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教戰之法

原來如此,難怪她能開藥方治趙鞅的頭痛症,還能爲白麋接生,面對污穢鮮血面不改色。

趙無恤鄭重地應道:“我當盡力而爲!”

有樂祁被囚這座大山壓在心裡,三人自然也沒心思再吃下去,更沒閒情逸趣說什麼新絳之景,泗上風物。

那份趙樂兩家的口頭婚約,似乎樂靈子也已經得知,但兩人都選擇了閉口不談。畢竟只有在樂祁成功脫困後,後續的婚禮和儀式才能繼續下去。雖然無恤猜測,就算樂祁不幸死去,以趙鞅的性格,也會強令他與樂靈子成婚。

於是,又說了幾句話後,趙無恤便和兩女告辭,出了鹿苑。

樂靈子來到下宮後,就住在季嬴這裡,目前看來二女相處融洽。

趙無恤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道:“我在亂想什麼,一個是我姐姐,一個是我未來的妻子,若是性情相投,姑嫂二人相處融洽不是很正常的麼?”

話雖如此,但他此時卻發覺,自己已經出了一身汗,弄溼了蟬衣。方纔他只在季嬴待客的小小廳堂裡坐了半個時辰,居然比幾個月前,在泮宮劍室中從一干範、中行少年的追堵下殺出重圍還要更艱難些。

……

離開鹿苑後,天色近黑,趙無恤當然不能連夜返回成鄉,何況,明天他還要在下宮府庫挑一些有用的東西帶走。

成鄉的代田法、石磨、水車等技術,趙無恤一次性慷慨獻出。他心裡早就暗暗把下宮,乃至於整個趙氏當成自己日後的囊中之物,所以並不覺得可惜。這些地方建設得越好,趙氏在未來的戰爭裡就多了幾分勝算,交到自己手裡時也不必從零開始。

但這些卻也不是完全免費的。難得趙鞅心情不錯,不乘機要點東西怎麼好意思?

愛哭的孩子有奶吃,於是無恤故作可憐地描述成鄉武備不修。士卒披甲率不過三成。而且這也不能怪他,小鄉沒能力大量製作甲冑和兵器。若是以錢帛購買,又因爲這些東西是通關符節上明文禁止的,所以很難得到。

趙鞅瞭然,他對兵甲武備也很重視,便投桃報李,大手一揮給了無恤一枚新的符令,讓他明日去府庫自行挑選所需。

於是無恤便在自己原先的居所睡了一宿,第二日清晨。接到無恤派人傳遞的消息後,子貢專程將車隊分了一半,供無恤運送武備之用。

趙無恤可一點不客氣,手指到處點來點去:十多匹可供騎乘的良馬拉出來,大捆大捆的皮甲,兜胄,新近鑄造,磨得錚亮的戈、矛、劍、厚重的幹盾被一一載到車上。

最後整整運了十車,還順走了十來名技藝嫺熟的鑄匠、弓人、輪人、攻皮之工、設色之工,府庫倉吏心疼得臉都綠了。

一直忙到了午後。趙無恤才帶着數十名下宮匠人、皁吏組成的考察學習小隊,回到了成鄉。

趙無恤甫一下車,就再次忙活開了。他一面讓魯陶翁帶着陶工和國人抓緊建造新的密閉燒窯,準備開始新一輪的燒製。竇彭祖、魯陶翁等人前腳剛走,無恤又召集王孫期,羊舌戎等人來鄉寺商談。

他對二人說道:“如今成鄉粟支兩年之用,兵甲也已經齊備,是時候抓緊對士卒們的訓練了!”

經過上次兩個豬頭兄長派人偷襲成鄉的事情後,趙無恤便提高了警惕,新軍法已經頒佈,讓王孫期先帶着八位兩司馬學習。再傳授給伍長們熟悉。

大字不識的普通鄉卒,自然是不可能將五十四條禁令一一背下的。而趙無恤的主要目的,也是讓軍吏。也就是兩司馬,甚至是伍長們記牢。不能掌握者,就可以脫下軍吏的甲衣,滾做普通兵卒去了,於是這些天來,到處可見同樣是文盲的兩司馬和伍長們苦背禁令。

而普通兵卒,就得靠軍吏的小杖來收拾了,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既然腦子記不住,那就用身體去記住!抽得你小腿上全是菽豆般的傷痕,還記不住?

有了這個基礎,練兵和軍事改革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畢竟,六卿乃至於天下諸侯最終的較量,還是要看誰的拳頭硬。當年管夷吾的確是把齊國經濟治理得井井有條,國富民強。但若不是靠了遠征山戎,存邢救衛,又尊王攘夷,以兵威恐嚇楚國的赫赫武功,齊小白想做霸主,還真沒那麼容易。

現如今,成鄉的經濟基礎已經初步打好,而種夏粟的農忙時節也剛剛過去,無恤決定讓士卒們初步脫產,不用再去開挖各里溝渠和肥田。與其讓他們閒着,不如進行下一輪的訓練,訓練的理由,自然還是子虛烏有的“防備盜寇”。

作爲軍吏,就沒有不愛練兵的,王孫期和羊舌戎對此十分贊同:“國之大事,在戎與祀,本應如此,一切都聽君子吩咐!”

趙無恤半年來以蹴鞠之法練兵,只能起到讓兵卒令行禁止和養成集體行動的習慣。雖然效果顯著,但要是就這麼拉上陣,顯然是不行的。

上次的騎兵兩和田賁所率的步卒在山下打的伏擊戰,與其稱之爲戰役,還不如叫械鬥。嗯,趙五鄉長阻擊趙二、趙三鄉長的械鬥。

而且,那些都是以下宮趙兵爲主的精銳,以多打少,對方並無戰心。可若是對上了範、中行的族兵,兩軍正面對決,或是處於人數劣勢,就保不準會發生什麼了,而成鄉其餘鄉卒的戰鬥力,更是不容高估。

士卒在戰鬥中往往死於沒有技能,敗於不熟悉戰法,故古人云,用兵之法:教戎爲先!

