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心亂而退

楚國壽春。

大殿中,將軍龐爰在羣臣的注視下,拱手請罪:“大王,泗西一戰,失地五百里,臣有罪,請大王治罪。”

此時,殿中羣臣聞言,大部分都在看龐爰的笑話。

之前,楚國在各國聯軍出兵伐宋後,楚王任命龐爰爲將伐宋時,羣臣就多有不滿。

要知道,當時的宋國,面對聯軍時可是毫無鬥志,甚至是防守陶城這樣的堅城時,都打出了一觸即潰這樣令人瞠目結舌的戰績。

當時,所有的人都以爲,只要楚國出兵,那肯定就會取得勝利,這是一場白撿的勝利。

於是,所有大臣都在拼命舉薦自己交好的人,以獲取這場必勝之戰的勝利果實。

但是,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是,楚王任命了龐爰這個從趙國來楚的人。

對此,大部分的楚國大臣都極爲不滿,認爲龐爰搶走了他們功勳。

其後,龐爰率十萬大軍奪取六百里地。

對此,羣臣毫不意外,畢竟當時宋國的情況,隨便什麼人領軍,也能取得這樣的戰果。

但令羣臣意外的是,楚王因爲沒有搶到彭城而大怒,當即聯絡魏國伐齊。

結果,魏國屈服於齊國,然後齊魏聯軍伐楚,龐爰不戰而逃,楚國吃下的六百里地當即吐出五百里。

雖然,大家都知道,這一戰大出這樣的結果,其實是因爲楚王一怒之下獨斷專行籌措適當,這才導致大敗。

但是,羣臣都沒開口爲龐爰求情。

一則,大家都知道,若是爲龐爰求情,那戰敗的責任龐爰這個主將不背,那就只得讓楚王與令尹去背了。對比一下,這個鍋明顯需要龐爰去背,尤其是在變法愈加深入的現在,新法需要楚王的崇高威望。

二則,龐爰是外來者,底蘊嚴重不足,之前得到伐宋主將的位置,可是將楚國羣臣全都得罪了。

三則,楚王先任用大將失誤,接着舉措失當,相當一部分的大臣都願意看楚王的笑話,更願意看到楚王甩鍋,然後他們趁機排擠各國來賓,比如廷理接子、大司農陳相、大司農中丞鄒衍等人,又比如從各國回國的左尹甘茂、上大夫鶡冠子等等。

龐爰開口後,熊槐等待了一下,見羣臣全都閉口不言,大殿中鴉雀無聲,不管是對龐爰極爲不滿的司馬景缺等人,還是保持中立的屈原等人,亦或者是龐爰之師鶡冠子,他們全都不開口。

見此,熊槐略一沉吟,便知道羣臣心中在打什麼主意。

不過,熊槐對淮北戰敗的事情早就預料到了,也早有應對之策。

於是,熊槐突然長長一嘆,然後一臉落寞的道:“將軍請起,此戰非你之罪也,其錯全在寡人,是寡人太過自信,以爲就憑寡人在天下的威望,只要派出令尹,那魏國就一定會答應寡人。

但,結果卻是魏國背叛了寡人啊。”

說着,熊槐看了看殿中略有異色的羣臣,沉默了一下,看着太子橫道:“太子,如今寡人心神已亂,不能主持大局,接下來,如何應對各國,還有安撫國中將士,就由你來主持吧。”

說到這,熊槐沒理會大驚失色的羣臣,轉頭向昭雎道:“令尹,還有左尹,左徒,你們輔佐太子!”

說完,熊槐又看了看羣臣,然後起身離去。

楚王這一走,羣臣全都大驚失色。

楚王很不對勁啊!

當年,六國伐楚,丹淅之敗,十萬楚軍傾覆,秦韓聯軍直撲郢都,國家危在旦夕,那時,楚王可是沒有絲毫憂色,甚至還鬥志昂揚的跟聯軍死戰。

當年,五國伐楚,陳城之敗,楚軍傷亡慘重,淮北之地險些不歸楚國所有,但那是,楚王依然沒有絲毫動搖,依舊拼盡全力與聯軍決戰。

可現在···淮北之敗,楚國雖失地五百里,但大軍爲保存完好,就這等小敗,楚王竟然失落的當場退朝,然後將國事交給太子處理。

這···這一刻,有許多大臣都在遲疑,楚王變化的太快了,這有些不對勁。

但,還有更多的大臣,卻在懷疑楚王真的老了,雄心鬥志不如惋惜了。

或許,可能,是因爲這幾年悠閒時光,已經消磨了楚王的鬥志!

一時間,羣臣議論紛紛,全都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羣臣如同失去主心骨時,最先反應過來的左尹甘茂,他見太子橫呆在席上,神色複雜,彷彿還沒有反應過來。

見此,甘茂又向令尹昭雎看去,卻見一向智略百出的令尹昭雎,此刻竟然僵在席上,久久沒有反應過來。

同時,左徒屈原卻幹坐席上,一副眼觀鼻鼻觀心,彷彿這事跟他沒關係一樣。

見此,甘茂沉吟了一下,然後輕輕對身側的昭雎道:“令尹···令尹···”

甘茂輕呼了數聲,昭雎纔回過神來,然後見甘茂衝他使眼色,這才反應過來。

而後,昭雎定了定神,然後起身向太子橫行禮道:“太子,大王心亂不能理事,還請太子主持大局。”

昭雎聲音一落,另一邊,睜開眼睛的屈原與甘茂同時拱手道:“請太子主持大局。”

接着,反應過來的羣臣也跟着道:“請太子主持大局。”

太子橫聞言,點頭道:“父王心亂,孤身爲人子,當爲父王分憂!”

