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秦

宛城。

“秦國太子蕩提前舉行冠禮,秦王隨後駕崩,秦王蕩即位,尊先父爲襄王,尊生母爲太后,尊張儀爲相父!”

昭雎接到秦國的消息,差點被震暈過去。

太突然了,實在是太突然了!

先前只是懷疑秦國出了問題,卻沒有想到問題這麼嚴重,秦王就這麼突然了死了,半點消息也沒有傳出來,真是······

昭雎隨後反應過來,秦國出了這麼大的事情,楚國必需要有所動作才行。

“傳令,鄧宛葉以及丹淅各縣,讓他們立即徵召兵力,等候大王調遣。”

“立即快馬大王,將秦國駕崩的消息傳給大王。”

鍾吾城外。

“秦王死了。”

“這個背信棄義的卑鄙秦王竟然死了!”

熊槐喜笑顏開道:“太好了,死的好!”

與楚王的高興不同,一旁的公孫衍愣住半響,雖然自己恨不得親手葬送秦國,手手刃秦王張儀,但是聽到秦王病死的消息,心中卻悵然若失。

滿腔紛擾,最後化做一聲長嘆。

陳軫同樣呆住許久,那個與自己相交甚歡的秦王死了?而且臨死前還讓太子蕩拜張儀爲相父!

秦王終究還是信任張儀啊!

公孫衍與陳軫對視一眼,兩人的眼神十分複雜,有不盡相同。

雖然兩人都曾是秦王的重臣,而且都是被張儀排擠出秦國的,但是卻有區別。

公孫衍是被張儀給陰了,讓秦王驅趕出秦國的。而陳軫卻是秦王只聽張儀的,自己不僅得不到秦王的重用,而且還經常遭到張儀的誣陷,多次被秦王懷疑,於是才接受昭陽的邀請而主動投奔楚國的。

熊槐環視了一眼營帳內的羣臣,笑着道:“秦王已死,寡人心中悲傷,打算聯合三晉前去探望秦國,只是現在我們楚越兩國正在與齊國交戰,寡人無暇分身,不知衆卿何以教寡人?”

唐昧出言道:“大王,我們楚越兩國兵圍鍾吾城而沒有攻城,本來就是打算退兵,現在秦王死的正是時候,可以藉此機會,名正言順的從齊國撤軍。”

熊槐同意道:“好,司敗所言正合寡人之意,不知何人願意斷後?”

唐昧再次請命:“大王,微臣願爲大王斷後。”

“好!”熊槐點頭道:“傳令,大軍今日準備收拾東西,燒燬所有的攻城器械,明日啓程回國。”

“傳令,派使者去越王哪裡,就說寡人打算秦國,問越王去不去?”

“傳令,派使者前往三晉,就說寡人打算趁機恐嚇秦國,是秦國不敢輕易東出,讓三晉之君去洛陽會盟。”

“傳令給司馬,讓他立即調集丹淅方城以及陳蔡地區的兵力,大軍駐紮在丹陽,以備後用!”

“傳令,派人告訴周王,就說寡人聽說秦王即位沒有主動向周天子報告,發生這麼失禮的事情,寡人很生氣,打算爲周天子教訓秦王。”

“所以寡人打算在洛陽會盟三晉之君,以周天子的名義,討伐秦國。”

“嗯,就這樣吧,讓周天子不必謝寡人了!”

“唯!”

越軍大營。

“秦王死了?”越王湊夠楚國使者那裡得到消息,不由嘆氣道:“寡人與秦王神交已久,秦王的年紀比寡人還要年輕幾歲,不想秦王竟然如此早早的去了,只留下一個匆匆提前行冠禮的太子即位,實在是太遺憾了。”

“也不知道我越國與秦國的友誼,還能不能維持下去?”

越王沉吟了片刻:“傳令寡人之令,立即派出使者前去祝賀新任秦王蕩的即位,以維持秦越兩國關係。”

“是,大王。”王行頓了頓,在一旁提醒道:“大王,楚王使者還在帳外等候大王回信呢!”

“哦!”越王反應過來,在營帳內走了數圈,才擡頭道:“回覆楚王,就說秦國裡越國太遠,寡人就不去秦國了,但是身爲盟友,寡人爲了支持楚國伐越,願意爲楚國斷後,以便讓楚軍儘快從齊楚大戰中抽身,趕往秦國問候秦王!”

王行一驚,詫異不解問道:“大王想讓我們越國爲楚王斷後?”

越王點點頭:“那是當然,楚王剛剛打完齊國,實打實的猛攻齊國近兩月,損失不可謂不小。現在楚王又打算勞師遠征攻打秦國,秦國關邑險要,這又是一場惡戰,這種削弱楚國的大好機會,寡人怎麼可以不幫助楚王呢!”

王行眼前一亮,敬佩道:“大王英明!”

說完便轉身離開大帳,前去回覆楚王使者。

楚營。

熊槐驚訝道:“越王竟然如此好心,願意爲我楚國斷後?難道越王希望寡人儘快趕往秦國,與秦國交戰?”

