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 怒海爭鋒(下)

“保持陣列!”陳恆高聲嘶喊,讓傳令之人用鼓聲和旗號傳遞他的命令。

隨着兩支艦隊越來越近,海上衆聲喧囂,充斥着吼叫、呼喊,號角、鼓點的顫音,除此之外,還有成千的木槳起落擊水的聲響。

雖然風向對他們不利,但陳恆對這一戰有很大的信心。他認爲,主動出擊是敵軍統帥的巨大失誤,若是在狹窄的琅琊內海里,齊國人船再多再好都無用武之地,一次頂多擺開二十艘,惟恐槳葉交割,互相牴觸。

可在這外海之上,由於船隻總數足足是趙船的三倍,陳恆在遠遠發現敵人後,便直接將艦隊編成十道戰列,各由二十艘戰艦組成。和陸地上的戰爭一樣,海上爭鋒也是需要策略和陣型的,齊國人深蘊此道,陳恆打算讓齊船依靠數量優勢,從兩翼合圍,將敵軍擠向中央,全部消滅。

現下是南風,但由於艦隊換帆用槳,所以行動沒受什麼影響,以陳恆所在的旗艦爲中心,左翼右翼的船隊都已經展開,各船甲板上排滿弓手,雖然海風會讓弓箭的準頭大大降低,但若能接舷射箭,也能讓敵人無法從甲板上擡頭。

齊國的船隻雖多,但多半是較爲輕巧的大翼、中翼、小翼,大翼長十丈、寬一丈半,可以載官兵和槳手90多人。船中兵器有弓弩數十,箭3000餘支。這三翼是屬於快速攻擊的戰船,船體修長,在海中依靠槳力疾行如飛,是依靠敏捷取勝的船種。

反觀另一邊,陳恆已經看到了趙氏船隊裡那六艘龐然大物了,樓船,雖然齊國也有,但基本只作爲齊侯遊玩時用的坐駕,因爲這種船隻實在是太過笨重了,就算順着風,帆槳並用,也只能搖搖擺擺地在洋麪挪動,而且在劇烈的海風中,還容易失去平衡。

然而還不等齊人取笑趙人不會海戰時,前方已經清空視野的樓船,卻響起一陣清脆的響聲,有什麼東西從樓船的船頭射出,破空而來,落在一艘齊國中翼的側方,濺起了大片水花……

一時間,喧囂的齊船水手統統噤聲,陳恆也詫異地看着那片波瀾,倒吸了一口涼氣道:“趙軍在船上安了砲?”

……

“哈哈哈!”看着一艘齊人的大翼來不及進入弓箭射程,就被樓船尾部的弩砲轟中,船舷頓時被砸得凹陷下去,大片木屑在浪花裡飛濺,徐承得意得哈哈大笑。

玄鳥號有兩百支槳,甲板兩邊佈滿操作蹶張弩的士兵,船頭和船尾各放置一架弩砲,用來投擲石彈。它的其餘五艘姊妹也一樣,她們簡直武裝到了牙齒,像六座移動的堡壘,令人望而生畏,只可惜太過笨重,難以敏捷行動。

但這些樓船也是徐承自信能戰勝齊國船隊的依仗,多虧了弩砲,蹶張弩等利器的發明和運用,琅琊水師剛建立幾年,便在遠射能力上遠超敵人。一寸長一寸強,徐承的建軍思路便是利用樓船上所載的遠射武器,打得齊人擡不起頭來。

此時此刻,樓船甲板上一片忙碌,水兵們或開始給蹶張弩上弦,或調整船首的弩砲,準備瞄準試圖靠近的齊船再射一發。

與六艘高大的樓船相比,齊國的船隻就像是一條條海上的小蜈蚣,長長的槳葉是其得以在海面上行動的腳,他們的攻擊手段無非是弓箭,所以都妄圖靠近百步之內,只可惜趙氏的六艘樓船都有其餘小船保護,阻止齊船近身,就算能靠近,區區弓箭也不是蹶張弩的對手。

加上徐承處於上風,整個船隊逆着海岸線斜行,充分利用了風力,讓陳恆試圖利用船隻數量將趙船擊沉的打算落空,反倒是齊人這邊已經被擊沉擊傷十餘艘,慌亂之下,陣型也開始變得亂七八糟。

