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決定做一根藤

春夏之交的季節,距離高考越來越近了,柳翠霞卻毅然放棄了曾經執着的目標。儘管有熱情和衝動,但畢竟她只是個涉世未深的單純的小女孩兒。在街頭輾轉了幾天,“招工”字樣的廣告,看到了不少卻沒有人肯錄用臉上稚氣未脫的她。柳翠霞每天都垂頭喪氣,惆悵不已。

這段時間,李淑枝把小女兒翠瑩也接了過來。儘管知道以後的日子會更艱難,但她不願繼續拖累自己的父母,因爲孃家也並不富裕。何況哥哥已經四十幾歲了,剛剛說上了一個媳婦,以後孃家要添丁進口了,生活就更不容易了。丈夫單位給了一些喪葬費和撫卹金,雖然不多,但送小女兒入學還是足夠的。一所隸屬郊區農村的小學接收了那個孩子,那時的小學都有學前班,老師建議讓從未接受過教育的小翠瑩從學前班讀起。

柳翠霞既然已經放棄學業,那麼接送妹妹的事,她也自覺的幫了母親。只是每次走到那所小學附近,她都不敢左右張望,就因爲她剛剛離開的中學和小學在一條直線上。她最怕的就是遇見老師和同學,所以每次站到那個地方,她都會低着頭。這次她又一次低着頭,在小學門口等妹妹了,突然一個人走到了她的對面。雖沒有擡起頭,但僅看衣着和影子她就已經猜出了是誰,因爲太熟悉了,於是她更不敢擡起頭了。

柳翠霞向旁邊躲了一下,仍低着頭。

“你準備一直這樣躲避嗎?如果你連最熟悉的人,都選擇逃避不予理睬,你怎麼有勇氣面對生活的未來?擡起頭,看着你熟悉的地方,看看有可能隨時遇到的熟人。”

柳翠霞知道已經躲不過,這才微微擡起頭,用怯懦的眼神看着對方。同學兼好友畢佑正用質問的眼神看着她。

“不要再勸我了,我不會再回學校了。”柳翠霞已經感覺到自己眼裡有液體在波動,她擡起手臂輕輕地揉了一下,聲音微顫的說。

“好,我不勸你。我只想聽你告訴我,你找到工作了嗎?找到你生存的價值了嗎?”畢佑的話語依舊很有力,但那種力量只是說話的氣力而已,對於柳翠霞並未起到任何作用。這段日子,柳翠霞把所有的可能都想過了。此刻她們母女三人的生活就像懸在一條深溝裡,四壁有枯枝和青藤,假若抓住一根藤就有爬上去的希望。然而,如果她繼續求學,那麼母親可能連抓住藤蔓的力氣都會失去,很可能會一下墜落到底。

“你不懂,我要做一根藤蔓你知道嗎?我要讓我娘藉助我的力量,爬出深不見底的溝壑。”柳翠霞的這句話,讓畢佑一時不知如何回話了?看着柳翠霞的眼睛,他看出了一種酸澀。

“明天是週末,你等我,我帶你去一個地方。”畢佑說完這句,頭也不回地走了。

柳翠霞雖不明白畢佑的意思,但那個約,她還是很想赴的,那是發自內心的衝動,是不由自主。

第二天妹妹不用去上學,可以一個人在家裡寫作業,早飯後的柳翠霞就已經坐立不安的在等待了。終於門口響起了自行車清脆的鈴聲,她下意識地整理了一下剛剛梳好的馬尾辮兒,然後又拿過鏡子照了一下自己姣好的面容。

“姐,你要出去嗎?”妹妹問了一句。

“姐出去有點事兒,你乖乖在家等着,姐回來給你買個冰棍兒。”柳翠霞摸了一下口袋裡的零錢,給了妹妹一個承諾。

“嗯,你去吧,我保證很乖。”妹妹天真的笑了,柳翠霞推開門走了出去。

畢佑正在門口等她。

“走吧。”畢佑說了一句,推車走在前面,柳翠霞沒有說話跟在他身後慢慢走。直到出了那所大院子,柳翠霞看看左右沒人,纔敢坐上了畢佑的自行車。畢佑那輛自行車剛剛買了半年,還比較新,是當時最流行的山地自行車。由於前面的橫樑有些矮,那一款的好像女孩兒也有很多青睞的。

