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汝陽的火光

盜跖繫上腰帶後回來了,他背後是成周城頭的一片寂寥,前方則是手下們的起鬨和呼嘯。

當然,軍中那些本分的魯國農民靦腆地笑了一會後就停了,還有人擔心地看着城頭,畢竟魯國相當於是一個小東周,文化較爲保守,雖然這些年在趙氏統治下活躍了不少,但對於上位者的敬畏根深蒂固地存在他們的心中。

盜寇出身的那些則對盜跖的作爲習以爲常,他們嬉笑怒罵,喊着”軍將壯哉!“甚至還有人想要效仿盜跖所爲。

但王孫勝和監軍制止了他們,等盜跖靠近後,王孫勝嚴肅地看着他:”軍將可知,當年秦穆公派遣三將伐鄭,秦軍過周北門,行軍不披掛甲冑,而且還有士人玩起了超乘炫耀武力,於是周王孫滿曰,秦師無禮,不敗何待!於是秦師果然有崤之戰的慘敗。今日軍將溺於成周東門,無禮至極,不但會爲吾等此行埋下隱患,若是激怒周人,導致周室偏向連橫,又該如何是好?”

盜跖卻不以爲然:”周人都是沒卵的慫貨,城內一點音信都沒有,不必擔憂。”

柳下跖是貴族柳下氏的庶孽棄子,不容於世俗禮法,尤其對王侯權貴最爲痛恨,他當年橫行天下,侵暴諸侯,從來就沒把這些肉食者放在眼中,就算成周頂着天子腳下的名號,他也就當是路過了一個螞蟻窩。

而且歸根結底,他當年雖然敗於趙無恤,丟了大野澤,但只要隻身離開並非難事,去楚國、齊國一樣能聚集起一批窮苦兄弟,縱橫山海之間,不受拘束的他,卻爲什麼要降了趙氏。甘願做他的鷹犬?

這絕非捨不得拋棄手下的羣盜這麼簡單。

盜跖從未與人說起過,他之所以降趙,主要是因爲趙無恤與其他肉食者不同,他身居高位,卻能與行伍百姓站在一條線上,對抗齊國、三桓時,更有種敢把公侯拉下馬車,讓他們在地上啃一嘴泥巴的氣勢!

這麼多年了,盜跖還能不清楚那些人的德行?多半是一些依靠民脂民膏生存的碩鼠,他們自負,高傲,**奢侈,貪婪狂妄,寄生在各自的領地上,將治下百姓逼得活不下去。

類似的人,他做盜寇時見一個殺一個,但終究是小打小鬧。

可跟着趙氏這些年,盜跖卻不知已攻破了多少城邑,殺了多少卿大夫,見證了多少君侯慘死。這是他做區區小盜時做不到的,只有趙無恤這種竊國大盜,纔有可能做到盜跖想做卻辦不到的事情:毀滅天下的秩序,將那些狗屁周制禮法盡數摧毀!

至於毀滅之後趙無恤要如何重建,那就不關盜跖的事了,計然等人胸中自然會有韜略,他追求的是摧毀秩序的痛快,還有對整個周禮體制的報復。

軍隊漸行漸遠,盜跖回頭望着王城、成周,暗暗想道:”周室的這些宗周遺老的後裔,是天下貴族裡最腐朽,最無能的,這成周早就該毀滅了。我這泡尿,只是個開始。等着瞧吧,等此次吾等大敗連橫後,不用幾年,趙卿便能劍指成周,到時候我依然可以做他的馬前卒,將城內苟蠅苟且的殘渣一掃而空,讓周天子顏面掃地!“

……

當年子貢遊說鄭國進攻汝水伊洛之地,極力將伊洛之地說成一處戰略要地:南出三鴉,則拊宛葉方城之背;北首伊闕,則當週之胸;西指崤函,而河外之勢動;東顧潁川,則新鄭危急。

這樣一處棋劫之地當然至關重要,鄭國幾年前和楚國以汝水爲界,瓜分了蠻氏子國,在伊洛地區建立了汝陽、陸渾、陰三座東西排布的城邑,形成一條狹長的疆域。由此便居高臨下,獲得了對韓氏河外地、成周洛陽的先手。

這次韓氏之所以在三方聯軍進攻下潰敗得如此之快,與鄭國統帥遊速率軍直接從這條路深入河外也有莫大的關係。

但與之相似,在盜跖看來,鄭國的這條狹長疆域從南邊包圍成周,對洛陽造成直接威脅,那他們也將暴露在從洛陽南下的攻擊之下。

盜跖帶領趙軍走的就是這樣一條路線,在經過成周後繼續南行,是夜在伊闕紮營,第二日溯伊水而上,連續行軍數十里,走到了周鄭邊境。

到了第三天,他們就突然出現在汝陽城北了。

鄭國的全部兵力大概有四軍,在大戰開始後一分爲二,兩軍在國內留守,防備趙氏和宋國,剩下的兩軍則在遊速的率領下西進,配合秦魏打擊韓氏,相對而言,中間的汝陽等地就較爲空虛。

