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

ps:出門在外,今晚只有一個大章。被盜的qq號已找回,沒有造成損失,無須擔心,另外通告讀者,七月不會以任何形式任何渠道跟讀者借錢、充話費等,請不要上當。七月,不差錢……當然推薦票還是差的,求推薦票啊!看着這麼少碼字心情都快沒了

……

三月底的江南,鶯飛草長,吳城胥溪、五湖邊上楊柳垂垂,然而不論城內城外,已是一片大戰來臨前的肅殺。

今年開春以來,吳國高舉扶持諸姬的大旗,與新興的趙國的魯宋泗上劍拔弩張,吳國半數大軍已悉數北調,據說夫差也打算在不久之後揮師親征……

唯一還如往常般安靜的,只怕就剩下城中梅街楝樹弄,伍子胥所居小廬了。

已經從相邦職位上卸任的伍子胥二月份完成邗溝的開鑿後,便被剝奪了一切職務,賦閒在家。他這會穿着一身楚式常服,坐在廳室裡,正在與好友被離投壺消遣時間。

被離年近六旬,乃是伍子胥老交情,當年伍員帶着王孫勝流亡入吳,一度窮困潦倒,無奈之下只能吳市內跣足塗面,手執斑竹簫一管,吹曲乞食。

當時在爲吳國公子光尋找人才的被離正在做吳市小吏,他第一時間便發現了伍子胥異於常人之處,再三追問下得知其身份,這才把他引薦給公子光。

可以這麼說,被離是伍員的舉主,他能做下助吳王闔閭破楚強吳的壯舉,多虧了被離在吳市裡慧眼識珠。

不僅如此,被離看人也極準,楚國伯氏被滅族一案後,伯嚭來吳國投奔。伍子胥與伯嚭雖無私交,但是因爲遭遇相似,同病相憐,就將他舉薦給吳王闔閭。當時陪宴在場的被離只看了一眼,就對伯嚭很不放心,認爲此子舉止鷹視虎步,本性貪佞,不得志時還好,日後若掌握權力,必定會專功而擅殺,恐怕連日後連伍子胥鬥會受到牽累。

當時伍子胥不以爲然,卻沒有料到被離的話會在日後應驗,正是當年窮途末路的伯嚭,時過三十年後,真就爲了寶物、權力、美人而在吳王面前大加諂媚,放勾踐歸山,甚至將伍子胥排擠出朝堂……

所以好顏面的伍子胥一直以來都有些不敢去見被離,直到對她極爲了解的被離自己找上門來邀他飲酒。飲酒怎麼能沒有賭注,於是二人投壺戲耍,被離精於此道,幾乎百發百中,然而伍員卻心不在焉,所投出的箭矢十投九空。

“啪!”這不,他又是一箭投歪,掉到了壺外面去了。

“唉。”伍子胥嘆了口氣,錘了錘老腿打算去撿箭,不料被離已經先站起來,拾起箭對他笑道:“子胥今日神思不屬,莫非是因爲封回了申邑,你膝下無子女相伴,故而嘆氣?”

伍子胥嗤之以鼻:“伍員雖不才,豈是那種會因爲小兒女不孝順就難過的人?”

“的確不是。”被離繞了一圈,又回頭道:“不然的話,便是在爲吳國舟師越海北伐之事而擔憂?”

不必再問,從伍子胥皺起的眉來看,被離便知道自己說對了。

原來,去年秋冬時,吳國和齊國便達成了一個“同盟”,旨在對抗漸有橫掃中原之勢的趙氏——到了今年開春,趙國正式建立,更是讓齊國忌憚不已。夫差也在陳恆說動下,準備大舉北上,與趙無恤對抗,做姬姓諸侯的救世主。

在商量作戰方案時,齊國人提出了一條:趙國幾年前強佔了莒國琅琊,並在那裡建立了一支水師。琅琊阻斷東海,讓齊國、吳國的交通必須繞一個大圈子,若能擊敗琅琊水師,並奪回莒國,那齊國吳國便能順利會師,同時威脅魯國東鄙的安全,由此減輕齊國西部的壓力。

