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民主制度”

趙無恤對國人們說道:“我演示的代田之法,昨日在場諸位應該已經和你們說過,如今果然得到了神靈的賜福。不過,是否要在你們的私地上推行,還得由各家說了算,故,纔有此公議。”

所謂公議,也就是“朝國人而議之”。

在滅商之後,周朝的統治者在總結商亡的教訓後,發出了“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的感慨。

民,不包括野人隸臣,而僅僅是“國人”,也就是邦國的高級公民,他們有氏族,有私產,有武備,是城邦的中堅,也是預備役。

到了西周春秋,國人的權力還是很大的,雖然並不是主流力量,但一旦爆發,卻能在短期內徹底改變一地政局。

所以周厲王時,實行山林專利,還“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於是激起民憤,一次國人暴動,居然能把天子轟出宗周,搞起了一次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共和行政”。

所以一百多年前,當衛國的國人們不滿衛懿公愛鶴不愛民時,就自發地拒絕手持戈矛保衛國家:“將戰,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實有祿位,餘焉能戰?”

衛懿公沒有得到國人支持,只得孤零零地驅車去抵抗狄人進犯,結果一敗塗地,衛國幾乎滅亡。

還有,鄭國的國人在子產改革時,聚集在鄉校中舉行公民大會,公開議政。說什麼“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疇而伍之;孰殺子產,吾其與之!”詛咒執政子產不得好死。若非子產改革成效很快,扭轉了國人對他的看法,後果猶未可知……

同樣,晉國的歷次政變裡,都城的國人也是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是國君和卿族勢力傾力拉攏的對象。

曲沃代晉,前後歷經數十年折騰,曲沃系的封邑主們連續弒殺了幾代翼系的晉侯,連周天子和虢公都奈何不得,但在翼城國人們的反對下,屢屢不能得逞。

而五十年前,範氏與欒氏在新絳城中火拼,也是由於國人最後站在了範氏和國君一邊,欒盈才功敗垂成。

甚至,趙無恤之所以能一擊打垮了成氏,也是藉助了其他幾裡國人對成氏的不滿。事後,他卻也不能讓國人言聽計從,他的威望在野人隸臣中間要更高得多,但他們卻沒有任何政治地位。

所以,無恤只能藉助鬼神巫祝之言操縱之……

這可以說是原始軍事民主制的殘餘,也是中國民主的萌芽,某些程度上,甚至和同時代希臘羅馬的公民制度有些神似。可惜,在未來的戰國時代,國人大多降爲黔首,“民主”的曙光被“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爭野以戰,殺人盈野”的殘酷戰爭摧殘得連渣都不剩。

趙無恤對這時代國人的獨立性格很有好感,也尊重這種古樸的公議制度。但他又明白,自己這一次卻不得不“玩弄民主”了,畢竟時代和國人的眼光都有侷限性,非如此不能推行接下來的一系列革新。

而且,他也認可後世西門豹治鄴時說過的一句話。

“民可以樂成,不可與慮始!”

至少在民衆識字率高到一定程度前,只能這樣了。

於是他伸出了雙手,一左一右,像是要把整個成鄉都納入懷中:“欲冬種代田者右,不欲者左!”

呼啦啦,話音剛末,首先朝右方走去的,是趙無恤麾下正卒中的那些成鄉國人,他們早就被上司羊舌戎等打好了招呼,今日一定要力挺君子。惡少年田賁甚至威脅說,誰要是不從,就逐出卒伍,他還要帶人打上門去。

軍人的服從性果然是最高的,趙無恤很滿意,他露出了微笑,隨後將目光看向了站在前排的竇彭祖。

竇彭祖也在看無恤,他想起了成巫昨晚來找他時說過的話。

“報效君子之日,就在明朝!”

昨天,無恤召成巫密談,交待了幾項任務,其一就是授權他連夜遊說各里,而立場一向不堅定的竇彭祖既然能被成巫拉下水一次,那就能有第二次……

在被授予鄉司徒之職後,竇彭祖對這位趙氏君子還是十分感激和信任的,而竇裡的老農們也說,昨天君子展示的代田法,很可能會有成效,但不知道是否真的能增產。

щшш●тт κan●C〇 就算不能增產,也就實行一季試試看,不太可能會徹底毀了田地吧?

何況,君子已經暗中承諾,若是來年無收,他定會從下宮調撥糧食,必不會讓竇裡陷入饑荒。

於是後顧無憂的竇彭祖首先邁開步子,站到了右邊,竇裡國人無田者從族,也跟着他過去了。

但那些有田的,卻還有些猶豫。

就在這時,卻見甲裡全體國人緊跟其後,也去了右方。

甲氏的族長的心思,和竇彭祖又不太一樣,當昨晚成巫上門遊說時,他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下來。

上一回,他就錯過了投效君子的首功,讓竇彭祖那個無能的胖子做了鄉司徒,這一次可不能錯過。

反正他們甲氏一族出身赤狄,喜歡狩獵採集,對地裡刨食實在是不上心。放自己手裡,那塊厥土下下的私田每年也沒什麼收成,用君子的代田法,還能把地毀了不成?哪有那麼快,所以他才能乾脆地答應。

何況,成巫也帶來了君子無恤的承諾:君子未來還會組建更多的輕騎士,其中的兩司馬、伍長等基層軍官,會首先選擇弓馬嫺熟的甲氏子弟擔任。

有了竇彭祖和甲氏領頭,有田的國人們也開始搖擺不定。

趙無恤看火候差不多了,便大聲許下了承諾:“諸位放心,此次冬種,麥種全部由鄉寺提供,並且,每五戶可以借一頭牛或馬助耕!”

