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章 心蕩

在春秋史官的記載裡,上古時代,高陽氏顓頊生老童,老童生重黎,重黎擔任高辛氏的火正,頗有功績,於是高辛氏賜予他“祝融”的職務,也就是火正。隨後共工氏亂德,重黎因作戰不力被帝嚳所殺,重黎的弟弟吳回接任火正,仍然稱祝融,他們的子孫一分爲八,被稱之爲祝融八姓,其中一支就是羋姓楚人。

所以楚國王族驕傲地自稱“帝高陽之苗裔”,在楚國,楚王是如同神一般的存在,他是鳳的化身,血液裡燃燒着從祝融時代起就延續下來的熊熊烈火……

但一般人絕不會想到,就是這個宛如神明的王族,卻也有自己的致命弱點。

那是兩百多年前,楚君熊通因爲周王室不肯加封他的爵號,一怒之下說:“吾祖以子男之田居楚,蠻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再次僭越稱王。他奉行鐵腕政策,征服了江漢平原,把漢陽諸姬變成自己的屬國,又征服了濮人和揚越,楚國由此強盛。

但就是這樣一位雄主,晚年卻死於一種不治之症下。

楚武王五十一年,楚國因爲隨國背叛,派兵大舉進攻,在出發前,楚武王卻對他的夫人鄧曼說:“餘心蕩……”

從年輕時候起,楚王的心跳便常常不安,但他卻渾然沒有當回事,可這一次,這種隱患卻要了楚武王的命。他死在出徵隨國的路上,因爲突發的心病死於一株樠樹下面……

如果說楚武王是到了晚年才暴疾而死,那他的兒子楚文王,則是壯年早亡。

楚文王繼承其父遺業,繼續壯大楚國,將國都從老家丹陽遷到鄢郢,在江漢平原的基礎上,又滅申、鄧,佔據南陽盆地,再滅息國,控制蔡國,討伐鄭國,兵鋒直指中原。以至於當時的中原史官驚恐地記載道:“南蠻與北狄交侵,中國不絕若線……”

這南蠻,指的就是楚國了。

然而彷彿被詛咒了一般,文王和他父親一樣,同樣因爲“心蕩”而死在征途中……

接二連三的國君暴斃,這讓楚人心中存疑,對接下來的楚王,令尹和司馬們憂心忡忡,若他們也突發”心蕩“該如何是好?

好在接下來兩百年裡,或許是不再需要那麼拼命地親征,或許是醫療條件改善,歷代楚王雖然或多或少都有點心疾,但至少沒有出現突然暴斃這種情況。倒是楚國王族的支系屈氏、鬥氏有過幾起”心蕩“導致死亡的事件。

然而時至今日,看着躺在病榻上,沒了昔日生龍活虎模樣的楚王,葉公沈諸樑和公子啓等人才悲哀地發現,那種詭異的惡疾沒有離開楚國王族,它們只是蟄伏起來,尋找時機重新出現……

在多年前逃離郢都的過程中,熊珍出現過一次心臟絞痛,自此之後,這種病症就會時不時發作,召喚醫者入宮診治是常事——他不相信巫祝的祈禱能救自己,曾有占卜的人說,楚國王族這種怪病是大河之神在作怪,只要加以祭祀就可以痊癒。然而楚王卻嗤之以鼻,大夫們請求在郊外祭祀,楚王也斷然拒絕。

他說道:“三代時便規定了祭祀制度不可超越本國山川。長江、漢水、睢水、漳水,是楚國的大川,寡人的禍福由這些大川決定,就算孤再沒有德行,也與大河無關!若要祭祀河神,好啊,等寡人擴土到大河邊上再說罷!”

所以此時此刻,入帳內的依舊是一些醫者,但都束手無策,紛紛搖着頭告罪而出。

倘若趙無恤在這裡,他或許會告訴楚王、葉公,這種病叫做冠心病,而且會在家族中遺傳,導致心肌缺血、心絞痛、心肌梗死、心率衰竭、猝死等症狀……

很不幸,帝高陽之苗裔從楚武王后,就一直被這種遺傳病糾纏困擾,而且在這個時代無藥可醫。

最後被獲准進帳內的,是一位周王室的太史,他是王子朝之亂裡避難入楚的,王子朝遇刺後,這位太史沒了效忠對象,只能在楚國王宮內混口飯吃,遇上楚王出征,也讓他隨行,偶爾還能問出點東西。公子啓也是病急亂投醫,才找來了他。

