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8章 王孫歸不歸?(上)

九月下旬,鄭國西南部的負黍等邑。

“這一帶本是周室領地,十多年前,周大夫儋翩率王子朝餘黨反叛,引鄭軍入寇,於是這馮、滑、胥靡、負黍、狐人、闕外六邑被鄭國佔領,之後晉國雖然幫周王一度奪回,奈何很快又陷沒於鄭。”

因爲鄭國把兵力都收縮到新鄭去了,其邊邑抵抗甚微,經過半月鏖戰,一支三五千人趙氏偏師已經佔領了這片區域,王孫勝是這支軍隊的統帥。

再次縱馬鄭地,王孫勝感觸良多。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距離慘烈的陸渾之戰已經過去了小半年,王孫勝和眉間赤成功抵擋了楚國大軍的北侵,甚至把楚昭王拖死在城下。

不過事後,回到河東論功行賞時,王孫勝和眉間赤都狠狠告了對方一狀,王孫勝說眉間赤“不通軍事,擅自越權指揮”,眉間赤說王孫勝“無決死之心,欲臨陣後退”。

這兩人性格相沖,各說各的理,一時間水火難容。

趙無恤的處理還算公正,在聽取陸渾倖存者的證詞後,沒有因與眉間赤更親近而懲處王孫勝,反倒認可了他在陸渾一戰裡臨陣應變,趙無恤親自召見他加以勉勵,賜金帛若干,加食田千畝。

但也僅是如此而已了,因爲對王孫勝的這種“合理判斷”是不可能被公開褒獎的,反觀眉間赤的待遇可高多了,他從廢墟里生還後幾乎成了南線趙軍眼裡的英雄、楷模。趙無恤需要他站在前臺作爲誓死不退表率,所以大加宣傳,加官進爵。不過經過此事,無恤也認爲眉間赤的確沒什麼軍事才幹,索性又調回身邊做郎衛,他曾殺晉國太子的罪就這麼輕輕揭過了……

雖說王孫勝有些嫉妒和憤憤不平,但對於他而言,只要趙無恤不將他雪藏起來,便都能接受。得知新的作戰計劃是征伐鄭國後,王孫勝立刻又主動請纓了,考慮到王孫勝多次與鄭軍交戰,熟悉伊洛地形,趙無恤便讓他帥五千人從周室轘轅關借道,襲擊鄭國後方城邑。

九月下旬,在拿下負黍等邑後,因爲北面有巖幛蒼翠的太室山(嵩山)所阻,王孫勝率部向東,沿着潁水行進。他們逶迤前行,穿過連綿起伏的豫西丘陵進入潁水谷地,鄭國是肥沃而富饒的,不僅有桑麻農田,還有許多果樹林子,大軍完全可以因糧於敵。

兩日後他們到了雍氏城……

雍氏城歷史悠久,相傳爲黃帝命大臣雍父做杵臼之處,故得名雍氏。城池高聳於寬廣肥沃的潁北平原上,下了一場秋雨後,泥濘的地面被一馬蹄和腳印弄得斑駁不堪。

在王孫勝眼裡,一切都是這麼熟悉:外郭那些開裂的夯土牆垣不知是夏還是商就壘起來的,秋雨一掃,縫隙中長滿了厚厚的苔蘚。內郭倒是近年來翻修的,整個城垣近十分方正,牆高兩丈,極爲厚實。不過此城因爲缺少守卒,在趙軍的攻城器械下很快陷落,王孫勝進去後發現,大多數人已經逃走,僅有一些心存僥倖者留了下來。

因爲顧慮攻城者加以利用,城邑周邊十里內的樹林基本被清理一空,然而在內郭裡面的邑寺附近,還保留有一片小小的樹林……

這是一片強壯的榕樹,這些樹木據說和雍氏城一樣古老。尤其是中間的那株,它是這片榕樹羣的始祖,入秋後樹葉漸漸掉落,只剩下樹須無力地垂落下來,像是一位疲倦的老人,但巨大的樹枝又像瘦骨嶙峋的手指一般倔強地伸向天空,最上方的枝條甚至在城外都能看見,幾窩杜鵑鳥在上面築巢,夕陽西下時陸續飛回,發出短促而淒厲的鳴叫。

“子歸!子歸!”

當步入這片樹林時,王孫勝感覺自己的心跳都快停止了。

此城此樹此景,他尤記於心!

想當年,他的父親太子建,就是被鄭人誅殺於此樹之下的啊!

