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章 卒飄如風 中

巨陽城北,齊軍。

“將軍,探子來報,昭雎見公孫將軍援軍殺到,已經不戰而退,目前公孫將軍正在率軍追殺昭雎。”

“將軍,探子來報,在巨陽城西夾擊魏軍的楚人,見田達將軍率軍來援,已經主動退兵。是時魏軍大亂,未能及時拖住楚軍,以致項君所部逃脫,而殺到城外的弋陽君也在城中守軍的援助下,從容返回城中。”

“將軍,探子來報,楚人行軍速度極快,公孫將軍追之不及,讓楚人跑了。”

“將軍,探子來報,昭雎所部十萬大軍,全部甩開追兵,逃到巨陽西方五十里之外。我軍不敢追擊,已經開始放回巨陽。”

匡章一聽斥候傳來的消息,便已經知道問題的所在,同樣也知道齊魏聯軍爲什麼沒追上楚軍,想着,不禁長長一嘆:“楚人全部逃脫,看來是本將多年沒與楚人會戰,都快忘了楚軍的特點了。”

他先後侍奉齊威王齊宣王以及現在的齊王地三代齊王,跟楚軍打了數十年的交道,對楚人也知之甚深。

楚國從東到西延綿兩千裡,從北向南,同樣也延綿兩千裡,如此大的地盤,也就導致了楚國的風俗有極大的差異,甚至連南北兩方的楚軍也有極大的不同。

就他所瞭解的情況,楚國北方的軍隊,因常年與中原各國交戰,所以楚國北方的軍隊與各國基本沒有多大的差異。全都配置了戰甲戰車盾牌,教之以戰陣,可謂訓練有素,裝備精良。

而楚國南方靠近江水的地方則不然,因爲南方氣候炎熱,而且當地多叢林,那裡的楚人多與越人交戰,導致南方的楚軍大都不穿盔甲,只是穿着單衣,手持利劍,依靠小規模的陣型,便可縱橫山林。

也正是因爲南方楚軍的這些特點,導致南方楚軍的行動異常迅捷,同一支楚軍往往剛剛從前面發動突擊,但打退楚軍之後,用不了多久,就會背後發動突襲。這樣的速度,即便比起半天能跑一百里的魏武卒也差不了多少。

魏武卒號稱天下強軍,而楚軍雖沒有這樣的美稱,但也獲得了卒飄如風的名號。

如此這般,這樣楚軍雖然正面決戰差強人意,但做爲偏師騷擾,卻是效果卓然。往往同樣數量的兩支軍隊,楚軍總會給人數量遠超自己的錯覺,非常難纏。

顯然,現在昭雎率領的軍隊,不是郢都的精銳,就是江水附近行動極快的楚軍。

昭雎率領一支這樣的楚軍,總是在他們攻打巨陽的進行騷擾,而且每次都是騷擾之後就立即逃亡。如此,雖然未必能對他們三國聯軍造成大的損失,但是,這種一觸即走的騷擾,卻也能會對他們的攻城行動造成極大的困擾。

想到這,匡章隱隱有種頭疼的感覺。

“除非能找到機會一舉消滅掉或者重創昭雎所部,否則,接下來這一戰···就只能將希望寄託在秦國那邊了。”

另一邊。

楚軍各軍一路向西撤退,知道退到距離巨陽城七十里處時,纔開始聚集軍隊。

直到日落之後,四路楚軍纔再次聚集到一塊。

夜間。

昭雎召集諸將後,問道:“今日一戰,戰損如何?”

胡君一聽,立即帶着絲絲喜色應道:“回令尹,此戰我部殺入魏營,搗毀魏營五分之一左右的大營,但因戰事持續的時間不長,我部纔沒有進一步的戰果。不過,也正是因爲戰事持續時間不長,我部損失極輕,戰死者不過數十人。”

另一路的主將菱君一聽,不由在心中暗罵了一聲:知道你部今日一舉殺入魏營,但你也不用時時將攻勞掛在嘴上吧。令尹只是問戰損,可沒有詢問戰果。

另一邊,昭雎一聽胡君之言,臉色微微一笑。

雖然這一次的突襲只爲打斷三國的攻城節奏,爲巨陽城中的守軍樹立信心,更是爲了吸引聯軍的仇恨,而不是爲了殺敵。但既然胡君說了自己的功勞,他也不介意誇獎胡君兩句。

“善,此戰胡君身先士卒,率先取得戰果,當爲此戰首功。”昭雎表彰了一句,然後再次當着衆人的面許諾道:“稍後本將必定將此事稟報大王,請大王正式恢復胡君你的封號,還望胡君接下來再接再厲,再立功勳。”

胡君一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心中不禁狂喜,立即拱手行禮:“謝令尹,在下一定不負大王令尹所託。”

“善。”昭雎點了點頭,然後將目光看向菱君。

菱君見昭雎看過來,心中不由一黯,然後應道:“令尹,此戰因魏軍抵抗激烈,是以我部戰損百餘人。”

