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求生還是作死

太子冊封的具體儀制應該怎麼改,此事還在天子和大臣之間扯皮,十月初一的經筵起始日卻是已經徹底定了。當今天子不喜歡這種東西那是出了名的,因此往日說是初一,拖一拖就到了初十,再拖一拖就到了二十,乃至於拖到十一月,這都是沒準的事。

可這一次,因爲經筵據說還肩負着給未來太子選師傅的職責——當然太子冊封的日子已經定在了十月十五,未來兩個字已經很快就能去掉了——所以縱使一貫特立獨行的皇帝,也沒有再大筆一劃拉,把這個日子往後推。

而宮中多出了兩位貴妃,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就完全不是什麼大事了——就算皇帝突然違背自己最初的表態冊封皇后,和冊封太子這件事情比起來,依舊顯得微不足道,更不要說是貴妃。只不過,當這消息傳到二皇子別院的時候,早就陷入狂躁的二皇子頓時完全炸了。

“裕妃那個賤人算什麼東西,她不過是趁虛而入這才得了父皇的眼緣……和妃那更是個懦弱無能的女人,如今也竟然母憑子貴,憑什麼!”

若是往常,他這樣的咆哮會嚇得家中上下噤若寒蟬,可現如今二皇子府中的婢僕已經被遣散得七七八八,剩下的也就是小狗小貓兩三隻,這會兒還杵在他身前的人更是一個都沒有。所以,他竟是徒勞地嚷嚷,得不到半點回應。

而他已經在數日前想要硬闖出去卻被攔住時得知了一件事,那些在別院外頭看守的銳騎營兵士,竟然全都學會了一個技能,那就是在他發出各種雜音的時候,熟練地堵住耳朵!

一個人獨自發泄自然不是什麼排遣鬱悶的好方式,因此二皇子指天畫地大罵了一通,最終就垂頭喪氣地住了口。他甚至不知道這消息傳到自己這兒,是父皇讓他死心,還是別人想要利用他做些什麼,如果說最初他還盼望過轉機,那如今就已經快完全絕望了。

“等到十月十六,我就得啓程去天津,然後坐船去瓊州府種樹……而宮中又是冊封貴妃,又是冊封太子,父皇你好狠的心,你待我們母子何其刻薄!”

此時此刻,大叫大嚷沒人理會之後,二皇子發出了一聲痛苦的乾嚎,隨即就抱着頭蹲了下來。在這徹底潦倒落魄的時刻,他已然意識到,哪怕往日和大皇子相爭不下,也好過如今徹底出局。當他被剪除本來就不多的羽翼,除卻皇子頭銜,他還剩下什麼?

“我和大哥比了這麼多年,如今我總算徹底贏過了他……他連宗籍都沒了,日後甚至都不能說是皇家人,我至少還保留着一線機會,可這機會真的是機會嗎?”

喃喃自語的二皇子不由得又哭又笑,可縱使如此,也沒有任何人迴應他,而早就被打入宗正寺的大皇子,那更是完全不可能迴應他。他就這麼像瘋子似的捶打着地面,完全顧不得地上的塵土,直到他聽見了一個很奇怪的聲音。

“二皇子知不知道,經筵三日後就開始了?在京皇子公主,五品以上官員勳貴子弟,都可以輪番去聽講,你既然不甘心,爲什麼不上書去爭取?這是祖宗家法,縱使太后又或者皇上,也不能攔着你。你有什麼話到那時候去說,豈不是比在這裡自怨自艾要強得多?”

“誰?”二皇子倏然變了臉色,可一個誰字出口,他的聲音立時又低沉了下來。形勢比人強,就算他從前再不懂事,卻也知道現在自己沒有任何飛揚跋扈的本錢。

於是,他很快就壓低了聲音問道:“你是誰?你打算如何幫我?”

“二皇子弄錯了,我沒能耐,更不會幫你,只是給你指點一條唯一能走的明路而已。三皇子冊封太子的儀制如今已經在皇上和禮部之間來回很多次了,朝中從閣老部院大臣,再到清流和普通士人,無不津津樂道於此,誰還顧得上你這樣的喪家之犬?”

