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連橫(上)

馬蹄踩着積雪,重車駛出車轍,陳恆和堂弟陳豹、御者陳莊一行三人先行抵達這裡。

“就是這了。”

將皁色的旗幟插到談判地點處後,陳恆反觀在遠方紮營營地和縮在城池裡的秦、魏雙方,陳氏三人孤立於兩軍當中,將作爲斡旋者,爲他們組織一場和談。

數日前,他風塵僕僕地從鄭國一路飛奔到河西,馳入秦軍大營,請求拜見秦國大庶長子蒲,以冬雪初降爲由,請他不要行兩敗俱傷的攻城之舉,而是與魏氏坐下來談一談。

“只要河西還在魏氏手上,吾等便沒什麼好談的。”秦國人古板的性格和倔強的脾氣讓陳恆氣得直咬牙,只能費一番脣舌。

他勸子蒲說:“秦國內有宗周故地肥沃的田土,西有義渠、西羌、羣戎輸送牛馬,南有巴、蜀運來金錫丹砂,國大而人民彪悍,東西千餘里,戰車兩千乘,徒卒八萬,儲存的糧食夠吃好幾年,秦穆公雖不能東出稱霸,卻能開拓羣戎,讓秦人安居樂業,百餘年間避免大戰。”

“然而大庶長應當知道,當今天下至強者莫過於趙氏,趙無恤野心勃勃,近年來連續滅代、取河間,傀儡衛、邾,又挑唆魏氏伐河西。秦國不被趙氏侵犯,無非是因爲晉國三分,魏、韓擋在秦趙之間,倘若大庶長爲了河西一時之氣,冒着寒冬強攻少樑,秦魏兩敗俱傷。而趙氏取魏氏河東,只要發出號令,不到一月,數萬大軍便會越過龍門、蒲阪直逼河西,到時候秦國只怕又要得而復失。甚至於,沒了魏氏做屏障,趙氏騎兵可以在上地白翟指引下,長驅直入秦國腹地。到時候晉人飲馬涇水,當年麻遂之戰的屈辱只怕又要重演。”

陳恆說的有理有據,子蒲不由沉吟了,陳恆乘機勸道:“還不如放下兵戈,讓外臣與魏氏談一談,若能不戰而收復河西,秦魏共抗趙氏,豈不美哉?”

他好說歹說,才讓子蒲相信,他們最大的敵人是趙氏。如此,纔有了那封射向少樑的信,也纔有了這次陳恆一手促成的和談。

“太危險了。”御戎陳莊倒是一言不發,堂弟陳豹卻一直有些害怕。他覺得這場秦魏爭端與齊國,與陳氏無關,陳恆縱然有心拉攏秦魏,千金之子又何必親自到這陣前兩軍中間來呢?何況陳恆的計劃比他想象的更加大膽,更加瘋狂。

“陳氏看似輝煌,執政齊國,實則卻危如累卵,倘若不能聯合秦、魏,齊國便會第一個被趙氏擊破!爲了宗族存亡,吾等只能冒險。”陳恆語氣尖刻,陳豹以爲他想來這?天寒地凍的冬日,躲在臨淄城裡溫暖的屋子裡烤烤火,把玩妻妾多好?

但父親陳乞既然委以他重任,他便要實實在在地負責。

陳恆深知,要在被趙無恤利用河西鬧得徹底翻臉的秦、魏之間打造和平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爲了陳氏的未來,他必須一試。

此時此刻,陳恆遠眺少樑城,巨大的城池於陰鬱的天空下。這座城是很堅固的,因爲末代樑伯喜歡大興土木,少樑城在他苛刻的要求下建了五次,一次比一次高大,一次比一次堅固。

然而這本應安全的地方,卻成了知氏的最終覆滅之地,兩年前趙秦少樑之戰留下的土木工事依稀存在,被推平的土山、被砍伐殆盡用於製作攻城器械的樹樁,這裡曾搭建起許多巨大的攻城塔和投石機。當呼嘯的狂風和巨大的石塊從大砲中咆哮而出時,城牆都被一一粉碎,據說當時整個城池都在戰慄不已。

