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大明的百姓一直以來都是有口吃的就行,就連精白米這樣的東西往往都是供給給有錢的富商或者高官。

就連一般的地主都不能夠日日將白米、白麪當作主食來吃,所以大明農業部的徐光啓在推廣甘薯的時候難度不大。

因爲只要能吃。

那就是好東西,如果種出來之後產量還很大,那就是更好的東西。

至於說這東西曬幹之後磨成粉居然還能夠保存很長的時間,只不過是不太好吃..

或者說吃多了有點小小的副作用..

這又算得上什麼呢?

“將百姓的口糧問題解決之後,就要開始着手於解決主糧的產量問題。”

朱由檢的淡然說出口的話,卻讓諸位大臣有些遲疑。

其中郭允厚更是疑惑的說道:“皇上..只要百姓的口糧能夠解決..那朝廷的糧食壓力不就沒有多少了嗎?”

“並不是這樣的,甘薯、玉米這樣的東西終究是會被淘汰的,到不久的將來可能都會淘汰被送去餵養牲畜。”

郭允厚大驚失色。

說道:“皇上..怎麼會呢?現如今百姓纔剛剛吃飽肚子,這都是上好的糧食,怎麼會拿來餵養牲畜。”

“總有一天,一定會的!”

朱由檢沒有多說,但糧食儲備的是真的能夠關乎大明未來的發展方向,更不用說在不遠的將來。

即將準備上馬的海外殖民戰略。

到時候初期一樣需要大明不斷的向內投資。

“主糧發展和眼下收儲的問題就不要爭辯了,朕自有決斷!”

不過,另外一邊,朱由檢也不能真的將朝堂之上搞成自己一個人的一言堂,只要對朝廷有益處的想法,該提的還是要提的。

可惜。

很快之後的另外一件事情。

卻讓朱由檢眼皮直跳...

“漏稅???”朱由檢不斷翻看着手中的奏摺,眼神一會憤怒,一會迷茫,臉色也極其不好看。

大明的新式司局內與傳統的朝廷官員在職能上。

往往會發生一些碰撞,但朱由檢早有下令,如果有與大明新式司局成立初衷有相沖突者,一律移交權力至新式司局。

而其中最爲關鍵的一批新式司局。

可謂傾注了朱由檢大量的心血,不僅僅是親自給侍郎級別左右的官員進行了專門培養,更是在傳統九品十八級的官員等級之外,又專門進行了修改。

讓新式司局的官員級別能夠與傳統的等級並列。

然而..

“稅收關乎國計民生,自古以來在此上面失利的王朝,就沒有一個不出問題的...”

手裡拿着的奏摺,來自朱由檢很早之前設立的部門,大明財政督察局。

剛開始的時候,儘管朱由檢給其設立的權力頗多,比如說能夠監督大明全國內各級衙門的內部銀子使用等。

可隨着後來,各級衙門都已經逐漸經過改制。

以朝廷派駐到地方的東廠廉政督察處作爲首要檢查部門,財政督察局的工作便也就慢慢清閒下來。

閒來無事的時候,他們便採用了朱由檢賦予的第二項權力。

那便是對全國稅務進行監督。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讓朱由檢平日引以爲傲的大明財稅系統如今內部居然如同窟窿一般漏洞百出。