但這座城池也是鄭國物資、援軍西去的中轉站,數不清的糧食堆積於此。

看着夜色重重下的汝陽,盜跖不由鬆了口氣,和情報裡說的一樣,因爲近幾年才倉促修建,汝陽很多牆垣仍然是木製的,縱然有些地方是夯土,但也不算高。

不過鄭國人應該是接到消息了,城頭正慌慌張張地排兵佈陣呢。

王孫勝問道:”吾等行蹤已暴露,將軍依然要強攻麼?“

盜跖很有信心:”守城不過千人,一夜便能破之。“

像這種夜色裡打家劫舍的活,是他最拿手的了,何況這次軍中還帶着簡易的弩炮,足以橫掃城頭的敵人。在他看來,這是一根好啃的肉骨頭。

趙軍萬餘人有條不紊地歇息造飯後,入夜時分點着火把,弩砲架好,火箭齊射,開始了進攻。

鄭國人的弓手在弩砲轟擊下根本擡不起頭來反擊,經過一夜鏖戰,到黎明時分,已經有幾處木牆被燒燬。趙軍仗着人多,頓時衝殺近來,高大的魯人步卒持盾先進,其餘衆人隨之而入,拼死衝殺,只用了不到一個時辰就攻佔了汝陽。

攻破汝陽後,盜跖騎馬入城,掃清殘敵後,果然在城內發現了大批堆積成山的糧食草料,以及器物輜重。他讓將士們好好飽餐一頓,又留下一部分行軍口糧後,就點起了一把大火,將這些屯糧盡數燒燬。

粟麥在被燒焦時散發出濃郁的糧食香味,衆人都有些捨不得,盜跖卻對他們說,當年晉軍在鄢陵之戰打敗楚軍後,也是吃了三天糧食,然後將其餘全部燒燬,一粒也沒往家裡帶。

只有這樣,才能最大地打擊鄭國人的士氣和作戰的決心。

現在糧草被燒,西邊正在進攻韓氏河外地的鄭兵就要難過了,雖然韓氏已經對河外地區進行了開發,可去年大旱,河外的糧食都被拿去救濟河東河內了,因糧於敵很不容易。

盜跖這邊拿楚國人的失敗作例子,楚國的王孫勝卻沒有什麼異議,就在汝陽城內到處都是火光時,他則登上了南城牆垣,努力想要看清汝水對岸的情形。

但城內黑煙繚繞,根本看不清晰,他揉了揉眼睛,被薰出了眼淚。

那裡曾經是蠻子國,在鄭楚將其瓜分後,就變成了楚國的汝陰縣。

汝陽汝陰,只隔着一條汝水。

王孫勝從襁褓時候起,便再也沒回過楚國,此時此刻,對於他而言,鄉愁正是一灣淺淺的汝水,他在這頭,而荊楚在那頭。

荊山,方城,漢水,雲夢澤……

從未有過如此強烈的感覺,他彷彿能體會到,先祖的英靈在那邊呼喚他。

不過這種感覺很快就被盜跖的傳喚打斷了,等王孫勝過去時,盜跖已經讓將士們收拾好行囊,準備再次開拔。

”吾等的下一站是陸渾。“

”軍將說打哪就打哪!“盜跖用他兇猛的打法證明了這條戰略的可行性,趙軍此時的鬥志很高昂。

但這也意味着,王孫勝要離他的故鄉遠上一些,但離開汝陽時,他並沒有回頭去看汝水對岸的“楚國”。

“那不是我的家。”他想,他的家在太子建流亡的那一刻起就開始飄忽不定了,現在的楚國,是對太子建和王孫勝耿耿於懷的楚昭王的國,根本容不下他。

他不知道的是,驚聞汝陽的火光後,楚國汝陰的縣吏皺着眉看了一夜,已經將此事飛馬向駐守宛、葉的葉公報告了。

王孫勝,也就是歷史上的白公勝並不知道,他就這麼和命運中最大的敵人,葉公子高擦肩而過……

……

陸渾之戎是允姓戎的別部,他們的老家在遙遠的西陲一帶,春秋中期迫於秦國壓力,遷入伊洛上游,三十多年前,晉國以到三塗山祭祀爲名,暗中跟隨大軍,將陸渾戎剿滅所。亡國後的陸渾逐漸被編戶齊民,遺民或是華夏化,或作爲徵召的優良兵種,在秦、晉、鄭、周、楚之間到處投靠。

盜跖甚至在沿途就招募了一些有奶便是孃的陸渾人,藉助他們熟悉山路的特點,擊破了守備空虛的陸渾城。

險要的山城內,又一次部署會議召開了。

盜跖指着地圖讓衆將觀看,陸渾城位於熊耳山東麓,伏牛山北麓,外方山(嵩山)西麓,三山環繞,伊水競流。

如果說位於汝水北岸的汝陽城是鄭人的屯糧重地,那陸渾便是鄭國援軍西去的必經之路。

”陸渾之後,大軍要隨我去陰地,但必須有人留下來守衛陸渾,務必不能讓鄭國人一兵一卒過去!”

