯盟的鬆散部落軍事制度,這幫攪屎棍以前很反感亨格斯和霍薩兩兄弟,認爲他們想要騎在所有人的頭上,成爲大家的國王。
現在亨格斯和霍薩兩兄弟都戰死了。
他們又有點懷念起對方了。
原因很簡單,暫時沒有人能統領這麼多的蠻族酋長,沒有誰的威望可以壓服其他人。
“城牆快守不住了!”
南撒克遜和東盎格魯的酋長還在爭論接下來該怎麼辦,突然間一個急匆匆的身影走了進來,滿臉塵土道:“西面的一段石牆已經崩塌了。”
“敵人暫時還沒有進攻。”
“但是他們已經打造好了攻城塔,最晚明天就會發動攻勢!”
這個時代的城牆並不是很高,也不是非常堅固,不會說像東方那樣用糯米漿融入城牆內,就是很普通的石牆,帝國疆域只有意大利半島的城牆很厚實高大。
誰也架不住鄧肯開着掛轟啊!
一發石彈落下。
城牆附近都沒人敢站着,全部都躲到下面去了,這段時間城牆上死了不少人。
有時候軍隊密集的地方,一發石彈下來,場面簡直是慘不忍睹!
倫敦攻防戰。
撒克遜海盜聯軍居然陷入了極大的劣勢,明明有着兵力的優勢,但是卻被壓得擡不起頭,連反擊都沒辦法,他們不擅長攻城器械,好不容易從倫敦找出幾架弩炮,都沒來得及使用,便被投石車給轟掉了。
轟!
一陣巨響從東面傳來。
騷亂瞬間在整個倫敦城內爆發,不少人驚恐道:“城牆塌了!東面的城牆也塌了!”
咚!咚!咚!
一陣震天的戰鼓聲響起。
隨着敵人的兩面城牆都出現缺口,不列顛帝國軍團高舉着盾牌,推着一輛輛高達六七米的攻城車朝着前方的城牆靠近。蠻族外籍軍團裝備戰斧,砍樹是真的快,就是運過來麻煩。
“盾牆!”
攻城車的正面有木板掩護,兩側有帝國重裝步兵高舉大盾,後方是推着攻城車前進的步兵,隨着沉重的木板落下,攻城車直接跟城牆齊平,後方有木質臺階可以直接抵達城牆上方。
鄧肯動手就是總攻,依靠城牆的兩面缺口,配合攻城器械,很快便直接殺到了敵人的城牆上,爆發了極爲慘烈的肉搏戰。
他自己親自登城!
鄧肯一身重甲,手持塔盾,揮舞誓約勝利之劍,依靠驚人的蠻力,居然推得前方十來個蠻族士兵踉蹌後退,然後聖劍劃過一道寒光,附近的敵人連人帶武器一起被砍斷。
——不列顛帝國軍團(士氣高昂)(激勵)(城牆陷落)(主將先登)(勝利在望)!
——撒克遜槍盾軍團(士氣動搖)(鬼神)(驚駭)(城牆陷落)(遭遇強敵)!
維度空間。
鄧肯只是看了一眼投影頁面中的標記,便知道這一戰贏定了,敵人被投石機轟炸得士氣動搖,城牆陷落後,常規的低級步兵幾乎是一觸即潰。
他還真不怕敵人守城,投石機再多一點,他能轟個天翻地覆。
“敵人潰敗了!”
“衝!”
在鄧肯的身旁是數十個重裝步兵親衛,庫林率領高盧親衛戰團一陣猛衝,直接斬將奪旗,殺了一個撒克遜人的酋長,佔領了西面的部分城牆。
沙隆之戰打完後,他麾下的重裝步兵也裝備了鐵甲,戰鬥力幾乎是有一個質變的提升。
一戰定乾坤!
鄧肯率領八千精銳,擊破倫敦的一萬五千餘人守軍,斬殺撒克遜酋長和海盜頭目十多人,一舉奪回了淪陷的倫敦地區。
這場將近兩三萬人的戰爭,在不列顛島已經算是一場大戰了。
諸多入侵不列顛島的蠻族酋長膽戰心驚,已經有人打算跑路撤回自己的老家。
肯特郡不戰而降。
鄧肯一戰奪下南薩克斯、薩里郡、伯克郡、肯特郡、白金漢、東薩克斯等地,一直打到了牛津和劍橋地帶,這才稍微放緩了一點攻勢,消化掉那些已經被佔領的地盤。
這一戰,肯特王國,正式宣告滅國!
另外一邊。
就在鄧肯準備對肯特王國發起滅國之戰時,一隊急匆匆的騎兵已經進入意大利半島。
“大勝!”
“帝國大勝匈人大軍!”
“上帝之鞭-阿提拉被不列顛行省總督鄧肯陣斬!”
“匈人大敗!死傷無數!”
一時間,整個意大利半島都沸騰了。
無數的羅馬人羣情振奮,帝國敗了一場又一場,沒想到居然能夠迎來如此史詩大勝!
不對。
不列顛行省總督-鄧肯是誰?帝國不是早就已經放棄不列顛行省了嗎?
在這場史詩大捷的戰報中,鄧肯的存在尤爲突兀,帝國放棄不列顛行省已經快二三十年了,突然冒出一個不列顛行省總督,還跨海救援帝國,響應帝國的戰爭召喚,這傳說般的史詩劇情簡直是讓無數的老羅馬人都差點精神高潮了。
帝國的榮光!
重鑄!
一時間無數人都在打聽那個不列顛行省總督鄧肯是何方神聖!
急急急!
此人到底是誰?!
當知曉他在不列顛島都飽受撒克遜海盜蹂躪的情況下,還毅然決然地率領軍團跨海救援帝國後,那些老羅馬人簡直是熱淚盈眶痛哭流涕。
一些老傢伙,還想起了當年帝國跨海救援不列顛行省,在明確放棄行省的情況下,還數次跨海遠征,打完仗再把帝國軍團緊急調回高盧駐守。
這一波!
是時隔二十多年後的雙向奔赴了!
而這個時候,就輪到帝國皇帝-瓦倫提尼安三世登場了,他已經是鄧肯的頭號吹粉,吹鄧肯就是吹他自己英明神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