名爲“少樑砲”的可怕器械宣告,這世上再沒有趙氏攻不破的城。

既然少樑會被攻破,那陳氏過去七年裡苦心打造的長城也會在投石砲面前不堪一擊。

也因爲想到了這點,陳恆才如此恐懼,才如此急不可耐地奔走於諸侯之間。

或許是從鞍之戰就延續下來的詛咒,齊人總是打不過晉人,這個詛咒延續到了現在。雪原之戰,汶水之戰,河間之戰,齊人已經三敗於趙氏,從目前來看,無論從器械之精巧,武器之犀利,還是兵卒之數量來看,齊國都不佔優勢。陳恆也看不到勝利的希望,只有連衆弱

以抗一強,他們纔有延續下去的可能。

天上又下雪了,透過細雪覆蓋的田野和一望無際的平原,陳恆遙遙望見從秦軍大營和少樑城裡,各自有一輛車駛來。

……

這是他給雙方的提議,作爲斡旋的中介,陳恆會確保會談公平安全,秦魏雙方只能單車赴會。

魏駒一襲黑衣,頭上還綁着白色的葛布,他依然戴孝,這位剛過三旬的魏氏新家主面上帶着謹慎和小心,隔着老遠就停了下來,起身向陳恆施禮,兩人多年前曾有一面之緣。

“子常。”

“還請子騰節哀,趙無恤公然派人刺殺魏卿,簡直令人髮指,人神共憤!”

“家父乃是知氏餘孽所刺,說起來,倒是秦人嫌疑大一些。”魏駒卻矢口否認,他眼睛擡起來,看着慢慢靠近的秦人戰車,大庶長子蒲腆着腹端坐其上,看到魏駒,也沒有起身的意思。

他摸了摸矢狀的卷鬚,哼了一聲,冷冷地說道:“在知果死於少樑後,知氏殘部便星散了,豈會做出潛伏數年刺殺之事?”

兩人開始了相互的指責,魏駒雖然初爲家主,面對子蒲卻一點不犯怵,陳恆笑而不語,他聽得出來,魏駒的慍怒是裝出來的,他的那些指責,無非是在試探秦人而已,這是在談判之前的交鋒,是每一個卿族必備的技巧。

反正不管強硬到什麼程度,都有陳恆給他們臺階下。

“魏氏數萬大軍拒城而守,秦人暴露於寒冬曠野之上,凍死者十隻四五,魏氏將不戰而勝。”

“秦國數萬將士兵臨少樑,斷了龍門、蒲阪,魏氏與河東的聯繫便會斷絕,如今魏氏大飢,不出月餘,河西自然唾手可得。”

慢慢地,等二人的爭論從究竟是誰刺殺了魏曼多,慢慢轉移到河西的歸屬之權時,陳恆才輕咳一聲,說道:

“二位卿士也別爭什麼河西了,我聽說過一個故事,天下第一快狗韓子盧去追天下第一狡兔東郭浚,追了一山又一山,雙方筋疲力盡,都被累死。恰在此時,一個田父剛好路過,撿到快死的狗和兔子,得意洋洋地歸家去了。現在秦國和魏氏相持下去,恐怕趙氏就會有田父之功,到時候河西,依舊會被趙氏得到,二位如此爭持,反爲他人做了嫁衣,豈不是要爲天下笑麼?”