戰役一開始,優勢便開始朝琅琊水師一邊滑落。

現在陳恆只覺得,自己貿然帥舟師南下簡直是蠢透了,幸好他爲這場戰役做的準備,遠不止這些……

眼看號稱“海中蛟龍”的齊國舟師就要在家門口的這片海域裡折戟沉沙,而琅琊水師的六艘樓船將順風胖揍齊人,成爲新的海上霸王,可就在這時,被徐承安排在艦隊後方的幾艘警戒船隻,卻突然金聲大作,並在甲板上點燃了狼糞……

狼煙被海風吹拂,斜斜飄向空中,又很快消散了,徐承回頭看着那些煙絮,面色凝重。

這是後方出現敵人的信號……

下一刻,南方的海平線上出現了一大片帆影。

徐承舉起千里鏡看去,發現其中最大的一艘也是醒目的樓船,它有厚重的木板防護,風帆在南風吹拂下鼓鼓的。至於在樓船前乘風破浪的,則是一些狹長的船隻,無一例外在船首都擁有尖銳的青銅撞角,船體上蒙着黑色的生牛皮,它們槳帆並用,順風下速度奇快,就這麼不閃不避地朝琅琊水師撲來……

“是艅艎和艨艟……”徐承難以置信,他的手在顫抖,“是吳國人的舟師!”

……

鼓點敲出戰鬥的節奏,數十艘艨艟向前衝去,擁有青銅撞角的船頭劈開洶涌的藍色海面。前方那艘笨重的趙氏樓船正在拐彎,試圖避開它們,船槳拍打大海,玄鳥旗迎風飄蕩,船頭和船尾是還有遠射用的弩砲,在艨艟靠近的過程中一直試圖對他們發射石彈,但縱然有船被擊中擊沉,其餘也毫不猶豫地繼續破浪衝擊。

只因爲它們是“朦衝”,只爲衝擊敵艦而存在,撞擊敵船,接弦而戰,這也是吳國水師統帥王孫駱最喜歡的戰法。

公正地講,王孫駱一直覺得,這次吳國舟師受齊人之邀,跨越千里海岸線的北征,實在是有些不必要。在他看來,佔據琅琊的趙氏舟師不過數十艘船,齊人出動百餘戰艦,完全能將他們殺得片板不留。

但吳王之命不可違,王孫駱只能帶着吳國舟師從朱方港出發。途中,海風一直不善,啓航當天,兩艘小船在大江入海口觸礁沉沒,真是個不祥的開始。隨後在淮夷又沉了一艘大翼,接近鍾吾海岸線的時候,艦隊遇大風侵襲,隊列潰散,有的船甚至被吹到外海。還好那邊是吳國控制的區域,他們在鍾吾沿海重整完畢,終於趕在約定日期前抵達了琅琊,這片陌生的海域還沒有被黃河侵染,依然是碧水藍天。

南方諸侯國從海路遠征北方,這在此前是從來沒有過的壯舉,而且等進入戰場後,王孫駱愕然發現,他的到來還是很有必要的。

他看到了什麼?數量整整是琅琊水師三倍的齊國舟師,竟然在被趙人追着打?

王孫駱不憂反喜,當即下令艦隊加速前進,從背面闖入戰場,直撲琅琊水師的樓船而去!

琅琊水師試圖阻止吳人靠近,但那些礙事的小船,被靠前的中翼、小翼糾纏住了,加上吳國舟師來勢洶洶,速度極快,樓船來不及召集其他船隻保護,頓時被艨艟撞了個正着……

嘭!撞擊力道之猛,讓兩艘船都發出了劇烈的震動和搖晃,乃至準備接舷戰的半數吳國水兵都跌倒了,趙兵也齊刷刷倒了一片。但樓船的船槳也噼噼啪啪地折斷,這在王孫駱耳中猶如美妙的樂章,這意味着,樓船已經被艨艟纏上,無處可逃了。

“衝過去,接弦而戰!”王孫駱高舉吳劍,咆哮着呼喊,更多的艨艟不顧自己那些因碰撞而整條船翻了過來的同袍,繼續像捕食巨鯨的鯊魚一般,猛地撞向樓船,擁有金屬撞角的船首深深扎入其船體。吳國的勇士們也用劍敲擊着盾牌,手腳並用地攀爬上趙國樓船,與水手們短兵相接。

