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水力

魯班在這份奏報裡,向趙無恤描繪了一個燦爛無比的未來,由水動器械構建的未來。

最初提出水力機械的概念的還是趙無恤,不過那時候,他尚且只着眼於農業的穀物上。

對於農耕民族而言,最爲繁瑣卻不可避免的工作,就是去除穀物外殼的環節了。原始的方法是用木棍、石杵舂擊,所以春秋時代,有一個刑罰就是“城旦舂”,讓囚犯終日舂米,可見世人對舂米這項工作的不耐煩卻無可奈何。

趙無恤讓工匠做出石碾石磨後,碾米去殼的時間大大縮短,甚至可以用牲畜替代人來做工。但見識過後世農村水磨坊的趙無恤仍嫌不足,於是又在前兩年,便讓魯班試着製作水力驅動的磨。

要使水力轉換成機械能,必須通過機械裝置來轉換,這個裝置最簡單的應是圓形輪子,這就是“水輪”。橫置的水輪在水流衝擊下轉動,於是便將水的勢能轉化爲機械能而做功,它的誕生是水力進入應用領域的關鍵環節,再安裝適當的齒輪,就能帶動石磨轉動。

原理看似簡單,“糅木爲輪”的工匠們一說就懂。但做起來卻不容易,魯班在製作投石器之餘帶着工匠們鑽研,也足足鼓搗了好幾個月,才於去年在臨漳學宮中製出了第一臺水磨,至今也還沒推廣到民間。

水磨製成後,接下來出現的,自然是前不久安置在漳水溝渠畔的大筒車了。與臥式水輪驅動的水磨不同,筒車則是立式水輪驅動的,或者說,它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立式水輪……

兩種不同的水輪相當於是水力機械的前置科技,接下來只需要魯班腦中閃過一絲電光火石,就能將其複製出更多的新發明來。

這一次,魯班只花了月餘時間,便向趙無恤獻上了名爲“水排”和“水碓”的兩份圖紙。

趙無恤對這些東西真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把自己肚子裡的常識教給魯班後,這纔沒幾年,徒弟對力學的概念,已經遠超師傅了。

魯班是個極爲認真的工程派,那圖紙畫的一絲不苟,描述也詳盡,於是在趙無恤看來就是一堆黑乎乎密密麻麻的小字,看得趙無恤頭都大了。

他仔細端詳了半天,纔算看明白,這水排,是一種冶鐵用的鼓風裝置,其原動力爲水力,通過魯班設置的曲柄裝置,將水輪的迴轉運動轉變爲連桿的往復運動……

總之,利用水力,可以不用人力畜力,就可使排扇一啓一閉,對冶煉的熔爐進行鼓風,這種遠超人力的澎湃力量,不但能解放勞動力,還可以加大風量,提高風壓,提高冶煉的溫度強度。

這也意味着,趙氏可以擁有更好更多的鐵!

趙無恤有些心動了,再往下看,名爲“水碓”的東西,圖紙上的構造看上去比水排要簡單得多。

在圖紙上,水碓的傳動方式是由水流衝動立式水輪,輪軸上的短橫木撥動碓梢,促使碓頭一起一落進行舂搗。魯班介紹說,它除傳統的加工糧食外,若能加大齒輪的轉速,還有捶紙漿、碎礦石等多種用途。

而魯班更大膽地提出,可以利用類似的裝置,對鐵塊進行鍛造……

他在奏報中向趙無恤描繪了這樣一個畫面:因爲水力衝擊,在齒輪和皮帶帶動下高高舉起的大錘,猛地砸向鐵砧上的鐵塊!由此反覆數千次,平日需要鐵匠千錘百煉幾天的鐵塊,也許半個時辰就成型了!

