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曲終人散

當年,項橐還只是個小小童子,鄉射禮時常跟着父親前往鄉社,乖巧地坐在最後一排,看大人們演戲禮儀,聽樂師吹吹打打。

底層樂師比不了諸侯世卿家中敲打編鐘的樂官高雅,卻也有技藝不俗者,他們用饒、磐、築、笛、笙演奏曲樂,讓小項橐聽得津津有味,只覺得音樂是這世上最美妙的東西。孔丘不是說過麼,“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這意思是,音樂不只是簡單的鐘鼓等樂器發出的聲音,它還有陶冶人的情操的作用,所以“士無故不撤琴瑟”。

項橐在禮樂薰陶下長大,及冠後,他在曲阜的家中也常備一套樂器,只是伴隨趙無恤出征在外時,身邊僅有一根笛子,在稍得喘息時坐在河邊吹奏一番。項橐想着等戰事平息後,能好好尋一名師,讓自己的樂藝更上一層樓,這不難,他是神童,學什麼都極快……

不過他現在卻覺得,那是童子的念頭,愚蠢的念頭。距離衛宮陷落,衛侯飲鴆酒而死已經過去了四天,這四天裡,被趙無恤派來整理文書典籍的項橐無時無刻不在樂曲聲中度過。

正所謂樹倒猢猻散,衛侯元死後,衛軍潰敗,大多數被俘虜。而衛宮裡的豎人、女婢紛紛被放出宮城,顯得宮廷十分空蕩寂寥。在這種背景下,師涓彈奏的每一個旋律都在空無一人的殿堂上回蕩。

師涓彈的那些曲目項橐一部分曾聽過……代表着亡國之痛的《黍離》;訴說爲君者無法善始善終,同時警告後人“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的《蕩》。除了詩三百里的篇目,還有別離和鄉愁的《離鴻》、《去雁》、哀嘆生命即將消逝的《落葉》。

他不僅在彈,還在唱,師涓的嗓音嘹亮,不像一位六旬老者,比項橐過去所聽過的任何歌聲都圓潤豐滿,因爲其中飽含痛苦、無奈與遺憾。他歌唱卑劣的背叛,歌唱忤逆不肖的兒子,歌唱國家的興亡和理想的毀滅,歌唱生與死,爲停屍宮中的衛侯元招魂……

無論位於衛宮何處,項橐都不能自樂曲歌聲中逃避。清晨,歌聲鑽進陰暗且帶着一絲灰塵味道的守藏室,讓尋找檔案的他無法靜下心來。黃昏時同他共進饗食,甚至當他把窄窗緊緊關閉後,仍然不依不饒地鑽進居室。

第一天他尚能側耳欣賞,第二天就有些厭煩了,到了第三天第四天,他只祈求無絲竹亂耳,能得一方平靜。

“看來我也只是附風趨雅,根本不是真心喜歡音樂……”夜晚被驚醒後,項橐捂着耳朵如此想,一想到師涓因爲衛侯元飲鴆而死,竟哀傷得哭瞎了眼睛,又自殘刺聾了自己的耳朵,他就不寒而慄,同時心存憐惜。

“主君。”到了第五天,項橐終於忍不下去了,懇求趙無恤道,“就不能請師涓先生暫歇片刻麼,這樣下去,不把衛宮裡的其他人逼瘋,也會將自己活活累死!”

……

“已經派人勸過了,但師涓卻死死抱着琴不從,他在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表達哀悼,這是最後一天了,等明日衛侯元便會出殯,到時候曲終人散盡,你就再忍忍罷。”

諸侯五日而殯,五月而葬,雖說成王敗寇,但趙無恤還是給了衛侯元諸侯的禮遇。

破衛後,心有異志的趙無恤還是挺注意自己手段的,不但趙兵入城沒有大肆劫掠,他也沒作踐衛侯元的屍體。無恤連此人歷史上該有的夫人南子都橫刀奪了去,從頭到尾將他欺負得夠嗆,自然不會和一個死人過不去。

他不僅要展現征服者的寬容大度,還因爲衛國雖破,但局面並不穩固。

這衛侯元的一生太過複雜,雖然做過許多錯事,可收買人心的手段也是一等一的好。衛國還活着的的賢臣裡,王孫賈得知衛侯死後讓手下兵卒投降,他則作戰到最後一刻,受傷後不治身亡。蘧伯玉倒是沒爲衛侯元殉葬,這個聰明的七旬老者見大勢已去,便組織着宮城裡的衛人投降,同時來面見趙無恤,請求減少殺戮。

至於祝鮀,他目睹了衛侯元的死,一直和津涓守着這位亡國之君的屍體,等趙無恤過去時,整理衣冠,有理有據地陳述,請趙無恤給衛侯一個體面的葬禮。

無恤請他節哀,同時搖頭道:“子魚大夫,這葬禮自然有衛國的新君主持,與我有何關係?”

