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

有了火炮司匠人們的加持,儘管之前對於飛梭織布機的瞭解不多,但是當圖紙到了大家手上的時候。

幾乎是瞬間,所有人都能夠一眼的看出整體的結構大致是什麼樣子。

老王頭同樣盯着手中的圖紙對着王毅思說道:“這織布機..依我看來,恐怕了不得啊,你們有沒有做過實驗,比傳統的織布機有多少優勢。”

“師傅..這織布機皇家工業總局已經組裝出了一臺,整體的效率至少達到了傳統織機的兩倍,若是考慮到布料的細緻程度,就是三倍也不過分!”

王毅思此話一出,周圍不少人都是倒吸一口涼氣。

如今大明的紡紗技術正蒸蒸日上,現如今織機的技術也得到了改善,將來這紡織業不得徹底由大明說了算。

“工業..真的能救國啊!”老王頭有些渾濁的目光之中流露出幾分追憶的神色。

自從新皇登基以來,大明的匠人地位便不斷的提高。

之後更是定下了發展工業的主基調,在各個方面都不斷的向現有的匠人進行傾斜,更是組織了大量人手。

夜以繼日的在深入工廠和車間,對於匠人的技術性問題進行指導。

傳統意義上的“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時代幾乎已經徹底過去了,老王頭在兵器總局的這段時間,同樣接受到了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的知識。

例如說,什麼叫做工業產品標準化,什麼叫做生產流程制度化,什麼是流水線作業,什麼是高標準生產。

這些東西,都是在兵器總局學到的。

而老王頭也是一刻不敢放輕鬆,儘管是由於在生產新式火槍的過程之中有功被提拔爲大明兵器總局的火槍司司長。

後來孫元化走了廣東,又被調來接手火炮司。

但這麼長的時間以來,老王頭的業務水平可都一點沒有落下。

大致看完了圖紙。

所有人心中也就大致有了個數。

“對了哥!咱們去工業總局給你幫忙,是不是還要給薛大人說一聲啊!?”一旁的學徒小張湊了過來開口說道。

誰料。

王毅思笑着迴應了一句:“薛大人已經同意了..”

衆人一臉疑惑的看向了王毅思,其中一人說道:“薛大人怎麼會這麼簡單就放我們出去?”

王毅思沒有過多做解釋,只是笑着看着大家。

..

之後的事情就很簡單了。

王毅思幾乎是在最快的時間內,構建起了大明第一個以飛梭織布機作爲主要生產機器的織布工廠。

然而,王毅思的織布工廠還沒正式投產,另外一個人卻主動上了門。

那便是大明供銷局的謝子華。

而謝子華來了這件事,王毅思還是十分歡迎的,畢竟織出來的布匹不可能永遠都堆在倉庫裡。

所以打通銷路也是相當關鍵的因素。

更何況,如今論銷售的手段,誰還能夠比得上現如今的大明供銷局,市場已經開通在了全大明各地。

並且還在不斷的四處擴張。

而負責大明供銷局系統的謝子華更是憑藉着這一功績,將大明供銷局以一種堪稱奇蹟的速度發展了起來。

“謝大人,怎麼有時間來我們工業總局啦?”王毅思看到謝子華的瞬間,其實就已經猜到了對方今天來到這裡的意思。

但還是開口假意客氣了一句。

“王大人,我今天來可是來給你介紹生意的!”

“介紹生意?歡迎歡迎,謝大人裡面請。”

二人寒暄客氣拒絕,兩人坐了下來。

一旁有人及時的送上了茶水,謝子華沒有再多客氣,直接便開口說道:“我聽說王大人最近開了一家織布工廠,不知道這工廠的布匹有沒有銷路啊?”

然而王毅思卻明白,雖然兩人都是爲朝廷司局。

但生意還是生意,於是便開口說道:“這織布工廠尚未投產,也沒有什麼產出,不過已經有幾家天津衛的染布作坊和不少成衣坊聯繫過來,銷路應該是不愁的。”

誰料。

聽到這話的謝子華卻是搖了搖頭說道:“王大人的眼界還是太小了,依照本官來看,這一次聽說你要建造一個有一千臺織布機的織布工廠,我覺得還是太小,要造就要造一萬臺機器的!”

“一萬臺!謝大人,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

抿了一口手中的茶水,謝子華看着王毅思再度開口說道:“如今棉花紡織大多都在江南,儘管京津工業園區有了最先進的紡紗技術,但織布還是集中在江南,可按理來說,棉花的產地以北方爲主..你知道爲何織布卻都願意開在江南嗎?”

