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少而執官

“範伯如今說的都是苟且偷安的話,一點都不象個主持國政的人!”

一時間,四周數丈之內,聽到此言的人一片死寂。

“趙孟醉了!”韓不信連忙拉住了趙鞅,想要他坐下向臉色陰沉的範鞅陪罪。

趙鞅卻大手一收,舉着銅爵踱步到堂中,寬袖一揮,指着衆少年大笑道:“此等小兒輩,欲執國政,也得等我趙鞅百年之後!”

說罷,他竟然徑自搶過旁人的干戈,加入了趙無恤等人的萬舞中。

“簡兮簡兮,方將萬舞,日之方中,在前上處!”

趙鞅慨然而歌,也如日之方中的太陽一般,儼然成了宴饗的中心。

範鞅方纔臉上的惱怒之色漸漸收斂,隨後是嘿然而笑。

“不愧是趙孟!”

知躒頷首:“也只有趙孟,才能本心一如童子般昂揚,從不服輸。”

韓不信和魏侈面面相覷,額頭冷汗直冒。

若是範鞅能回到二十歲的年紀,他恐怕也會興致勃勃地與趙鞅比鬥一番,但現如今……

在樂舞聲中,他的思緒彷彿飄到了五十多年前的那個驕陽似火的夏日,秦晉遷延之役。

當時,因爲作戰不利,人心思歸,晉國三軍將撤,諸侯離德。在所有人馬頭向東時,範鞅一直崇拜的勇者欒針,卻在獨自戴胄,備馬套轅。

範鞅上前爲他披甲,一邊問:“子鍼,將作何去?”

直到今日,範鞅依然記得,當時欒針拍着他的肩膀慨然道:“此役無功,晉之恥也!汝可願與我馳車致師。以雪恥辱?”

他當時也纔剛剛行冠,正是熱血沸騰,想要爲國雪恥。鑄就霸業的年紀,欒針有召。如何不往?

他們兩個人,駕馭着一輛戰車,孤零零地,朝黑雲般的秦國中軍大陣衝去。範鞅當時天真地以爲,自己會像太公望一樣,以百夫致師而敗商卒,成就武功。

晉國需要英雄,只要他和欒針一衝。身後的晉軍也會知恥後勇,跟隨上來的!

然而結果卻是,欒針戰死了,範鞅苟活了,晉國三軍,十多路諸侯,無一上前助陣!就這麼在數裡外遠遠觀望着。

英雄往日高昂的頭顱被斬下,堅實的身軀被射成了篩子,當人死魂去後,就只會剩下一灘爛肉。

從那天起。範鞅就知道了自己內心的膽怯和懦弱:英雄會死去,理想會毀滅,壯志會消磨。當如林的戈矛逼近時,你纔會發覺這些東西是多麼的可笑。

“殺死你內心的童子!”他的父親,宣子範匄在範鞅事後被追究責任,倉皇逃出國時如是說。

從那天開始,範鞅成了一個真正的政客。

所謂的爲國而戰,只是一個笑話,不擇手段地吞噬敵對卿族,壯大自己,纔是正途。爲此。他甚至不惜對欒針的侄子,也是自己的外甥欒盈下手。

但現如今。範鞅心裡的陰冷狠辣,表現在面上。卻只有慈祥和寬厚。

在趙無恤舞后,按照規矩,向前來觀禮的諸卿大夫敬酒時,範鞅笑眯眯地接過了銅爵,心裡想的卻是:

“趙孟和欒針很像,雖然銳氣難當,但卻不足爲患,但此子卻不太一樣,他的作爲的心性,甚至收買人心的手段,和當年的欒盈太像了,不可不除……”

而再過些日子,正好就有這麼一個機會,而且是一石二鳥的機會!

……

第二日清晨,趙無恤改穿禮冠禮服去拜見國君,趙鞅事先已經給他打好了招呼,此次入宮,無恤將得到成年後的第一個職守!