夫差允之,因爲吳國人濱海而居,對大海並不陌生,當年伐越時,吳國舟師就從海上進攻過外越地區,俘獲衆多。

於是王孫駱被夫差點中,讓他帥舟師北上,與齊人約定好三月十二日會於琅琊海上。王孫駱其實並不是一個主戰派,他與伍子胥素有交情,在北伐還是滅越上,站在先滅越一邊。只是君命不可不從,王孫駱再不願,也只能硬着頭皮去打贏這一仗。

故而被離以爲,伍子胥這是在擔憂王孫駱的安危。

他安慰道:“吳國舟師有大舟艅艎,更有三翼、艨艟百餘,縱橫南方江河從沒遇到過敵手,就連擅長水戰的楚國人也被吾等打得節節敗退。王孫駱乃先君長孫,年少有爲,執掌水師,七年前的伐越之役,他便帥船隊從海路深入越地。此次北上雖然有千里之遙,但一路上海岸都由吳國控制,齊人也熟悉琅琊水文,兩國合一,戰勝趙國水師應當不難。畢竟趙無恤雖以陸兵之強聞名,在水上卻不見有多少戰績,如何在海上與齊、吳角力?”

伍子胥苦笑道:“我擔心的不是王孫吃敗仗,我擔心的是王孫若勝,對吳國反倒不好。”

被離大奇:“不憂敗而憂勝,子胥何意?”

伍子胥道:“吳國與楚、越交戰時,舟師乃勝負的關鍵,但北上與趙國相爭,多了舟師不多,少了舟師不少,無論勝負,於全局都無足輕重,最終的決戰依舊要在陸地上展開。但王孫若敗,大王一定會對北方戰事心虛,到時候我再勸諫一番,或許能讓他幡然醒悟,先將後方的越國攻滅,如此一來,吳國雖然難以問鼎中原,卻可以雄霸南方,保有先王基業,世世代代延續下去。可若是王孫與齊人大勝……”

說到這裡,伍子胥面色凝重,起身北望道:“若王孫大勝,只怕大王會更加驕傲,覺得北上爭霸可行,愈發堅定了與趙無恤決戰的念頭。到時候勾踐一定會在後方舉事,此乃趨其小喜,而近其大憂也,到時候,只怕吳國將有亡國之虞。”

被離善於相人,對國事卻沒這麼敏感,伍子胥這麼一說,他才感覺到事態的嚴重性,急問道:“在子胥看來,吳國北上,當真毫無勝算?”

“至多三成,不能再多。”伍子胥篤定地說道:“吳國國力不如趙,其一,吳雖有百萬之民,號稱十萬之兵,實際上卻僅相當於趙國四郡之地,雖然趙氏同樣年年征戰,財政困難得春耕後纔敢徵召出兵,但吳國更糟,大王連年修築宮室、運河,民生凋敝,人心思安。“

”其二,縱然邗溝修通,但就我所知,趙國也在濟水與泗水之間修了一條運河,其調兵南下比吳國調兵北上更快!其三,趙無恤之勢已成,魯、衛、鄒等猶如趙國郡縣,在別人家裡交戰,於吳軍不利,雖然他列爲諸侯讓天子和諸姬戰慄,必有心存不滿者,但吳國也有楚、越這樣的心腹大患啊,若是在趙吳交戰正酣之際後方起火,吳國將不戰自敗!”

說完理由後,伍子胥嘆息道:“故而雖然對不起王孫駱,卻只能祈求他小敗一場,退回吳國,讓大王能清醒清醒了。”

“原來如此。”被離聽後也冷汗直冒,或許,這就是智者老聃所謂的“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吧。

然而未等二人就此事深入聊下去,卻聽到外面一陣歡騰,彷彿整個吳城都在慶賀什麼,一陣接一陣的“萬勝”“萬歲”傳入梅里。

伍子胥和被離對視一眼,連忙朝外走去,問從外面回來的舍人道:“發生了何事?”

舍人不明所以,滿臉喜色地說道:“恭賀家主,吳國舟師於琅琊海上大敗趙人!”

……

“水師北上旗開得勝,此乃大王之威,吳國之福!”

