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齊國滅亡

臨淄。

自從彭城失守後,齊國依託彭城郯城防備楚國的戰略防禦計劃便已經宣告破產。

於是,擔憂之下,齊王地一面下詔死守郯城,一面吹促觸子儘快擊退六國聯軍,一面遣使去魏國,意圖以宋與魏,爭取魏國退兵,以瓦解合縱聯盟。

但,楚軍的推進速度太快,彭城失守後,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先是魯國背叛,接着郯城、莒城相繼失守,然後又得到昭雎率大軍兵臨長城,而屈原率領二十五聯軍打算繞過齊國長城的消息。

就在齊王地心急如焚之際,齊王地派去催促觸子儘快擊退六國聯軍的第四波使者返回臨淄。

“大王,觸子將軍回報,聯軍士氣正盛,我軍接連遭遇失敗,士氣低落,此時決戰必敗。觸子將軍還說,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就算大王殺了他,他也不會在這個時候率軍與聯軍決戰的。

觸子將軍還說,楚國出動五十萬大軍,已經從淮水殺到長城了,戰線延綿千里,彼運糧一石,到者不足一斗,只要大王堅持住,守住長城,楚軍必退。”

“可惡,什麼叫寡人堅持住?什麼叫守住長城?那楚人屈原都已經準備繞過長城了,而國中空虛,寡人怎麼能堅持住?”

說着,齊王地怒火沖天對回報的使者道:“傳詔給觸子,限令他接到詔令後三日之內,必定要擊破聯軍,否則,寡人不僅能殺人,而且還能滅人滿門,不僅能滅人滿門,而且還能挖人祖墳。

告訴觸子還有諸將,敢言避戰者,寡人必挖其祖墳。”

三日後,使者日夜兼程感到齊軍大營,然後公佈了齊王地的詔令。

詔令一下,觸子差點氣得吐血,而軍中數百將領也瞬間沸騰起來,再後,四十萬齊軍將士一片譁然。

不久後,聯軍得到齊軍請求決戰的消息。

此時,聯軍主將樂毅已經得到齊王地揚言要挖人祖墳的消息,是以一見觸子要求決戰,立即答應下來。

當日,齊軍放開對河水的封鎖。

次日,樂毅指揮聯軍緩緩渡河。

第三日,雙方在高唐城外擺開陣勢準備決戰。

齊軍列陣完畢,主將觸子問道:“各軍準備好了嗎?”

副將田達聞言,見主將觸子面無鬥志,諸將無不忐忑,士卒無不氣憤,於是,立即士氣高昂的高聲應道:“回將軍話,各部已經準備就緒,隨時可擊破前方的烏合之衆。”

“嗯,好。”觸子面無表情的點了點頭,然後毫無感情的吩咐道:“那就上吧。”

觸子輕飄飄的一句‘上吧’,頓時田達懵了。

既無左右,有無先後,這上吧是誰先上,是中軍先鋒先上進行試探,還是左右兩翼先上,亦或者全軍衝鋒?是先攻擊聯軍主力燕軍,還是直接攻擊聯軍側翼的薄弱環節魏韓兩軍?

此時,田達很想問問,觸子爲何要下達這麼歧義的命令,但衆多將士的注視下,他也不敢與主將發生衝突,之下勉強下令道:“將軍有令,擂鼓,先鋒向前,進行試探。”

齊軍戰鼓一響,另一邊,樂毅沒有絲毫遲疑,當即下令讓三軍同時衝鋒,打算一口氣沖垮齊軍。

聯軍來,田達立即向觸子問道:“將軍,敵軍全軍衝鋒了,請下令吧。”

觸子聞言,雙眼異常冰冷的掃過戰場上的諸將,然後用十分冷漠的語氣道:“我可以戰敗,我也可以接受戰敗後被處死的懲罰,但我不能接受明知必敗還要在昏君的逼迫下率軍率與敵軍決戰,我更不能接受的是,這樣的失敗不僅會令我的族人蒙羞,而且還會令九泉之下的先祖蒙羞,甚至還會導致他們屍骨遭到羞辱,死後亦不得安寧。

所以,兩天前,我接到詔令後,便派人去挖我家先祖的墳墓了。

算算時間,現在他們已經快返回臨淄了。”

說到這,觸子痛苦而仇恨的大聲道:“昏君無道,挖人祖墳,本將走了,不伺候了。”

說罷,觸子在周圍將士的目瞪口呆中,直接帶着親衛走了。

觸子一走,齊軍當即大亂,此時,田達見大勢已去,當即率領中軍、後軍退走。

而後,齊軍大敗,聯軍追及,再戰,齊軍崩,全軍潰散。

齊國臨淄。

當齊王地得知齊軍因爲主將臨陣逃亡而潰敗,差點當場暈死過去。

反應過來後,齊王地當即咬破嘴脣,嘴角流着血,咬牙切齒的恨聲道:“該死,該殺,該千刀萬剮,寡人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血。

其誤寡人矣!其誤社稷矣!奈寡人何?乃社稷何?”

