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

稍後,令尹昭雎也看完了新法,且在看完後,驚異的看了屈原一眼。他早就知道屈原在起草律法上有過人天賦,從三十年開始,弱冠之齡的屈原入朝後不久,朝中的法律就基本上都是屈原起草的。

現在他看完新法,發現屈原果然名不虛傳,這部新法他看了一遍,竟沒有找到任何疏漏之處。

或許,新法也就只有在日後的實施過程中,纔會碰到問題吧。

想着,昭雎同樣也閉目養神起來。

不久,熊槐見羣臣全都放下竹簡,便開口問道:“諸卿,如何,新法可有問題,卿等可有補充?”

羣臣聞言沉默了一下,然後昭雎率先開口道:“大王,新法已經完備,臣以爲可行。”

昭雎話音一落,工尹已齒立即附和道:“大王,臣以爲可行!”

接着,新法派立即跟進。

而後,其他心中不願的人,只能默默不語。

頓了頓,熊槐見羣臣全都沒有反對後,便開口道:“既然諸卿無異議,那麼三日後就正是向國中各縣公佈新法吧。”

說罷,熊槐立即看向昭雎道:“令尹,新法事關重大,卿稍後傳令給各地縣尹,讓縣尹調用全縣的力量宣傳新法,要各縣做到每鄉每村都張貼布告,宣讀新法。

還有,各縣要做好穩定工作,不可出現動亂。若是地方出現動亂,輕則訓斥,重則免職。”

昭雎應道:“唯,請大王放心。”

接着,熊槐又看向陳軫道:“刺史令,讓各地刺史立即深入地方宣傳新法。”

“唯。”

而後,熊槐又對屈原道:“左徒,新法傳抄事宜立即展開,三日後,寡人下詔之後,寡人要給每縣以及所有有封地的封君諸侯都送去一份新法。”

“請大王放心,臣必不敢懈怠。”

最後,熊槐吩咐道:“至於其他人,接下來的工作全都要以新法爲中心,爲新法服務。若是寡人發現有人暗中阻撓,休怪寡人不講情面,一定發現一個處置一個。”

羣臣聽到這,視線立即若有若無的向陳軫飄去,若是有人告密,那一定是他了。

此時,熊槐擺了擺手:“就這樣吧,諸卿退下吧。”

“臣等告退。”

羣臣離去後不久,陳軫又折返回來。

熊槐見陳軫來,並沒有意外之色,而是問道:“情況如何?”

陳軫應着:“回大王,探子來報,今日退朝後,羣臣議論紛紛,雖對大王決議變法多有微詞,但是卻沒有發生聚衆商討反對。

至於封君那邊,江漢的封君大都獨自待在賓館中,而江淮封君那邊,卻是聚集在曲陽君那裡,打着聚會的旗號,行商討反抗變法一事。”

熊槐好奇的問道:“那他們商討出辦法了嗎?”

陳軫搖了搖頭:“不曾,據內應來報,雖然封君有心反抗,但是面對大王的大勢,所有人都束手無策。”

熊槐笑着搖頭道:“這就言過其實,各地封君中也不乏能人,要說有人沒有辦法,這話寡人信,若是說所有的封君都毫無辦法,那寡人卻是萬萬不信的。

或許他們也知道,寡人這一次的主要目的是爲了跟他們搶奪人口,在動他們的利益。但是,他們同樣也知道,他們之中也未必沒有贊同新法的人,也未必沒有心向寡人的人,連屈氏這個楚國最大的貴族,也都倒向新法了,地方上封君貴族中出現幾個又有什麼奇怪的呢?

所以,寡人猜他們一定是擔心消息走漏,會讓寡人提前有了準備,所以才秘而不宣,悄悄在自己封地準備應對寡人的搶奪。”

陳軫聞言立即拱手讚道:“大王英明!”

頓了頓,陳軫有笑着稟報道:“大王,齊國那邊傳來一個好消息,齊將匡章在半月前病逝,齊將聲子正式接替匡章成爲齊國主將。”

熊槐聞言精神一振,大喜道:“匡章這個傢伙終於死了,匡章一死,寡人在淮南的壓力頓時就少了一半啊!”

說着,熊槐連連對上天拱手行禮道:“真是上天庇護寡人啊,在寡人變法的前夕,國內國外的好消息全都集中涌現,這是上天向寡人昭示,寡人變法必成,楚國必興啊。”

陳軫聞言,眼中立即浮現莫名神采,同時也在心中暗暗驚訝。

短短數月間,楚國的形式就從內憂外患的生死存亡關頭,徹底扭轉過來,內外形勢一片大好。

莫非真的是上天庇護大王!