“蒯聵不仁,恐怕難以盡孝,也難以繼承衛國社稷。將軍之志路人皆知,就是吞衛而亡魯,並泗上諸侯,若想得衛國人心,除了善待衛人外,就得好好送先君最後一程……”

祝鮀此言唬了趙無恤一下,猜測?還是他真的看出來了?

這祝鮀的口才他早有耳聞,此人以能言善辯受到衛侯元重用,是衛國的行人,曾一度是子貢的標杆。

他最著名的事蹟是九年前的召陵之會,當時晉、宋、魯、蔡、衛、陳、鄭、許、曹、莒、邾、頓、胡、滕、薛、杞、小邾的國君,加上齊卿國夏,以及主持盟會的天子之卿劉文公,共計19國代表,在召陵集會謀伐楚。

會上範鞅和中行寅爲了拉攏蔡國,便把盟書上蔡國的排位列到了衛國之上。衛國在諸侯裡實力偏弱,以往遇到這種欺辱只能忍。可祝鮀卻不幹了,他引經據典,先把蔡國行人駁得啞口無言,又說服了周室的實際執政者萇弘,最終調整順序,捍衛了衛國的尊嚴,他本人也一舉成名。

今日一見,此人的確是個人才,可惜衛國的好白菜都被豬先拱了,祝鮀跟衛侯的時間太久,雖然沒有隨衛侯而死,卻也不願投靠趙無恤。

“外臣乃先君之臣,不敢侍奉新君,亦不敢轉投趙氏,只願歸鄉躬耕。”

“我也不勉強先生,但卻不能放了你,像先生這樣的衛君舊臣,去地方上很容易號召起一批懷舊的人,先生還是暫且留在衛宮,幫我的僚吏整理文書吧。”

趙無恤納祝鮀之諫厚葬衛侯,同時也決定由着那位老樂官,派醫者在旁照料,不要讓他暴死,讓自己落了殺名士的壞名聲就行。

他的這番作爲當然不是悄悄做的,而是派人四處宣揚,如此一來,衛國貴族和民衆看他的眼神頓時少了些許敵意。

讓趙無恤更開心的是,蒯聵的所作所爲,正好爲他做了一個完美的反襯。

……

“衛侯”蒯聵一直呆在楚丘,組織僞政權,爲趙軍徵糧徵民夫。得知趙氏破帝丘,衛侯元飲鴆而死後,他竟一點作僞都沒有,直接喜形於色,與手下那幫衛國叛臣宴飲慶祝。

洋洋得意地來到帝丘後,他又迫不及待地要進入衛宮,坐在君榻上耀武揚威,還是他姐夫孔圉皺着眉請他先去先君靈前磕頭,蒯聵纔不情不願地去盡人子之責。

可一上靈堂,瞧了瞧裡面的禮制擺設,竟是諸侯之禮,最愛記仇的蒯聵就炸了,大怒道:“是誰讓汝等厚葬這昏君的!”

在旁人提醒他,這是趙無恤做主辦的,蒯聵便前倨後恭了,讓衆人照辦即可。不過他還是來外郭的趙軍大營找趙無恤,說了許多他父親昏聵,濫用小人,甚至與不少男人不清不楚的壞話。大致意思是,這樣的國君,應該加以貶斥,以大夫之禮,甚至庶人之禮下葬即可!

“此時已定,無從更改,不過後續的事情,我一概不再插手,衛君自行決斷即可……”趙無恤笑着把國之大事之一的“祀”交還給蒯聵,讓他高興得都要蹦到天上去了。

蒯聵也不客氣,回去後,就立刻干涉了商定先君諡號的會議,他親自拍案,給自己父親上了個大大惡諡:靈!

正所謂“諡者,行之跡;號者,功之表”,諡號是在天子、諸侯、世卿大夫等有國有家者死後,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蹟與品德修養,進行評定褒貶,給予一個寓含評判性質的稱號。

自從周公旦開創這種制度後,諡法已形成體系,怎樣的作爲該有怎樣的評價也很固定。

其中,“靈”當屬最糟糕的一個諡號……

不勤成名曰靈、亂而不損曰靈、好祭鬼怪曰靈……反正都不是什麼好事,歷史上凡是帶靈的,基本就是昏暴之君的代名詞。什麼晉靈公、鄭靈公、陳靈公、楚靈王,不是童心未泯拿着彈弓射路人,就是大殿上公然穿着情婦內衣,都是奇葩裡的奇葩。諸侯們雖然多數不肖,可他們生前孜孜不倦的一件事,就是死後別落到“靈”作爲諡號,列祖列宗和後世子孫都看着呢,丟不起這人啊!

衛侯元好男色,養了一堆面首做大夫,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捱上這樣一個惡諡也不算離譜。但問題是,這是他親兒子蒯聵帶着報復性質敲定的,這就大爲不妥了。

孔圉皺着眉出來勸諫,蒯聵卻振振有詞:“這諡法本就是子議父,臣議君,應當實事求是,豈有爲尊者諱的道理?執政不必再說,就這麼定了,先君以後便稱之爲衛靈公!”

