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防

東海之外,數百艘由紅毛番也就是荷蘭商團組成的運糧商團正浩浩蕩蕩的開往山東,在那裡朱由檢率先開啓了青島口岸,並準備藉此開啓大明北方向海外從事貿易的先河。

至於爲什麼選中青島而不是離京師更近的直隸,也就是後世的河北天津一帶,主要原因就是太近了。

雖說現在的後金,海上勢力無限接近於無。

但東瀛倭寇的強盜生意卻乾的如火如荼。

“伯爵陛下,爲什麼你如此看重這次貿易,不惜將整個亞洲所有的商船都召集在一起給這大明皇家拍賣行運糧呢?按理來說不管運些什麼去大明,都應該要比這稻米更值錢,並且我們也不會佔用如此多的商船啊...”

被稱之爲伯爵的男子,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普利特老伯爵。

“你還沒有搞明白,對於我們而言,謀取更高昂的利潤纔是我們要做的首要事情,但是在這高昂的利潤之前更重要的是機遇。”

“機遇?”

“這次貿易我曾經算過,根本不存在賺錢的可能,僱傭的商船太多了,中間甚至混入了其他國家的商船,但是這並不重要,哪怕這筆生意是賠錢的,我都願意去做。”

“既然賺錢是首要事情,那麼爲什麼賠錢還要去做呢?我們還要在這海上飄蕩幾個月,我都開始懷念我的妻子了。”

“因爲現在東方的那位皇帝終於在面對貿易這件事情上不再反對,反而一反常態的開放了青島貿易港,這讓我感到欣喜若狂。”

“所以伯爵閣下是爲了青島貿易港?”

“唉...這龐大的帝國有太多可取的東西了,只要那位皇帝陛下能夠從指甲縫中漏出一點來,都夠我們荷蘭東印度公司賺得盆滿鉢滿,那麼爲什麼不借助這個機會交好這位皇帝陛下呢,運一些糧食罷了,有什麼大不了的。”

一旁的金毛番聽到這句話不禁內心白了一眼眼前的這位老伯爵。

心中暗道,是啊,對於你當然是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爲了籌集這次的糧食,印度都開始大把大把的餓死人了,爪哇更是被搶空了。

與此同時,大量的糧食被調動起來,荷蘭商人們不負這個時代海上馬車伕的稱號。

只不過對於一心想要幹出工業革命的朱由檢來說,用一些大明工坊製作的手工藝品就能夠換來大把糧食的這種好生意簡直千百年難遇一次。

只要能夠拿來糧食,別說什麼民窯還是官窯,就是皇家用的玩意朱由檢都不介意拿出去賣了。

商船浩浩蕩蕩的自印度洋出發,過馬六甲直奔大明山東青島港而來。

...

關寧關隘。

將事情彙報上去的蒙脫沒有等在原地,畢竟眼下的交通條件限制下,消息的傳遞還是很慢的。

不可能因爲這樣的小型遭遇戰貽誤戰機。

“這韃子也不足爲懼嘛...要我說,旅長...我們不如直接從關寧關隘主動出擊...”

蒙脫聽到下屬的這番說辭,也是頭疼不已,驕兵必敗的道理他怎麼能夠不明白。

“主動出擊?皇太極就算是頭豬,那麼幾萬頭會跑的豬,也能把我們耗死...”

眼下的天虎軍第一師第二旅整個編制全軍只不過三千五百人,就是加上下屬的運糧隊伍整個規模也不會超過五千人,其實這也是爲什麼天虎軍出擊遼東的消息只是在小範圍內傳播,就連京師很多人都不知道。

兵貴神速。

蒙脫全力趕路之下,終於到了關寧關隘,不過與皇太極面對的是銅牆鐵壁,利刃尖刀不同。

天虎軍到達之日,畢自肅都快被皇太極揍哭了。

雖然說關寧關隘內的明軍守城死戰之心日月可鑑,勇氣無雙奈何這是冷兵器時代,刀對刀,箭對箭。

長久的消耗下,皇太極雖然難受,但是畢自肅更不好受。

尤其是皇太極開始了車輪戰。

什麼叫車輪戰。

皇太極一眼看出來,雖然說這關寧關隘堅固如斯,一時半會無法攻入。

那麼索性不強攻,就是襲擾。

設營於關寧關隘城牆三十里外,

將麾下士兵按照八旗的現成規矩分開,分爲八支隊伍,一天十二個時辰,每旗一個半時辰。

不斷的進攻...撤退..進攻...撤退...

把畢自肅可以說折磨的夠嗆,你要說不防禦,那這就算是單獨的一個旗士兵要是登上城牆,那其他大軍也就隨之而入了..

城破也就玩完了。

可要是防禦,人力總有窮盡之時啊..

