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伊尹之志

現如今,齊國下卿陳氏控制了新徵服的東萊海岱之地,專斷魚鹽之利,利用依附於他們家的商賈,營銷諸夏各國。所以才能積蓄起財富和力量,收買國人之心,最終完成代齊的事業。

晉國卻不缺鹽,所以在齊桓之世,唯獨晉獻公膽敢不給小白麪子,不去參加齊之會盟。因爲不僅太行、中條等山中有岩鹽,在新絳南方百里之外,有一大縣名爲安邑,又稱郇(xun)瑕氏之地,是大夏之墟。

那裡還有一個大鹽池,後世稱爲“解池”,解池方圓數十里,可以日產“大夏之鹽”千斤。從三代起便有華夏先民在那裡開採凝固的鹽礦,傳說虞舜就曾彈琴讚美解池上方吹過的南風道:“南風三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溫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至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安邑縣目前控制在魏氏手裡,所以,魏氏也就專斷了晉國鹽利,運鹽的車輛來往於新絳和安邑之間,終歲不絕於道。

晉國六卿,各有附庸的商賈百工,以專一利:範氏專陶、漆,趙氏專車、馬,中行專狄奴、皮革,魏氏專鹽,韓氏專珠玉,知氏專丹砂、鉛錫。各家在守住自己專營行業的同時,還試圖不斷衝擊其他卿族控制的領域,獲取更大的利益。

所以,在無恤看來,六卿之戰,不僅僅是政治、外交和軍事之戰,也是一場經濟戰!

安邑鹽池產出的鹽,根據質量和色澤的不同,又可以分爲數等,上等的青鹽、白鹽製成專門的形狀,如虎形,供給諸侯卿士大夫食用。國人、野人則一般只能吃到下等的鹽,也就是含雜質較多的苦鹵。

不過,用鹽滷作爲點豆漿的凝固劑,倒是不錯,因爲它溶解性好,與豆乳反應速率快,製作的豆腐風味極佳。

院子裡的四人在無恤指揮下,往陶釜裡慢慢加入鹽滷水,用木勺攪動。

這是要做什麼?趙廣德方纔食髓知味,一臉好奇地看着釜中的豆漿,鹽滷味苦而澀,加進去,不就毀了這一釜的美味了麼?

但隨着木勺慢慢攪動,豆汁漸漸凝固,散成了一朵朵潔白的花朵,如雲如縷,還分着瓣兒,最後形成了鮮嫩綿滑的塊狀物。

“這是……”趙廣德爲這神奇的反應驚訝不已,嘴巴微微張大,和後世頭一次在化學課上,因爲觀察到蛋白質變性而發出驚呼的初中生沒什麼兩樣。

趙無恤對擠在釜邊觀望的幾人說道:“此物名爲豆花。”

到此爲止,趙無恤從始至終都未親自動手,半年來,他已經習慣了勞心者治人,遙控指揮。

倒是趙廣德曉有興致地親自下場,瞧他調製滋味的架勢,居然還有模有樣,不比常年在庖廚烹飪的薇和媛差。

雪白的豆腐花盛了滿滿一木碗,菜圃裡現成的蔥花和生薑切細,和着青鹽一起撒勻淨,點上幾滴壇中醃製的‘醢’,也就是無恤覺得口味太重,黑乎乎的肉醬。熱豆花的顏色頓時變得無比誘人,香氣撲鼻。

無恤和趙廣德這兩兄弟坐於席上,隔着案行了一禮後,用商匕勺起豆花遞入口中,不約而同地閉上了眼睛。

“大善!”這回,小胖子用上了兩個字加以評價,這豆腐花滋味鮮嫩無比,入口即化。加上肉醢的厚重,蔥葉的清香,薑絲的辛辣,遠比往常用菽豆製作的各類食物強無數倍,幾乎能與人間美味魚膾相媲美。

趙無恤則只是一言不發,微笑着閉眼享受。前世的他,可是甜鹹通吃的強大存在,沒想到在春秋,還能重新享用這簡單,卻又不簡單的家常美食。

趙廣德也顧不上什麼禮儀,三下五除二喝完了一碗,舔了舔嘴脣讚道:“沒想到堂兄竟然能想出如此精妙的製法,真是能與易牙相媲美。”

趙無恤聞言,差點噴了他一頭一臉的豆花,這小胖子,拿誰比不好,非要拿易牙那廝出來相比啊!