謝子華沒有直接開口解釋自己剛纔的設想。

卻是提出了另外一個問題。

王毅思一個沉迷於技術的男人,怎麼可能知道這些經濟上的東西,只能搖了搖頭開口說道:“不知道...”

“因爲江南的布匹價格更高,而一直以來織布都匯聚在江南,而沒有人願意來到北方開設工廠,所以不斷被越做越強的江南所壟斷。”

王毅思卻是不解,直接開口:“現如今紡紗都以京津工業園區爲主,爲何這些織布工坊還是不願意上來呢?”

“因爲市場,如今大明布匹貿易的市場主要聚集在江南,所以他們只能夠在江南。”

..謝子華的話,讓王毅思有些沉寂。

但之後,謝子華再次開口說道:“但如今的情況已經完全不同了,大明供銷局的市場掌握了全大明不同地區互相調節市場的貿易權利,在這樣的貿易網絡之下,傳統的江南紡織作坊註定會消失在大明。”

“爲何?”

“因爲他們會逐漸的發現,市場上布匹的產量會在極其迅速的時間充斥着大量來自你們織布廠的布匹,但自己的貨物再也沒有了競爭力。”

“這又是爲何?”

王毅思就像是一個剛剛開智的孩童一般不斷請教着謝子華,只見謝子華開口說道:“因爲效率!因爲成本!因爲產量!更因爲你會擁有大明供銷局這樣的貿易網絡,來幫助你銷售所生產出來的布匹!”

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斷焦灼第四百零五章 入夜微涼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五百章 沒轍第四百零三章 皇室專列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三十一章 消息入京,犒賞天虎軍。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國起義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三百零一章 恐怖的大學院規模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三百六十二章 安南請求第一百零五章 只是徒勞科泰格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一百零三章 紙糊的旅順第三百八十章 炮轟江戶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四百四十九章 後金夜話第四百八十二章 紅毛?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四十四章 全國開徵!清查良田!第四百一十四章 癡心妄想第九十三章 喜出望外的皇太極第四百章 目標大海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四百六十二章 平南軍上陣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三十三章 走走過場,豪格攻城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的普利特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四百九十六章 堡壘計劃第一百九十九章 漕運疑雲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陸開始第二百二十七章 系統更新第一百五十章 平淡之中乍現的驚喜第四百八十二章 紅毛?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一百七十一章 從天而降的大禮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檢要下南京第七十七章 糧食很重要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臣議鋼第七章 京營改編,天虎軍顯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二百七十八章 蒙古人的應對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四百四十六章 鼠疫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開始第七章 京營改編,天虎軍顯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三百九十九章 江戶協定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一百四十二章 局勢轉變有點快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子來啦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第一百六十一章 安南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八十五章 卡..卡住了第八十七章 京津工業園區的構想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臣議鋼第十九章 畢子寅叛變第二百六十九章 相接
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斷焦灼第四百零五章 入夜微涼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五百章 沒轍第四百零三章 皇室專列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三十一章 消息入京,犒賞天虎軍。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國起義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三百零一章 恐怖的大學院規模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什麼打第三百六十二章 安南請求第一百零五章 只是徒勞科泰格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一百零三章 紙糊的旅順第三百八十章 炮轟江戶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四百四十九章 後金夜話第四百八十二章 紅毛?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四十四章 全國開徵!清查良田!第四百一十四章 癡心妄想第九十三章 喜出望外的皇太極第四百章 目標大海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四百六十二章 平南軍上陣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一百三十五章 東方爲你傾倒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三十三章 走走過場,豪格攻城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開二度的普利特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四百九十六章 堡壘計劃第一百九十九章 漕運疑雲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陸開始第二百二十七章 系統更新第一百五十章 平淡之中乍現的驚喜第四百八十二章 紅毛?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一百七十一章 從天而降的大禮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檢要下南京第七十七章 糧食很重要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臣議鋼第七章 京營改編,天虎軍顯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二百七十八章 蒙古人的應對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四百四十六章 鼠疫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三百一十一章 覆滅開始第七章 京營改編,天虎軍顯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三百九十九章 江戶協定第三百六十一章 推廣遇阻第一百四十二章 局勢轉變有點快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子來啦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第一百六十一章 安南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八十五章 卡..卡住了第八十七章 京津工業園區的構想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臣議鋼第十九章 畢子寅叛變第二百六十九章 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