虒祁宮中,晉侯午看着太史墨昨日記述的諸卿事蹟,嘿然而笑道:“趙卿竟然親自下場表演萬舞,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好,我晉國就需要汝等忠於公室的勇士。”

雖然晉侯已經大權旁落,但名義上好歹是諸夏的盟主,周天子之下最有權勢的人。平時不覺得,一旦齊侯杵臼(hu激u)跳出來爭這個位置,晉侯卻像是被人踩了尾巴一樣,登時痛了。

我就剩下一個霸主的名義裝點門面,維持聲望,你還來和我爭?真是豈有此理!

“歷代齊侯都對晉國不服,他們早有異心!”

的確,自從齊桓公稱霸後,齊國的子孫們便從未忘記祖先的榮光。齊頃公、齊靈公、齊莊公、加上現任的齊侯杵臼,都一直在試圖挑戰晉國的盟主地位。

而面對這個東方強鄰,晉國也沒辦法把他們當成魯、衛等小弟一般使喚,只是在其試圖脫離晉盟時按着狠狠揍一頓:鞌之戰,平陰之戰,平丘之會,莫不是如此。一旦這樣,齊國又會老實一段時間,乖乖腆着臉侍奉晉國,但每換一個國君,他們便好了傷疤忘了痛。

“齊侯杵臼從先君平公去世後,就又開始不安分,當年他親自來祝賀孤的祖父昭公繼位,在燕饗上投壺,中行穆子爲昭公祝願: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爲諸侯師,一投而中。”

事關自己的地位和“霸業”,晉侯午十分上心,對趙無恤嘮嘮叨叨地說着齊侯的膽大妄爲。

“而齊侯投壺時,竟然祝道:有酒如澠,有肉如陵,寡君中此,與君代興!他居然公開說,想代替晉國興起,成爲新的霸主!”

晉侯義憤填膺,趙無恤唯唯應諾,的確,齊侯杵臼大概從那時起,就變得野心勃勃。之後二十年裡,內有晏嬰理政,外有名將司馬穰苴練兵,晉國在平丘之會後諸卿內訌不斷,對齊國的所作所爲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之後齊國干涉北燕內政成功,又侵莒、伐徐、服邾、收容被季平子驅逐出國的魯昭公,派晏嬰以平等的地位出使楚國,召開蒲隧之盟,儼然以東方小霸自居!

“如今鄭、衛、北燕、莒、邾、郯等國都已經服從齊國,鮮虞也蠢蠢欲動。若是齊國再與秦國勾通,那晉國分寸之間便要陷於四面包圍!”晉侯午目前還是把整個晉國看做是自己的率土之濱的,頓時憂心忡忡。

趙無恤一直旁聽着。見他囉嗦了這麼久,依然沒有點到今日的正題上。頗有些不耐煩了。

他故作勸慰地說道:“君上何必焦慮,如今晉國正在勤王,故容忍齊國一時跳梁。下臣聽聞,成周的叛亂已經平定,單公、劉公將迎天子迴歸王城,上軍司馬籍秦將親自護送。一旦天子歸國,自然會賜下斧鉞,讓君上征伐不臣的齊、鄭二國。”

“到時候晉國三軍佔據了大義。何愁齊侯不肉坦牽羊,向君上請降?說不準又會拿出當年侍奉平公的誠意,送姜姓美人入宮服侍君上,要幾人,他們便會給幾人。只可惜晏子老矣,不能親來,下臣久聞他巧舌如簧,言語詼諧,早就想親見……”