被人稱作是喪家之犬,二皇子差點沒氣炸了肺。可他好歹是已經落魄過的人了,耍橫過幾次的結局便是婢僕盡去,幾乎成了孤家寡人,如今哪怕這指點自己的人未必安的是好心,他也只能抓住這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

忍了又忍,他這才惱火地低喝道:“那你想要我如何?”

“不想你如何。只是想告訴二皇子,經筵是你唯一的機會。因爲三皇子一力主張,張壽已經被皇帝點了東宮講讀,雖說此事一片譁然,但三皇子卻堅持站在張壽這一邊。等到經筵第一天,十有八九是張壽第一個開講。這要是張壽衆矢之的,三皇子卻依舊力挺……”

換做從前,二皇子肯定會對三皇子與張壽的“師生情深”嗤之以鼻,可眼下他卻沒說話,甚至在對方故意停頓時,他也沒有貿貿然開口,心裡飛快計算着自己如若在場,能夠得到多大的機會。

三皇子會偏幫張壽,那是根本就不用說的——因爲如果不是張壽教得那個原本懦弱膽小的小傢伙膽大心黑,人怎麼可能趁着他和大皇子鷸蚌相爭,而後漁翁得利?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隨即低低地說道:“我回頭就上書,但就算是祖宗家法如此,父皇既然那麼狠心,說不定仍然會擱置我的請求……這種場合也不應該少了大哥,畢竟人多更熱鬧。要想做到讓我們兄弟倆一同出席,那就得朝中有人支持我們。”

在他們兄弟倆已經徹底喪失了角逐東宮這一可能,甚至連親生母親都被廢黜了皇后之位的情況下,二皇子早已不奢望有人支持他的上書陳情。既然如此,不指望這個不明來歷的傢伙,還能靠誰?

“二皇子只管上書就好,剩下的你就不用操心了。”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二皇子本能詢問了一句,但發現外間竟是再沒有聲息,他不禁心裡咯噔一下,當即快步衝了出去,等出了院門,見一牆之隔的牆根底下空空蕩蕩,別說人影,就是個鬼影子都沒有,他不禁氣得大罵了起來。

“想要我當棋子?做你的春秋大夢!”話雖如此,二皇子依舊想不通,三皇子不可能自己坑自己,四皇子和三皇子粘得好似一個人似的,應該還沒這個心計。而大皇子被除去了宗籍,永無翻身之日,有心無力。而皇子就他們四個,那些旁支宗室再蹦躂也完全沒機會!

莫非……是相傳身懷六甲的裕妃?是了,那女人是父皇最寵愛的妃子,永平公主也是公主當中最得皇帝寵愛的,如今裕妃被晉封爲了貴妃,這要是生下兒子,難道不會生出野心?

再說永平公主還有張壽和朱瑩三個人的身世本來就有問題,說不定會有什麼最離奇的可能,萬一是張壽妄想自己也是帝子,在關鍵時刻捅三皇子一刀呢?

二皇子突然上書,言辭懇切地提出希望能參加最後一次經筵的事,張壽自然第一時間聽說了——他如今根本就用不着打探消息,因爲他那麼多學生裡頭雖說有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算學書的人,但更多的人卻都很關心時政大事,尤其是近期風起雲涌,每個人恨不得變身千里眼順風耳。

於是當他得知,二皇子之後,據說連大皇子都寫了一封血書,懇求能夠參加經筵,聆聽各方賢達的講學,他要是再察覺不到這其中必定有人在暗中串聯,那就是豬腦子了。

雖說三皇子還沒成爲太子,卻已經不能到九章堂來上課,因此在皇帝的乾綱獨斷之下,張壽這個講讀,以及九章堂的那些侍讀,全都已經開始提前各就各位了。

上課的地方本該放在文華殿,但因爲那是經筵的場所,又隸屬於東宮,名不正則言不順,皇帝一度突發奇想,讓張壽在乾清宮當着自己的面給三皇子講課,結果被張壽和三皇子師生給聯手勸了回去,最後選定的地方卻改成了同樣讓張壽和三皇子糾結到極點的一個地方。

那就是……如今已然空置的坤寧宮!