說完,太子橫立即起身,向前數步,然後面向羣臣而坐。

接受羣臣朝拜後,太子橫率先向昭雎問道:“令尹,淮北之敗,齊魏兩國加兵於我,不知令尹以爲,接下來我楚國該如何應對齊魏兩國。”

昭雎沉重道:“太子,如今我楚國正處內憂外患之際,無力與齊魏兩國相爭,況且,現在齊國還有趙國這個盟友。

故,臣以爲我楚國理應遣使與齊魏兩國交好。

之前臣從魏國歸來之際,魏國曾奉上豐厚的禮物獻於大王,由此可見,魏國並不想太過得罪我楚國,只要魏國願意與我楚國講和,那齊國自然也會與我講和。”

太子橫聞言,立即點頭道:“令尹所言及時。”

說罷,太子橫立即點了兩位親近他的大夫,分別前往齊魏兩國議和。

接着,太子橫又看向龐爰,雖然此時他很想將這個子青的師兄治罪,但在自己父王已經主動擔罪的情況下,他也不能推翻自己的父王的結論,再次將龐爰治罪。

於是,太子橫沉吟了一下,開口道:“將軍,之前伐宋一戰,將軍雖取地六百里,但其後又失地五百里,雖然失地之罪不在將軍,但將軍面對齊魏聯軍,不戰而退,此將軍之過也。

所以,此戰,將軍功過相抵,不賞不罰。”

殿中羣臣一聽太子將伐宋之戰與抗擊齊魏兩國的戰事放在一起說,立即心知太子不喜龐爰。

於是,大部分的大臣便看戲一般的看向龐爰。

龐爰聞言,微微一怔後,立即拱手道:“謝太子不罪之恩!”

太子橫點了點頭,然後看向司馬景缺道:“司馬,有勞卿稍後統計之前兩戰的功過,孤會上稟父王,賞功罰過!”

景缺拱手應道:“是,太子。”

接着,太子橫又對屈原道:“左徒,這次徵召江漢的百姓作戰,雖然他們這次並沒有上陣殺敵,但是,既然他們都已經在來壽郢的路上了,那就算他們服兵役一次,今年不再徵召他們服徭役,下次兵役也不再徵召他們。”

屈原一聽,立即拱手道:“太子英明。”

隨着太子橫的安排,今日朝議的事情,全都得到處理。

事後,楚王臨時退出朝議,而太子橫妥當善後的消息傳出,整個壽郢的人都在讚美太子橫的賢能。

此時,太子橫的威望,楚王的襯托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田文獻薛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亂心第三百五十七章 徵糧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四百章 往燕第四十四章 病來山倒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如瘋似癲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爭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五百二十九章 會盟第九百八十四章 逃亡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四百六十章 議定婚期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七百一十五章 墾荒招安第一千零一百章 緘默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秦韓決戰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劍的問題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定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韓王來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逼宮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八百六十二章 驅逐出境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八百七十章 宋國已定第一千兩百四十章 勝敗根源第四百二十七章 援軍第四十三章 昭陽和泥第九百六十九章 進諫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爭 上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壽縣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第二百七十三章 殊死一搏第五十三章 景鯉請諡第八百七十二章 齊國出兵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夜色襲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器重寶第九百二十一章 年華易逝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個坑第六十四章 魏國抉擇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戰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錢第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廣佈仁德第一百一十一章 欲渡濮水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昭常去秦第八百章 退意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國使者第五十三章 景鯉請諡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六國停火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裝暈第八百一十七章 瘋癲若狂第九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託付後事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間第六百零五章 備戰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擇第六百八十一章 騎虎難下宋王偃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國慘敗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五百八十二章 動搖心志第八百八十章 相位空懸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敵我難分第一千兩百二十三章 劍指子青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人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橋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六百九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七百四十九章 範環使秦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吳制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三百二十三章 親臨第一百一十二章 關虎進籠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
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田文獻薛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亂心第三百五十七章 徵糧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八十八章 戰船上岸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四百章 往燕第四十四章 病來山倒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如瘋似癲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爭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五百二十九章 會盟第九百八十四章 逃亡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四百六十章 議定婚期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七百一十五章 墾荒招安第一千零一百章 緘默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秦韓決戰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劍的問題第九百二十七章 計定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韓王來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逼宮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八百六十二章 驅逐出境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八百七十章 宋國已定第一千兩百四十章 勝敗根源第四百二十七章 援軍第四十三章 昭陽和泥第九百六十九章 進諫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爭 上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壽縣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第二百七十三章 殊死一搏第五十三章 景鯉請諡第八百七十二章 齊國出兵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夜色襲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器重寶第九百二十一章 年華易逝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個坑第六十四章 魏國抉擇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戰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錢第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廣佈仁德第一百一十一章 欲渡濮水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昭常去秦第八百章 退意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國使者第五十三章 景鯉請諡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六國停火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裝暈第八百一十七章 瘋癲若狂第九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託付後事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間第六百零五章 備戰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擇第六百八十一章 騎虎難下宋王偃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國慘敗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五百八十二章 動搖心志第八百八十章 相位空懸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敵我難分第一千兩百二十三章 劍指子青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人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六百八十六章 結盟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橋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六百九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七百四十九章 範環使秦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吳制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三百二十三章 親臨第一百一十二章 關虎進籠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