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

幾位正在茶樓內。

靜靜等待坊間輿論發酵的掌櫃不知道的是。

他們報紙上刊發的那關於集體反對順天府衙門要對他們的出版許可再一次審覈的文章。

在半個時辰都不到的時間之內就出現在了朱由檢的龍案之上。

而看到這樣的幾份報紙。

朱由檢頓時臉色都不太好看了起來:“這些報紙,都是怎麼做的內容審覈!什麼東西都敢發行嗎?”

送報紙來的,正是魏忠賢。

“皇爺..此次京城百姓集體想要前往京城火車站一睹聖顏的事情背後也有這些民辦報社的影子,他們報紙的名字都和京師日報很相似,很多百姓都無法分辨。”

朱由檢知道,這是自己留下的空子卻被有心人給鑽了...

最早允許報紙由民間商人開辦,這是因爲在印刷工業化程度不高的時候,各地都需要地方性的報社來進行維持。

這個過程之中,朝廷和地方衙門不可能無限度的建立大量的報社,更關鍵的是現在的大明朝廷內部也沒有這麼多的相關人才,所以朱由檢才選擇了放開。

但現在看來,自己最早成立的皇明報社。

想要藉助兩份報紙來讓天下輿論儘可能的跟着朝廷走的想法還是太過簡單了。

“順天府衙的做法沒有問題,一個府衙審覈他們的報社手續何錯之有?”

看着手邊的這幾份報紙,朱由檢突然想起來了後世那種蹭大型報社報紙名字,各種擦邊碰瓷撞名字來博取民衆信任然後搞花邊新聞的垃圾小報。

這不就是妥妥的在大明的又一次翻版嗎?

魏忠賢連忙領了朱由檢的話,他說道:“皇爺,此事老奴下去必然會安排妥當,只是如今這些報社橫行,若不能想辦法給予處理,到最後恐怕要愈演愈烈啊!”

“朕不是說了嗎?讓順天府衙去審覈他們的手續,至於能不能通過,他張昶應該還沒糊塗!”

審覈既然沒有問題,那審覈能否通過自然也是由張昶說了算,照着朱由檢如今的態度,恐怕一夜之間這些報社都得銷聲匿跡了。

事情的複雜,卻逐漸超乎了朱由檢的意料。

張昶非但沒有在第一時間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平息輿論上,而是組織府衙的人手,瘋狂的在市面上收集這些報社之前發行的每一份報紙,既然他們不願意審覈。

張昶覺得,自己可以幫助他們。

不過與此同時,張昶再一次以順天府衙的名義在《京師日報》上刊發了一篇文章,不僅僅是公開駁斥這些無良的民辦報社,故意誹謗捏造歪曲事實,誤導百姓,應當予以取締。

並且以通牒的形式,告訴他們所有人最遲兩天時間,如果還不自己將審覈的資料送到順天府衙,那麼他張昶就要親自登門討要了。

自古,民不與官鬥。

但這些報社的掌櫃們,卻破天荒的將這個道理拋之腦後,在張昶的通牒發出後的第二天,京城內幾乎所有的民辦報社都玩了命的向街頭開始派送報紙。

已經從原來的免費提供給報童售賣,但現在直接免費提供給所有人,目的就是想要藉助坊間百姓輿論的力量。

讓順天府衙的通牒成爲一紙空文。

就在這些報社掌櫃們一面提心吊膽,一面卻自己給自己使勁壯着膽子,期盼順天府衙不敢真的動手的時候。

通牒中最後的時間節點到了。

張昶沒有絲毫的猶豫,站在順天府衙院內,他看着自己身邊數百位順天府的衙役大聲說道:“今天,我們就是要讓京城的百姓看看,我們順天府衙說話到底管不管用!”

“我要讓他們知道,別說什麼皇城根腳底下就沒人敢在這塊地方上舞刀弄槍,只要他們敢犯事,本官一定要澆滅他們這囂張的氣焰!”

在場的所有衙役其實內心也是無比激盪,要知道最近一段時間以來,自己就連回家的路上時不時都會被人指指點點。

那些坊間不斷流傳的小報紙簡直太不是個東西了。

用報紙上的文章,不僅僅在抹黑順天府衙,更是將所有的衙役都描繪成爲迫害百姓的朝廷犬馬。

好傢伙...這個名字,輪得到自己嗎?