易牙是齊桓公小白之司庖,也就是廚師,他擅長於調味,製作美食,所以很得齊桓公的喜愛。世間傳聞“易牙之調味也,酸則沃之以水,淡則加之以成,水火相變易,故膳無鹹淡之失也”。

一次桓公對易牙說:“寡人嚐遍天下美味,唯獨未食人肉,倒爲憾事。”桓公此言本是無心之言,可易牙卻把這話牢記在心,一心想着賣弄自己的廚藝,好博得桓公的歡心。

作爲精湛廚藝的司庖,易牙深知選料的重要,而且國君何等尊貴,怎麼能食用死囚、平民之肉?於是他就狠了狠心,選擇了自己那剛出生幾個月,粉嫩無比的兒子。

齊桓公在一次燕饗上,喝到一鼎鮮嫩無比,從未嘗過的肉湯,便詢問易牙:“此係何肉?”易牙哭着說是自己兒子的肉,爲祈國君身體安泰無虞,殺子以獻君上。桓公聽後,居然認爲這是忠心不二的表現,認爲易牙愛他勝過親生骨肉,從此桓公更加寵信易牙,在管仲死後,更是委以重任。

或許是食人肉而受到了天帝詛咒,齊桓公的下場十分悽慘。在他重病在榻時,他寵信的易牙等豎寺雍人原形畢露,勾結桓公諸子作亂,爲爭奪君位互相攻打對方。衰老的齊桓公被扔在了深宮中,最終活活餓死,死後,因爲齊國一片混亂,他的屍體在榻上停放了六十七天無人收斂,滿屋子的屍蟲都從窗子裡爬了出來。

趙無恤這一想不要緊,無論是人肉羹,還是那白森森爬得滿窗檐都是的屍蟲,都是噁心至極的畫面啊,他頓時胃口大壞。

趙廣德卻依然沉浸在這美食帶來的感動中,向無恤吐露了心聲。

“堂兄方纔在鄉寺外對弟言志,說獨樂樂不如衆樂樂,想與趙氏、晉國之民同樂;弟不才,沒有那麼大的雄心,但卻也是有志向的!”

趙無恤接過侍女薇遞過來的絹巾擦了擦嘴,正襟危坐,認真地聽着趙廣德的講述。

“堂兄應當知道,殷宰伊尹最初爲有莘氏媵臣,爲一庖廚,地位卑賤,卻善割烹之術。他負鼎俎前往殷商,以滋味說湯,於是成湯命其爲宰,使大邑商致於王道!”

“吾知之。”

這麼多天來,小胖子難得激情了一把,他站起身來一揮手,熱情洋溢地說道:“弟的志向,不求爲一國之宰,只求能成爲像伊尹那樣的出色的庖廚,煎熬膾脯,調和五味,足矣!”