當距離被拉近後,趙船上的弩砲、蹶張弩都派不上用場了,琅琊水師的水兵只能拿起身邊的武器,想要將入侵的吳人趕下海,但吳人近戰何等驍勇,他們從四面八方攀爬上來,怒吼一聲便加入戰團,短兵相接,鮮血飛濺,不斷有屍體四仰八叉地跌倒在甲板上,或掉下已經被染紅的大海。

一時間,整個琅琊外海變成了三支艦隊的混戰,優劣形勢徒然逆轉……

……

“我的雋雉、我的翟雉!”

玄鳥號因爲被其餘小船層層保護,避免了吳國艨艟的第一次撞擊,但陣列卻完全散掉了,直接被吳船一截爲二,首尾不能相應。

於是徐承一邊要應付齊國船隻的反攻,一邊只能眼睜睜地看着他的幾艘樓船被吳國人登了上去。

巨大的樓船甲板上,雙方士兵扭打廝殺成一團,一時間,到處是刀光劍影,血光迸濺。戰場上,戰鼓聲、號角聲,將士的喊殺聲、以及受傷士兵的慘號聲交織在一起,響徹雲霄!

琅琊水師在修習水戰和遠射上下了很大功夫,但一旦被近身,面對驍勇的吳國甲士,縱然英勇迎戰,卻有些抵擋不住。終於,趙卒在吳人如潮水般的進攻面前退卻了,有些人試圖逃到甲板底下,其他人呼喊求饒。

但徐承也看到“翟雉”號上,有一大羣人聚集在桅杆旁繼續抵抗,他們肩並肩圍成一圈,迎擊吳人密密麻麻的劍矢,越來越多的人倒下了,甲板變得滑膩膩的,左右躺滿一堆堆死屍和瀕死的人。在無計可施的最後,他們只能舉火點燃了船隻……

徐承所在的玄鳥號,以及另外一艘樓船帶着十餘小船僥倖地駛離了這片混亂的戰場,但徐承知道,這場海戰,他敗了……

這時候已經是傍晚時分,琅琊外海上一片混亂,其中兩艘琅琊樓船都着火了,還有一艘被吳國人佔領控制,更多的小船被齊船和吳船包圍在中間,無法突圍。船隻相互碰撞,有些在燃燒,有些在下沉,有些被撞得支離破碎,船殼之間的水面猶如一鼎沸騰的湯水,點綴了無數屍體、斷槳和扒在殘骸上的人。

”完了,全完了,我辜負了君上的期望,害了舟師的將士……“徐承頓足捶胸,羞憤之至,幾欲跑到船邊投海自盡。

船上的水師將吏連忙拉住了他,用“寡不敵衆,無可奈何,軍將當留有用之身,以將功贖罪……”好歹勸住徐承後,順着晚風,這支殘餘的船隊匆匆遠離戰場,朝琅琊港口逃去……

對於當日之事,史書有載:“趙侯無恤元年春,徐承帥舟師於琅琊遇齊舟師,戰正酣,趙將勝,吳人至矣……徐承大敗,齊、吳遂圍琅琊……”

ps:(十年春)徐承帥舟師,將自海入齊,齊人敗之,吳師乃還。《左傳.哀公十年》,琅琊海戰是中國有載於史的第一場海戰,小說裡因爲歷史的改變,齊吳由敵對變爲同盟,交戰由兩方變爲三方,時間提前三年