到時候,百鍛鋼,不再是藏於貴族手中的神兵利器,而會變成軍隊的制式武器……

“公輸班描繪的,不就是水力鍛錘麼!?”趙無恤愕然。

……

據趙無恤所知,在原本的歷史上,在蒸汽機出現之前,人類所能利用的最大動能,就是水力了。

在中國,對水力利用最早的應該是在公元紀年前後的漢代,水碓、水排,一系列自動機械如雨後春筍般產生,促進了農業的進步。而在歐洲,利用水力驅動磨石加工穀物的最早記載是公元前一世紀的古希臘時期,到羅馬帝國時達到興盛,水力驅動的鋸木機、粉磨機,據說還可以用來切割石頭……

至於對水力運用登峰造極的,當屬中世紀晚期的水力鍛錘。

有了水力鍛錘,就可以迅速量產大批鐵製品,比如說,優質廉價的鐵甲,鐵兵器,還有鐵錨、大鐵犁。

不過要實現這飛躍,其中的難度,趙無恤覺得,想必魯班心裡已經有所準備了,否則以他實幹派的性格,不會在奏疏最後只是提出了這樣一個設想,而是要設定最終的製作期限了。這大概意味着,就連縮小的模型試驗,魯班也未能成功。

簡單比擬一下,水碓是木頭錘子慢慢砸米,每分鐘十幾下。

水力錘鍛則是鐵錘子以每分鐘200次上下的速度砸鐵……

且不說對材料的要求,機械的大小,只要稍微學過物理的人,就知道這其中需要的動力差距,是何等的大。但水流流速就那麼大,所以就得在水輪帶動的機械上下功夫,讓它們更復雜,用更少的力量,得到更多的功率!

對此,趙無恤這個半吊子外行愛莫能助,只能讓魯班放手去做了。

於是趙無恤在奏報上批了個紅鉤,准許少府撥一筆款下去,讓魯班開始研製水排和水碓。

他的批閱意見裡,建議魯班將麾下研究新發明的工匠分爲數批,工農機械一批,戰爭器械一批,各有專精。其下又分爲許多個組,專門攻克不同的技術難關,讓他們相互競爭,促進效率。在水碓方面,也不求一步到位,先做出舂米的零代機,再做出搗竹子做紙漿的、碎礦石的,最後纔是鍛鐵的。

幾年能見功效呢?

趙無恤想着,就算十年突破一層吧,到三十年後做出來,達到歐洲十三四世紀的水平,他也滿足了……

何況除了水排和水碓,還有許許多多水力機械可以研製呢,鋸木頭的,切割石頭的,還有水轉紡車等,都是利國利民的好東西,用力少,見功多,何樂而不爲呢?春秋戰國之世戰亂頻繁,人口稀少,勞動力嚴重不足,趙無恤迫切需要其他提高生產效率的途徑。

這些東西,都得靠魯班去着手,趙無恤又不能太着急,催的太緊,生怕把這個天才累死。

“能得到魯班,真是我的幸事……”正因如此,趙無恤才容忍魯班那略顯暴躁激進的脾性,因爲對於趙氏而言,完全可以這麼說:公輸班就是第一生產力……

“看來培養高級工匠的事情,急需提上日程啊。”趙無恤聽到外面打更的聲響,子時剛過,而案几上,只剩下一份奏疏了,他嘆了口氣,捏了捏自己的眉間,強撐着疲憊,將其打開端詳。

好歹任章這字寫的飄逸俊秀,就當是欣賞書法了。

然而沒看兩行,趙無恤眼中就閃過一絲怒意,冷笑道:“道家門徒,真是天真!”

(~^~)

