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九章 賜宴

從禮部出來,林延潮回到翰林院。

說來林延潮爲侍講學士後,真心沒有太多事。

詹事府不要想了,太子沒立,沒有出閣讀書,那麼詹事府的差事就是擺設。

唯一翰林院裡,院事主要是張位在管,其餘幾位侍講學士要麼是值經筵,要麼是值日講。至於林延潮還未安排,當初申時行給自己許的是教習庶吉士。

不過差事下來要等殿試以後,天子纔會任命新的教習庶吉士的學士,主持館選。

教習庶吉士一般一任三年,這當然是一個美差,庶吉士李是可以出宰相,尚書這樣的人才的,所以庶吉士教官可以視作積累高質量人脈的捷徑。

申時行用意,也是讓自己在這三年裡沉澱沉澱。

閒着無事,林延潮沒有直接去內堂,而是去檢修廳,這裡也是當初自己修大明會典的地方。

這一科的庶吉士散館後,檢修廳人少了很多。

上一任庶吉士經過三年教習,年初時授葉向高,周應賓,方從哲授編修。

葛曦,徐待聘,楊元祥,鄧宗齡,季道統授檢討。

給事中五人分別是,姜應麟戶科,梅國樓禮科,邵庶兵科,胡世麟刑科,史孟麟工科

御史六人吳龍徵浙江道,沈權江西道,王之棟福建道,徐大化湖廣道,楊紹程河南道,梅鵾祚山東道

部屬二人,甯中立禮部主事,劉大武兵部主事。

除了葉向高等八人留館,其餘庶吉士基本都去科道任職,最差的就是分配到禮部兵部任主事。

在林延潮那一科,如顧憲成,董嗣成這幾位二甲頭幾名,方纔授六部主事。

但新科進士,要在該部觀政三年方纔正式授職。

可是庶吉士一散館就是實授的主事,由此可見這一科庶吉士起點有多高。

林延潮有聽說當年葉向高,吳龍徵在館選時,要爭取福建進士唯一一個入翰林院的名額。

葉向高是林延潮支持,吳龍徵是沈一貫支持。

最後的結果是,林延潮將葉向高保送進了翰林院。

但沒料到沈一貫,同樣牛逼,居然打破只取一人的規矩,將吳龍徵同樣送進了翰林院。

當然最後這一次留館,葉向高得授第一名,授予正七品編修之職。

而原先館選第一,季道統卻授了第八名,只是授予從七品檢討之職。

原本的大熱姜應麟,更是散館任了給事中。

衆翰林們有點懷疑。

葉向高是林延潮同鄉兼同案,而季道統則在之前翰林院院議裡頂撞過林延潮,姜應麒則在同僚中對林延潮數度表示了不滿。

有些人猜測,林延潮是不是藉此機會公報私仇,打擊不和己者。

事實上……他們沒有猜錯。

不過姜應麟上疏,最後被貶爲典史卻真心不關林延潮的事。

當林延潮走進檢修廳時,史官們都是上前見禮。

掃視廳內,見氣氛有些異樣,林延潮不由問道:“今日館課是什麼?”

新任編修方從哲主動答道:“回稟學士,今日館課是‘扶植國本疏’。”

所謂館課,就是翰林院裡教習庶吉士,新進不滿三年的翰林的課程。

林延潮當年入翰林院,就頭甲三人,翰林院也沒有開設館課這等待遇。

翰林院館課都是以文章,詩詞爲主,但徐階爲庶吉士教習官後,主張館課當以經世爲重。

於是館課一改虛浮之風,改爲經世務實。如果說庶吉士是宰相的預備班,那麼館課就是預備班的課程,每月的館課,庶吉士都要交一篇稿子寫上心得。

這扶植國本疏,是歷經四朝的大臣林俊寫了一封奏疏。

這奏疏其實與立太子無關,乃是當年他上書憲宗,冒死彈劾權監樑芳的奏章。這篇奏章後被館課收錄,被視爲翰林們必讀的奏疏。

林延潮當下道:“也好,既是如此諸位之前是如何議的,不妨說一說,本學士也參詳一二。”

說完值堂吏給林延潮搬來一張椅子,端來熱茶,格外殷勤。

但是衆翰林們卻是一陣靜默。

“怎麼你們方纔沒有在議嗎?”林延潮看去。

季道統出面答道:“啓稟學士,姜給事已是被貶爲典史了,而今國本不立,我等無心於館課。”

果然不出所料,林延潮放下熱茶問:“所以呢?”

