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

吃了敗仗的皇太極並不是什麼都沒有做,反而一改後金的多項政策。

至於政策的來源。

只有一個方向,那便是大明。

可以說敗於大明之後,皇太極就通過各種方式蒐集關於大明的任何信息。

試圖從這些信息之中發現大明崛起的原因。

而最終蒐集到的信息中種種跡象都表明,大明如今盛行的新學或許就是一切的原因。

也就是大明崛起的根源。

皇太極得知這個結果之後可謂欣喜若狂,敵人強大不要緊,對於他而言敵人不知道爲什麼強大才是最令他恐懼和不安的。

但現在搞清楚了一切之後的皇太極反而並不像以前那樣對於大明的各種變化那般擔憂了。

只不過皇太極開始沉浸於尋找新學,這可害苦了下面所有的後金官員,漢臣的地位再一次被提高,只不過...

“你們是想要告訴本汗,你們對於大明盛行的新學一點了解都沒有嗎?你們都是從明廷而來的漢臣,那新學難不成還能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不成?”

皇太極在赫圖阿拉同樣有着一個規模不大的皇宮,只不過此刻的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敢在這個風口浪尖的時候自稱爲帝的。

范文程此刻儼然是滿臉苦色,若是問他其他的東西,作爲出自大明的臣子還能說上一二。

可要是談起新學。

他也是一無所知,可也不能任憑皇太極在上面怒火沖天而毫無反應。

只得硬着頭皮開口說道:“主子..奴才對此知道一些,但不算多..”

范文程剛一開口,皇太極便雙眼一亮,趕忙追問道:“快,範先生!本汗就知道你一定有辦法!”

“大明所謂之新學,似乎是從泰西諸國之西學發展而來,或許這就是其根源所在!”

一旁頓時也有漢臣連忙搭話道:“對啊!如今大明與海外諸國來往密切,這所謂的新學恐怕根本就是西學換了個名字而已,若是我們能夠找到泰西諸國的書籍,想必一樣可以開始效仿。”

皇太極感覺到自己似乎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甚至在大殿上就笑了起來,持久不絕。

原來...一切的根源只不過是在這裡而已。

“那麼你等可能接觸到泰西諸國的商人,想辦法我們後金也要效仿大明,學習西學,富國強民....”

可皇太極還沒高興多久,只看見臺下的所有漢臣表情猶如凝固了一般,就連不少滿臣也是有些尷尬的低下了頭,不敢看向皇太極。

“怎麼..怎麼諸位都是這副表情,難道說都沒有泰西諸國的商人願意來到後金做生意嗎?”

衆臣心中忍不住想到:這還不夠明顯嗎...

自從大明開始對外放開貿易之後,誰能夠對後金這種時不時就要把來往做生意的商人揍一頓的地方再感興趣。

儘管這些泰西諸國的商人也是時而從事貿易,時而化身強盜的...但你不能在他們還沒當強盜的時候,先把他們給搶了吧。

隨着時間的慢慢推移。

後金就成爲了所有泰西商人眼中的貧瘠之地、蠻荒之地、不遵守規矩之地,總而言之是堅決不願意再與後金往來。

皇太極依舊不死心般看向了范文程說道:“範先生,難道真的弄不到那些西學的書籍嗎?”

范文程先是點了點頭,隨後又似乎想到了什麼一般連忙搖了搖頭。

皇太極以爲是范文程想到了什麼辦法,連忙再度開口說道:“範先生可是想到什麼辦法了?”

誰料范文程跪在地上後緩緩伏首開口說道:“此事!無解!據臣所知,大明如今掌握着周邊幾乎九成以上的海外貿易,如今已經近一年的時間後金都沒有來過泰西國的商人了!”

與大明敗了之後,最爲關鍵的其實還有另外一條,那便是後金丟掉了全部朝鮮以西,後金以東的所有入海口。

現如今後金的所有碼頭都設置在朝鮮的北方,只不過地方卻是實打實的在後金境內,皇太極沒有像往日那般不守規矩,強行捏朝鮮一把。

反而是一改常態,開始守規矩起來。

“難不成,就徹底接觸不到西學了嗎?”皇太極的眉頭明顯有些焦慮了起來,一旁的另外一位大臣連忙開口說道:“若是大汗想要接觸到那些泰西諸國的商人,就要先將我們後金願意與大明一樣,乃至花更大的價錢與海外做生意的消息散佈出去。”

皇太極換了一副表情,似乎是有些感興趣。

“繼續說說。”

“與其我們在這裡主動四下尋找泰西商人,不如主動將消息散播出去讓他們來後金尋我們,畢竟只要我們願意保證他們來此貿易的公平與安全,並且能夠提高價格,那麼這些逐利的泰西商人一定會不顧一切前來的。”

皇太極聞言也是喜悅。

連忙開口說道:“這件事,便交由你去做了,要在最快的時間內想辦法弄到明國正在盛行的西學!”