第985章 韓之戰(中)第239章 愚公移山第305章 柳下季第176章 誰家天下第42章 勢將去汝!第1015章 西岐有鳳,鳴於昆崗第650章 大風(7)第145章 引狼入室第1194章 沐猴而冠第48章 請君憐惜第1196章 列禦寇第206章 君子有召第289章 範鞅之死第47章 心懷愧疚第404章 攻敵所必救?第663章 六卿的平衡(上)第764章 糧食問題第1054章 趙國太子第399章 驅虎吞狼第965章 齊人之福第118章 除惡必盡第886章 少樑砲第400章 引蛇出洞番外4 衛先生真乃秦國大救星第206章 君子有召第533章 何欲何求?第120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1152章 塞外天子第628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7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1139章 歸雁入胡天第858章 馬革裹屍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984章 韓之戰(上)第238章 大車檻檻第146章 必有忠士第949章 樹挪死人挪活第735章 亡國之音 中第514章 突騎第428章 敢把諸侯拉下馬!第241章 萬夫莫當!第1132章 東郭先生與狼第971章 汝陽的火光第799章 趙魏第212章 飛蛾撲火第537章 南子的歸宿第1204章 西域列傳第563章 我能繼之第821章 興越三絕第829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上)第908章 夫人們的香裙第275章 出城野戰第91章 子產之政第60章 與子同浴第653章 大風(10)第275章 出城野戰第991章 蒲阪之戰(中)第124章 奇貨可居(上)第66章 韓氏有女第1015章 西岐有鳳,鳴於昆崗第571章 誰爲定魯第一功?第371章 言偃與伯魚第1019章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第406章 爭渡,爭渡!第1191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420章 大雪滿弓刀(下)第692章 同根相煎第957章 合縱(下)第960章 銅鞮宮第184章 驟然生變(下)第464章 趙卿歸6來第270章 甄邑攻略(上)第861章 中山第482章 戰和第780章 臨淄亂(下)第802章 知瑤之死(下)第496章 價值連城第923章 移花接木(下)第592章 子貢一出第924章 禍亂之源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1010章 奴隸制第1110章 天子東狩第230章 士冠禮(上)第858章 馬革裹屍第566章 辯士的風采第515章 勝負手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167章 子貢的抉擇第725章 韓氏之敗第764章 糧食問題第577章 失敗者第349章 孔夫子的局(下)第100章 不了了之第261章 天生尤物第331章 豎子不可與之謀!第723章 謀於暗室第1131章 髀肉復生第462章 反壟斷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
第985章 韓之戰(中)第239章 愚公移山第305章 柳下季第176章 誰家天下第42章 勢將去汝!第1015章 西岐有鳳,鳴於昆崗第650章 大風(7)第145章 引狼入室第1194章 沐猴而冠第48章 請君憐惜第1196章 列禦寇第206章 君子有召第289章 範鞅之死第47章 心懷愧疚第404章 攻敵所必救?第663章 六卿的平衡(上)第764章 糧食問題第1054章 趙國太子第399章 驅虎吞狼第965章 齊人之福第118章 除惡必盡第886章 少樑砲第400章 引蛇出洞番外4 衛先生真乃秦國大救星第206章 君子有召第533章 何欲何求?第120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1152章 塞外天子第628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7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1139章 歸雁入胡天第858章 馬革裹屍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984章 韓之戰(上)第238章 大車檻檻第146章 必有忠士第949章 樹挪死人挪活第735章 亡國之音 中第514章 突騎第428章 敢把諸侯拉下馬!第241章 萬夫莫當!第1132章 東郭先生與狼第971章 汝陽的火光第799章 趙魏第212章 飛蛾撲火第537章 南子的歸宿第1204章 西域列傳第563章 我能繼之第821章 興越三絕第829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上)第908章 夫人們的香裙第275章 出城野戰第91章 子產之政第60章 與子同浴第653章 大風(10)第275章 出城野戰第991章 蒲阪之戰(中)第124章 奇貨可居(上)第66章 韓氏有女第1015章 西岐有鳳,鳴於昆崗第571章 誰爲定魯第一功?第371章 言偃與伯魚第1019章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第406章 爭渡,爭渡!第1191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420章 大雪滿弓刀(下)第692章 同根相煎第957章 合縱(下)第960章 銅鞮宮第184章 驟然生變(下)第464章 趙卿歸6來第270章 甄邑攻略(上)第861章 中山第482章 戰和第780章 臨淄亂(下)第802章 知瑤之死(下)第496章 價值連城第923章 移花接木(下)第592章 子貢一出第924章 禍亂之源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1010章 奴隸制第1110章 天子東狩第230章 士冠禮(上)第858章 馬革裹屍第566章 辯士的風采第515章 勝負手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167章 子貢的抉擇第725章 韓氏之敗第764章 糧食問題第577章 失敗者第349章 孔夫子的局(下)第100章 不了了之第261章 天生尤物第331章 豎子不可與之謀!第723章 謀於暗室第1131章 髀肉復生第462章 反壟斷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