景翠出言道:“大王,不僅如此。越軍斷後,不可掉以輕心,需嚴防越國與齊國勾結,放開南下的道路,好讓齊軍趁機追襲我軍。”

熊槐點點頭:“柱國所言在理,這個越王的心思很不單純!不過越王願意斷後,也正合寡人心意。”

說着,熊槐對唐昧道:“司敗,你爲後軍,還需小心謹慎。”

唐昧應着:“臣領命!”

莒城。

“寡人想到了秦國所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唯獨沒有想到秦王居然會病死!”齊王接到秦國的信息,發出一聲人算不如天算的感慨。

“相國,按照秦國給寡人的解釋,秦國自從得到楚國要供廣大齊國的消息,就已經徵召軍隊了。結果軍隊徵召完,正欲出兵之時,秦王昏死過去,齊楚大戰期間,秦王出現三次昏迷不醒的情況,這才導致秦國上下一片混亂,未能及時出兵救齊的情況,希望寡人能諒解!”

齊王說着,嘴角浮現一絲冷笑:“相國,你說寡人要不要相信秦國的解釋!”

儲子想了一下道:“大王,根據秦國這一段時間的表現來看,的確有許多反常行爲。微臣之見,恐怕秦國之前本想坐觀各國圍攻齊國,以消耗關東各國的實力。但是,世事難料,秦王肯定就在觀望的過程中病重,這才耽擱了秦國出兵的時間。”

齊王點點頭:“相國所言與寡人不謀而合,肯定是秦王在觀望中病重,否則早就出兵了。”

頓了頓,齊王繼續問道:“相國以爲如何答覆秦國使者。”

儲子笑道:“大王,當然是秦國表示哀悼,重申秦齊兩國交好,並且再次確認秦齊兩國的聯姻了。”

齊王一怔,不確定的問道:“相國的意思是,接受秦國的解釋,並且答應秦國的請求,讓章子在南面拖住楚王,減輕秦國的壓力?”

儲子點點頭,接着又搖了搖頭:“大王,臣的意思是,我們齊國可以接受秦國的解釋,但是拖住楚王那就不必了。與之相反的是,我們齊國應當立即派遣使者前往拜訪楚王,尊楚王爲霸主,嚴詞譴責秦國的背信棄義行爲,趁此良機,齊國再度與合縱國聯手,一同討伐秦國。”

“···”齊王震驚中······

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六百七十九章 楚韓結盟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無雙至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出面調停第三百七十九章 謠言第四百三十四章 驚魂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漸進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君擇臣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四百五十三章 退兵之議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爭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六百八十四章 聯姻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賢才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備第二百五十三章 涌動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的不是時候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敗第八百二十五章 當堂暈倒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敗第九百一十七章 刺殺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達吳城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蘭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出海修仙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反了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事起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蠟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九百二十九章 公孫衍薨第七百三十三章 農家墨家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二百八十六章 求和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罰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一千零七十章 風起鄧縣第三百二十七章 應變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一百零七章 楚王親衛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嘗君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點火第九百三十一章 五國會盟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安撫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六百八十七章 公子子青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十三章 初見端倪第八百八十六章 樓緩使燕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別人的路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秦韓決戰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師北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三百零五章 議聯姻第八十三章 親自救援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一百八十五章 莊蹻第八百五十三章 頒佈爵位 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選第二百九十章 遊說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君臣試探 上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子鼠之死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軍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強攻堅城(二合一)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議第四百二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蘇代第三百九十章 齊越第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送子出國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達第六十五章 楚魏聯姻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南風北吹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勢大轉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處罰第八百九十二章 深居後宮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四百六十一章 韓國響應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約 上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會盟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進滕城
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六百七十九章 楚韓結盟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無雙至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出面調停第三百七十九章 謠言第四百三十四章 驚魂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漸進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君擇臣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四百五十三章 退兵之議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爭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三十七章 齊國對策第六百八十四章 聯姻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賢才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備第二百五十三章 涌動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的不是時候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敗第八百二十五章 當堂暈倒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敗第九百一十七章 刺殺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達吳城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蘭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出海修仙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反了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事起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蠟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九百二十九章 公孫衍薨第七百三十三章 農家墨家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二百八十六章 求和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罰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一千零七十章 風起鄧縣第三百二十七章 應變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一百零七章 楚王親衛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嘗君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點火第九百三十一章 五國會盟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安撫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六百八十七章 公子子青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十三章 初見端倪第八百八十六章 樓緩使燕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別人的路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秦韓決戰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師北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三百零五章 議聯姻第八十三章 親自救援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一百八十五章 莊蹻第八百五十三章 頒佈爵位 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選第二百九十章 遊說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君臣試探 上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子鼠之死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軍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強攻堅城(二合一)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議第四百二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蘇代第三百九十章 齊越第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送子出國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達第六十五章 楚魏聯姻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南風北吹第五百一十四章 宮變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勢大轉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處罰第八百九十二章 深居後宮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四百六十一章 韓國響應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約 上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會盟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進滕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