晉侯午聽到這裡,不由開心得哈哈大笑。直到在旁的有司咳嗽,方纔收斂了這種失禮的行爲。

無恤所說的這件事,還是三十年前。晉平公迎娶了齊侯杵臼的女兒少姜。他好色無厭,服用助興的藥丸,將這位十四五歲的齊國少女視爲採補鼎爐,夜夜與其交歡。

不知是不是迴光返照,平公虛弱的身體居然真有好轉,但有血癆之疾的少姜,卻在晉平公沒日沒夜的折騰下,不到半年就香消玉殞了。

當時晉國國力完勝齊國,所以齊侯杵臼也不敢怠慢。女兒死了。他非但不生氣,還趕緊命晏嬰爲使者。親赴晉國。將齊國適齡的姜姓公室女子,編制出一個花名冊。描繪容貌,請好色的霸主隨意採擇,以繼少姜之缺。

趙無恤這麼半打趣半認真的說法,讓晉侯午笑得肚子都疼了,開始期待擊敗齊國後,齊侯腆着臉千里送女的情形。

他朝無恤指了指道:“好你個趙子泰,詩言,巧言如簧,顏之厚矣,齊國晏嬰如此,在孤看來,你也快趕上晏嬰了!”

這是句玩笑話,但晉侯作爲至高無上的國君,是可有直呼趙無恤的名的。此刻,他卻在稱呼無恤的字,是隱隱將這個同齡人當成了朋友,一時間忘了君臣尊卑,直到在旁的有司再次重重咳嗽,才改了回來。

趙無恤乘機進諫道:“若是在冬日作戰,兵卒和糧秣損耗極大,所以要征伐齊國,至少要到明年開春。在此之前,還得指望魯國在後方拖住齊國人,同時儘快送宋國大司城歸國,好讓宋國一同拒齊,助晉國伐鄭!”

晉侯點了點頭,說實話,他現在的狀態就是“政由六卿,祭由寡人”。跟誰打,什麼時候打,怎麼打,都是六卿公議說了算,只有在事情得出結果後,前來通報一聲而已。

說到這裡,他也想起今日讓趙無恤進宮的緣由了,便笑眯眯地對無恤說道:“冠禮之後,便要授予職守,但如今晉國少年而爲官者衆矣,你說說看,孤要如何安置你呢?”

“君上讓下臣去哪,下臣就去哪,不過……”

晉侯午就喜歡無恤這“忠君”的態度,便問道:“不過什麼?”

“下臣與樂氏有姻親,如今也算是樂大司城之婿,若是讓無恤護送其歸國,定能事半功倍。有樂大司城爲媒介,將這一年來的誤會解釋清楚,宋公定然會同意繼續維繫晉、宋之盟,唯君上馬首是瞻!”

這件事情晉侯午早已聽說,而趙鞅也上書說過希望由趙氏來處理此事,晉侯只需點頭任命即可。

令人奇怪的是,執政範鞅也一同上書,同意把對宋國交聘之權讓給趙氏,也建議讓趙無恤作爲使者,儘快上路。這讓晉侯午和知伯有些詫異,難不成範、趙和解之後反倒成了盟友?爲何這麼幫襯趙氏。

不過,這件事情交給趙無恤去辦,的確是最好的選擇。

於是晉侯便說道:“好,那孤便授你小行人之職,送樂司城歸國!”