可就算這地方再膈應,再不吉利,也比乾清宮又或者清寧宮來得強,而且因爲阿六也因爲在銳騎營掛名的緣故,成功跟進了宮來,張壽至少不用擔心隔牆有耳的問題。至於在坤寧宮是不是安有銅管地聽等等竊聽設備……想來本朝那麼多帝后不會愛玩這種調調吧?

此時,授課中途告一段落,張壽想着這樁奇事,正說了一句姑且休息片刻,就只聽三皇子突然開口問道:“老師,大哥二哥上書請求參加經筵的事,你聽說了嗎?”

張壽微微一愣,隨即就笑着點了點頭,卻只見三皇子那張臉變得無比糾結:“我聽說外頭有反對的,也有贊成支持的,其中支持力度最大的人中,就有豫章書院的洪山長。這事兒我應該怎麼做,老師你能不能指點一下我?”

真正的幾個侍讀此時沒有一個敢吭聲的——他們甚至連驚歎的力氣都沒有。三皇子都快要當太子了,怎麼還這麼不矜持?這種事又豈是能夠拿出來諮詢他人的?

可他們的驚詫還只是剛剛開始,因爲下一刻,貨真價實的伴讀——四皇子就直接嚷嚷道:“三哥你想這麼多幹嘛?從前大哥和二哥對我們是什麼樣的,你幹嘛還要體恤他們?客氣點兒就保持沉默,不客氣的話,那就直接對父皇說別讓他們來不就好了!”

“他們就是來也會搗亂!”

這樣一個直截了當的表述,直接讓幾個沒品級的侍讀變成了鵪鶉,而剛剛回京沒兩天就發現自己驟然得到重任,因爲陸三郎的竭力舉薦,因而得以躋身七品侍讀(輪流)行列的齊良,則是忍不住低聲提醒道:“四皇子還請慎言,這會讓人說你們不懂孝悌的!”

“孝悌難道不應該是父母愛護兒女,兒女孝順父母;兄姐愛護弟妹,弟妹敬愛兄姐?”四皇子理直氣壯地擡起了頭,隨即一本正經地說,“大哥和二哥從前根本就沒把我們當成弟弟,如今憑什麼還要我們敬着他們?”

“說的是沒錯。”張壽笑吟吟地點了點頭,見四皇子頓時得意了起來,他就不緊不慢地說,“只可惜,這世上的人,也許會理解你,但未必會體諒你,因爲孝悌兩個字,從古至今都是大力提倡的。所以,四皇子你說保持沉默也好,竭力反對也罷,那樣都很不聰明。”

見三皇子若有所思地在那摸着人中,張壽就進一步啓發道:“三皇子有這功夫去想自己是支持還是反對,還不如仔細想一想,大皇子和二皇子上書的真正訴求是什麼,參加經筵是想要得到什麼,他們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對你和其他朝廷官員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也就是說,先做好應對預案,看看自己是否應付得下來,然後再考慮是支持還是反對。爲了向別人顯示一個賢明孝悌的弟弟形象,你可以支持;但爲了向別人顯示一個強硬銳利的太子形象,你也可以反對。”

“爲了塑造一個虛懷納諫的形象,你可以支持;但如果覺得舊日恩怨難消,你至今依舊耿耿於懷,你也可以反對。覺得大皇子二皇子這是最後的迴光返照,不妨看看他們想做什麼,你可以支持;但覺得他們是想要利用經筵的機會孤注一擲,殊死一搏,你也可以反對。”

“很多事情,並沒有一個固定的選擇,只要你在選擇的時候,能夠有足夠的說服自己的理由,而且也有足夠的應對把握,那就行了。”