此言一出,衆人一片譁然,陸續有人跑到右方。

他們之前的顧慮,無非是害怕非但不能增產,反倒消耗了地力,得不償失。

可現在,神靈已經說了,冬種代田之法,上上大吉啊!而且,麥種是免費的,還能借到牛馬!

這樣的好事情,傻子纔不幹!

終於,就連成氏四里中,也有人邁動了腳步。

代表成翁、成叔前來出席公議的成壟大急,想上前將他們拉住,卻止不住更多的人跟着過去。

他心裡清楚,什麼神靈的意願,這明明是君子無恤借成巫之口故意說出來的!

但他又不敢公然說出真相,那樣的話,恐怕會被迷信而憤怒的國人們認爲是褻瀆山主、水主,將他驅逐出成鄉。

於是成壟一回頭,發現全鄉除了他們成氏大宗外,只有桑羊翁沒有動了。

他鬆了一口氣,誰想,這位臉上溝壑叢生,滿手老繭的老農在衆目睽睽之下,卻毅然走到了左邊,他反對冬種代田之法!

桑裡族長連忙跑去拉桑羊翁,說道:“阿翁,別犟了,快跟我過去吧!”

桑羊翁卻不爲所動,“老朽不去!老朽還是不信,君子在一個野人隸農手裡瞧來的法子,能比我數十年的農稼經驗要好!”

求收藏,求推薦……第二更在14點以後

第363章 楮皮紙第1125章 衆人皆醉我獨醒第1161章 如龍第1056章 西施(下)第1219章 昊天有成命第951章 連橫(上)第746章 長矛對技擊第651章 大風(8)第1017章 馮翊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617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趙字第431章 營中有變第856章 弱冠系虜請長纓第40章 碩鼠碩鼠第490章 天地君親師第1014章 涇渭分明第95章 劍擊之技第923章 移花接木(下)第888章 癘瘍之懼第448章 爭流第1001章 函谷關第262章 引狼入室第166章 成窯成瓷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1134章 東胡第822章 問周室之罪!第147章 其罪當誅!第1180章 剛愎自用第1011章 國殤第62章 公族之學第1084章 死於安樂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932章 鹽粒第11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1099章 東方未明第55章 冬至(四)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1135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第189章 暗潮涌動(下)第776章 獅子大開口(下)第827章 仲尼之厄第696章 趙氏包圍網(下)第1111章 子張之儒第957章 合縱(下)第1017章 馮翊第7章 車騎之爭第70章 數典忘祖第423章 雪橇第612章 我的兄弟姐妹(下)第951章 連橫(上)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971章 汝陽的火光第1199章 太華巍巍第187章 起死回生第44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81章 收之桑榆第195章 三日將寤第262章 引狼入室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493章 郈邑殺人事件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1215章 百無一用第1046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858章 馬革裹屍第886章 少樑砲第625章 季嬴的秘密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902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第960章 銅鞮宮第1048章 勞民傷財第672章 掃清門庭第1028章 王孫歸不歸?(上)第159章 心亦憂止第220章 內憂外患第516章 訪賢第191章 孟談三策(中)第568章 好大一塊封地翟792章 長平之戰(下)第1045章 怒海爭鋒(下)第1176章 特赦第283章 擲矛兵第78章 朋比爲黨第121章 義利之辨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6章 亂序者死第1175章 平衡的兩端第815章 功過任後人評說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160章 教戰之法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1092章 天子致胙(上)第893章 階下囚第351章 雙姝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730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23章 君子如玉第937章 神蝗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第193章 趙卿已死?
第363章 楮皮紙第1125章 衆人皆醉我獨醒第1161章 如龍第1056章 西施(下)第1219章 昊天有成命第951章 連橫(上)第746章 長矛對技擊第651章 大風(8)第1017章 馮翊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617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趙字第431章 營中有變第856章 弱冠系虜請長纓第40章 碩鼠碩鼠第490章 天地君親師第1014章 涇渭分明第95章 劍擊之技第923章 移花接木(下)第888章 癘瘍之懼第448章 爭流第1001章 函谷關第262章 引狼入室第166章 成窯成瓷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1134章 東胡第822章 問周室之罪!第147章 其罪當誅!第1180章 剛愎自用第1011章 國殤第62章 公族之學第1084章 死於安樂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932章 鹽粒第11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1099章 東方未明第55章 冬至(四)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1135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第189章 暗潮涌動(下)第776章 獅子大開口(下)第827章 仲尼之厄第696章 趙氏包圍網(下)第1111章 子張之儒第957章 合縱(下)第1017章 馮翊第7章 車騎之爭第70章 數典忘祖第423章 雪橇第612章 我的兄弟姐妹(下)第951章 連橫(上)第871章 韓子盧,東郭逡第971章 汝陽的火光第1199章 太華巍巍第187章 起死回生第44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81章 收之桑榆第195章 三日將寤第262章 引狼入室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493章 郈邑殺人事件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1215章 百無一用第1046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858章 馬革裹屍第886章 少樑砲第625章 季嬴的秘密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902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第960章 銅鞮宮第1048章 勞民傷財第672章 掃清門庭第1028章 王孫歸不歸?(上)第159章 心亦憂止第220章 內憂外患第516章 訪賢第191章 孟談三策(中)第568章 好大一塊封地翟792章 長平之戰(下)第1045章 怒海爭鋒(下)第1176章 特赦第283章 擲矛兵第78章 朋比爲黨第121章 義利之辨第731章 國人暴動 上第6章 亂序者死第1175章 平衡的兩端第815章 功過任後人評說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160章 教戰之法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1092章 天子致胙(上)第893章 階下囚第351章 雙姝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730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23章 君子如玉第937章 神蝗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第193章 趙卿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