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

壽縣。

六君、廖君、逯君三人在各自的防區巡視了一天後,臨近黃昏之時回到壽縣,然後聚在了一起享用晚膳。

三人一邊用膳一邊說着目前的戰局,突然之間,廖君皺起眉頭,遲疑的道:“兩位,最近郢都那邊的情況,好像有些不對勁啊。在下從郢都那邊得到的消息,現在郢都那邊都在傳說,我等封君貴族佔據了國家太多的人口土地,但是現在國家面臨危難,我等卻不思爲國效力,不思爲大王分憂。”

六君聞言放下碗筷,應着:“廖君你說的事情,在下也聽說了。而且這種說法還是因爲大王擔憂齊魏兩國再次出兵伐我,而大王卻因爲手中沒有應對的兵力,故而下詔向羣臣問策。

當時這事還鬧得沸沸揚揚,有人說大王準備開口要求我等再次出兵,有人說大王是在提前準備,準備向國中百姓進行第二次徵發丁壯,有人說大王是在準備變法,準備收回我們這些封君的權力了。

當然,最熱門的說法,還是大王準備清查國中人口,當時在郢都鬧得沸沸揚揚,這消息傳到壽縣,本君心中還着實緊張了幾天。

直到不久前大王與朝中諸公議事的消息傳來,大王沒有聽信司馬翦的讒言,而是決定聯繫燕趙兩國之後,在下這緊張的心才放鬆下來。”

“六君,在下說的不是大王要清查人口的事情。如今我等封君聽從大王的詔令,在封地中每戶徵兵一人,然後盡起大軍前來前線應對各國。這種情況下,大王肯定不會幹那種引起國家動亂的事情。

相反,大王還會爲了安撫我等,而刻意籠絡我等。就跟不久前夏澤的事情暴露一樣,黃君等人私自瓜分夏澤的事情被大王得知,結果大王卻並沒有趁機處罰黃君等人,反而還因爲黃君他們跟隨令尹作戰有功,順勢便將夏澤田地全部賞賜給黃君他們了。”

廖君聞言,面色沉重的道:“在下不是說大王要在這個時候對我們下手,而是說最近在壽縣遊士求官的人,還有那些在家中教授弟子的人,那些在各處求學的人,他們一直都在議論我等的不是啊。”

“無妨,且讓他們議論便是。”六君搖了搖頭,無所謂的道:“這種非議難道還少嗎?自從吳起變法之後,各國來客以及國中的私學之中,不都是一直在非議我等嗎?

封君太多,朝中權勢太重,官員太衆,俸祿太厚,把持言路,世卿世祿等等,那些無法在本國出仕的人,可是非議朝中諸公以及我等封君上百年了,結果,還不是那樣。”

“六君你說的在下也都知道,可是現在國家正面臨危難,那些人總是這樣說,在下心裡總感覺不對勁。”

說着,廖君搖了搖頭:“萬一,這些人趁機掀起一股浪潮,鼓動大王效仿悼王變法,那該如何是好。要知道大王可是一直都想着變法呢!”

“哈哈哈···”六君聞言大笑道:“廖君你多慮了,現在是什麼情況,難道你還不知道嗎?若是沒有這兩次的五國來襲,在下也會擔心一二,但現在···

面對五國的圍攻,令尹先在陳地大敗一陣,國土淪陷數百里。結果,大王還沒有收回失地,又面臨五國的征伐,現在大王拼盡全力都難以應對五國,籠絡我等都來不及,又怎會在這個時候進行變法呢。”

此時,一直在一旁保持沉默的逯君,臉色突然變得難看道:“六君所言極是,依在下之見,此時大王應該不會想要變法,而是想要逼我等繼續出錢出糧出兵。”

此言一出,六君與廖君臉色同時陰沉了下去,接着,六君暗恨道:“逯君所言極是,各地士人口誅筆伐,國中百姓議論紛紛,再加上左尹鹹尹帶頭,這分明就是逼我們繼續出兵出糧。”

接着,三人沉默了一下,廖君遲疑的問道:“那我們是否應該出呢?”

“出!”

“不出。”

廖君見六君逯君同時開口,一個支持一個反對,不禁疑惑的問道:“兩位,爲何要出,爲何又不出。”

六君聞言率先開口道:“兩位想想,大王爲何用這種手段逼我等出兵出糧,而不是直接下詔?

這不就是因爲楚國陳城一敗,大王手中的軍隊大損,而且陳城重鎮失守,讓大王手中的實力大損,而無法強行逼迫嗎?

而且···”

說着,六君冷笑道:“不知你們以爲這一戰我楚國能否取勝?”

“這···”二人一怔。

而後廖君遲疑道:“這一次五國來勢洶洶,齊魏兩國還未拼盡全力,而我楚國已經力盡矣。就算是現在我楚國也難以久持,若是齊魏兩國援兵一到,則···”

剩下的話廖君雖然沒說,但六君與逯君同時露出贊同之色。

六君接着道:“就是這道理,目前的情況是,多年大戰,我楚國已經快到山窮水盡得地步了,就算我們現在繼續出兵出糧,也只不過是將局勢維持下去,維持個不勝不敗,然後跟五國拼消耗。

且不說五國能堅持多久,就說我楚國,連年大戰,國家財力將盡,堅持不了多久的。”

說着,六君看向逯君問道:“逯君,在下可是聽說你家中情況很不好啊,你還能堅持多長時間?”