“如此一來,趙無恤應當知曉吳軍的厲害,大王的無敵了!”

“捷報傳回,吳城內外無不歡欣鼓舞,人人都精神勃發,希望隨大王北上建功立業!”

“哈哈哈,此亦二三子之功也!”

姑蘇之臺上,但聞一片阿諛奉承之聲,夫差在伯嚭等人的逢迎下,喜不勝收,卻強自按捺喜悅道:“此次海上小勝只是開始。”

是夜,夫差遂在姑蘇之臺上大擺筵席,慶賀此役。與此同時,與”琅琊海戰”相關的情報還在不斷傳回來,細節慢慢在夫差案前鋪展開來。

身材胖大的伯嚭極其勤快,他像個倡優一般跑出跑進,過了一會捧着一份捷報入內,恭賀道:“大王,大喜,大喜!”

夫差晃着犀角杯笑問:“又有何喜?”

伯嚭道:“原來,此戰齊人本來將敗,幸好王孫駱及時帥吳船趕到,纔將趙人擊敗。事後陳子常千恩萬謝,正式代表其君其父,與王孫駱在船上籤訂盟約。他與王孫將繼續圍困琅琊,爭取早日讓莒國擺脫趙無恤控制,同時齊軍也將進攻魯國北鄙,齊國執政陳乞說,希望早日與大王會師泗上,到時候,齊國願奉大王爲霸主!”

“霸主……”夫差貪婪地舔了舔脣:“此話當真?”

“白帛黑字,千真萬確!”伯嚭也收了陳恆不少好處,此刻處處爲齊國說話。

“齊國在齊桓公時曾經是霸國,故而其子孫素來驕傲,從不輕易服人,甚至對極盛時的晉國,也不假顏色,晉侯也不敢像驅使別國一樣使喚齊國。如今齊國願意奉大王爲霸主,中原諸侯一定會緊隨其後!等到戰勝趙無恤後,連天子也將爲大王的偉業欣喜,派卿士尊稱大王一聲‘伯父’,設壇致伯,五伯九侯,吳實徵之!”

“五伯九侯,吳實徵之……”夫差爲這景象迷醉了,心癢難耐,只想立刻就揮師北上,會獵中原,與趙無恤爭奪這霸主之位,這纔是大丈夫該做的事情,屈居於江南窮鄉僻壤,和越國人打來打去有什麼意義?

至於齊國在“海上之盟”的另一條承諾,他就不太在意了。

“此外,齊國還將獻上姜姓公女,爲大王后宮添色……”

“添色?”夫差不屑一顧,“世上最美的佳人,不就在寡人宮裡麼?”

一高興,夫差甚至讓新寵妾鄭旦露面,跳了一曲美妙的舞曲,鄭旦如羽人下凡,旋舞間香汗淋漓,引起陣陣讚歎,看得伯嚭小眼睛都陷進肉裡去了。

摟着鄭旦的肩膀,夫差自誇道:“王孫駱之父,吾兄太子波曾娶齊國公女爲妻,號稱碩人,乃諸姜最美者也,然而我看她除了身姿高大外,與寡人愛妾比起來,可是差得遠了!”

羣臣唯唯稱諾,伯嚭也奉承道:“大王之貴族乃天上仙子,人間誰人還能比得上她?”

這是實話,鄭旦無論容貌還是身姿,都比勾踐范蠡送給伯嚭那十多個美女強多了,她們加起來,也不若鄭旦一半好,但伯嚭縱然貪財好色,卻也知道,夫差的女人,不是他能染指的,只能壓下嫉意,說些讓夫差高興的話……

卻是夫差懷裡,被誇得滿臉通紅的鄭旦突然笑道:“大王,其實還有比下妾更美的人兒。”

這下輪到夫差愕然了,他有些不信地問道:“何人能勝過愛妃?”

