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可惜水太涼【求月票!】

“東林黨,到底是什麼東西?竟然能覆滅大明?”

寒風吹過,朱棣龍袍上繡着金色的五爪金龍隨之浮動,彷彿冷眼睥睨着隱藏在未來的敵人。

作爲帝王,朱棣可以容忍大明滅亡於所謂的李自成流寇起義軍之手,畢竟,這幾乎是歷朝歷代都逃不過的宿命,要麼亡於起義,要麼亡於篡位,要麼亡於外敵入侵,絕大多數都是這三個結果。

甚至從朱棣的性格來看,亡於起義,都比孤兒寡母被人篡位強。

被人篡奪江山,再按個屈辱性的封號苟活下去,反而不如堂堂正正地站着死。

而東林黨,按朱棣的理解,似乎就很像是在內部篡奪大明的組織。

不過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朱棣也沒理解錯,姜星火馬上就印證了他的觀點。

“東林黨是在二百多年後,以江南士紳爲主形成的官僚政治集團,名稱來自宋代楊時講學的東林書院,江南士紳們發起東林大會,制定了《東林會約》,規定每年舉行大會一、二次,每月小會一次,把讀書、講學與討論廟堂局勢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姜星火緩緩說道。

聽到不是篡奪大明的組織,朱棣非但沒有鬆一口氣,反而更加眉頭緊皺。

因爲這個所謂的“東林黨”,雖然明面上沒有篡奪大明的江山,但這種士紳集團抱團形成團體的危害,朱棣一清二楚。

這相當於,在江南由多了一個不是小朝廷的小朝廷!

“竟然敢公然藉由讀書講學的名義抱團營私?”

朱棣不滿地問道:“地方官府不管嗎?”

姜星火笑了笑,道:“不管,而且大力資助,因爲地方官府同樣是東林一派,他們的利益立場是相同的。”

“一丘之貉!”

朱棣的目光陰沉。

大明,以科舉取士。

這就註定了,民間講學這件事,是極爲敏感的。

可以講,但絕不能擴大化,乃至形成南宋那種大規模的書院化。

否則,講學的院長,就會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朝廷官員,成爲幕後宰相。

而且即便不說書院的高層,單說書院本身,也是會出問題的。

畢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什麼是江湖?

這裡的江湖,指的當然不是打打殺殺的武夫們,而是范仲淹所謂的“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如果讓一羣身處江湖的讀書人聚在一起,那他們不討論點大明廟堂的事情,反而奇怪。

而這種書院,若是成了規模,那便可以引導士林輿論,繼而影響大明廟堂,對於大明朝廷來說只會增加更多的矛盾和內耗,重蹈唐朝牛李黨爭的覆轍,絕非是什麼好事。

朱棣很清晰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再結合江南士紳一貫以來的德行,只需要略加設想東林黨會搞出點什麼事,就不由地讓他眉頭一皺。

“那東林黨的主張,都是什麼?”

姜星火沉默了幾息。

朱棣隱隱感到了不妙的意味。

果然,姜星火的回答也沒讓他失望。

“第一條,東林黨主張放開言路。”

“也就是政事歸於六部,公論付之言官,使天下欣欣望治。”

朱棣的臉黑了一分。

“第二條,反對皇帝徵收礦稅。”

“認爲皇帝派礦監、稅使到各地徵收礦稅,是與民爭利的弊政。”

朱棣的臉黑了兩分。

“第三條,反對宦官干政。”

“認爲宦官之害非比尋常,必須恢復祖制,宦官不得干政。”

朱棣的臉黑了三分,徹底繃不住了。

“荒唐!”

“——齊泰黃子澄都不敢這麼搞!”