就算能夠輪得到自己..東廠的番子們能夠願意嗎?

“大人!您只要一聲令下,我們兄弟們立馬將這些黑心報社全部都給抄了,這些傢伙簡直壞了良心!”

“就是....府尹大人,這段時間咱們都沒閒着,這些報社的地址,有多少人,每天什麼時候開門,乃至於這些黑心掌櫃們每天都在哪個茶樓會面,都一清二楚!”

衙役們議論紛紛,張昶便也不再猶豫了。

直接大手一揮:“本官有令,清查所有京城內的大小報社,尤其是參與到此次事件之中的報社!一個不留!”

“是!大人..”

衙役的頭頭隨後使了個眼色,所有衙役從衙門後門魚貫而出,爲何不走後門也是害怕那些人提前得知了消息。

萬一全都跑了,就很容易讓他們撲空。

畢竟現在京城的規模比起以前要大得多,每天往來的人流量更不是一個小數字,真的要想找一個人,還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大量的衙役開始從各個小巷子行動。

儘管分爲了不同的小隊,但每一個小隊之間還是有相互的聯繫,畢竟怎麼說...目標也只不過是一羣報社裡的掌櫃和夥計罷了。

又不是要他們上戰場打仗。

所以這些衙役們也是絲毫沒有什麼顧慮。

紛紛緊緊握住腰間的長刀,躬身不斷的從不同的道路向同一個目標點匯聚。

....

趙掌櫃有點惆悵,這一次與順天府衙門之間的這一場爭鬥可以說是愈演愈烈,自己一方面心中有很多的擔憂。

而另外一方面,則是他深知,一旦要是被順天府衙門重新審覈一遍自己過去一個月都在刊發的報紙上印刷了什麼東西。

到那時候,恐怕自己的報社就只有關門歇業這一條路可走了。

所以他,只能夠對抗到底。

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二百六十三章 德川家光想印紙幣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三百四十章 海戰結束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一百零二章 奇襲旅順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七十二章 福建東廠入局第三十七章 放一槍送送你們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二百七十五章 先坑一把第三百五十五章 貨幣戰爭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四百九十四章 彙報第二百三十四章 傳令兵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帶英一頓?第四百章 目標大海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一百九十七章 范文程來京!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忽悠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檢要下南京第一百六十七章 後金又想要復州第一百六十七章 後金又想要復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快馬奏京師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七十章 收稅風波初起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一百九十七章 范文程來京!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忽悠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等你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防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二百八十二章 深夜異變第二百九十六章 會議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難遇故友第四百章 目標大海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式科舉將近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三百五十六章 起義擴大第一百五十章 平淡之中乍現的驚喜第一百六十七章 後金又想要復州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奎作妖第一百零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一百七十一章 從天而降的大禮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二百九十章 困獸猶鬥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四百一十九章 電報滴滴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二十八章 埋伏與收割,獵人與獵物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軍之路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
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二百六十三章 德川家光想印紙幣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三百四十章 海戰結束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一百零二章 奇襲旅順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七十二章 福建東廠入局第三十七章 放一槍送送你們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二百七十五章 先坑一把第三百五十五章 貨幣戰爭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四百九十四章 彙報第二百三十四章 傳令兵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帶英一頓?第四百章 目標大海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一百九十七章 范文程來京!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忽悠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檢要下南京第一百六十七章 後金又想要復州第一百六十七章 後金又想要復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快馬奏京師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七十章 收稅風波初起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五百零七章 傲立於世界之林第一百九十七章 范文程來京!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忽悠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等你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防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二百八十二章 深夜異變第二百九十六章 會議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難遇故友第四百章 目標大海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第三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案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式科舉將近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三百五十六章 起義擴大第一百五十章 平淡之中乍現的驚喜第一百六十七章 後金又想要復州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奎作妖第一百零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一百七十一章 從天而降的大禮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二百九十章 困獸猶鬥第二百二十二章 再出兵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四百一十九章 電報滴滴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二十八章 埋伏與收割,獵人與獵物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軍之路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