鄭旦垂首道:“下妾在鄭國時,鄰鄉有女名西子,容貌舉止舞蹈都勝過妾一籌,妾縱然不願承認,但此時卻句句屬實……”

夫差頓時來了興趣,開始問那“西子”是何模樣。

“其貌,恍若天仙,螓首蛾眉,能使水中魚兒迷醉沉底;其身姿,素手纖纖,增半分嫌腴,減半分則瘦;其舞,婀娜迷人,一雙笑靨回首,可使全鄉之人呆立半響……總之勝過下妾無數……”

夫差沉默半響,與坐在君榻上如履薄冰,努力控制自己“慾望”的趙無恤不同,他有這時代爲君王者常有的貪得無厭,不論是宮室、權力、面子、美食、美女,都希望擁有更好的,最好的!

所以他曾貪南子之色,有了鄭旦後也對她念念不忘,同時也對新的美色來者不拒,多多益善。

他當即便急促地問道:“西子現在何處?”

鄭旦這時候卻來了一出欲擒故縱,故作嫉妒難過,掩嘴道:“西子若來,大王就不愛妾了,下妾本不該說的……”

夫差管不了那麼多了,扶着鄭旦的肩膀,再度追問道:“她現在何處?”

鄭旦肩膀被夫差鐵掌捏疼了,只能含着淚酸溜溜地說道:“也是不巧,西子在下妾被越人尋到,送來進獻予大王之前,便被到處爲趙侯尋覓美女的趙國使者抓走了,此時此刻,只怕已在鄴城趙宮,趙侯之榻上……”

鄭旦面色不快,可說完此話後,她卻是心裡一鬆。至此,她已經完成了入越的使命,越國也應該能放過她的家人了,只是誇西子之美她心裡不情不願,這般慫恿,也有些對不起寵愛自己的吳王。

只不過,她還是不夠了解夫差。

“又是趙無恤,真是豈有此理!”吳王卻沒了往日憐惜她的樣子,開始歇斯底里起來。

像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又像是在烈火裡滴落的一滴油脂,夫差心中大怒,掀翻了案几,踢倒了銅鼎,嚇得羣臣下拜請罪,鄭旦也連連後退。

隨即,他突然傲然挺立,大聲宣佈道:“寡人心意已決!”

所有人都在仰視傾聽。

“越國勾踐已入吳宮爲奴爲婢,楚軍丟盔棄甲,聞寡人之名而生懼,陳蔡諸侯先後納土內附。先君期盼的南方大霸,大吳之國,即將成型……”

“但這還不夠!”

“寡人的眼睛裡,現在只有中原!”

夫差拔劍目視殿內衆人:“如今邗溝已通,舟車已備,寡人將親自出徵魯泗,帥師伐國,與趙無恤分個勝負!”

夫差捏緊了手中的純鈞寶劍,心中暗暗念道:“十一年前未來得及分出的勝負!以及當下江山美人的勝負!”夫差一直對十一年前他還是太子時,與趙無恤爭宋失利耿耿於懷,此番北上,也算是新仇舊恨一起算了。

吳王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

“大王必勝!吳國必勝!”伯嚭等近臣再度頌揚:“王師北定中原之日,便是趙無恤束手就擒之時!”

“大王!”

誰料在這夫差雄心萬丈的時刻,和往常一樣,一個不和諧的聲音再度響起。

夫差和殿內衆人朝殿外看去,伯嚭的小眼睛頓時眯了起來,露出一絲冷笑,而而夫差則是滿臉掃興,眼中盡是嫌棄與厭惡。

那位宴會未受邀請的不速之客卻又來了。

白髮蒼蒼伍子胥使盡渾身氣力,一把推開試圖攔住他的吳國宮甲,踉踉蹌蹌地邁入大殿,也不管周圍人對他使的眼色,下拜三稽首,隨即昂首道:“大王此時北伐,吳國必亡!”