……

求收藏,求推薦……

第652章 大風(9)第696章 趙氏包圍網(下)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1141章 弓如霹靂弦驚第484章 我有嘉賓第261章 天生尤物第74章 射你一眼第446章 折衝樽俎第256章 趙武卒第919章 日出東南隅第760章 活捉第985章 韓之戰(中)第148章 輕騎夜擊第611章 我的兄弟姐妹(中)第890章 人爲刀俎第111章 暴雨將至第185章 主持大局第885章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第175章 有如皎日第328章 梟臣的末路(下)第1217章 獲麟第33章 魏舒方陣第423章 雪橇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745章 爲何而戰?翟792章 長平之戰(下)第595章 琅琊臺上風雷起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581章 干將莫邪第1146章 遊牧者的抉擇第907章 道、勢、術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163章 常山臨代第266章 侈靡之業第853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800章 忠臣烈士第304章 莫如樹人第756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下第357章 晉國那些事兒第850章 臥榻之側第215章 如霹靂弦驚(下)第155章 涅出深山第69章 大宗小宗第409章 壞消息第249章 克敵制勝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790章 長平之戰(上)第852章 沙場秋點兵第554章 舊制度與大革命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第487章 夾谷之會(中)第433章 傷寒(中)第55章 冬至(四)第1019章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第862章 燕國第1018章 吾家之千里駒!第219章 秋日之陽(終)第34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338章 黑雲壓城第477章 兩敗俱傷第840章 海客談瀛洲第493章 郈邑殺人事件第369章 千金市馬骨第1186章 此人野望幻滅之際第177章 遍尋名醫第631章 爲淵驅魚(下)第1208章 華陽國志第956章 合縱(上)第629章 將欲取之第837章 運河第793章 四君子第488章 夾谷之會(下)第882章 秦歌一曲(上)第930章 鄒魯第175章 有如皎日第866章 不如生女好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703章 未盡的使命第959章 又是意外第614章 日月當空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714章 衛侯蒯聵第693章 哀其不幸第952章 連橫(下)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29章 威風凜凜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999章 殘城第5章 東門館驛第1188章 東臨碣石有遺篇第1200章 長安灞上(上)第630章 爲淵驅魚(上)第1106章 浮海而去第49章 有女如雲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710章 陶朱第431章 營中有變第1084章 死於安樂第44章 始作俑者第553章 成王敗寇
第652章 大風(9)第696章 趙氏包圍網(下)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1141章 弓如霹靂弦驚第484章 我有嘉賓第261章 天生尤物第74章 射你一眼第446章 折衝樽俎第256章 趙武卒第919章 日出東南隅第760章 活捉第985章 韓之戰(中)第148章 輕騎夜擊第611章 我的兄弟姐妹(中)第890章 人爲刀俎第111章 暴雨將至第185章 主持大局第885章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第175章 有如皎日第328章 梟臣的末路(下)第1217章 獲麟第33章 魏舒方陣第423章 雪橇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745章 爲何而戰?翟792章 長平之戰(下)第595章 琅琊臺上風雷起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581章 干將莫邪第1146章 遊牧者的抉擇第907章 道、勢、術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163章 常山臨代第266章 侈靡之業第853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800章 忠臣烈士第304章 莫如樹人第756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下第357章 晉國那些事兒第850章 臥榻之側第215章 如霹靂弦驚(下)第155章 涅出深山第69章 大宗小宗第409章 壞消息第249章 克敵制勝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790章 長平之戰(上)第852章 沙場秋點兵第554章 舊制度與大革命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第487章 夾谷之會(中)第433章 傷寒(中)第55章 冬至(四)第1019章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第862章 燕國第1018章 吾家之千里駒!第219章 秋日之陽(終)第34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338章 黑雲壓城第477章 兩敗俱傷第840章 海客談瀛洲第493章 郈邑殺人事件第369章 千金市馬骨第1186章 此人野望幻滅之際第177章 遍尋名醫第631章 爲淵驅魚(下)第1208章 華陽國志第956章 合縱(上)第629章 將欲取之第837章 運河第793章 四君子第488章 夾谷之會(下)第882章 秦歌一曲(上)第930章 鄒魯第175章 有如皎日第866章 不如生女好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703章 未盡的使命第959章 又是意外第614章 日月當空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714章 衛侯蒯聵第693章 哀其不幸第952章 連橫(下)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29章 威風凜凜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999章 殘城第5章 東門館驛第1188章 東臨碣石有遺篇第1200章 長安灞上(上)第630章 爲淵驅魚(上)第1106章 浮海而去第49章 有女如雲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710章 陶朱第431章 營中有變第1084章 死於安樂第44章 始作俑者第553章 成王敗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