想着,陳軫低頭看見自己腰間的四色石,瞬間全身一熱,接着便感到身體充滿了活力。

此時,熊槐壓下心中的喜悅後,又問道:“陳卿,齊將田甲如何,匡章死後他是否又高升了一步。”

陳軫一聽,立即便知道楚王的意思。

田甲此人雖然已經被楚軍俘虜了兩次,但是,毫無疑問的是,在田氏青黃不接的後,此時的田甲依然還是田氏之中首屈一指的將領。

而齊國那邊的軍權,一般都是由田氏掌握,所以,匡章死後田甲在齊國的地位更進一步,這是理所當然的。

只是···

陳軫搖頭道:“大王,田甲被我們放回齊國後,遭到齊王的訓斥,說他連續兩次被我們楚國俘虜,讓田氏甚至齊國蒙羞了。

所以,這次匡章去世後,田甲並沒有成爲齊國軍方的第二人,而是與原本的聲子副將觸子同列。

甚至,在掌握的軍隊上,守衛臨淄的田甲,跟手握重兵坐鎮歷下的觸子想比,在聲勢上也不如觸子遠矣。”

“哦!”熊槐聽到田甲的不幸遭遇後,心中的喜意更盛了。

若是齊王將國中軍隊交給能力平平的田甲,那他會很高興。可是,現在能力不足的田甲遭到齊王的貶斥,換上更有能力的聲子觸子,這樣他心中更高興。

原本他就看出了胸懷大志的齊王,正與尾大不掉的田氏相疏離。只是之前有田文和匡章在,這種趨勢還不明顯。

但現在匡章一死,一直掌握齊國軍權的田氏,在軍方的最高將領,竟然勉強與他人並列第二,這是何等的窩囊!

顯然,齊王與田氏宗親的疏離就更明顯。

或許,只要搞掉田文這個齊相,那齊王與田氏就會出現正常人都會看到的隔離。

只是如何搞掉田文呢,熊槐陷入了沉思。

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萬歸一第二百五十章 牽線搭橋第二百一十四章 濟陽城下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八百四十章 錢塘江畔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衆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議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出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漁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七百三十六章 趙王回都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出面調停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三百五十章 暴漲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強趙國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第五百九十一章 轉封 下第九章 目標巴蜀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七百六十八章 分兵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劇惡變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如瘋似癲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來楚 下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第七百三十一章 封君令尹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詔令第八十七章 渡河戰起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縱聯盟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七百三十六章 趙王回都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羣臣請命第六百九十八章 羣起圍攻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長人口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九百零四章 非分之請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九百一十一章 主少國疑第六百二十一章 詔令第九百八十一章 太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縣許行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糧第四百三十四章 驚魂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七百七十九章 上庸之戰七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會盟第五十六章 誘秦攻齊第二十九章 魏國犀首第五百零八章 風起吳城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第六百六十七章 敗退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詔令第一千零九章 卒飄如風 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圍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三百七十九章 謠言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戰端再起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七十七章 越國使者第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三百一十八章 遲疑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四百五十三章 退兵之議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障礙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二百七十九章 任鄙第七百三十六章 趙王回都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東第二百九十四章 勒索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新君即位第五十五章 秦國之憂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進爲退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起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縣許行
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萬歸一第二百五十章 牽線搭橋第二百一十四章 濟陽城下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八百四十章 錢塘江畔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衆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議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出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漁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七百三十六章 趙王回都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出面調停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三百五十章 暴漲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強趙國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第五百九十一章 轉封 下第九章 目標巴蜀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七百六十八章 分兵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劇惡變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如瘋似癲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來楚 下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第七百三十一章 封君令尹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詔令第八十七章 渡河戰起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縱聯盟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七百三十六章 趙王回都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羣臣請命第六百九十八章 羣起圍攻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長人口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九百零四章 非分之請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九百一十一章 主少國疑第六百二十一章 詔令第九百八十一章 太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縣許行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糧第四百三十四章 驚魂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七百七十九章 上庸之戰七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會盟第五十六章 誘秦攻齊第二十九章 魏國犀首第五百零八章 風起吳城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第六百六十七章 敗退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詔令第一千零九章 卒飄如風 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圍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三百七十九章 謠言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戰端再起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七十七章 越國使者第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第三百一十八章 遲疑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四百五十三章 退兵之議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障礙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二百七十九章 任鄙第七百三十六章 趙王回都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亦爲圖存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東第二百九十四章 勒索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新君即位第五十五章 秦國之憂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進爲退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四百二十三章 戰起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縣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