“嗻!定當不負大汗所望!”

自此,後金開始了浩浩蕩蕩的朝着大明學習的運動,這一場面甚至在歷史上都留下了痕跡。

....

大明京城,朱由檢一臉沉重的看着手中的奏摺,南方的摺子比他想象的來的要早。

可同樣的是,過程或許並不重要,但霍維華在其中的發現卻讓朱由檢微微嘆了一口氣。

“果然...這個世界上哪裡會有什麼和平等着朕,要讓大明穩坐世界之巔,只有永無止境的打下去。”

“王伴伴...”

“老奴在,皇爺..”

朱由檢坐在椅子上,沉寂了一會後纔開口說道:“擬旨,招呼山東水師提督趙雲凱回京一趟吧。”

“皇爺..老奴這就去擬旨。”

王承恩下去安排招呼趙雲凱回京,但朱由檢卻沒有繼續坐着,反而伏在龍案邊,提筆寫下回給霍維華的摺子。

只見其中寫道:暫不表,待明夏。

大概的意思其實就是朱由檢想要告訴霍維華,這件事情朕已經知道了,但是目前的情況實在是不能夠將這件事泄露出去,畢竟比大明此刻更加慌張的其實應該是西班牙人。

而另外一邊,這件事情也不可能就這樣算了,但時機不太合適,那什麼時候合適呢?

朕覺得明年夏天就挺合適,可平定安南已經被定在了明年春季,也就是說這件事情不用你霍維華操心了。

安心打安南吧...

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炮第一百二十五章 快馬奏京師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四百九十四章 彙報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二百二十七章 系統更新第一百五十三章 選址蓬萊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第四百零六章 擺弄輿論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二百九十八章 花了好多錢第三百四十八章 經濟路線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商人離去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三百六十章 叔叔愛錢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二百九十章 困獸猶鬥第四百五十一章 來京看看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二百五十章 行動開始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綵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二百八十二章 深夜異變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四百九十一章 城破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二十九章 風捲殘雲,朝堂之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四百二十七章 東安計劃第八十五章 卡..卡住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後金夜話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四百八十二章 紅毛?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狸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三百五十六章 起義擴大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八十九章 與蒙古人商量商量第一百零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九十九章 輿論造勢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獲勝利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獲勝利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四百九十一章 城破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幕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四百八十九章 送個大禮第四百八十八章 多爾袞稱帝第一百九十章 欣欣向榮第二百五十二章 河南白蓮教第二百八十九章 幼稚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十二章 湯藥疑雲,皇爺之怒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一百五十六章 衛所現狀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綵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三百四十四章 反攻時間第三百九十二章 絢爛焰火第四百四十五章 地稅第三百五十六章 起義擴大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一百零二章 奇襲旅順第三百六十五章 改善之策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的普利特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式科舉將近第三十五章 關寧絞肉機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墾農場第六十章 鑄幣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
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四百七十章 野戰炮第一百二十五章 快馬奏京師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四百九十四章 彙報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二百二十七章 系統更新第一百五十三章 選址蓬萊第一百九十六章 幫襯第四百零六章 擺弄輿論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二百九十八章 花了好多錢第三百四十八章 經濟路線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商人離去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三百六十章 叔叔愛錢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二百九十章 困獸猶鬥第四百五十一章 來京看看第三百零七章 謀劃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二百五十章 行動開始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綵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二百八十二章 深夜異變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四百九十一章 城破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二十九章 風捲殘雲,朝堂之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四百二十七章 東安計劃第八十五章 卡..卡住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後金夜話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四百八十二章 紅毛?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狸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三百五十六章 起義擴大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八十九章 與蒙古人商量商量第一百零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九十九章 輿論造勢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獲勝利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獲勝利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四百九十一章 城破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幕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四百八十九章 送個大禮第四百八十八章 多爾袞稱帝第一百九十章 欣欣向榮第二百五十二章 河南白蓮教第二百八十九章 幼稚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十二章 湯藥疑雲,皇爺之怒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一百五十六章 衛所現狀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燈結綵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三百四十四章 反攻時間第三百九十二章 絢爛焰火第四百四十五章 地稅第三百五十六章 起義擴大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一百零二章 奇襲旅順第三百六十五章 改善之策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的普利特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式科舉將近第三十五章 關寧絞肉機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墾農場第六十章 鑄幣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