逯君一聽,頓時露出羞愧之色。

之前他年少衝動,見天下糧價暴漲,而趁機倒賣糧食。結果事情敗露,楚王追責,他被罰了一大筆錢。

然後又接連遭遇大戰,伐齊伐越再加上這幾場防守戰,原本就傷了元氣的他,現在徹底窮了。

想着,逯君看了看身側的兩個鄰居,知道自己家中的事情瞞不過他們,只好苦笑的搖頭道:“一言難盡,在下家中存糧基本耗盡,而在下也已經連續一年未穿新衣,連續三年未娶新婦,連續五年未換新車了。”

六君聞言擺了擺手:“廖君你看,就這樣,你以爲我們還能繼續打下去嗎?”

廖君聞言臉色微微一變,然後詫異的向逯君問道:“逯君,你家中都是這樣了,你爲何要說要繼續出兵出糧?”

逯君搖了搖頭,苦笑道:“兩位,現在郢都那邊,連左尹鹹尹都舉族而戰了,難道我們就這樣在這裡幹看着,沒有任何動作?如此,這讓天下人怎麼看我等,這讓大王如何看我等,這讓國中父老如何看我等?”

六君聞言嗤笑道:“看了逯君是被那暴君處罰了一次,已經被暴君嚇破了膽。我等封君行事,難道還用在意旁人的看法與非議嗎?”

“難道不用嗎?”逯君立即反問了一句。

“用嗎?”六君笑着輕輕回了一句。

廖君:“······”

第七百五十四章 巴人攻城第七百九十一章 歸意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五十五章 秦國之憂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謀中山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爭結束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障礙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七百零三章 朝後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撤退第一百九十九章 難題第三百零八章 連秦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八百三十一章 謠言四起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五章 請誅屈原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九百八十章 接踵而來第四百二十章 新任魏相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會之變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逼宮第三百一十八章 遲疑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結束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九百二十八章 退位第四百六十三章 廣招胡人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魏國求和第五百七十二章 城破第七百一十七章 楚宋講和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八百二十八章 吳水盡赤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形勢第一千兩百章 決意遷都第四百七十章 趙王調停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個朋友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破鏡難圓第八百二十九章 吳侯之死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五十七章 逼迫秦國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天命第八百零一章 燕昭王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順天應人第三百零七章 這很犀首第六百零五章 備戰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第六百二十五章 鬼神第五百零七章 南顧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嘗君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國請罪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屈署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論第十二章 膾炙人口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別人的路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詔令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齊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壓之下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十九章 聲王悼王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議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七百八十六章 舉國動員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國的破綻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爭結束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六百零二章 殺機第二百二十三章 麥君第六百八十一章 騎虎難下宋王偃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戰八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八百章 退意第七百五十七章 鼓聲震城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選第九百六十二章 內訌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齊國滅亡第九百零四章 非分之請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戰 一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八百五十三章 頒佈爵位 下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九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五百二十七章 父子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宴羣臣第八百一十章 公佈石磨第八百八十六章 樓緩使燕第一千零三章 夏澤無水
第七百五十四章 巴人攻城第七百九十一章 歸意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五十五章 秦國之憂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謀中山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爭結束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障礙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七百零三章 朝後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撤退第一百九十九章 難題第三百零八章 連秦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八百三十一章 謠言四起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五章 請誅屈原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九百八十章 接踵而來第四百二十章 新任魏相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會之變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逼宮第三百一十八章 遲疑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結束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九百二十八章 退位第四百六十三章 廣招胡人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魏國求和第五百七十二章 城破第七百一十七章 楚宋講和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八百二十八章 吳水盡赤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形勢第一千兩百章 決意遷都第四百七十章 趙王調停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個朋友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破鏡難圓第八百二十九章 吳侯之死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五十七章 逼迫秦國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天命第八百零一章 燕昭王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順天應人第三百零七章 這很犀首第六百零五章 備戰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應 上第六百二十五章 鬼神第五百零七章 南顧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嘗君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國請罪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屈署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論第十二章 膾炙人口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別人的路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詔令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齊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壓之下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十九章 聲王悼王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議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七百八十六章 舉國動員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國的破綻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爭結束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六百零二章 殺機第二百二十三章 麥君第六百八十一章 騎虎難下宋王偃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戰八第九百七十二章 後招第八百章 退意第七百五十七章 鼓聲震城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選第九百六十二章 內訌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齊國滅亡第九百零四章 非分之請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戰 一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八百五十三章 頒佈爵位 下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九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五百二十七章 父子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宴羣臣第八百一十章 公佈石磨第八百八十六章 樓緩使燕第一千零三章 夏澤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