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賢才

待二人回到宮中,熊槐正了正臉色,然後問道:“陳卿,不知昨日下朝之後,各地封君有何反應?”

陳軫面無表情的應道:“大王,昨日下朝後,尚君等十餘人,聚集於曲陽君哪裡,商談許久,因爲探子無法靠近,故而不知道他們說了些什麼。其後,當大王誅殺勳君他們全族的消息傳到後,逯君他們便立即離去,而後曲陽君與尚君六人再次密談了一會兒,這才散去。

其後,曲陽君舉行餞行宴會,請所有封君前去相會。昨夜衆封君在曲陽君那裡宴飲到深夜,這才離去。

今日,一大早,城門大開後,大部分的封君就返回封地了。只有尚君、鍾離君、六君三人滯留郢都。”

說着,陳軫停頓了一下,然後看着楚王道:“據說,他們三人酒醉未醒。”

“尚君三人最後才結束與曲陽君的密談,然後又深醉不醒!”熊槐說着輕笑了一下,知道這是他們滯留郢都的接口,十有八九是想要在郢都中拜伏朝中大臣。

對此,熊槐也刻意放在心上,笑道:“陳卿,盯緊他們三人,寡人倒要看看,他們留在郢都,究竟想要幹什麼。另外,各地封君哪裡,也盯緊了。寡人想要知道,在令尹即將抵達的情況下,他們會有什麼動作。”

“唯。”

接下來,尚君三人再次在郢都滯留兩天,先拜伏了太子,而後拜訪了郢都不少重臣,這才離開郢都返回封地。

隨着所有的封君全都離開郢都,郢都緊張的氣氛漸漸平緩下來,至少,表面上變得風平浪靜起來。

隨着時間的逐漸推移,轉眼就來到了九月。

同時,郢都附近各地推舉的人才,陸續開始趕到郢都。

楚宮中。

熊槐拿着第三個抵達郢都的人才,羅縣縣尹舉薦而來的人才簡介,不由皺起眉頭。

“羅薪,羅縣人士,羅縣聞人,德高望重···”

熊槐只是大略一觀,然後便落在羅薪地年齡上,這個羅薪今年已經八十有六···

如此高齡,在這個年代,幾乎都可以當作祥瑞供起來了,想不出名也不行。

想着,熊槐不由在心中暗罵:寡人讓各地舉薦人才,不想,他們竟敢給寡人舉薦這種人。其他的鼓吹道德高尚,孝行過人也就罷了,最起碼也只是三四十歲,就算什麼才幹都沒有,也有一把力氣。

而這個羅薪,已經八十六歲,半隻腳踏進墳墓,走都走不動了,還能幹什麼?

難道要讓寡人供養起來嗎?

想到這裡,熊槐心中便隱隱冒出一股火氣。

“傳詔,請刺史令來見寡人!”

不多時,陳軫到來,君臣相對。

熊槐皺眉道:“陳卿,今日羅縣舉薦的賢才抵達郢都,加上之前兩日權地,那地舉薦的人才,這三個人,全都被當地鼓吹爲道德之人,故而舉薦給寡人。

只是這三個人,寡人都有所疑慮,他們是否如各地所說,真的道德過人。”

陳軫一聽楚王語氣中帶着一股怒氣,立即拱手應道:“臣領命,羅地,權地,那地,都在郢都左近,來回只需一日,三日後,臣必查明實情。”

“好!”熊槐點了點頭,然後又皺眉道:“還有一事,寡人覺得這氣氛不對,郢都附近的地方,所舉薦的人才,據他們自己描述,全都道德過人,而絲毫沒有提及才幹過人。更不要說,纔來了三人,就有一個年過八十的老耄。

而寡人這次讓各地舉賢,乃是爲了選拔人才,補足各地屬吏,需要的是精明能幹之輩。

若是才幹不足,寡人擔心會適得其反,誤了寡人大事。”

說着,熊槐遲疑的看着陳軫道:“所以,寡人有些擔心,這次各地舉薦人才,會不會都如同這三地一般,舉薦的都是一些品行過人之輩,卻沒有多少才幹。賢卿去各地查一查,看看是否有人陽奉陰違,弄虛作假,隨意敷衍寡人!”

陳軫聞言,心中微微一沉。

他心中很清楚,如今楚王最關注的事情,便是選拔人才,充斥地方,收回地方權力,加強中央集權,以爲接下來的全面變法做準備。

若是這次各地舉薦的人才全都不堪一用,那麼,無疑會極大的拖延楚王的計劃。

想着,陳軫鄭重的應道:“唯,臣這就去查探此事!”