見到了地方,蒙脫便站於關隘後城下喊道。

“天虎軍第一師第二旅,奉皇命前來馳援關寧關隘,請畢大人開門..”

其實打天虎軍從地平線上出現,被城牆之上的哨兵看見之後,就在第一時間前去通報了畢自肅。

喜出望外,什麼叫喜出望外。

此刻的畢自肅簡直太能體會這個詞的意思了。

以往的朝廷不管砸下多少銀子,要求各地出兵馳援遼東,大多都是磨磨唧唧,在路上指不定耗時多久,哪有像天虎軍一般的馳援速度。

並且據寧遠關提前傳遞的消息,運糧隊伍也會在這期間及時趕到,又有糧食又有援軍。

雖然人數不多,但聽聞其在野狼谷與韃子的遭遇戰時。

無傷亡全殲韃子一千一百餘人的戰績時,畢自肅的內心雖有懷疑。

但也是欣喜異常,這中間就算有水分,但也能夠說明這支軍隊不是繡花枕頭中間全充稻草的草包。

而是面對韃子真正有一戰之力的正經軍隊。

“開門..開門迎接...”

後城大門轟然而開,帶着糧食的天虎軍沒有客氣,直接整軍進了關寧城內。

畢自肅早早的就站在城內迎接蒙脫。

這讓蒙脫可謂是受寵若驚,畢竟從大明眼下的官員體系來說,這畢自肅可要比蒙脫高數個級別不止。

“畢大人何必如此客氣,若是有用得到蒙脫的地方儘可吩咐。”

“那畢某就不與蒙旅長客氣了,這眼下城外韃子不斷襲擾關寧關隘,這關寧關隘眼下的守軍已經是疲憊不堪,若天虎軍眼下能戰..還請蒙旅長抽出部下來上城牆協戰..”

蒙脫沒有多說什麼,轉身用那如同洪鐘一般的聲音大聲吼道。

“全軍都有,上城牆,與關寧關隘的兄弟們一同協防,接過這關寧關隘的防守任務,將糧食分發下去給友軍,咱們替兄弟們站站崗。”

“是!”

“是!”

“上城牆!”

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一百二十六章 法辦周奎(1)第二百九十章 困獸猶鬥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一百八十九章 遼東大捷第三百四十四章 反攻時間第四百四十六章 鼠疫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一百零三章 紙糊的旅順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等你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商人離去第三百六十九章 專利事務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一百一十七章 漲俸第九十六章 對金戰爭將至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返順天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三百三十一章 風雲變幻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三百九十九章 江戶協定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五百章 沒轍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一百七十四章 復州大捷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一百九十五章 決議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九章 皇家稅局,試點商稅第四百四十九章 後金夜話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看到了紅毛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四百四十九章 後金夜話第二百二十七章 系統更新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三百四十章 海戰結束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四百九十六章 堡壘計劃第三十章 多項改革,遼東大捷第九十九章 輿論造勢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蒙古有點不老實第一百四十七章 樂極生悲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三百五十六章 起義擴大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一百二十五章 快馬奏京師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八十六章 收尾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三百零一章 恐怖的大學院規模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二百九十六章 會議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二百五十二章 河南白蓮教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倫的秘密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路建設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四十二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二百九十八章 花了好多錢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一百三十九章 復州!復州!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蓮行刺第四百八十二章 紅毛?第四百零六章 擺弄輿論
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一百二十六章 法辦周奎(1)第二百九十章 困獸猶鬥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一百八十九章 遼東大捷第三百四十四章 反攻時間第四百四十六章 鼠疫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一百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一百零三章 紙糊的旅順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等你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商人離去第三百六十九章 專利事務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一百一十七章 漲俸第九十六章 對金戰爭將至第三百七十四章 重返順天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二百二十章 壞消息接連而至第三百三十一章 風雲變幻第三百零九章 佈局第三百九十九章 江戶協定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德川家光第五百章 沒轍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一百七十四章 復州大捷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一百九十五章 決議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九章 皇家稅局,試點商稅第四百四十九章 後金夜話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看到了紅毛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四百四十九章 後金夜話第二百二十七章 系統更新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三百四十章 海戰結束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四百九十六章 堡壘計劃第三十章 多項改革,遼東大捷第九十九章 輿論造勢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蒙古有點不老實第一百四十七章 樂極生悲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二百一十章 商隊在草原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三百五十六章 起義擴大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一百二十五章 快馬奏京師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八十六章 收尾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三百零一章 恐怖的大學院規模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二百九十六章 會議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二百五十二章 河南白蓮教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倫的秘密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路建設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四十二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二百九十八章 花了好多錢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一百三十九章 復州!復州!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蓮行刺第四百八十二章 紅毛?第四百零六章 擺弄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