太史自稱精通醫術,但爲楚王診脈後,也被那衰弱不已的心跳驚得滿頭冷汗。從醫學角度無法給出答案,他只能歸咎到鬼神身上,便低聲對楚王說道:“此病不可醫治……但若舉行禳祭儀式,或許可以移到令尹、司馬身上……”

楚王熊珍睜開眼了,雖然嘴脣有些發白,但還是一字一句地說道:“將此人扔出去,此生不得再入楚國!“

等手下將滿口求饒的太史趕走後,楚王才無力地對葉公說道:”令尹、司馬,不但是我的王兄,更是楚國的兩根頂樑柱。把腹心的疾病去掉,而放在大腿胳臂上,雖然能苟且一時,但若手腳四肢都廢了,腹心又能苟且多久?上天若想要寡人在此夭折,那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禳祭又有什麼用呢?“

“祝融和鬻熊一定會護佑大王的!”公子啓下拜頓首。

葉公則道:”大王不如先回宛地養病……”

“不!”

楚王擺了擺手,他在公子啓的攙扶下,強撐着身體起來,氣喘吁吁地說道:”當年楚武王說自己心跳不安,鄧曼曾說過一句話,‘若師徒無虧,王薨於行,國之福也。’這句話說得好,就算寡人不幸亡于軍中,汝等也切勿忘記此行的目的。葉公,去繼續指揮攻城,倘若寡人親征連小小陸渾都打不下來,就真的要叫趙氏看輕,讓天下人笑話,也讓祖先蒙羞了!“

葉公嘆了口氣,下拜應諾:“臣謹遵王命!三天,三天內必拔陸渾!”

……

土木結構的城牆在強弓的摧殘下變得千瘡百孔,悽慘無比。但是上面的趙氏大纛依舊迎風飄揚,神采奕奕,彷彿是在爲守城士卒的又一次勝利而歡呼,只是前幾天還遊刃有餘的陸渾城頭,現如今卻是一片死氣沉沉。

從昨天起,楚軍的攻勢突然變得兇狠無比,楚人悍不畏死地衝殺上城頭,與趙軍混戰,所幸陸渾城的地勢讓他們無法一次性投入太多兵力,所以城頭又被趙軍奪了回來。

但代價是慘重的,略顯潮溼的空氣中飄蕩着一股濃濃的血腥味,城頭一片狼藉,狹窄的過道里密密麻麻躺滿了人,有的是戰死的屍骸,有的則是力竭倒地一睡不醒的趙兵。

王孫勝也躺在一個角落裡,他沒有因爲擊退楚軍的進攻而開心,與之前打鄭國人不同,他這些天殺死的每個人,本來都該是他的子民兵卒。

手上又一陣疼痛傳來,打算了他的思慮,王孫勝無耐的看了看緊裹着厚厚布條的右手,城內傷亡太多,剛纔爲了將楚軍趕下城頭,指揮官王孫勝也陷入了白刃戰裡。在混亂裡,他被流矢射中,鋒利的箭矢直接穿透他的右手掌,雖然在醫者處理下箭矢被拔掉,也消過毒防止破傷風,但還是留下了一個血肉模糊的傷孔。

“這就是楚國箭矢造成的傷口麼?”他看着那個洞,苦笑不已。

王孫勝從來沒受過這麼重的傷,只要稍微動一動,便能感覺到被箭洞穿的傷口處傳來的巨大痛楚,不過這樣也好,至少他還確信手掌仍在自己的身上,同時也利用疼痛讓自己別睡過去。

因爲是生是死,就在今夜了,王孫勝可不想在睡夢裡稀裡糊塗地喪命。

”汝去將副師傅帥請來……“沉思了一會,王孫勝忽然對着身旁一直監視他的黑衣說道。

這幾天的戰鬥王孫勝十分勇敢,斬殺楚人時也沒有丁點遲疑,而且指揮得當,陸渾能守到現在,全靠他的用兵之才,所以黑衣侍衛對王孫勝也沒之前那麼警惕了,但也懷疑王孫勝是不是要支開他。