說完,菱君立即拱手請罪到:“末將無能,未能對魏營造成大的損傷,還請令尹降罪。”

昭雎心中清楚,菱君所部之所以戰果小而戰損大,那是因爲菱君未能如胡君一般一舉殺破魏軍防線,殺入魏營之中,而是在魏軍營壘處與魏軍廝殺。

如此,如同他自己一般,遭到魏軍的激烈抵抗,必然損傷較大。

想着,昭雎笑了笑道:“菱君何必請罪,正面攻打魏營戰損微乎其微,卻打擊了魏軍的囂張氣焰,這便是功勞。菱君下次再接再厲便可。”

“諾。”

接着,昭雎將目光投向項君慎,同樣也得到了其部楚軍傷亡也微乎其微後,笑了笑,開口問道:“諸位,此戰我們已經成功擾亂了三國的攻城步驟,打擊三國的囂張氣焰。而且,戰後我們在三國探子的眼鼻子低下,一路狂奔四十餘里。

現在三國聯軍一定以爲接下來我們還會在巨陽西部逗留,一定會將主要的防守方向放在西部。

故而本將有意明日突襲巨陽東部的宋軍,不知諸位還能一戰否。”

衆將聞言,雖然覺得連夜奔襲百里,從巨陽西部七十里處殺到巨陽東部,然後對宋軍發動突襲有些遲疑,但既然令尹昭雎都開口了,那麼···

衆將對視了一眼,然後異口同聲道:“戰。”

昭雎聞言,笑了笑道:“好,傳令,大軍即刻啓程,連夜趕往淮水北岸。”

一個時辰後。

當昭雎率軍來到淮水北岸時,早有一支百餘人的楚軍在岸邊等候。

接着,一個將領打扮的青年,提着一支火把來到昭雎左近:

“令尹,在下黃君之子歇,奉家父之命,已經備下十萬大軍所用的船隻,只等令尹調用。”

“好,有勞君子了。”昭雎聞言大喜,而後見大量的船隻出現在淮水之上,當即大聲下令道:“傳令,大軍登船···”

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選第四十四章 病來山倒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 二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一千零三十章 正當其時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第八百二十一章 國之寶也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連下三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周室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行賞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第九百八十八章 涌動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第一千零九章 卒飄如風 下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韓王來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起第七百七十七章 上庸之戰 五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終始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質第六百七十六章 撤軍求和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四百五十三章 退兵之議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囑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七百九十五章 怨氣第六百九十八章 羣起圍攻第七百八十六章 舉國動員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趙謀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四百五十章 提議換人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三百九十章 齊越第四百零五章 調離第六百七十章 聞戰則喜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秦韓決戰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示警鄢陵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開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觸即潰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賢才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厲第四百三十章 圍殺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達吳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晉第五百二十章 輕取渡口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三百零九章 議單騎第八十二章 秦齊之重第三百一十八章 遲疑第八百九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九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九百零三章 啓用昭滑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棗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來訪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氣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葉障目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國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壽縣第八百七十二章 齊國出兵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一千零二章 大勢第四百七十二章 內外之事 (爲盟主暮雲_遮加更)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囑第五百二十章 輕取渡口第一千章 出兵第八百零六章 惠盎來楚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第四百一十五章 答應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二百九十三章 實施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長人口第五百六十三章 方城之內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一百三十二章 農家許行第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如同二君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爲國分憂第二百四十五章 離間第八百九十章 播下種子第八百九十七章 對症下藥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
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選第四十四章 病來山倒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 二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一千零三十章 正當其時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第八百二十一章 國之寶也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連下三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周室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行賞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第九百八十八章 涌動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第一千零九章 卒飄如風 下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韓王來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起第七百七十七章 上庸之戰 五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終始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質第六百七十六章 撤軍求和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四百五十三章 退兵之議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囑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軍到來第七百九十五章 怨氣第六百九十八章 羣起圍攻第七百八十六章 舉國動員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趙謀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四百五十章 提議換人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三百九十章 齊越第四百零五章 調離第六百七十章 聞戰則喜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秦韓決戰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勢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示警鄢陵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開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觸即潰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賢才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厲第四百三十章 圍殺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達吳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晉第五百二十章 輕取渡口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三百零九章 議單騎第八十二章 秦齊之重第三百一十八章 遲疑第八百九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九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九百零三章 啓用昭滑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棗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來訪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氣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葉障目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國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壽縣第八百七十二章 齊國出兵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一千零二章 大勢第四百七十二章 內外之事 (爲盟主暮雲_遮加更)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囑第五百二十章 輕取渡口第一千章 出兵第八百零六章 惠盎來楚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第四百一十五章 答應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二百九十三章 實施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長人口第五百六十三章 方城之內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一百三十二章 農家許行第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如同二君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爲國分憂第二百四十五章 離間第八百九十章 播下種子第八百九十七章 對症下藥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