(~^~)

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5章 東門館驛第552章 豈在多殺傷?第983章 荀伯之後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333章 黃雀在後(下)第1083章 生於憂患第140章 知瑤之謀第457章 天地之大第791章 長平之戰(中)第619章 桃園三結義第1章 家族黑歷史第669章 破城第883章 秦歌一曲(下)第98章 攪動全局第4章 單騎走馬第338章 黑雲壓城第1132章 東郭先生與狼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926章 兵家第746章 長矛對技擊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483章 弱國無外交第722章 公孫勝第50章 殖我田疇(上)第413章 獵國(下)第607章 妻、子、媵、妾第947章 第二次反趙同盟第881章 少樑城下第190章 孟談三策(上)第696章 趙氏包圍網(下)第330章 放虎歸山第762章 降 下第705章 試探第568章 好大一塊封地第829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上)第169章 洵美且都第576章 繼業者第218章 秋日之陽(三)第155章 涅出深山第799章 趙魏第703章 未盡的使命第1132章 東郭先生與狼第20章 術業專攻第607章 妻、子、媵、妾第1020章 分娩第632章 牧野洋洋(上)第1086章 最後的君子第13章 趙樂聯姻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65章 暮春三月第390章 何去何從第318章 十月之交(中)第398章 分崩離析第595章 琅琊臺上風雷起第934章 天道遠第895章 兵者詭道也第93章 鼓而成列第390章 何去何從第337章 小司寇第1133章 中山已滅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142章 好色之徒第880章 剖胸探心第358章 世子之位第1129章 長兄如父第293章 初聞盜跖第198章 山陽遇盜(上)第885章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第274章 齊人來攻第257章 語言障礙第542章 鳴鼓第715章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第567章 列爲正卿第567章 列爲正卿第566章 辯士的風采第29章 威風凜凜第722章 公孫勝第282章 廩丘之役第838章 舒而脫脫兮……第38章 中門迎客第805章 翻手爲雲第298章 仲尼弟子衆生相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956章 合縱(上)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755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上第1111章 子張之儒第219章 秋日之陽(終)第652章 大風(9)第73章 泮宮公學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299章 苛政猛於虎第965章 齊人之福第1023章 令尹之嘆第22章 贈我緇衣第643章 兩軍對壘第294章 尼父之丘(上)第67章 大都無防第230章 士冠禮(上)
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5章 東門館驛第552章 豈在多殺傷?第983章 荀伯之後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333章 黃雀在後(下)第1083章 生於憂患第140章 知瑤之謀第457章 天地之大第791章 長平之戰(中)第619章 桃園三結義第1章 家族黑歷史第669章 破城第883章 秦歌一曲(下)第98章 攪動全局第4章 單騎走馬第338章 黑雲壓城第1132章 東郭先生與狼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926章 兵家第746章 長矛對技擊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483章 弱國無外交第722章 公孫勝第50章 殖我田疇(上)第413章 獵國(下)第607章 妻、子、媵、妾第947章 第二次反趙同盟第881章 少樑城下第190章 孟談三策(上)第696章 趙氏包圍網(下)第330章 放虎歸山第762章 降 下第705章 試探第568章 好大一塊封地第829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上)第169章 洵美且都第576章 繼業者第218章 秋日之陽(三)第155章 涅出深山第799章 趙魏第703章 未盡的使命第1132章 東郭先生與狼第20章 術業專攻第607章 妻、子、媵、妾第1020章 分娩第632章 牧野洋洋(上)第1086章 最後的君子第13章 趙樂聯姻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65章 暮春三月第390章 何去何從第318章 十月之交(中)第398章 分崩離析第595章 琅琊臺上風雷起第934章 天道遠第895章 兵者詭道也第93章 鼓而成列第390章 何去何從第337章 小司寇第1133章 中山已滅第913章 大器晚成第142章 好色之徒第880章 剖胸探心第358章 世子之位第1129章 長兄如父第293章 初聞盜跖第198章 山陽遇盜(上)第885章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第274章 齊人來攻第257章 語言障礙第542章 鳴鼓第715章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第567章 列爲正卿第567章 列爲正卿第566章 辯士的風采第29章 威風凜凜第722章 公孫勝第282章 廩丘之役第838章 舒而脫脫兮……第38章 中門迎客第805章 翻手爲雲第298章 仲尼弟子衆生相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956章 合縱(上)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755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上第1111章 子張之儒第219章 秋日之陽(終)第652章 大風(9)第73章 泮宮公學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299章 苛政猛於虎第965章 齊人之福第1023章 令尹之嘆第22章 贈我緇衣第643章 兩軍對壘第294章 尼父之丘(上)第67章 大都無防第230章 士冠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