第48章 請君憐惜第34章 巡視鄉里第880章 剖胸探心第786章 人必有一死(第三卷完)第746章 長矛對技擊第47林1章 羽林孤兒第458章 諱疾忌醫第1193章 楚王勝第1058章 好高騖遠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804章 三家第702章 蒼茫世變第314章 名法,義利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486章 螳臂當車!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311章 修齊治平第207章 聞戰不懼番外4 衛先生真乃秦國大救星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912章 沸鼎(下)第512章 田忌賽馬第1019章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第830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下)第51章 殖我田疇(下)第203章 將翱將翔第557章 虎第1187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273章 狐假虎威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316章 公輸第553章 成王敗寇第207章 聞戰不懼第77章 吾之子房第859章 龍城飛將第802章 知瑤之死(下)第516章 訪賢第605章 我回來了!(中)第434章 傷寒(下)第828章 鳳凰涅槃第859章 龍城飛將第568章 好大一塊封地第37章 我的成邑第1108章 齊桓晉文之事第923章 移花接木(下)第303章 陪臣執國命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571章 誰爲定魯第一功?第1116章 對酒當歌第1165章 美人離殤第801章 知瑤之死(上)第988章 叛國罪第453章 春種一粒粟第561章 大將軍第35章 豎子敢爾!第163章 常山臨代第1109章 天下無數百年不變之法第1130章 陟彼岡兮第520章 滄浪之水第602章 知瑤第1120章 人生不滿百第701章 當國第74章 射你一眼第1006章 決戰風陵渡(下)第15章 君子六藝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794章 壁壘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1193章 楚王勝第712章 范蠡文種(上)第1109章 天下無數百年不變之法第394章 圈套第7章 車騎之爭第1060章 聲東擊西第1198章 四百年後併爲一家第681章 孔子在宋第396章 鴛鴦陣!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1203章 朝辭白帝彩雲間第704章 葉公子高第663章 六卿的平衡(上)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170章 七月流火第597章 婚姻大事第232章 士冠禮(下)第250章 大河之上第325章 一山不容二虎(上)第100章 不了了之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1027章 虢鄶之間第187章 起死回生第546章 墮郈(上)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700章 鄭國的未來在何方?第340章 輓歌一曲第971章 汝陽的火光第220章 內憂外患第515章 勝負手第324章 亂(下)第981章 大戰在即
第48章 請君憐惜第34章 巡視鄉里第880章 剖胸探心第786章 人必有一死(第三卷完)第746章 長矛對技擊第47林1章 羽林孤兒第458章 諱疾忌醫第1193章 楚王勝第1058章 好高騖遠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804章 三家第702章 蒼茫世變第314章 名法,義利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486章 螳臂當車!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311章 修齊治平第207章 聞戰不懼番外4 衛先生真乃秦國大救星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912章 沸鼎(下)第512章 田忌賽馬第1019章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第830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下)第51章 殖我田疇(下)第203章 將翱將翔第557章 虎第1187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273章 狐假虎威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316章 公輸第553章 成王敗寇第207章 聞戰不懼第77章 吾之子房第859章 龍城飛將第802章 知瑤之死(下)第516章 訪賢第605章 我回來了!(中)第434章 傷寒(下)第828章 鳳凰涅槃第859章 龍城飛將第568章 好大一塊封地第37章 我的成邑第1108章 齊桓晉文之事第923章 移花接木(下)第303章 陪臣執國命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571章 誰爲定魯第一功?第1116章 對酒當歌第1165章 美人離殤第801章 知瑤之死(上)第988章 叛國罪第453章 春種一粒粟第561章 大將軍第35章 豎子敢爾!第163章 常山臨代第1109章 天下無數百年不變之法第1130章 陟彼岡兮第520章 滄浪之水第602章 知瑤第1120章 人生不滿百第701章 當國第74章 射你一眼第1006章 決戰風陵渡(下)第15章 君子六藝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794章 壁壘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1193章 楚王勝第712章 范蠡文種(上)第1109章 天下無數百年不變之法第394章 圈套第7章 車騎之爭第1060章 聲東擊西第1198章 四百年後併爲一家第681章 孔子在宋第396章 鴛鴦陣!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1203章 朝辭白帝彩雲間第704章 葉公子高第663章 六卿的平衡(上)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170章 七月流火第597章 婚姻大事第232章 士冠禮(下)第250章 大河之上第325章 一山不容二虎(上)第100章 不了了之第661章 卿士之死(中)第1027章 虢鄶之間第187章 起死回生第546章 墮郈(上)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700章 鄭國的未來在何方?第340章 輓歌一曲第971章 汝陽的火光第220章 內憂外患第515章 勝負手第324章 亂(下)第981章 大戰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