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退兵之議

趙王一怔,他不過發了一陣感慨,竟然引發肥義請辭,於是,急忙開口道:“相國這是何意,寡人並非由怪罪先生的意思。這幾年來,相國因爲變法的緣故,不僅需要操勞國事,推行變法,還需時刻防備宗室勳貴射出的暗箭,哪裡顧得上對外的事情。

再說,趙國的兵事一直有寡人親自負責,又算有錯,也怪不到先生頭,只是一時被利益矇蔽,這才昏了頭腦罷了。”

肥義拱手下拜道:“大王,辭去相國之位,這是臣深思熟慮的。”

趙王一驚,急忙從王位上走下來,扶起肥義,目中含淚,情深意切道:“先生受先王之託,在寡人年幼之時便開始輔佐寡人,至今快二十年了。若是寡人因爲這等小事,而讓先生辭去相位,寡人豈這般忘恩負義之人!”

肥義搖了搖頭道:“大王,臣擔任相國是爲了趙國,如今辭去相位同樣也是爲了趙國。自從變法以來,雖然大王刻意籠絡宗室勳貴,但是他們還是日漸與大王離心,以致形成對大王行事造成掣肘。

如今面對秦國的的進攻尚且如此,那麼未來大王攻略中山之時,來自內部的掣肘那不就是更加嚴重嗎?”

見趙王若有所思,肥義再拜道:“大王,變法數年,如今百姓與官吏已經不再牴觸,胡服騎射的改革基本已成,只需緩步推進即可。現在這個時候,臣與其繼續呆在相國的位置上,讓宗室勳貴不痛快,還不如讓一個趙國宗室擔任相國,以團結趙國上下。”

“這···”趙王略有遲疑。

肥義再道:“大王,中山國並非小國,趙國想要吞下中山,還需全力以赴才行。”

趙王聞言沉默許久,這才點了點頭。

良久,趙王纔開口道:“相國,如今寡人想從上郡脫身,與秦國講和。另外,在齊國接連被削弱的情況下,寡人現在倒是越發的忌憚起魏國與楚國來,寡人擔心魏國自持其強,會在趙國全力攻打中山國之際,出兵干涉,且爲之奈何。”

肥義開口道:“如今我們與秦國在上郡齷齪不斷,交好秦國的事情,還需一個契機。至於魏國,眼下就是機會。魏國因爲秦國之故,貿然插手齊楚之戰,並且與齊國越走越近,引起楚國的忌憚,這就是削弱魏國的機會。

對於魏國的事情臣以爲不必擔心,真正令臣擔心是楚國,楚國戰勝齊國,士氣正盛。而且楚國還控制這上郡的那支聯軍,若是楚國不快,那將是對我們趙國的沉重打擊。”

肥義停頓了一下,接着道:“所以,臣以爲,我們現在有求於楚國,應該明面上交好楚國,最起碼不能讓楚國把上郡的聯軍撤走。但是,在暗中,我們應該慫恿魏國繼續與楚國作對,最好,是讓魏國組織起一場連橫弱楚之戰。”

趙王點頭道:“不錯,先生所言有理,楚國如今太強了,這也是寡人的擔憂所在。齊國遭此大敗,恐怕數年內難以恢復元氣,以齊魏兩國之力,恐怕還不是楚國的對手。”

說着,趙王目光一寒:“既然魏國想要與齊國合力對抗楚國,那寡人就順魏王的意,支持魏國好了。不過只能效仿秦國,暗中支持魏國與楚國對抗,畢竟,楚國離趙國太遠,楚趙之間並沒有直接衝突,就算趙國打贏楚國,又有什麼好處呢。”

肥義沉吟道:“大王,之前宋王請我們派出一位大臣去宋國任職,於是我們派出了仇液。現在,仇液在宋,正好可以竄梭宋王拉上楚國與齊魏兩國開戰。只有他們打得不可開交,我們趙國才能找到機會,不僅是與秦國講和,還有攻打中山國的機會。”

趙王笑道:“先生說的有理。”

君臣相視一笑,接着,趙王又擔憂的道:“先生,剩下的秦國怎麼辦,不久後,秦國肯定大舉進攻趙國。”

肥義想了想道:“眼下的形式,還需全力備戰,擋住秦國接下來的攻擊。只要秦國沒有上郡,那麼我們就可以以南面的大戰爲由,割上郡給秦國,與秦國講和,隔河自守。”

趙王聞言嘆道:“秦國強大,留下上郡有害無益,也只能如此了。”

說着,停頓了一下,向肥義道:“先生,有勞你去安排使者出使齊楚魏宋四國,讓使者暗中向四國許諾,就說只要寡人騰出手來,一定不會袖手旁觀的。”

“唯。”

肥義離去後,趙王大聲吩咐道:“傳寡人之令,請大將軍趙成來宮中一會。”