雖然許多事情都是伍子胥後來的追述,但憑藉這零碎的記憶,王孫勝完全可以拼接出當時的情形來……

他的父親太子建,乃楚平王太子,因其未婚妻(伯嬴)爲父王所奪,父子之間遂生隙,加上奸臣費無極的挑唆,太子建被迫離開楚都,居城父。次年,費無極又向楚平王進讒言,誣陷太子建要聯晉叛楚作亂,楚平王有了兒子熊珍後,已視太子建爲眼中釘肉中刺,便決意將他處死,順便把伍子胥一家也滅族了。

太子建並不想他的前輩申生那麼愚忠愚孝,他立刻懼而奔宋,在那裡與一齊國女子生下王孫勝,後來又爲了躲避宋國華向之亂,輾轉入鄭,鄭國將他封在雍氏,做當地大夫,伍子胥也跑來投奔。

在雍氏的最初時光應該是快樂的,雖然這裡已經屬於中原,但距離楚地不遠,氣候差異不大,不但有榕這種南方樹木,民間也漸染楚風。王孫勝可以想象,他的嬰兒時代肯定就是在這片陽光充沛的榕樹林裡睡眼惺忪。

至於大人,他們則在樹影下籌劃陰謀。

人心不足,巴蛇吞象,雖然鄭國君臣對太子建還不錯,但太子建和伍子胥念念不忘回楚復位、復仇,爲此極度期盼抱上晉國大腿。於是太子建便在替鄭出使晉國時與晉頃公勾結,約定晉國攻鄭之時,太子建就在雍氏作爲內應。

然而舉事的時機還沒成熟,太子建的一位親信卻將此計劃出賣給了鄭國君臣,鄭定公和子大叔當機立斷,發兵雍氏,在當地人的配合下,在這片榕樹林裡將負隅頑抗的太子建亂劍戮殺。

至於襁褓中的王孫勝,在母親絕望自殺後,外面的鄭人爲是殺死他還是遺棄在野外而爭議不休的時候,他被膽大包天的伍子胥救走,一大一小踏上了逃亡之路,這一離開,就是三十多年……

“子歸!子歸!”杜鵑還在鳴叫,那一日,想必也是杜鵑啼血吧……

如今王孫勝回來了,回到了他父親生命結束的地方,年已三旬,一事無成,他必須得面對這份仇恨,這是他存活的依據。

待軍隊清點了城內還能搜刮到的糧秣輜重後,一名旅帥前來請示:”校尉,此城如何處置?“

“燒城!”王孫勝毫不猶豫地下達了命令。

“可是……”那旅帥有些遲疑,趙無恤曾經宣佈過的“毋殺民,毋壞室,毋填井”依然是湊效的,他的戰爭目的不是把中原變成一片無人區,尤其是板上釘釘可以拿下的土地,若鄭人不反抗,也不必趕盡殺絕。

王孫勝自有自己的理由:“雍氏南邊就是潁水,潁水再往南數十里便是楚國,此乃楚師北上救鄭必經之地,若楚人來此,雍氏或不能守,與其讓這裡的輜重城邑資敵,不如燒之!”

旅帥訥訥地離開了,走的時候嘀咕道:“且不說楚人會不會來,若留下此邑,不就可以就地防守了麼……”

話雖如此,因爲王孫勝有足夠的“理由”,作爲麾下應該相信他的判斷,趙軍還是執行了這項命令,將雍氏城化爲灰燼!噼噼啪啪,磚瓦牆垣在烈焰中開裂,一些躲在地窖裡沒逃出來的邑民就成了火海里的冤魂。

在烈火焚城的背影下,王孫勝面容冷峻,內心卻在瘋狂地大笑。

如今鄭定公死了,子大叔的兒子游速也在河東戰場殞命了,但對於王孫勝而言,他的復仇纔剛剛開始。

首先,就是這雍氏小城!

趙軍一路放火,整個潁水谷地都被火光映照,環繞雍氏城的樹林、農田和果園都消亡殆盡——只剩下泥土和灰燼,以及四處散落的燒焦的房屋和斷壁殘垣。

這是王孫勝對雍氏助鄭國君臣殺他父親的報復!他只恨不能公然效仿盜跖,盡屠其邑民!

不過還沒結束,已經被一己私憤衝昏頭腦,不再爲整體戰局考慮的王孫勝紅着眼,帶着大軍轉而北上。

往北數十里,便是新鄭近郊,王孫勝將與趙氏大軍匯合於此。這一次,他要讓整日在燈紅酒綠的溱水洧水邊春遊秋獵,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士與女們感到無比的恐懼,他要讓鄭國君臣在絕望中看着城牆被衝破,他要看着曾殺死他父親的這個國家,徹底滅亡,宗廟隳爲塵土!