”我有話對副師帥說。“王孫勝舉起自己受傷的右手,以示自己連劍都提不起來,沒有任何威脅。

見黑衣還在遲疑,他又補充道:”事關重大,關乎陸渾存亡,關乎城內將士生死!還望速去!“

第812章 大國上卿(中)第367章 楫門而盜第908章 夫人們的香裙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552章 豈在多殺傷?第197章 有狐綏綏第194章 醫扁鵲第360章 臥榻之側第710章 陶朱第917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中第1157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第128章 竊國大盜第551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下)第823章 碧血丹心第1054章 趙國太子第214章 如霹靂弦驚(上)第357章 晉國那些事兒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1003章 縱死俠骨香第148章 輕騎夜擊第534章 蛇蠍美人第11章 幸不辱命第247章 兵不厭詐第594章 山的那邊是海第951章 連橫(上)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524章 誰執牛耳?第631章 爲淵驅魚(下)第1138章 徵蓬出漢塞第926章 兵家第298章 仲尼弟子衆生相第587章 威服九國(中)第796章 千夫所指又如何?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1094章 過河!過河!第340章 輓歌一曲第1105章 半島戰爭第487章 夾谷之會(中)第865章 大業第177章 遍尋名醫第425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483章 弱國無外交第1044章 怒海爭鋒(上)第47 2章 學校第1062章 棠之戰(上)第605章 我回來了!(中)第897章 越有處女第837章 運河第1210章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第104章 照打不誤第82章 振振公子第860章 古史辯第929章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第200章 爲君前驅第157章 周室之亂第67章 大都無防第147章 其罪當誅!第110章 麥熟時節第824章 大學第636章 中行第793章 四君子第801章 知瑤之死(上)第462章 反壟斷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209章 矢如飛蝗第690章 再下一城第912章 沸鼎(下)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160章 教戰之法第349章 孔夫子的局(下)第767章 萬歲!第500章 美人離殤第319章 十月之交(下)第34章 巡視鄉里第1037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下)第480 金布律第705章 試探第34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283章 擲矛兵第633章 牧野洋洋(中)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762章 降 下第984章 韓之戰(上)第507章 桐宮之囚(下)第80章 陶瓬之器第49章 有女如雲第251章 新時代(第一卷終)第110章 暴雨將至第122章 不同的路第236章 二桃殺三士第930章 鄒魯第786章 人必有一死(第三卷完)第1160章 鼎之輕重第164章 九章數術第392章 忍第1025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下)第774章 搬山第246章 戰於棘津第879章 虎狼之師?
第812章 大國上卿(中)第367章 楫門而盜第908章 夫人們的香裙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552章 豈在多殺傷?第197章 有狐綏綏第194章 醫扁鵲第360章 臥榻之側第710章 陶朱第917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中第1157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第128章 竊國大盜第551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下)第823章 碧血丹心第1054章 趙國太子第214章 如霹靂弦驚(上)第357章 晉國那些事兒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1003章 縱死俠骨香第148章 輕騎夜擊第534章 蛇蠍美人第11章 幸不辱命第247章 兵不厭詐第594章 山的那邊是海第951章 連橫(上)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524章 誰執牛耳?第631章 爲淵驅魚(下)第1138章 徵蓬出漢塞第926章 兵家第298章 仲尼弟子衆生相第587章 威服九國(中)第796章 千夫所指又如何?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1094章 過河!過河!第340章 輓歌一曲第1105章 半島戰爭第487章 夾谷之會(中)第865章 大業第177章 遍尋名醫第425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483章 弱國無外交第1044章 怒海爭鋒(上)第47 2章 學校第1062章 棠之戰(上)第605章 我回來了!(中)第897章 越有處女第837章 運河第1210章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第104章 照打不誤第82章 振振公子第860章 古史辯第929章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第200章 爲君前驅第157章 周室之亂第67章 大都無防第147章 其罪當誅!第110章 麥熟時節第824章 大學第636章 中行第793章 四君子第801章 知瑤之死(上)第462章 反壟斷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209章 矢如飛蝗第690章 再下一城第912章 沸鼎(下)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160章 教戰之法第349章 孔夫子的局(下)第767章 萬歲!第500章 美人離殤第319章 十月之交(下)第34章 巡視鄉里第1037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下)第480 金布律第705章 試探第34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283章 擲矛兵第633章 牧野洋洋(中)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762章 降 下第984章 韓之戰(上)第507章 桐宮之囚(下)第80章 陶瓬之器第49章 有女如雲第251章 新時代(第一卷終)第110章 暴雨將至第122章 不同的路第236章 二桃殺三士第930章 鄒魯第786章 人必有一死(第三卷完)第1160章 鼎之輕重第164章 九章數術第392章 忍第1025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下)第774章 搬山第246章 戰於棘津第879章 虎狼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