“唯。”

薛城外楚營中。

熊槐把身邊的三個重臣全都召集過來,將公孫衍傳來的消息告訴諸臣後,開口道:“諸卿,魏國得到秦國的支持,不久前正式拜田文爲相,並且,齊魏兩國互換人質,齊國同意以翟強爲滕相。眼下的局勢,寡人甚是憂慮,不知諸卿何以教我。”

羣臣聞言俱是一驚,秦齊魏三國有聯合的趨勢,這種局面對楚國很不利。

秦齊魏三國,從大海之濱的齊國,一直延續到西陲之地的秦國,全都與楚國接壤,一旦發生衝突,楚國這延綿上千裡的戰線,肯定會陷入多面作戰,這是楚國所不願意看到的。

在場的諸臣中,景翠地位最高,故而景翠率先開口道:“大王,如今魏國已經倒向齊國,我們繼續留在薛地,已經不能取得更多的戰果。不僅如此,而且薛地離本土太遠,消耗巨大,繼續留在此處,弊大於利。

所以,臣以爲大王應該返回郢都,調用整個楚國的力量,以應對來自三國的挑戰。”

陳軫贊同道:“大王,柱國所言極是,面對三國聯合,我們不能繼續留在薛城,理應儘快從薛城脫身,重新對天下進行佈局。”

熊槐點了點頭。

楚國的主要力量在郢都,現在楚王發佈命令,還需要從薛城傳到郢都,再從郢都發布出去,太耽擱時間了。

而且,熊槐與令尹景鯉他們相距太遠,僅僅用書信溝通,難免會讓景鯉他們不能完全理解楚王的意思。

只是,一想到齊魏兩國肆無忌憚的行動,熊槐又搖了搖頭,不是他不想回去,其實他早就想回去了,但是,若是此時退走,無疑會助長魏國的囂張氣焰,讓魏國以爲楚國怕了,從而變得更加肆無忌憚。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四百一十三章 貪婪與憂慮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七十一章 秦國服軟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天命第九百零九章 鄒衍到楚第五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三百二十七章 應變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八百八十六章 樓緩使燕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七百六十九章 閬中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曲陽君薨第八百零八章 行賞第六章 燕國滅亡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出宮慰問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個坑第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慄第四百五十三章 退兵之議第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俱備第八百二十章 時空錯亂第八百一十二章 欲往江東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議第三百六十二章 齊燕第四百三十五章 離心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一千零八章 卒飄如風 中第一百三十章 麪粉計劃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浪洶涌第七百八十九章 聯趙伐秦?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議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夜宴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軍入越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八百四十六章 會稽考覈第二百一十四章 濟陽城下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陽之外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齊第四百九十章 借兵之約 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一百八十章 調回唐昧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謠言離間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計重施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七百零六章 悵然淚下第三百八十章 對策第十九章 聲王悼王第一千三百章 淮水之畔第八百九十七章 對症下藥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師北上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陳軫之死 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再次會盟第九十章 重賞三軍第二百四十八章 宋魏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國退兵第三百七十九章 謠言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十九章 聲王悼王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個朋友第八百七十一章 齊詭趙異第二百九十六章 結盟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齊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試之以喜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六百三十三章 凜冬將至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糧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三百四十章 時機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六百二十五章 鬼神第六百七十二章 斷尾求生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議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四百一十三章 貪婪與憂慮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殺第七十一章 秦國服軟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天命第九百零九章 鄒衍到楚第五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三百二十七章 應變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八百八十六章 樓緩使燕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七百六十九章 閬中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曲陽君薨第八百零八章 行賞第六章 燕國滅亡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出宮慰問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個坑第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慄第四百五十三章 退兵之議第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俱備第八百二十章 時空錯亂第八百一十二章 欲往江東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議第三百六十二章 齊燕第四百三十五章 離心第七百五十六章 閉營不出第一千零八章 卒飄如風 中第一百三十章 麪粉計劃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浪洶涌第七百八十九章 聯趙伐秦?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三十九章 斷體不生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議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夜宴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軍入越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八百四十六章 會稽考覈第二百一十四章 濟陽城下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陽之外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齊第四百九十章 借兵之約 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一百八十章 調回唐昧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謠言離間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計重施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七百零六章 悵然淚下第三百八十章 對策第十九章 聲王悼王第一千三百章 淮水之畔第八百九十七章 對症下藥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師北上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陳軫之死 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再次會盟第九十章 重賞三軍第二百四十八章 宋魏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國退兵第三百七十九章 謠言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十九章 聲王悼王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個朋友第八百七十一章 齊詭趙異第二百九十六章 結盟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齊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試之以喜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六百三十三章 凜冬將至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機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糧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三百四十章 時機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六百二十五章 鬼神第六百七十二章 斷尾求生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