這個所謂的“東林黨”,每一條主張,聽起來都是那麼的爲國爲民、光明正大。

可朱棣很清楚,如果大明到了王朝末年還要這麼搞,那麼走向覆滅的結局,其實是必然的。

就拿最後一條來說。

到了王朝末年,皇帝長於深宮、養於婦人之手,勳貴武臣也早就爛完了,想要振作朝綱,不依靠跟自己一條心的宦官,能依靠誰?

朱元璋禁止宦官干政,那是因爲老朱太猛,根本不需要宦官。

而朱棣,恰恰是開了大量使用宦官這一先河的明朝皇帝。

這裡面固然有朱棣在燕王時期,就在府中培養了一大批能文能武的宦官的緣故,朱棣不僅讓這些宦官帶兵打仗,如鄭和等人,還讓他們代表自己出使外國。

但更重要的是,朱棣作爲皇帝,很清楚地認識到,宦官對於皇權,是一種重要的輔助,而且用起來,比使用外戚的代價,要小得多。

所以這最後一條,就跟內閣一樣,是在打朱棣的臉。

只不過剛纔是姜星火打他的臉,現在是還不存在的“東林黨”打他的臉。

另外兩條,放開言路,必然會導致大明朝野思想不統一;而反對皇帝收礦稅,朱棣想都不想就知道,這裡面的貓膩大得很!

士紳集團爲什麼會反對皇帝收礦稅?難道真是爲民請命?不可能的!

根本原因,一定是收礦稅動了士紳集團的利益。

而沒了礦稅、鹽稅、茶葉稅等稅種,會使得明末的財政收入來源更加單一,朝廷的稅收來源基本全部依賴於普通自耕農的土地稅,這會直接導致大明的財政拮据!

朱棣再稍加回想一下剛纔姜星火所提到的崇禎元年旱災,就明白,一旦各種天災不斷,造成了大量自耕農破產,大明基於土地稅的稅基就會塌陷一個角。

而盜匪裹挾流民形成的流寇,爲了活命,會向其他布政使司的地域流竄,繼而導致更多的自耕農因戰亂主動或被動地加入流寇。

大明的稅基,至此徹底崩塌。

所以姜星火說大明亡於東林黨,真的一點都不冤。

東林黨就像是一羣倉庫裡的管理員,打着爲倉庫主人好的名義,把倉庫裡的東西,都搬到了自己家裡。

不僅勸倉庫主人不要派人追查,忍忍算了,還說這是爲你好。

若是角色是倉庫邊上的尋常鄰居,心思齷齪些,倒也樂見倉庫主人這個狗大戶被挖牆腳,甚至還會向管理員們要求分一杯羹。

但現在的問題是,朱棣就是倉庫主人啊!

朱棣相當於眼見着自己給子孫後代積攢下來的家業,被一羣管理員給光明正大地搬走,心中豈有不氣之理?

“書院、講學、言路,朕要統統禁止!”

姜星火反而笑吟吟地說道:“巧了。”

“什麼巧了?”朱棣蹙眉問道。

“張居正也是這麼想的。”姜星火收斂笑意。

“張居正,禁止言路,毀掉天下書院,聚衆講學以下獄論罪。”

“僅僅十年,政熄人亡,數十年後,東林崛起。”

“當然,若是沒有‘工於謀國,拙於謀身’的張居正力挽狂瀾,十年變革積蓄國力,恐怕在我預測的未來裡,大明還挺不到那時候。”

朱棣沒由來地眼皮一跳。

他沒想到,這個未來的大明首輔,敢號稱“吾非相,乃攝也”的文官,竟然這麼狠。

這完全是不顧自己身家性命,以一己之力推動變革大明。

硬生生地給大明續了一口氣!

想到這裡,朱棣反而有些敬佩起了這位類似王安石,甚至猶有過之的未來之人。

“所以啊,士林言論這種東西,堵不如疏,掌握在自己手裡,比縫上江南士紳的嘴容易。”

姜星火有意無意地說了一句。

朱棣若有所思地問道:“那既然禁止書院、講學、言路行不通,姜先生的意思是?”