“去哪裡?”柳翠霞很拘謹的坐在後面,怯生生的問了一句。那邊有一個新建的廣場,咱們可以去那裡練車。”畢佑一邊用力瞪着自行車,一邊解釋說。市區的確剛建了一個廣場,那時還沒有興起廣場舞,也沒有兒童娛樂設備,所以人流並不多。

“練車?啥意思?”柳翠霞有些疑惑。

“是你,你應該好好練習騎自行車了,哪有那麼大了還不會騎自行車的?你還想找工作,難不成多遠的路都步行上下班嗎?”畢佑這番話,讓柳翠霞終於明白了他約她出來的目的。確實這些年她沒有學會騎自行車,主要是因爲家裡生活十分拮据,以前唯一的一輛自行車也在那場可惡的車禍裡,與他的父親一起“殞命”了。柳翠霞對畢佑再次萌生了感激,這難得的機會她要把握住,藉助畢佑的自行車學會。

那天畢佑認真幫了她,一直在後面幫她扶着,柳翠霞仍舊戰戰兢兢,騎上車後走的都是歪歪扭扭的線路。

“哎呦,你膽子太小了。下來先歇會兒吧,等會兒我再幫你扶着。”畢佑擦了擦額頭的汗珠,喘着氣說,柳翠霞慢慢悠悠的停住了車。那天畢佑給她講解了技巧,並一直鼓勵她放大膽子不要懼怕行人和車輛,只要心裡不慌,手和腳穩住就可以了。柳翠霞謹記在心,很快心理放鬆了一些,終於騎行走出的那條車轍不再那麼彎曲了。