然而剛剛渡過洧水,瞧見新鄭的城牆,王孫勝便得知了一個令他又驚又怒的消息:

鄭國已向趙氏求和請平,而趙無恤,竟欲釋鄭而不滅!

ps:晚上還有一章(~^~)

第1078章 鐵甲依然在!第538章 巫頌(上)第264章 天下之中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339章 中都的燈滅了第164章 九章數術第1108章 齊桓晉文之事第697章 攜芍藥以求兮(上)第544章 首誅第500章 美人離殤第1063章 棠之戰(中)第319章 十月之交(下)第459章 食鹽戰爭第347章 闞止第1032章 朝天子(下)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1086章 最後的君子第316章 公輸第52章 冬至(一)第579章 孔門的分裂第99章 勇於私鬥第823章 碧血丹心第15章 君子六藝第497章 再笑傾人國第1085章 徐偃王第1018章 吾家之千里駒!第843章 雖遠必誅!第378章 虎入平陽第379章 取威定霸,在此舉矣第974章 欲窮千里目第110章 暴雨將至第994章 楚王親征第75章 騂騂角弓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1201章 長安灞上(下)第966章 熵第125章 奇貨可居(下)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841章 越人語天姥第41章 釜底抽薪第1219章 昊天有成命第766章 宥之?殺之?第780章 臨淄亂(下)第501章 百里而趨利者第751章 反覆無常第1153章 願爲黃鵠兮歸故鄉第1023章 令尹之嘆第272章 甄邑攻略(下)第873章 王孫勝第242章 成人禮第1054章 趙國太子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292章 授土賜民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541章 新宋第214章 如霹靂弦驚(上)第389章 迴歸的希望第755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上第215章 如霹靂弦驚(下)第962章 趙無恤之心(下)第641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上)第42章 勢將去汝!第125章 奇貨可居(下)第943章 刑人(下)第323章 亂(中)第614章 日月當空第1076章 一歲一枯榮第1168章 成大事者第837章 運河第57章 雨夜驚變(上)第1012章 雖行無道第1054章 趙國太子第1132章 東郭先生與狼第367章 楫門而盜第1025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下)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397章 生擒活捉第18章 趙氏公議第23章 君子如玉第571章 誰爲定魯第一功?第409章 壞消息第712章 范蠡文種(上)第1071章 徐州相王第1154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28章 涉彼北山第969章 天子腳下(上)第99章 勇於私鬥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718章 圍衛救魯番外5《亞歷山大,去征服另一半世界吧》第359章 季嬴第247章 兵不厭詐第233章 少而執官第267章 馳逐蹴鞠第608章 南渡北歸第543章 宮闕第1010章 奴隸制第355章 公輸紙第993章 鳴條第768章 當歸 上
第1078章 鐵甲依然在!第538章 巫頌(上)第264章 天下之中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339章 中都的燈滅了第164章 九章數術第1108章 齊桓晉文之事第697章 攜芍藥以求兮(上)第544章 首誅第500章 美人離殤第1063章 棠之戰(中)第319章 十月之交(下)第459章 食鹽戰爭第347章 闞止第1032章 朝天子(下)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1086章 最後的君子第316章 公輸第52章 冬至(一)第579章 孔門的分裂第99章 勇於私鬥第823章 碧血丹心第15章 君子六藝第497章 再笑傾人國第1085章 徐偃王第1018章 吾家之千里駒!第843章 雖遠必誅!第378章 虎入平陽第379章 取威定霸,在此舉矣第974章 欲窮千里目第110章 暴雨將至第994章 楚王親征第75章 騂騂角弓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1201章 長安灞上(下)第966章 熵第125章 奇貨可居(下)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841章 越人語天姥第41章 釜底抽薪第1219章 昊天有成命第766章 宥之?殺之?第780章 臨淄亂(下)第501章 百里而趨利者第751章 反覆無常第1153章 願爲黃鵠兮歸故鄉第1023章 令尹之嘆第272章 甄邑攻略(下)第873章 王孫勝第242章 成人禮第1054章 趙國太子第1221章 惟草木之零落兮第292章 授土賜民第279章 孫子兵勢第541章 新宋第214章 如霹靂弦驚(上)第389章 迴歸的希望第755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上第215章 如霹靂弦驚(下)第962章 趙無恤之心(下)第641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上)第42章 勢將去汝!第125章 奇貨可居(下)第943章 刑人(下)第323章 亂(中)第614章 日月當空第1076章 一歲一枯榮第1168章 成大事者第837章 運河第57章 雨夜驚變(上)第1012章 雖行無道第1054章 趙國太子第1132章 東郭先生與狼第367章 楫門而盜第1025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下)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397章 生擒活捉第18章 趙氏公議第23章 君子如玉第571章 誰爲定魯第一功?第409章 壞消息第712章 范蠡文種(上)第1071章 徐州相王第1154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28章 涉彼北山第969章 天子腳下(上)第99章 勇於私鬥第787章 太陽照常升起(上)第718章 圍衛救魯番外5《亞歷山大,去征服另一半世界吧》第359章 季嬴第247章 兵不厭詐第233章 少而執官第267章 馳逐蹴鞠第608章 南渡北歸第543章 宮闕第1010章 奴隸制第355章 公輸紙第993章 鳴條第768章 當歸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