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埋伏與收割,獵人與獵物

整支隊伍的行軍速度很快,沒用多久在列隊整齊的天虎軍掠陣之下,運糧隊伍就來到了行程中唯一的一道山谷。

蒙脫手持大明皇家科學院的最新研製成果雙筒望遠鏡遠遠注視着遠處的山谷。

“此番馳援路上最爲險峻的就是這道野狼谷了,若是有埋伏最可能的也在這裡…”

“旅長多慮了吧,我軍兵強馬壯哪有什麼不入眼的山賊土匪敢來惹我們的眉頭…”

一旁副官不解道。

“山賊土匪?那算什麼東西,我怕的是韃子趁機來打秋風啊…”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傳令下去全軍提起精神,我總有種不妙的預感…”

“是!”

副官轉身下去傳令。

“譁!”

頓時全軍戒備,士兵紛紛把原本背在肩頭後的米涅步槍解去槍衣,扛在肩頭,將腰間的子彈盒紛紛打開。

米捏步槍還是沒有脫離原本燧發槍的影子,槍體還是很珍貴的玩意,稍微進點灰尚且還好,要是槍管內崩進去塊石子。

能把天虎軍的士兵們心疼死,百鍊成鋼何況如此一把先進的鋼槍,背後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

更別說在戰場上鋼槍可謂是所有士兵最親最親的親人了。

很多士兵日夜兼程趕路在路邊露營睡覺時候都不願槍離手,緊緊擺在懷中。

就在這時。

遠處的運糧隊伍剛一進山谷還未察覺異樣。

當最後隊尾的最後一輛運糧車進了山谷。

而山谷狹長,首尾頓時全部進了山谷之中。

頓時從山澗間各處涌出一大羣手握鋼刀的滿清建奴。

“殺明狗啊!”

“殺!”

山谷之內,頓時殺聲大起,直奔運糧隊伍的青壯而來。

局勢一瞬間好像就被包了餃子。

不僅如此埋伏在山谷的弓箭手也紛紛拉滿弓弦,羽箭私雪花一般從半空中凌空抽射而下。

頓時押糧隊伍出現了死傷,領頭人一看此景頓時暗道不好。

從腰間抽出天虎軍提前交待遇到險情用來求救的信號箭,取出火摺子點燃導火線。

“嗖!”

一道紅色小箭衝入雲霄,遠處的天虎軍自然看了個清楚。

“快速前進!果然出事了!”

蒙脫見遠處紅色小箭一起,頓時責令全軍快速進軍。

而負責襲擊糧隊的韃子建奴一看凌空而起的紅色煙束頓時心知恐怕不妙。

襲擊計劃恐怕出現了變故。

“速殺明狗!計劃有變!”

“殺啊!”

可這青壯雖只負責押運糧草,但卻不是手無寸鐵的弱雞,而是一羣正值壯年的壯漢。

遼東之地,民風彪悍,習武風氣盛行,雖未如同軍中一般苦練殺人技巧,在生死之前領悟。

但也算得上是練家子,尋常人可近不了身,何況冷兵器時代只要士氣未散,尚未潰敗哪來一邊倒的屠殺可言。

“大傢伙再堅持一下,天虎軍的將士們馬上就來志願我們了。”

“對!這等建奴怎會是天虎軍的對手,待大軍一來讓他們都下地獄去吧…”

“殺啊!”

戰鬥不斷焦灼,爲首的韃子看的心中焦急,有心撤兵但眼下的場面,背身就是死。

可不止有多少前來援助的明軍,只怕到時候更加難以脫身。

何況尚未完成豪格貝勒爺的指令,他可不敢回去覆命,生怕被豪格一刀砍了。

“殺!殺光這羣明狗!咱們就能撤了!到時候貝勒爺大大有賞。”

“哈哈哈哈!回去之後,我要個明國女人!殺明狗啊!”

刀劍亂舞,兵戈擾攘,戰場瞬息萬變。

運糧隊伍逐漸顯露疲態,終究還是比不上韃子勇武。

傷亡漸多,帶頭之人心中越發焦急起來。

就在這時,遠處的天虎軍終於趕到,見到天虎軍大旗的他頓時跳起大喊。

“全隊向前走,堵死山谷口,讓這羣該死的韃子永遠的留在這吧!”

而蒙脫身先士卒,全軍已至。

大聲喊道。

“全軍瞄準!”

“咔咔!”

“全軍射擊!”

“砰砰砰!”