相較於面色有些茫然的四皇子,三皇子卻恍然大悟地重重點了點頭,隨即就展顏笑道:“老師,那我們繼續講課吧,我之前剛巧想到了一道題……”

坤寧宮中的這一場對話,很快就一字不漏地傳到了皇帝耳中——倒不是東宮侍讀當中有誰是耳報神,傳話的正是三皇子本人。而他在轉述了張壽的教導之後,他就微微低下頭去,沒有看父皇那微微有些奇異的臉色,一字一句地說:“兒臣希望父皇能允准大哥二哥的陳情。”

發覺沒有得到皇帝的迴應,要是從前的三皇子,一定會覺得誠惶誠恐,可這一次,他卻頭也不擡地說:“如若他們是知恥而後勇,打算好好汲取羣賢講學的精華,那麼就應該讓他們來。如若他們是別有目的,父皇禁絕,他們還會想別的辦法,也應該讓他們來。”

“都是父皇的兒子,父皇要冊封兒臣爲太子,卻對他們如此苛刻,有傷父皇的名聲,最重要的是,某些人也許會更加鼓譟。”剛說到這裡,三皇子就聽到皇帝嘀咕了一句,這難道不是開門揖盜,他登時擡起頭來,面上分明流露出一種坦然,“大哥和二哥也是父皇的兒子,父皇總得給他們一個機會!”不論那是求生還是作死的機會!