撤出衛宮,放手讓蒯聵在裡面折騰的趙無恤得知這個消息後,心中一哂。

“衛靈公……沒想到歷史繞了個圈,又轉了回來,只是南子這一世跟此人半點關係都沾不上了!”

ps:歷史上的衛莊公蒯聵回國後的所作所爲,堪稱作死小能手,書裡還算輕的……第二章在晚上,求推薦票!

第152章 欲殺之第548章 濟清第84章 蹴鞠練兵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1079章 有殺生以成仁第247章 兵不厭詐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8章 挾強弓兮射白鹿第619章 桃園三結義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867章 謀士馳騁第337章 小司寇第599章 夙願第1212章 脣亡齒寒第504章 夫差第387章 齊人兵鋒,不在西魯!第925章 《用間篇》第1042章 君莫舞第141章 上善若水第989章 曲沃代翼第433章 傷寒(中)第868章 魏武卒第924章 禍亂之源第314章 名法,義利第1184章 白公勝變法(下)第659章 謝幕第416章 欲將輕騎逐(上)第285章 名與實第751章 反覆無常第163章 常山臨代第576章 繼業者第992章 蒲阪之戰(下)第115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921章 鄰人失火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770章 死於此!第35章 豎子敢爾!第789章 太陽照常升起(下)第1143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下)第1100章 杞人憂天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631章 爲淵驅魚(下)第562章 千金市馬骨第527章 弒君者(下)第116章 存滅繼絕第1189章 北風其涼第1167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1161章 如龍第208章 成之誓第548章 濟清第344章 夜襲第340章 輓歌一曲第642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下)第487章 夾谷之會(中)第1210章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第452章 青銅與鑌鐵第356章 人之將死第213章 衆志成城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29章 威風凜凜第734章 亡國之音 上第66章 韓氏有女第107章 勢同水火第396章 鴛鴦陣!第214章 如霹靂弦驚(上)第459章 食鹽戰爭第368章 解救鄧先生第133章 嬴秦嬴趙第221章 逝者長已矣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12章 呦呦鹿鳴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801章 知瑤之死(上)第1136章 樓煩第119章 可爲良配第220章 內憂外患第89章 無心插柳第337章 小司寇第1201章 長安灞上(下)第184章 驟然生變(下)第9章 姑布子卿第363章 楮皮紙第450章 楊柳依依第148章 輕騎夜擊第711章 葉公好龍第404章 攻敵所必救?第1035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上)第1201章 長安灞上(下)第413章 獵國(下)第579章 孔門的分裂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365章 來自陶丘的邀請第11章 幸不辱命第757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上第1208章 華陽國志第144章 甕中捉鱉第396章 鴛鴦陣!第11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290章 莫善於借貸
第152章 欲殺之第548章 濟清第84章 蹴鞠練兵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1079章 有殺生以成仁第247章 兵不厭詐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8章 挾強弓兮射白鹿第619章 桃園三結義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867章 謀士馳騁第337章 小司寇第599章 夙願第1212章 脣亡齒寒第504章 夫差第387章 齊人兵鋒,不在西魯!第925章 《用間篇》第1042章 君莫舞第141章 上善若水第989章 曲沃代翼第433章 傷寒(中)第868章 魏武卒第924章 禍亂之源第314章 名法,義利第1184章 白公勝變法(下)第659章 謝幕第416章 欲將輕騎逐(上)第285章 名與實第751章 反覆無常第163章 常山臨代第576章 繼業者第992章 蒲阪之戰(下)第1150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921章 鄰人失火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770章 死於此!第35章 豎子敢爾!第789章 太陽照常升起(下)第1143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下)第1100章 杞人憂天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631章 爲淵驅魚(下)第562章 千金市馬骨第527章 弒君者(下)第116章 存滅繼絕第1189章 北風其涼第1167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1161章 如龍第208章 成之誓第548章 濟清第344章 夜襲第340章 輓歌一曲第642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下)第487章 夾谷之會(中)第1210章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第452章 青銅與鑌鐵第356章 人之將死第213章 衆志成城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29章 威風凜凜第734章 亡國之音 上第66章 韓氏有女第107章 勢同水火第396章 鴛鴦陣!第214章 如霹靂弦驚(上)第459章 食鹽戰爭第368章 解救鄧先生第133章 嬴秦嬴趙第221章 逝者長已矣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12章 呦呦鹿鳴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801章 知瑤之死(上)第1136章 樓煩第119章 可爲良配第220章 內憂外患第89章 無心插柳第337章 小司寇第1201章 長安灞上(下)第184章 驟然生變(下)第9章 姑布子卿第363章 楮皮紙第450章 楊柳依依第148章 輕騎夜擊第711章 葉公好龍第404章 攻敵所必救?第1035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上)第1201章 長安灞上(下)第413章 獵國(下)第579章 孔門的分裂第748章 赳赳武夫 上第365章 來自陶丘的邀請第11章 幸不辱命第757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上第1208章 華陽國志第144章 甕中捉鱉第396章 鴛鴦陣!第11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290章 莫善於借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