遠處的戰場之上瞬間人仰馬翻,早早知道天虎軍之威的運糧隊伍一看遠處天虎軍旗語,還沒等開槍。

青壯們就紛紛臥倒在地,整齊的一道道槍聲過後,瞬間血染如雨。

血…

到處都是血…

一個青壯摸了摸臉上那股滑膩溫熱,擡手再看全是韃子的血。

原本耀武揚威的韃子沒來得及追殺運糧隊伍,就紛紛飲恨黃泉。

而就算如此,青壯們也還是匍匐在地不敢聲張,因爲他們早早知道這槍聲纔是第一道。

一刻韃子還沒有死光,一刻槍聲就不會結束。

“兄弟們,好好趴着,誰都別擡頭,不然別怪我沒提醒你們…”

領頭的韃子在隊伍後面,看見遠處只是一道煙霧騰起後,眼前的八旗子弟就如同割麥子一般被瞬間割走。

密密麻麻的肢體橫飛,一個人扛了不止一顆子彈,何況米捏步槍的子彈傷害力巨大。

進入身體之後開始不斷的旋轉,在人體內產生巨大的向後破壞的勢能。

看着這一幕的韃子,一瞬間可謂肝膽俱裂。

“裝填準備!”

“第二排瞄準!”

“射擊!”

“裝填準備!”

“第三排瞄準!”

“射擊!”

一道一道的彈雨就像死神收割韃子生命的鐮刀。

是的,沒有看錯。

排隊槍斃這個經典的列隊射擊方式被朱由檢翻了出來。

並且也別記載在了新軍訓練手冊之中,所有人雖然沒有經過很久的訓練但是動作卻標準的出奇。

而這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爲排隊槍斃這樣方式有一個致命的弊端,所有人都需要負責自己的環節不能出錯,所以大部分的精力都在手中的步槍和遠處指揮官的指令之中。

一旦慢一步,就容易讓後來者同樣放慢速度,讓自己同僚士兵的子彈一旦走火就容易打到自己身體裡。

畢竟。

小命只有一條。

生命只有一次。

排隊槍斃的效果出奇的好,隊伍不斷交替,不斷向前推進。

卡死在山谷遠處口的運糧隊伍就像韃子的催命符。

徹底堵死了他們一切可能的逃跑路線。

獵人一瞬間變爲獵物,有時候戰場上面就是這麼滑稽。

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一百章 不預則廢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都要第二百五十二章 河南白蓮教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奎作妖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第二百八十九章 幼稚第一百四十章 城門異變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忽悠第三百六十章 叔叔愛錢第四百七十二章 劉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三百八十五章 轉至九州第一百九十章 欣欣向榮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二百六十五章 糧價走低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一百二十六章 法辦周奎(1)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三百三十章 調兵遣將第一百二十章 跑路規劃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難遇故友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二百六十三章 德川家光想印紙幣第二百八十六章 衝擊膠着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四百九十四章 彙報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一百零九章 湖廣問題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蓮行刺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度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三百四十四章 反攻時間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一百一十五章 點點賬本第十七章 關寧關隘,畢自肅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三百九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七十二章 福建東廠入局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虎軍入山東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檢要下南京第二百二十九章 試驗第九十三章 喜出望外的皇太極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正被拐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三百零八章 要打就打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二百四十四章 硝石取冰也算神蹟?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七十七章 糧食很重要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二百六十二章 循環與攬儲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國第三百六十五章 改善之策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虎軍第十師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記下了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第一百二十章 跑路規劃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一百五十三章 選址蓬萊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二百二十九章 試驗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三十三章 走走過場,豪格攻城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
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一百章 不預則廢第五十二章 樹碑立傳,建祠並祀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都要第二百五十二章 河南白蓮教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荷蘭也瘋狂第一百九十三章 橡膠樹的佈局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奎作妖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第二百八十九章 幼稚第一百四十章 城門異變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忽悠第三百六十章 叔叔愛錢第四百七十二章 劉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三百八十五章 轉至九州第一百九十章 欣欣向榮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二百六十五章 糧價走低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第一百二十六章 法辦周奎(1)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三百三十章 調兵遣將第一百二十章 跑路規劃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二百二十五章 給錢借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經濟建設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難遇故友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二百六十三章 德川家光想印紙幣第二百八十六章 衝擊膠着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四百九十四章 彙報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一百零九章 湖廣問題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蓮行刺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度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三百四十四章 反攻時間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一百一十五章 點點賬本第十七章 關寧關隘,畢自肅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三百九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七十二章 福建東廠入局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虎軍入山東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檢要下南京第二百二十九章 試驗第九十三章 喜出望外的皇太極第三百五十八章 明正被拐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三百零八章 要打就打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二百四十四章 硝石取冰也算神蹟?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七十七章 糧食很重要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二百六十二章 循環與攬儲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國第三百六十五章 改善之策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虎軍第十師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記下了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第一百二十章 跑路規劃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一百五十三章 選址蓬萊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二百二十九章 試驗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三十三章 走走過場,豪格攻城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