一層一層,一級一級,欺上瞞下不說還在稅收的時候想盡各種花樣來應付朝廷檢查。

“這件事情..先不用告訴畢自嚴了!”朱由檢面色很不好看,但在內心之中卻是一片坦然。

主要是因爲他想了很久之後還是覺得。

以目前的生產力水平,講道理能夠簡單的維持住稅收和實際應收的稅收銀子之間的差距不要太大。

就已經算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事情了。

大明的皇家稅務局終究還是根基太淺,更何況現在充斥在皇家稅務局之中的幾乎很罕見能夠看見經過大學院教育的學生士子。

大多都是第一次新式科舉過了前兩場考試,卻在第三場考試之中落榜不願意繼續再求學的那些學生。

於是便紛紛接受了大明皇家稅務局的邀請。

從最低的從九品的皇家稅務局小吏做起,開始爲大明朝廷想辦法收取民間稅收。

可這本身卻是朱由檢如今手下缺人。

能夠連過兩考。

也證明其在新學方面有些造詣或者說一定的天賦。

不想要浪費人才,於是推行的舉措,卻讓不少人藉此機會混入到皇家稅務系統之中。

而在此期間,大量的商人爲了想盡辦法逃脫在他們看來,朝廷慘無人道的高昂商稅。

就開始不斷的拉攏那些剛剛進入稅務系統之中的官員。

朝廷從九品的官員一個月的俸祿才能夠有多少,何況眼下手中拿到的權利可都是實打實的銀子,就這樣不少的朝廷稅務小官,都紛紛被牽扯其中。

甚至有不少京官,也就是原本戶部的官員。

被朱由檢一腳踹到了稅務局之後還是不收斂,貪腐起來的力度更大,僅僅皇家財政督察局走訪了幾個州縣。

都或多或少,或輕或重的有這樣的情況出現。

所以才擬定了這樣一份奏摺,直接送到了朱由檢的龍案之上,這是新式司局之中帶有督察、檢查性質的部門才擁有的特殊權力。

“繼續調查..這件事情財政督察的力量不夠,就讓東廠也要出面協調,告訴魏忠賢..朕不怕東廠一家獨大!給朕招兵買馬,好好準備!”

王承恩連忙領命。

東廠再大,魏忠賢權力再大,終究是有死了的那一天的。

太監就是這一點好處,他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他連子嗣都不存在,他又能夠爲自己攔下多少銀子呢?

反而是那些官員,爲了宗族,爲了一家老小,爲了榮華富貴。

往往能夠做出最令人頭疼的事情,危害同樣也是最大。

爲了能夠搞清楚成立還不到兩年的大明皇家稅務局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朱由檢果斷的選擇找到另外一個人。

那便是大明皇家供銷局的謝子華。

“謝愛卿..朕今天召見你來有另外一件事想要和你商議一番..”朱由檢說話的聲音很輕,內容卻讓謝子華有些不解。

開口迴應道:“臣自然是謹遵陛下聖意..只管吩咐便可!”

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三百八十五章 轉至九州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第三百六十二章 安南請求第二百八十二章 深夜異變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二百三十八章 準了唄,不然呢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式科舉將近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路建設第九十六章 對金戰爭將至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四百八十二章 紅毛?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三百四十五章 集中炮火第九十九章 輿論造勢第四百八十二章 紅毛?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二百三十八章 準了唄,不然呢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明電氣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四百一十五章 視察直隸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一百四十七章 樂極生悲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一百四十七章 樂極生悲第四百五十一章 來京看看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業規劃出爐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的普利特第二百八十九章 幼稚第四百八十九章 送個大禮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四百九十四章 彙報第一百九十七章 范文程來京!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太極的來信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三十三章 走走過場,豪格攻城第三百五十六章 起義擴大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三百二十二章 召見趙雲凱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貨幣戰爭第四百三十二章 打!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四十二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墾農場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一百九十章 欣欣向榮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
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三百八十五章 轉至九州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第三百六十二章 安南請求第二百八十二章 深夜異變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二百三十八章 準了唄,不然呢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式科舉將近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路建設第九十六章 對金戰爭將至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四百八十二章 紅毛?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三百四十五章 集中炮火第九十九章 輿論造勢第四百八十二章 紅毛?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亡和臣服第二百三十八章 準了唄,不然呢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二百一十四章 直隸肥皂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明電氣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四百一十五章 視察直隸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一百四十七章 樂極生悲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一百四十七章 樂極生悲第四百五十一章 來京看看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業規劃出爐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的普利特第二百八十九章 幼稚第四百八十九章 送個大禮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四百九十四章 彙報第一百九十七章 范文程來京!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皇太極的來信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三十三章 走走過場,豪格攻城第三百五十六章 起義擴大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三百二十二章 召見趙雲凱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貨幣戰爭第四百三十二章 打!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四十二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墾農場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一百一十九章 回過神了第一百九十章 欣欣向榮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