盜跖目視衆將吏,最後將目光定在了王孫勝臉上,露出了一絲志在必得的笑意:“王孫,吾聽聞,你與鄭人有殺父之仇?”

(~^~)

第1章 家族黑歷史第227章 衛國叛晉第925章 《用間篇》第1122章 遠赴絕域第505章 桐宮之囚(上)第917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中第812章 大國上卿(中)第543章 宮闕第949章 樹挪死人挪活第473章發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第464章 趙卿歸6來第1074章 追亡逐北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812章 大國上卿(中)第327章 梟臣的末路(上)第838章 舒而脫脫兮……第143章 欲言又止第680章 中牟之降第745章 爲何而戰?第229章 冬至前夜第297章 軍旅之才第521章 摘桃的來了第255章 募兵制第28章 涉彼北山第167章 子貢的抉擇第843章 雖遠必誅!第207章 聞戰不懼第955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下)第341章 盜亦有道(上)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904章 巨輪第374章 刺殺!第1184章 白公勝變法(下)第1085章 徐偃王第331章 豎子不可與之謀!第154章 亡羊補牢第177章 遍尋名醫第1035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上)第923章 移花接木(下)第752章 汶水滔滔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1057章 《南征記》譯者序第382章 “西魯互保”第719章 敵在西魯第389章 迴歸的希望第447章 交鋒第544章 首誅第199章 山陽遇盜(下)第339章 中都的燈滅了第912章 沸鼎(下)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103章 囹圄隸妾第892章 過河卒第824章 大學第952章 連橫(下)第128章 竊國大盜第1118章 封建子弟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439章 靈鵲(上)第194章 醫扁鵲第483章 弱國無外交第290章 莫善於借貸第886章 少樑砲第609章 衛國太子第261章 天生尤物第683章 河伯娶妻第538章 巫頌(上)第921章 鄰人失火第384章 禮樂征伐自大夫出第583章 問鼎之志第191章 孟談三策(中)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764章 糧食問題第718章 圍衛救魯第984章 韓之戰(上)第879章 虎狼之師?第341章 盜亦有道(上)第256章 趙武卒第530章 牝雞司晨第404章 攻敵所必救?第415章 這真是減竈計第1172章 復仇之義(上)第190章 孟談三策(上)第302章 落魄的三桓第276章 料敵於先第1027章 虢鄶之間第46章 一生之敵第1051章 擒賊先擒王第323章 亂(中)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943章 刑人(下)第116章 存滅繼絕第1067章 可勝者,攻也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960章 銅鞮宮第975章 殺人盈野
第1章 家族黑歷史第227章 衛國叛晉第925章 《用間篇》第1122章 遠赴絕域第505章 桐宮之囚(上)第917章 眼看他樓塌了 中第812章 大國上卿(中)第543章 宮闕第949章 樹挪死人挪活第473章發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第464章 趙卿歸6來第1074章 追亡逐北第1158章 周德已衰第812章 大國上卿(中)第327章 梟臣的末路(上)第838章 舒而脫脫兮……第143章 欲言又止第680章 中牟之降第745章 爲何而戰?第229章 冬至前夜第297章 軍旅之才第521章 摘桃的來了第255章 募兵制第28章 涉彼北山第167章 子貢的抉擇第843章 雖遠必誅!第207章 聞戰不懼第955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下)第341章 盜亦有道(上)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904章 巨輪第374章 刺殺!第1184章 白公勝變法(下)第1085章 徐偃王第331章 豎子不可與之謀!第154章 亡羊補牢第177章 遍尋名醫第1035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上)第923章 移花接木(下)第752章 汶水滔滔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1057章 《南征記》譯者序第382章 “西魯互保”第719章 敵在西魯第389章 迴歸的希望第447章 交鋒第544章 首誅第199章 山陽遇盜(下)第339章 中都的燈滅了第912章 沸鼎(下)第47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103章 囹圄隸妾第892章 過河卒第824章 大學第952章 連橫(下)第128章 竊國大盜第1118章 封建子弟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439章 靈鵲(上)第194章 醫扁鵲第483章 弱國無外交第290章 莫善於借貸第886章 少樑砲第609章 衛國太子第261章 天生尤物第683章 河伯娶妻第538章 巫頌(上)第921章 鄰人失火第384章 禮樂征伐自大夫出第583章 問鼎之志第191章 孟談三策(中)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764章 糧食問題第718章 圍衛救魯第984章 韓之戰(上)第879章 虎狼之師?第341章 盜亦有道(上)第256章 趙武卒第530章 牝雞司晨第404章 攻敵所必救?第415章 這真是減竈計第1172章 復仇之義(上)第190章 孟談三策(上)第302章 落魄的三桓第276章 料敵於先第1027章 虢鄶之間第46章 一生之敵第1051章 擒賊先擒王第323章 亂(中)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370章 吳國人來了第943章 刑人(下)第116章 存滅繼絕第1067章 可勝者,攻也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960章 銅鞮宮第975章 殺人盈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