第1087章 季子掛劍處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89章 無心插柳番外4 衛先生真乃秦國大救星第520章 滄浪之水第1120章 人生不滿百第961章 趙無恤之心(上)第752章 汶水滔滔第570章 趙卿昔時宴平樂第30章 鄉中三吏第330章 放虎歸山番外3 上帝之鞭第285章 名與實第1175章 平衡的兩端第55章 冬至(四)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364章 漁翁得利第605章 我回來了!(中)第391章 趙鞅出征第276章 料敵於先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573章 夷爲郡縣第1章 家族黑歷史第775章 獅子大開口(上)第217章 秋日之陽(二)第657章 大風(14)第411章 父子相見第337章 小司寇第1048章 勞民傷財第312章 其命維新(上)第612章 我的兄弟姐妹(下)第1章 家族黑歷史第84章 蹴鞠練兵第177章 遍尋名醫第321章 無間道(下)第1007章 卸甲第39章 逼門而入第74章 射你一眼第189章 暗潮涌動(下)第166章 成窯成瓷第216章 秋日之陽(一)第1005章 決戰風陵渡(中)第670章 又死了一個卿(上)第299章 苛政猛於虎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第353章 開源節流第64章 仲尼弟子(下)第727章 跳樑小醜第160章 教戰之法第1028章 王孫歸不歸?(上)第916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上第371章 言偃與伯魚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第1034章 列爲諸侯(下)第1073章 江淮藩籬第659章 謝幕第887章 所擊無所不摧第674章 合衆弱以攻一強第80章 陶瓬之器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445章 野心第79章 新絳南市第861章 中山第159章 心亦憂止第42章 勢將去汝!第412章 獵國(上)第583章 問鼎之志第134章 寤寐求之第645章 大風(2)第1047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1205章 萬里關河第727章 跳樑小醜第56章 “民主制度”第889章 禮不伐喪第604章 我回來了!(上)第160章 教戰之法第881章 少樑城下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283章 擲矛兵第44章 始作俑者第929章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第21章 四子分封第664章 六卿的平衡(下)第808章 趙策第497章 再笑傾人國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589章 將神權交予你手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57章 雨夜驚變(上)第88章 伊尹之志第334章 脣亡齒寒第738章 禮賢下士第634章 牧野洋洋(下)求月票!第667章 攻城利器(上)第1032章 朝天子(下)第725章 韓氏之敗第838章 舒而脫脫兮……第129章 士相見禮第359章 季嬴第801章 知瑤之死(上)
第1087章 季子掛劍處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89章 無心插柳番外4 衛先生真乃秦國大救星第520章 滄浪之水第1120章 人生不滿百第961章 趙無恤之心(上)第752章 汶水滔滔第570章 趙卿昔時宴平樂第30章 鄉中三吏第330章 放虎歸山番外3 上帝之鞭第285章 名與實第1175章 平衡的兩端第55章 冬至(四)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364章 漁翁得利第605章 我回來了!(中)第391章 趙鞅出征第276章 料敵於先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573章 夷爲郡縣第1章 家族黑歷史第775章 獅子大開口(上)第217章 秋日之陽(二)第657章 大風(14)第411章 父子相見第337章 小司寇第1048章 勞民傷財第312章 其命維新(上)第612章 我的兄弟姐妹(下)第1章 家族黑歷史第84章 蹴鞠練兵第177章 遍尋名醫第321章 無間道(下)第1007章 卸甲第39章 逼門而入第74章 射你一眼第189章 暗潮涌動(下)第166章 成窯成瓷第216章 秋日之陽(一)第1005章 決戰風陵渡(中)第670章 又死了一個卿(上)第299章 苛政猛於虎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第353章 開源節流第64章 仲尼弟子(下)第727章 跳樑小醜第160章 教戰之法第1028章 王孫歸不歸?(上)第916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上第371章 言偃與伯魚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第1034章 列爲諸侯(下)第1073章 江淮藩籬第659章 謝幕第887章 所擊無所不摧第674章 合衆弱以攻一強第80章 陶瓬之器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445章 野心第79章 新絳南市第861章 中山第159章 心亦憂止第42章 勢將去汝!第412章 獵國(上)第583章 問鼎之志第134章 寤寐求之第645章 大風(2)第1047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1205章 萬里關河第727章 跳樑小醜第56章 “民主制度”第889章 禮不伐喪第604章 我回來了!(上)第160章 教戰之法第881章 少樑城下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283章 擲矛兵第44章 始作俑者第929章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第21章 四子分封第664章 六卿的平衡(下)第808章 趙策第497章 再笑傾人國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589章 將神權交予你手第788章 太陽照常升起(中)第57章 雨夜驚變(上)第88章 伊尹之志第334章 脣亡齒寒第738章 禮賢下士第634章 牧野洋洋(下)求月票!第667章 攻城利器(上)第1032章 朝天子(下)第725章 韓氏之敗第838章 舒而脫脫兮……第129章 士相見禮第359章 季嬴第801章 知瑤之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