姜星火見朱棣領悟了他的意圖,正色說道。

“創辦以六門自然科學爲主,十餘門社會科學爲輔的科學書院,以科學和改良荀學的結合,用來取代程朱理學。”

“你問什麼是科學?”

“程朱理學能解釋的東西,我的科學能解釋。”

“程朱理學解釋不了的東西,我的科學一樣能解釋。”

“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經濟管理.大明所需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從中找到答案。”

“從我之前講課的內容,相信陛下明白,姜某所言非虛。”

若是換個旁人來,朱棣定是不信的。

可是姜星火說出這話,還是帶着“陛下”說的,朱棣開始考慮信一信了。

不過以科學對抗程朱理學的事情,朱棣還要繼續考慮考慮再做決定。

畢竟,《變法八策疏》裡的內容,並沒有這部分,朱棣也下意識地想到,若是扶持起一個新的學說,難道就不會變成另一個程朱理學嗎?

若是與新的手工業階層相結合,恐怕也不是不可能形成程朱理學與江南士紳階層相結合的那種效果,同樣會威脅皇權統治。

朱棣的心思,姜星火自然也能猜度出一二。

但姜星火卻並不着急說服朱棣。

道理也很簡單,推廣科學,用以對抗舊的程朱理學,其實是變法進入到某個階段後的必然。

這裡面的道理就不用細說了,略一思量就能想明白。

所以,眼下朱棣是否出於鞏固皇權的考慮,不願意同意大規模推廣科學,姜星火併不在意。

等給朱棣展示展示科學技術的威力,幫朱棣解決一些程朱理學根本不可能解決的難題,朱棣就會“真香”了。

姜星火只是做了些鋪墊,在朱棣的腦海中,深化了之前植入的“科學”這個概念。

旋即,朱棣也有意跳過了這個話題,問道。

“那在姜先生預測的未來裡,東林黨,最終如何了?”

聽到這個問題,姜星火的手指慢慢地敲擊着椅子的扶手,吟了一首詩。

“謙益出處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聞。國破從新朝北闕,官高依舊老東林。”

吟完詩,姜星火搖頭嘆息道:“可惜,還是水太涼、頭皮太癢。”

水太涼?

頭皮太癢?