第六百零三章 不走尋常路的大戲第六百九十章 拎出熊孩子第五百四十三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家千金慕賢郎第五百五十一章 母子連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和叛賊探討學術問題第七百七十五章 捧場,頭鐵第六百九十二章 詰問第四百七十章 方程第六十四章 府試第七第三百零九章 滾出去!第四百二十六章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第五百四十章 禮未行而行第六百二十四章 賣好,將軍第八百八十一章 事後第六百五十六章 視察公學的大宗正第三百章 錢能解決的都是小事第五百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六百二十五章 針尖對麥芒第二百七十四章 錯第七百三十五章 跌宕起伏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愛嫁誰嫁!第六百八十九章 匪夷所思第一百零八章 丈母看女婿第五百六十八章 誰是奸佞小人?第二十一章 有智慧的陸豬頭第八百二十一章 賜金第兩百二十二章 恤孤貧第五百四十八章 即日定東宮第十五章 棺材板和姑爺第八百七十七章 出人意料第七百三十五章 跌宕起伏第九十章 皇帝駕到!第一百零六章 尋人司禮監第一百五十八章 我行我素第三百一十二章 偏心第四百八十九章 辦學辦報,出人出錢第四百七十五章 負荊請罪?第三十九章 關門弟子第三百二十五章 久違的味道第十二章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五百七十五章 文華殿裡話異邦第兩百二十七章 說來就來第六百二十三章 名實相符第七百五十六章 降伏第七百二十五章 非專業扮鬼第九十五章 葛氏術語手冊第七百三十四章 雞犬不寧第四十六章 跑還是打第三十一章 既見君子第八百五十八章 善後第六十五章 進府之前第一百六十八章 主持課題的代齋長第二百六十四章 花開時節動京城第七百零三章 願者上鉤第一百七十三章 驚走第八百三十八章 不亂第四百八十章 被坑之後急求援第六百七十九章 探視第五百零九章 不避嫌疑第二百五十八章 殘局第四百六十五章 黑暗英雄第五百九十五章 瓜熟蒂落第六十九章 “二”少爺第五百三十三章 跟蹤和會面第一百六十五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四百七十二章 錄取和升留級第一百五十四章 念頭通達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矜持,新人設第一百六十四章 九章堂的第一個課題第三十六章 狗眼看人低!第九十九章 密信和密碼第二百四十四章 曆法和傷痕第二百九十七章 騎牛和農事第五章 說好的退婚呢?第八百五十七章 動若雷霆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家千金慕賢郎第一百九十五章 被“請”來的客人第六百零三章 不走尋常路的大戲第八百五十七章 動若雷霆第六百一十一章 童言無忌第五百一十二章 深坑第一百八十四章 通風報信的大小姐第四百七十一章 慈父和嚴師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魔王駕到第四百四十三章 樓上吃飯不要錢第二百五十七章 忍無可忍第八百八十一章 事後第二百七十六章 對調第七百七十七章 揠苗助長,一呼百應第八十六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五十六章 演技不過關?第四百六十六章 外鄉人第三十五章 顏值不夠,衣服湊第四百五十七章 道不同第七百二十六章 奈何敵人就是渣第三百八十章 自家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講規矩,不講人情第一百八十六章 你賠我美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跋扈,蠢哭
第六百零三章 不走尋常路的大戲第六百九十章 拎出熊孩子第五百四十三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家千金慕賢郎第五百五十一章 母子連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和叛賊探討學術問題第七百七十五章 捧場,頭鐵第六百九十二章 詰問第四百七十章 方程第六十四章 府試第七第三百零九章 滾出去!第四百二十六章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第五百四十章 禮未行而行第六百二十四章 賣好,將軍第八百八十一章 事後第六百五十六章 視察公學的大宗正第三百章 錢能解決的都是小事第五百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六百二十五章 針尖對麥芒第二百七十四章 錯第七百三十五章 跌宕起伏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愛嫁誰嫁!第六百八十九章 匪夷所思第一百零八章 丈母看女婿第五百六十八章 誰是奸佞小人?第二十一章 有智慧的陸豬頭第八百二十一章 賜金第兩百二十二章 恤孤貧第五百四十八章 即日定東宮第十五章 棺材板和姑爺第八百七十七章 出人意料第七百三十五章 跌宕起伏第九十章 皇帝駕到!第一百零六章 尋人司禮監第一百五十八章 我行我素第三百一十二章 偏心第四百八十九章 辦學辦報,出人出錢第四百七十五章 負荊請罪?第三十九章 關門弟子第三百二十五章 久違的味道第十二章 道是無晴卻有晴第五百七十五章 文華殿裡話異邦第兩百二十七章 說來就來第六百二十三章 名實相符第七百五十六章 降伏第七百二十五章 非專業扮鬼第九十五章 葛氏術語手冊第七百三十四章 雞犬不寧第四十六章 跑還是打第三十一章 既見君子第八百五十八章 善後第六十五章 進府之前第一百六十八章 主持課題的代齋長第二百六十四章 花開時節動京城第七百零三章 願者上鉤第一百七十三章 驚走第八百三十八章 不亂第四百八十章 被坑之後急求援第六百七十九章 探視第五百零九章 不避嫌疑第二百五十八章 殘局第四百六十五章 黑暗英雄第五百九十五章 瓜熟蒂落第六十九章 “二”少爺第五百三十三章 跟蹤和會面第一百六十五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四百七十二章 錄取和升留級第一百五十四章 念頭通達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矜持,新人設第一百六十四章 九章堂的第一個課題第三十六章 狗眼看人低!第九十九章 密信和密碼第二百四十四章 曆法和傷痕第二百九十七章 騎牛和農事第五章 說好的退婚呢?第八百五十七章 動若雷霆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家千金慕賢郎第一百九十五章 被“請”來的客人第六百零三章 不走尋常路的大戲第八百五十七章 動若雷霆第六百一十一章 童言無忌第五百一十二章 深坑第一百八十四章 通風報信的大小姐第四百七十一章 慈父和嚴師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魔王駕到第四百四十三章 樓上吃飯不要錢第二百五十七章 忍無可忍第八百八十一章 事後第二百七十六章 對調第七百七十七章 揠苗助長,一呼百應第八十六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五十六章 演技不過關?第四百六十六章 外鄉人第三十五章 顏值不夠,衣服湊第四百五十七章 道不同第七百二十六章 奈何敵人就是渣第三百八十章 自家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講規矩,不講人情第一百八十六章 你賠我美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跋扈,蠢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