第333章 黃雀在後(下)番外13 秦皇紀(上)第481章 齊魯第753章 背水一戰第816章 秦人第411章 父子相見第128章 竊國大盜第620章 大丈夫的遊戲第986章 韓之戰(下)第375章 遠交近攻第998章 眉間赤第65章 暮春三月第76章 一步之遙第706章 孫子.吳問第383章 該怪誰?第481章 齊魯第387章 齊人兵鋒,不在西魯!第366章 不朽者第490章 天地君親師第1064章 棠之戰(下)第486章 螳臂當車!第430章 治國之英才,亂國之桀雄第1182章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第220章 內憂外患第551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下)第390章 何去何從第534章 蛇蠍美人第364章 漁翁得利第777章 大廈將傾第200章 爲君前驅第326章 一山不容二虎(下)第890章 人爲刀俎第15章 君子六藝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404章 攻敵所必救?第125章 奇貨可居(下)第573章 夷爲郡縣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1116章 對酒當歌第440章 靈鵲(下)第745章 爲何而戰?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777章 大廈將傾第416章 欲將輕騎逐(上)第545 師徒、父子第351章 雙姝第175章 有如皎日第41章 釜底抽薪第145章 引狼入室第555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1171章 尺蠖之屈第1102章 有嬀之後第511章 魚麗之陣第308章 格物致知第805章 翻手爲雲第344章 夜襲第1021章 宋裂第868章 魏武卒第112章 少虡煌煌 上第363章 楮皮紙第761章 降 上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174章 我知將死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499章 宋之亂(下)第821章 興越三絕第37章 我的成邑第680章 中牟之降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735章 亡國之音 中第912章 沸鼎(下)第36章 一言之威第786章 人必有一死(第三卷完)第196章 成鄉!第651章 大風(8)第714章 衛侯蒯聵第164章 九章數術第137章 大射儀(下)第371章 言偃與伯魚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793章 四君子第46章 一生之敵第1067章 可勝者,攻也第209章 矢如飛蝗第956章 合縱(上)第1055章西 西施(上)第173章 各有打算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1025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下)第921章 鄰人失火第664章 六卿的平衡(下)第539章 巫頌(中)第770章 死於此!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942章 刑人(上)第508章 七穆遊氏第1140章 再戰饒樂水第72章 初見魏駒第189章 暗潮涌動(下)
第333章 黃雀在後(下)番外13 秦皇紀(上)第481章 齊魯第753章 背水一戰第816章 秦人第411章 父子相見第128章 竊國大盜第620章 大丈夫的遊戲第986章 韓之戰(下)第375章 遠交近攻第998章 眉間赤第65章 暮春三月第76章 一步之遙第706章 孫子.吳問第383章 該怪誰?第481章 齊魯第387章 齊人兵鋒,不在西魯!第366章 不朽者第490章 天地君親師第1064章 棠之戰(下)第486章 螳臂當車!第430章 治國之英才,亂國之桀雄第1182章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第220章 內憂外患第551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下)第390章 何去何從第534章 蛇蠍美人第364章 漁翁得利第777章 大廈將傾第200章 爲君前驅第326章 一山不容二虎(下)第890章 人爲刀俎第15章 君子六藝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404章 攻敵所必救?第125章 奇貨可居(下)第573章 夷爲郡縣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第1116章 對酒當歌第440章 靈鵲(下)第745章 爲何而戰?第564章 亦能絕之!第777章 大廈將傾第416章 欲將輕騎逐(上)第545 師徒、父子第351章 雙姝第175章 有如皎日第41章 釜底抽薪第145章 引狼入室第555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1171章 尺蠖之屈第1102章 有嬀之後第511章 魚麗之陣第308章 格物致知第805章 翻手爲雲第344章 夜襲第1021章 宋裂第868章 魏武卒第112章 少虡煌煌 上第363章 楮皮紙第761章 降 上第1155章 逐鹿中原第174章 我知將死第405章 以誰爲主?第499章 宋之亂(下)第821章 興越三絕第37章 我的成邑第680章 中牟之降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735章 亡國之音 中第912章 沸鼎(下)第36章 一言之威第786章 人必有一死(第三卷完)第196章 成鄉!第651章 大風(8)第714章 衛侯蒯聵第164章 九章數術第137章 大射儀(下)第371章 言偃與伯魚第449章 陽虎之死第793章 四君子第46章 一生之敵第1067章 可勝者,攻也第209章 矢如飛蝗第956章 合縱(上)第1055章西 西施(上)第173章 各有打算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1025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下)第921章 鄰人失火第664章 六卿的平衡(下)第539章 巫頌(中)第770章 死於此!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942章 刑人(上)第508章 七穆遊氏第1140章 再戰饒樂水第72章 初見魏駒第189章 暗潮涌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