朱棣頗有些迷惑不解。

第198章 日月爲明【求月票!】第194章 有沒有可能地球不是中心?成績彙報兼更新說明第514章 破窗第162章 一起改變世界吧,夏尚書!第446章 京察第270章 對付文官,信息隔絕就夠了【求月票第402章 大棋第140章 第一步就出了岔子第13章 國運論的疑問第284章 冷暖第297章 當千第62章 永樂牌常規動力印鈔機第501章 新港(舊港篇結束)第444章 潛龍第463章 伏法第435——436章 抉擇第188章 立儲之爭第394章 決勝第146章 密室暴露第505章 裝備第318章 民間第5章 黑衣宰相第31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279章 解惑【第三更求月票!】第248章 南北直隸【求月票!】第10章 君不見第239章 不扶持新階層拿什麼變法?【求月票第101章 大軍出動,掃清江南第301章 科學第494章 周王第205章 父與子【求月票!】第253章 燕校尉的真實身份【求月票!】第340章 拂袖【第一更求月票!】第149章 夏尚書,入獄一趟?第402章 大棋第535章 捐田第154章 第101枚銀幣第428章 戰象第332章 登樓第305章 二女第267章 朱棣,我曾無數次在史書上見過你【第438章 私鹽第86章 姜星火帶來的歷史偏移第189章 道衍的提議第154章 第101枚銀幣第238章 團結一致的內閣【求月票!】第473章 獻俘第461章 誤會第105章 借你項上頭顱一用第325章 談判第266章 姜先生,朕是朱棣【求月票!】第427章 渡河第87章 谷王密謀:突襲詔獄第542章 震動第178章 皇帝與太子的分權第505章 裝備第385章 認負第177章 吃煤的鐵馬第224章 SWOT版考成法【求月票!】第93章 立國之本第341章 援軍【第二更求月票!】第366章 下課【糉子節加更】第292章 投奔第413章 南征【求月票!】第384章 窮理第391章 光明第504章 九邊第179章 姜星火的試探第65章 不顧身第177章 吃煤的鐵馬第397章 兩界第141章 收到女裝的足利義滿第113章 道爺我成了!第496章 原理第288章 帥才第188章 立儲之爭第211章 荀子的尷尬地位【求月票!】第559章 臨行第483章 王制第536章 登門第212章 朱棣:把荀子擡回聖人該有的位置【第432章 市場第7章 肯定不會被降維打擊了第423章 地道第489章 捆綁第43章 人地矛盾,根源上是人跟人的矛盾第540章 鎮海第289章 飛天第326章 暴斃第59章 先生第464章 會計第377章 真僞第123章 反轉!小冰河期第12章 大明不可能永遠重複開國和靖難第368章 派系第492章 禮物第250章 震動【求月票!】第93章 立國之本第434章 作態
第198章 日月爲明【求月票!】第194章 有沒有可能地球不是中心?成績彙報兼更新說明第514章 破窗第162章 一起改變世界吧,夏尚書!第446章 京察第270章 對付文官,信息隔絕就夠了【求月票第402章 大棋第140章 第一步就出了岔子第13章 國運論的疑問第284章 冷暖第297章 當千第62章 永樂牌常規動力印鈔機第501章 新港(舊港篇結束)第444章 潛龍第463章 伏法第435——436章 抉擇第188章 立儲之爭第394章 決勝第146章 密室暴露第505章 裝備第318章 民間第5章 黑衣宰相第31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279章 解惑【第三更求月票!】第248章 南北直隸【求月票!】第10章 君不見第239章 不扶持新階層拿什麼變法?【求月票第101章 大軍出動,掃清江南第301章 科學第494章 周王第205章 父與子【求月票!】第253章 燕校尉的真實身份【求月票!】第340章 拂袖【第一更求月票!】第149章 夏尚書,入獄一趟?第402章 大棋第535章 捐田第154章 第101枚銀幣第428章 戰象第332章 登樓第305章 二女第267章 朱棣,我曾無數次在史書上見過你【第438章 私鹽第86章 姜星火帶來的歷史偏移第189章 道衍的提議第154章 第101枚銀幣第238章 團結一致的內閣【求月票!】第473章 獻俘第461章 誤會第105章 借你項上頭顱一用第325章 談判第266章 姜先生,朕是朱棣【求月票!】第427章 渡河第87章 谷王密謀:突襲詔獄第542章 震動第178章 皇帝與太子的分權第505章 裝備第385章 認負第177章 吃煤的鐵馬第224章 SWOT版考成法【求月票!】第93章 立國之本第341章 援軍【第二更求月票!】第366章 下課【糉子節加更】第292章 投奔第413章 南征【求月票!】第384章 窮理第391章 光明第504章 九邊第179章 姜星火的試探第65章 不顧身第177章 吃煤的鐵馬第397章 兩界第141章 收到女裝的足利義滿第113章 道爺我成了!第496章 原理第288章 帥才第188章 立儲之爭第211章 荀子的尷尬地位【求月票!】第559章 臨行第483章 王制第536章 登門第212章 朱棣:把荀子擡回聖人該有的位置【第432章 市場第7章 肯定不會被降維打擊了第423章 地道第489章 捆綁第43章 人地矛盾,根源上是人跟人的矛盾第540章 鎮海第289章 飛天第326章 暴斃第59章 先生第464章 會計第377章 真僞第123章 反轉!小冰河期第12章 大明不可能永遠重複開國和靖難第368章 派系第492章 禮物第250章 震動【求月票!】第93章 立國之本第434章 作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