季道統決然道:“所以我等願打算聯名上書,求天子寬赦姜給事,此事還請學士成全。”

林延潮肅然道:“季檢討,你上書言國本已是不妥了,還鼓動其他翰林,將以私意加於衆論之上,可乎?”

季道統道:“啓稟學士,何爲衆論?禮也!立嫡立長,禮也!吾又何嘗將私意加於衆論之上?當初林學士上天下爲公疏,天下敬仰,但今日見來卻是畏首畏尾,實是令學生失望。”

季道統自己上書不說,還倒打林延潮一耙。

林延潮失笑道:“季檢討,何爲禮?”

“當年聖人遊說天下諸侯,主張恢復周禮於世,禮制即能致天下太平,爲何諸侯不聽呢?秦王一統天下,不尊禮而尊王,然爲何二世而亡?”

“季檢討能答否?”

季道統一時語塞。

林延潮正色道:“季道統與其爭着上書言國本之事,倒不如以我此問爲館課,待學好後再論上疏不上疏吧!今日諸位就此論,當場繳篇文章來給本官過目,不寫完不許退衙!”

說完林延潮放下熱茶,起身離去。

衆翰林們面面相窺,季道統忿忿地道:“林學士官當得越大,膽子越小,初心何在?”

“季兄,別說了,你看看姜兄他們上疏被貶的例子,學士大人這也是愛護我等。”葉向高言道。

方從哲也是在旁附和。

衆翰林們當下史廳裡乖乖的寫文章。

日落前,衆翰林們一一將文章交給林延潮過目,然後出院。

唐文獻,季道統等不少翰林都是‘批法崇禮’,他本以爲不和林延潮之見,但哪知文章遞上時,林延潮沒有批評,只是如實點評。

至於方從哲等翰林寫了‘禮法並用’的,文章遞上後,林延潮也沒有表示稱許。

這令衆翰林們不由奇怪,摸不準林延潮的心思。

衆人都在等,最後一人李廷機卷子批改完,然後一併出院,哪知道李廷機卻遲遲沒有出來。

屋內林延潮看完李廷機的卷子,然後擡起頭看向對方,那麼多翰林寫的文章,最合自己心意不是方從哲,也不是葉向高,反而是自己這位半個同鄉李廷機。

儘管還不那麼準確,但以古人的認識來說已是很難得了。

李廷機是萬曆十一年的榜眼,衆所周知那屆的狀元是朱國祚,此人其實是申時行開了後門取的。

所以李廷機在不少人心底,纔是那一科真正的狀元。

不過幸虧李廷機沒取狀元啊,因爲他是鄉試的解元,又是那一屆會試的會元,若再中了一個狀元,那不又是一個李三元。

幸好……幸好……

林延潮將文章蓋住問道:“爾張,楊惟延(楊道賓)可記得?”

李廷機沒料到林延潮問了他這一句話,李廷機道:“此學生同鄉也,當年曾一併赴過鄉試。”

林延潮笑着道:“是啊,不說我還忘了,當年我與爾張也一併同赴鄉試。”

李廷機笑道:“學士是當年的解元,學生倒是落榜。學生沒有別的意思,心底對學士的才學佩服之至。”

林延潮點點頭道:“惟延正在舍下做客,他既然你我舊友,若爾張有空,不如同來一敘。”

當下李廷機欣然答允,然後又道:“蒙學士看重,學生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林延潮道:“請講。”

李廷機道:“國本之事到了今日,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無論如何,百官與天子失和都非國家之福。學士簡在帝心,數度進諫天子都肯採納,若是學士肯在中間轉圜,化解分歧,無論是學生,還是滿朝百官也會因此感激學士。”

林延潮聞言失笑道:“爾張可知,爲何舜耕歷山,樂而忘天下矣?”

李廷機眼睛一亮問道:“莫非以待時也?”

林延潮搖頭道:“錯了,君子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凡謀其力之所不及而強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爲致良知。”

李廷機待要再說時。

林延潮笑道:“爾張回去吧,他日再邀。”

李廷機出門後有些茫然若失,衆翰林皆是問林延潮可是意許他的文章。

李廷機答道:“學士沒有問我的文章。”

衆翰林皆奇。

“那麼爾張兄館課是如何答的?”

李廷機道:“沒什麼,只不過說秦變法而強,時也,漢尊禮而立,亦是時也。恰如人穿衣吃飯,只食葷,或只食素皆是不好,葷素並用,看似近道,但平常食來還好,若是病時呢?”