說着,齊王地更加憤恨大吼道:“來人,立即派人給寡人抓捕觸子全族,並挖了他家的祖墳。”

說完,齊王地又高喊道:“快,快,快,立即派出使者出使各國,就說寡人服了,願割地賠款求和。”

不久後。

就齊王地六神無主,束手無策間,一個侍者來報:“大王,觸子家小已經失蹤,而且觸子家的祖墳也提前被人挖了。”

“噗——”齊王地聞言,頓時噴出一口鮮血。

次日黃昏,就在齊王地焦慮的等着命運的抉擇的時候,一個使者驚喜跑了過來:“大王,前方探子回報,秦國、韓國、魏國已經退兵了。而且燕趙兩國也分道揚鑣了,趙軍正在攻打高唐,只有燕軍向我齊國腹地而來。”

“燕軍?”齊王地一聽頓時將燕軍拋在腦後,接着想起聯盟已散夥,心中臉上的憂慮頓時盡去,然後大喜的道:“哈哈哈······寡人早就知道那羣各懷鬼胎的烏合之衆難成大事,果然,他們剛擊敗寡人,就散夥了。”

說罷,齊王地想起還在強攻長城的昭雎所部,還有借道魏國東部準備從後方攻擊長城的屈原所部,再次開口道:“傳詔,立即派出使者去魏國,告訴魏王,只要魏國截斷楚軍糧道,那寡人就割讓濮水以東的三十座城給他。”

又次日,有侍者來報:“大王,前線傳來消息,樂毅率二十萬燕軍直往臨淄來,對我前方城池過而不攻。”

齊王地聞言,大怒:“樂毅匹夫,不過僥天之倖才獲得三次戰事的勝利,竟然狂妄自大,過而不攻。如此小覷我齊國,寡人必生擒之,一雪前恥。”

半月後,田達率十餘萬敗軍返回臨淄,而樂毅緊隨田達之後,距離臨淄只有百餘里。

齊王地聞樂毅來,乃下詔,將早已徵召的臨淄附近上至六十歲下至十四歲的男丁,以及宮中禁衛,並田達率領的十餘萬敗軍,共約三十萬人,出城以戰樂毅。

田達聞之,乃入宮勸齊王,說以堅守臨淄,不出十日,燕軍無糧之下,必會主動退走,然後可擒樂毅。

齊王地見田達長他人士氣滅自己威風,怒,罵曰:“敢有怨言者,敢有後退者,寡人必挖其祖墳。”

田達無奈,進言盡出城中珍寶以激勵士氣。

齊王地不許,罵曰:“寡人能挖人祖墳!”

田達敗退。

三日後,田達率大軍與樂毅戰,大敗而崩,田達自刎而死。

齊王地見田達敗退,又見城中無人,無奈之下,只得率身邊近臣出城逃亡。

其後,樂毅率軍輕取臨淄,盡得城中珍寶。

後,齊王地入衛,有驕色,衛人擊之;再後,齊王走鄒魯,有傲意,鄒魯出之;再後,齊王地入進邾,輕慢無禮,邾人逐之。

不久,齊王地聞楚燕趙魏四國分齊地,於是,齊王地在衆叛親離中,在絕望之下,孤獨的餓死於山林之間。

齊國滅亡。

第一千零八章 卒飄如風 中第九百六十二章 內訌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夜宴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頭換面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國使者第八百五十四章 商人百工第八百零一章 燕昭王第三百六十一章 狐疑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八十二章 秦齊之重第九百二十八章 退位第八百八十二章 趙國出兵第四百零七章 試探第二百九十六章 結盟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糧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馳援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屈署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僞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新君即位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約宋國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三百四十三章 借糧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漁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八百六十章 宋宮之中第七百七十章 驚變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降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選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遣使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撤退第六百一十三章 謠言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證第二百九十三章 實施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壓之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內外之事 (爲盟主暮雲_遮加更)第五百三十三章 調將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國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殺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撫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漸進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九百五十九章 烈焰阻敵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財盡人散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來訪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見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國攻城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標 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縣許行第六十三章 秦國戰略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撫第九百七十七章 責罰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風起兮 下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宋國內亂第一百四十五章 抵足而眠第四十五章 楚宮反應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獨行之始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八百八十章 相位空懸第十二章 膾炙人口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當頭一棒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戰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選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
第一千零八章 卒飄如風 中第九百六十二章 內訌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七百零四章 動作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夜宴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頭換面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國使者第八百五十四章 商人百工第八百零一章 燕昭王第三百六十一章 狐疑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八十二章 秦齊之重第九百二十八章 退位第八百八十二章 趙國出兵第四百零七章 試探第二百九十六章 結盟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糧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馳援第六百五十章 連環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屈署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僞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新君即位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約宋國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三百四十三章 借糧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漁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八百六十章 宋宮之中第七百七十章 驚變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降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選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遣使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撤退第六百一十三章 謠言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證第二百九十三章 實施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壓之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內外之事 (爲盟主暮雲_遮加更)第五百三十三章 調將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國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殺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撫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漸進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九百五十九章 烈焰阻敵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財盡人散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來訪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見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國攻城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標 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縣許行第六十三章 秦國戰略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撫第九百七十七章 責罰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風起兮 下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宋國內亂第一百四十五章 抵足而眠第四十五章 楚宮反應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獨行之始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八百八十章 相位空懸第十二章 膾炙人口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當頭一棒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戰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選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