從早上到中午,他們決定回去吃口飯下午再接着練。回去的路上,柳翠霞買了中午需要的青菜。她答應妹妹的冰棍兒,卻是畢佑付的錢,一下買了三根當年算是最好的奶油雪糕。

“這是你的,這是我的,這根給小妹妹帶回去。”畢佑將一根雪糕遞給柳翠霞,她的臉上頓時飛起了紅暈,她羞澀的一笑接了過來。

回到家,匆匆做了午飯,和妹妹吃過之後,又給母親留了一些在鍋裡。畢佑又撥響了自行車的鈴鐺,柳翠霞知道他是在催促她。

“姐,還給我買一根雪糕嗎?”妹妹又看着她問了一句。

“啊?哦……好,好。”柳翠霞又答應了一句。

又練習了一個下午,她的車技又熟練了一些,柳翠霞心裡增添了不少自信。從那天起連續了幾個週末,他們都去那個廣場練自行車,柳翠霞也很快學會了,基本可以獨自上路了。

她更加感激畢佑,所以當畢佑再次說出將要搬走時,她突然心裡非常難捨。

第八章 突來變故第二十七章 林中長談第二章 這個家很陌生第二十八章 穿越女隔世的初吻第十章 輟學第十五章 相親第二十五章 準備訂婚第七章 初遇年少時第十二章 贈車第三十五章 緣起前世第十四章 提起婚事第十四章 提起婚事第三十二章 意外重逢第二十三章 一起就餐第十二章 贈車第三十五章 緣起前世第二十七章 林中長談第二十六章 第一次拉手第五章 異世入學第二十一章 一起去集市第二十九章 深夜·影子第二十四章 他認定了她,但卻貪心不改第二十七章 林中長談第二十六章 第一次拉手第十章 輟學第十四章 提起婚事第十七章 另一張面孔第十七章 另一張面孔第二十四章 他認定了她,但卻貪心不改第三十二章 意外重逢第二十二章 第一件禮物第七章 初遇年少時第十三章 遺憾的別離第十九章 父親盤問無果第三章 陌生的親人,真摯的情第二十一章 一起去集市第五章 異世入學第六章 轉學省城第二十一章 一起去集市第二十九章 深夜·影子第十四章 提起婚事第三十三章 再現怪夢第十章 輟學第二十七章 林中長談第六章 轉學省城第十三章 遺憾的別離第二十六章 第一次拉手第二十五章 準備訂婚第十九章 父親盤問無果第二章 這個家很陌生第十章 輟學第二十五章 準備訂婚第二十八章 穿越女隔世的初吻第二十九章 深夜·影子第十三章 遺憾的別離第三章 陌生的親人,真摯的情第三十章 那一夜第三十章 那一夜第十三章 遺憾的別離第十二章 贈車第十三章 遺憾的別離第十六章 互留聯繫方式第六章 轉學省城第十五章 相親第二十八章 穿越女隔世的初吻第四章 夢裡的囑託第二十七章 林中長談第一章 七歲女穿越第十章 輟學第三章 陌生的親人,真摯的情第三十三章 再現怪夢第七章 初遇年少時第二十一章 一起去集市第十四章 提起婚事第四章 夢裡的囑託第一章 七歲女穿越第三章 陌生的親人,真摯的情第十八章 老父親借錢第十一章 決定做一根藤第十二章 贈車第十章 輟學第十一章 決定做一根藤第二十四章 他認定了她,但卻貪心不改第十三章 遺憾的別離第三十章 那一夜第八章 突來變故第二章 這個家很陌生第二十五章 準備訂婚第二十三章 一起就餐第二十九章 深夜·影子第二十章 答應訂婚第三十四章 孝敬、報恩第九章 父親離世
第八章 突來變故第二十七章 林中長談第二章 這個家很陌生第二十八章 穿越女隔世的初吻第十章 輟學第十五章 相親第二十五章 準備訂婚第七章 初遇年少時第十二章 贈車第三十五章 緣起前世第十四章 提起婚事第十四章 提起婚事第三十二章 意外重逢第二十三章 一起就餐第十二章 贈車第三十五章 緣起前世第二十七章 林中長談第二十六章 第一次拉手第五章 異世入學第二十一章 一起去集市第二十九章 深夜·影子第二十四章 他認定了她,但卻貪心不改第二十七章 林中長談第二十六章 第一次拉手第十章 輟學第十四章 提起婚事第十七章 另一張面孔第十七章 另一張面孔第二十四章 他認定了她,但卻貪心不改第三十二章 意外重逢第二十二章 第一件禮物第七章 初遇年少時第十三章 遺憾的別離第十九章 父親盤問無果第三章 陌生的親人,真摯的情第二十一章 一起去集市第五章 異世入學第六章 轉學省城第二十一章 一起去集市第二十九章 深夜·影子第十四章 提起婚事第三十三章 再現怪夢第十章 輟學第二十七章 林中長談第六章 轉學省城第十三章 遺憾的別離第二十六章 第一次拉手第二十五章 準備訂婚第十九章 父親盤問無果第二章 這個家很陌生第十章 輟學第二十五章 準備訂婚第二十八章 穿越女隔世的初吻第二十九章 深夜·影子第十三章 遺憾的別離第三章 陌生的親人,真摯的情第三十章 那一夜第三十章 那一夜第十三章 遺憾的別離第十二章 贈車第十三章 遺憾的別離第十六章 互留聯繫方式第六章 轉學省城第十五章 相親第二十八章 穿越女隔世的初吻第四章 夢裡的囑託第二十七章 林中長談第一章 七歲女穿越第十章 輟學第三章 陌生的親人,真摯的情第三十三章 再現怪夢第七章 初遇年少時第二十一章 一起去集市第十四章 提起婚事第四章 夢裡的囑託第一章 七歲女穿越第三章 陌生的親人,真摯的情第十八章 老父親借錢第十一章 決定做一根藤第十二章 贈車第十章 輟學第十一章 決定做一根藤第二十四章 他認定了她,但卻貪心不改第十三章 遺憾的別離第三十章 那一夜第八章 突來變故第二章 這個家很陌生第二十五章 準備訂婚第二十三章 一起就餐第二十九章 深夜·影子第二十章 答應訂婚第三十四章 孝敬、報恩第九章 父親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