······

一晃三日而過。

三日見,江漢之地舉薦的人才陸續抵達郢都。

而熊槐雖然還沒有召見這些人才,卻從各地發來的舉薦信中發現,這些人不出意外,全都是道德過人之輩,即便有個別人不是,也是年齡極高的德高望重之人。

見此,熊槐哪能不知道,自己下詔舉薦賢才的事情,十有八九黃了,不僅黃了,而且還會淪爲各國笑柄。

就在熊槐怒火中燒之際,一個侍者稟報道:“大王,刺史令求見。”

熊槐聞言,眼睛一亮,立即應道:“請刺史令進來。”

“唯。”

不多時,陳軫快步走了進來。

禮畢。

熊槐不等陳軫開口,便主動問道:“陳卿,不知三日前寡人讓賢卿去查的事情,可有眉目?”

陳軫立即點頭道:“回大王,臣已經派人去過三地了。權地舉薦的賢才丁金,乃是權城城中商人,家中世代經營一家客舍,頗有餘財。丁金此人在權城也是聞人,經營祖上所傳的客舍,一向以誠待人,從不欺壓外地客人,頗受各地往來商旅的稱讚。

尤其是不久前,秦國圍攻襄陽之時,北面各地百姓擔心襄陽被破,家族遭到秦軍劫掠,族人被捕爲奴,故而有不少百姓向南逃亡。而丁金在此時,特意在權地外的道路上,設置粥鋪,爲南下逃亡的百姓提供幫助。

此舉,受到諸多百姓稱讚,故而權地縣尹,以爲其道德過人,將他舉薦給大王。”

熊槐聞言點了點頭:“待人以誠,童叟無欺,這只是商人的本分,而設置粥鋪,接濟國人,這就是善意之舉,可以嘉獎,以資鼓勵。”

“大王所言極是。”陳軫應着,頓了頓,喘了一口氣,接着道:“至於那地的山,乃是居住在那地郊野的普通庶民,並無姓氏,其名爲山,世代以耕種爲生。三十五年前,其母在產下其弟時,難產而死,接着三十年前,其父上山砍柴,不慎跌落,斷了一條腿。

是時,年僅十三的山,挑起家中重擔,農時種田,閒時上山砍柴,偶爾也充當獵人。如此一面照顧傷父,一面撫育幼弟,過了十幾年清貧日子,待幼弟長大,其家中這才結束拮据生活。”

第一百三十五章 初置司空第一百八十二章 驚聞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七百六十八章 分兵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的不是時候第十八章 封君貴族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間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六百零四章 襄陽第二百八十一章 置之於死地第二百四十七章 議分兵第八百零一章 燕昭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第八百四十五章 賞賜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議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一千零一百章 緘默第二百八十章 抵達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軍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八百五十二章 頒佈爵位 中第二百七十章 決心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對策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議第一百一十二章 關虎進籠第二十四章 昭氏內爭第七百零一章 毫無退讓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南風北吹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三百七十四章 伐薛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見太子第五百二十七章 父子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誘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宴羣臣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行賞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託付後事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拒絕參與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齊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齊第四百二十五章 衝鋒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點火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三百八十五章 正名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東第六十三章 秦國戰略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宴第五百零五章 昭魚薨第三百三十八章 迷信第六百章 心傷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國的破綻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五百三十八章 決戰 三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天命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聯合第九十三章 田氏之鑑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五百七十二章 城破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國退兵第七百七十章 驚變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九百六十九章 進諫第二百章 登門送禮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約 上第三百五十章 暴漲第三百五十七章 徵糧第四百六十三章 廣招胡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涌動第八百八十二章 趙國出兵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戰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
第一百三十五章 初置司空第一百八十二章 驚聞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七百六十八章 分兵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一千零五章 中計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的不是時候第十八章 封君貴族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間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六百零四章 襄陽第二百八十一章 置之於死地第二百四十七章 議分兵第八百零一章 燕昭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第八百四十五章 賞賜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議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一千零一百章 緘默第二百八十章 抵達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軍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八百五十二章 頒佈爵位 中第二百七十章 決心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對策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四百零九章 邀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議第一百一十二章 關虎進籠第二十四章 昭氏內爭第七百零一章 毫無退讓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南風北吹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三百七十四章 伐薛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見太子第五百二十七章 父子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誘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宴羣臣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行賞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託付後事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拒絕參與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齊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齊第四百二十五章 衝鋒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點火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三百八十五章 正名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東第六十三章 秦國戰略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宴第五百零五章 昭魚薨第三百三十八章 迷信第六百章 心傷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國的破綻第六百九十六章 衝動是魔鬼第五百三十八章 決戰 三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天命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聯合第九十三章 田氏之鑑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五百七十二章 城破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國退兵第七百七十章 驚變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九百六十九章 進諫第二百章 登門送禮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約 上第三百五十章 暴漲第三百五十七章 徵糧第四百六十三章 廣招胡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涌動第八百八十二章 趙國出兵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戰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