“人染沉痾,當先用糜粥以飲之,以素調和,待形體漸安,然後用肉食以補之。治國若治病,用法用禮在於時也。違背其時,如病時食葷,怪葷不好,虛時食素,怪素不補。”

衆人聽了都是深以爲然,然後問道:“如此文章,學士還沒有誇獎。”

李廷機搖頭道:“看來還差不少。學士之學,吾實不敢窺之。”

“那爾張兄,有無請學士上疏?以他今時今日名聲上疏,朝堂必然震動,天子也不敢不重視。”

李廷機道:“怎麼沒說,只是學士說了,君子思不出其位。”

衆翰林想起林延潮方纔堂上所言,不由滿臉漲紅,自己學問還未做好,還提什麼上諫,當下無一人再敢提上疏規勸天子之事。

於是在這一場爭國本之事中,翰林院裡從頭到尾沒有一名翰林上書。

兩日後,林延潮正要放衙回府,這時宮裡卻來人相請,言天子召見。

林延潮不由仰天長嘆,下面來的自己隨手就擋掉了,但上面來的,自己還是避不過啊。

林延潮吩咐展明告訴家小一聲,滿懷着無奈進宮了。

來請自己的不是高淮,陳矩,張鯨等相熟的太監,而是張誠。

能請動張誠看來自己面子也不小。

一路上林延潮有意無意與張誠搭話,想探聽點風聲,但人家問三句答一句。

林延潮也知道宮裡幾位貴璫裡,張誠是從不與外臣結交的,這樣的太監就屬於皇帝的忠犬。

天子在乾清宮暖閣召見,這條路林延潮算是輕車熟路。

暖閣天子手撫着有他人高的青瓷瓶,正在沉思,連林延潮的腳步聲都沒有聽見,待內監提醒後方才發覺。

天子看見林延潮露出喜色,溫言道:“卿家用過膳了嗎?”

林延潮正要‘欺君’答道,我吃過了。

那見天子不容拒絕地道:“林卿陪朕用膳!”

不久內監將飯菜端入,擺滿了膳桌。

天子坐在金圈交背椅上,然後一指:“賜坐!”

林延潮還能說什麼,太監給林延潮搬來一張紫檀鼓腿小杌子擺在天子下首。

這宮裡賜坐是有檔次的,內閣大學士以前在天子面前也是坐小杌子,後來改爲連椅(有個小靠背)。

至於其他大臣,都只有小杌子的待遇。

林延潮稱謝了一聲後入座,然後太監又給林延潮搬來一張數尺方寸的小案。

然後天子吃了道菜,然後道:“甚好,賜林卿。”

當下太監一碗端過。

過不久又道,“甚好,賜林卿。”

不久林延潮面前的小案上就擺了五六道菜。

這就是天子賜宴,換了別人而言,這實在是夢寐以求的恩遇。

但是林延潮此刻心想,這叫禮下於人必有所求。

這下面還有一句話,敬酒不吃吃罰酒。

滿滿的都是套路啊!

林延潮當然是表面‘誠惶誠恐’,然後吃菜。

天子道:“上一次皇元子的事,卿家爲朕所謀,十分妥當。朕心底很是受用,今日賜宴,也算是一酬卿家了。”

切!

林延潮腹誹,這猴年馬月的事,又拿出來說。

林延潮放下筷子,然後道:“此臣份內之事,愧不敢當。”

天子點點頭然後對服侍的內監道:“你們退下,朕要單獨與林卿家說話。”

幾位內監聞言退下。

暖閣裡只有天子與林延潮二人,林延潮心想完蛋了,私下召對,看來今天自己不拿出點乾貨是不能矇混過關了。

可是他本意是不願意介入這‘爭國本’的。

但見天子已是開口道:“衆臣工中數卿最有見識,爲朕所謀向來得力,鄭妃封皇貴妃的事,朕想聽愛卿的意見。”