於是之後幾天裡,原本作爲蹴鞠場地的打穀場上旌旗招展,金鼓敲擊有聲,閒暇的國人們聞訊,知道君子要開始練兵了,也跑來觀看。

分配卒伍,安排隊列,蹴鞠練士等基礎訓練還是很有必要的,趙無恤還記得初來成鄉時,鄉人們站個隊列都要半個早上。或弓腰斜眼,或腆肚張望,怎麼看都像陣而不整的烏合之衆。

但現如今,他身穿戎裝,扶着劍在臺上放眼望去,所見的卻是一支秩序井然的卒伍。人數雖少,卻已經不再是一羣上陣即潰的新兵了。

第997章 心蕩第230章 士冠禮(上)第520章 滄浪之水第1056章 西施(下)第1031章 朝天子(上)第217章 秋日之陽(二)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856章 弱冠系虜請長纓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149章 輕騎夜擊(下)第798章 走投無路第307章 兩小兒辯日第551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下)第340章 巫頌(下)第92章 劍名獬豸第894章 孫武子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57章 雨夜驚變(上)第1081章 肯爲君王捲土來?第1102章 有嬀之後第492章 侯犯第938章 蟲豸第550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上)第143章 欲言又止第969章 天子腳下(上)第982章 虎頭蛇尾第993章 鳴條第1214章 雖王可也!第631章 爲淵驅魚(下)第977章 千乘萬騎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301章 魯城曲阜第1200章 長安灞上(上)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131章 誰爲陪襯第588章 神靈的居所第479章 孔方兄第1140章 再戰饒樂水第583章 問鼎之志第161章 修我戈矛第580章 鍛鐵的女劍師第1169章 金陵王氣第141章 上善若水第437章 時也運也第277章 前進的方陣第282章 廩丘之役第1213章 今天下三分第852章 沙場秋點兵第387章 齊人兵鋒,不在西魯!第262章 引狼入室第986章 韓之戰(下)第576章 繼業者第1162章 大道第301章 魯城曲阜第84章 蹴鞠練兵第218章 秋日之陽(三)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54章 冬至(三)第206章 君子有召第703章 未盡的使命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930章 鄒魯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358章 世子之位第245章 韓氏勁弩第399章 驅虎吞狼第652章 大風(9)第505章 桐宮之囚(上)第1068章 苦心人天不負第996章 楚巫第751章 反覆無常第794章 壁壘第725章 韓氏之敗第927章 將軍白髮第911章 沸鼎(上)第1182章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第47章 心懷愧疚第255章 募兵制第352章 將治魯第1207章 內諸夏而外夷狄第567章 列爲正卿第1061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482章 戰和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237章 道路輿第403章 善者勝於未戰之時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27章 遠送於野第944章 白虹貫日第197章 有狐綏綏第526章 弒君者(中)第852章 沙場秋點兵第679章 叛臣第148章 輕騎夜擊第919章 日出東南隅第348章 孔夫子的局(上)第859章 龍城飛將第85章 中原有菽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348章 孔夫子的局(上)
第997章 心蕩第230章 士冠禮(上)第520章 滄浪之水第1056章 西施(下)第1031章 朝天子(上)第217章 秋日之陽(二)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856章 弱冠系虜請長纓第288章 鄟澤之盟,高唐之謀第149章 輕騎夜擊(下)第798章 走投無路第307章 兩小兒辯日第551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下)第340章 巫頌(下)第92章 劍名獬豸第894章 孫武子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57章 雨夜驚變(上)第1081章 肯爲君王捲土來?第1102章 有嬀之後第492章 侯犯第938章 蟲豸第550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上)第143章 欲言又止第969章 天子腳下(上)第982章 虎頭蛇尾第993章 鳴條第1214章 雖王可也!第631章 爲淵驅魚(下)第977章 千乘萬騎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301章 魯城曲阜第1200章 長安灞上(上)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131章 誰爲陪襯第588章 神靈的居所第479章 孔方兄第1140章 再戰饒樂水第583章 問鼎之志第161章 修我戈矛第580章 鍛鐵的女劍師第1169章 金陵王氣第141章 上善若水第437章 時也運也第277章 前進的方陣第282章 廩丘之役第1213章 今天下三分第852章 沙場秋點兵第387章 齊人兵鋒,不在西魯!第262章 引狼入室第986章 韓之戰(下)第576章 繼業者第1162章 大道第301章 魯城曲阜第84章 蹴鞠練兵第218章 秋日之陽(三)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54章 冬至(三)第206章 君子有召第703章 未盡的使命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930章 鄒魯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358章 世子之位第245章 韓氏勁弩第399章 驅虎吞狼第652章 大風(9)第505章 桐宮之囚(上)第1068章 苦心人天不負第996章 楚巫第751章 反覆無常第794章 壁壘第725章 韓氏之敗第927章 將軍白髮第911章 沸鼎(上)第1182章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第47章 心懷愧疚第255章 募兵制第352章 將治魯第1207章 內諸夏而外夷狄第567章 列爲正卿第1061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482章 戰和番外11《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上)第237章 道路輿第403章 善者勝於未戰之時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27章 遠送於野第944章 白虹貫日第197章 有狐綏綏第526章 弒君者(中)第852章 沙場秋點兵第679章 叛臣第148章 輕騎夜擊第919章 日出東南隅第348章 孔夫子的局(上)第859章 龍城飛將第85章 中原有菽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348章 孔夫子的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