五百六十三章 親自上陣第五十三章 朔望課七百三十七章 飯局第兩百一十九章 老師和同窗(一更)第八十章 大伯求官(第二更)五百七十八章 敵軍陣容九百九十四章 翰林學士第九十六章 理辭氣三道第三百五十八章 名傳八方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安插七百四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九十七章 讀書真費錢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誰可入閣輔政一千三十九章 大奸似忠不是後記的後記六百四十八章 燕京時報九百二十四章 幫忙一千三百零四章 門生長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一石二鳥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就此干休一千零四章 還是要靠女人啊七百一十八章 不作就不會死(兩更合一更)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議論人選一千五十六章 就藩七百一十二章 請罪一千零九章 賜宴九百三十三章 是你要將臉湊上來的五百零三章 鼎邊八百五十一章 刨根到底一千兩百零六章 談判交換第一百七十五章 上控(一更)五百零八章 相爺這唱得是哪一齣五百三十一章 湯顯祖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推舉九佰七十六章 先公後私九百零四章 榜樣九百一十九章 新河舊河(謝盟主北京河馬主神)六百九十三章 爲難第兩百一十章 考後不講卷(第一更)第三章 能否讀書六百六十五章 急變五百八十四章 我不是針對誰第四十七章 面試第四百三十五章 揀官第三百三十章 讀卷第三百五十四章 科舉第一事第七十一章 書到今生讀已遲第四百零四章一千四十九章 上疏六百九十一章 以行踐言九百八十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二合一)五百一十五章 一個小目標八百四十四章 結案第四百一十七章 造化不小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準話五百三十六章 三個問題發個單章第三百五十六章 拍馬屁七百零八章 懸魚(第二更)第四百章 不收禮九百零五章 連升三級六百一十七章 誰能挽此危局七百一十三章 調教皇帝第二十七章 入理不如入情一千三百零六章 碧蹄館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易一字九百三十四章 官員的操守五百六十七章 宣表第一百七十一章 求田問舍(一更)九百零八章 皇帝的密旨九百章 潞王的悲催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誰可入閣輔政第兩百零五章 最難之鄉試(第二更)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救兵八百九十七章 召集八百零四章 青苗法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力駁羣雄一千零三章 番薯好吃嗎?一千六十五章 借刀殺人之計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篇策問第四百一十二章 張四維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廷議八百三十章 清官狗官九百七十四章 抵達京師第三百零九章 盼登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召見五百三十九章 建言第三十三章 落地還錢一千九十七章 反目第三百五十五章 受得起五百六十五章 朝貢儀第三百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首席第一百六十八章 讀書之法九百七十三章 巧遇第三百二十三章 人不求人一般高第四百三十五章 揀官第三百七十六章 相府五百五十七章 關係四百八十九章 白紙
五百六十三章 親自上陣第五十三章 朔望課七百三十七章 飯局第兩百一十九章 老師和同窗(一更)第八十章 大伯求官(第二更)五百七十八章 敵軍陣容九百九十四章 翰林學士第九十六章 理辭氣三道第三百五十八章 名傳八方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安插七百四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九十七章 讀書真費錢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誰可入閣輔政一千三十九章 大奸似忠不是後記的後記六百四十八章 燕京時報九百二十四章 幫忙一千三百零四章 門生長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一石二鳥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就此干休一千零四章 還是要靠女人啊七百一十八章 不作就不會死(兩更合一更)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議論人選一千五十六章 就藩七百一十二章 請罪一千零九章 賜宴九百三十三章 是你要將臉湊上來的五百零三章 鼎邊八百五十一章 刨根到底一千兩百零六章 談判交換第一百七十五章 上控(一更)五百零八章 相爺這唱得是哪一齣五百三十一章 湯顯祖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推舉九佰七十六章 先公後私九百零四章 榜樣九百一十九章 新河舊河(謝盟主北京河馬主神)六百九十三章 爲難第兩百一十章 考後不講卷(第一更)第三章 能否讀書六百六十五章 急變五百八十四章 我不是針對誰第四十七章 面試第四百三十五章 揀官第三百三十章 讀卷第三百五十四章 科舉第一事第七十一章 書到今生讀已遲第四百零四章一千四十九章 上疏六百九十一章 以行踐言九百八十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二合一)五百一十五章 一個小目標八百四十四章 結案第四百一十七章 造化不小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準話五百三十六章 三個問題發個單章第三百五十六章 拍馬屁七百零八章 懸魚(第二更)第四百章 不收禮九百零五章 連升三級六百一十七章 誰能挽此危局七百一十三章 調教皇帝第二十七章 入理不如入情一千三百零六章 碧蹄館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易一字九百三十四章 官員的操守五百六十七章 宣表第一百七十一章 求田問舍(一更)九百零八章 皇帝的密旨九百章 潞王的悲催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誰可入閣輔政第兩百零五章 最難之鄉試(第二更)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救兵八百九十七章 召集八百零四章 青苗法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力駁羣雄一千零三章 番薯好吃嗎?一千六十五章 借刀殺人之計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篇策問第四百一十二章 張四維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廷議八百三十章 清官狗官九百七十四章 抵達京師第三百零九章 盼登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召見五百三十九章 建言第三十三章 落地還錢一千九十七章 反目第三百五十五章 受得起五百六十五章 朝貢儀第三百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首席第一百六十八章 讀書之法九百七十三章 巧遇第三百二十三章 人不求人一般高第四百三十五章 揀官第三百七十六章 相府五百五十七章 關係四百八十九章 白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