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九十四章 難望項背

見蕭良友出面提出如此‘奇葩’的要求,林延潮沉下臉來道:“以佔兄,以往考官並沒有這麼多限制吧。你不是在爲難於我?”

林延潮有些動氣,蕭良有是自己的同年加同諮,就算我們二人以往有過節,你也不用這麼抓着不放吧。

一次兩次的爲難我,真當我好脾氣。

蕭良友沒有惱羞之意,而是向林延潮拱手道:“宗海,你錯怪我了。實話與你說吧,你也知我等翰林每三年放一次外差。外差中以考差最優。考差爲衡文之典,一科舉人三百門生,又有程儀可得。翰苑之中多少前輩翹以待,但宗海你雖負三元之名,卻後來居上,難免人心不服。”

“今天我與劉前輩若不爲難宗海,那麼翰苑中其他同僚,不僅對宗海你有微詞,他們恐也會爲難於我們二人。宗海既有文宗之名,不如在今日考覈中拿出真才實學,讓人無話可說,如此也以解我等之難。”

蕭良有這麼說,劉虞夔亦是點頭,這一次應天主考本意許於他,他盼星星盼月亮最後落在林延潮頭上,令他只能去邊遠的雲南擔任考官,難免心底有怨氣。

劉虞夔淡淡地笑着道:“一炷香雖短,但也應是難不倒林三元,否則如何爲應天主考。”

林延潮心道,原來如此。

要知道翰林十分清苦,困坐京中,能如林延潮這般輪值內閣,日講起居,經筵講官自然是好,既有清貴之名,還算結識大佬,無比風光。

但大多數翰林如劉虞夔,蕭良有他們,只能在史局裡修書,不僅默默無聞,還全無油水可撈,所以爲了生計,翰林都指望着三年一次,外出放差來補貼點。

放差裡,也有三六九等。

如作爲正使,副使去各地藩王王府冊封,也是放差,可路途又遠,油水又不多。如果你不想謀反做亂,結識藩王也沒什麼用處,所以衆翰林都不願去。

還有就是會試房官,廷試掌卷,受卷,雖有清名,也能收得門生,但徒有面子,沒有裡子,油水甚少。

而唯有外放鄉試考官,那可是‘人財兩得’。

一科兩三百門生,各個都是舉人新貴,地方官都有請託,或是程儀相送。而兩京十三省鄉試,又以北闈南闈最爲吃香,因爲取中士子更多,質量更高(有錢人多),撈得的油水也更多。

林延潮驟然居上,原來是‘斷人財路’,難怪是人人眼紅。

林延潮心想,自己擔任應天府鄉試主考,是張四維,申時行二人‘通關節’所致,這無疑是非常規手段。

若正常按班排序,翰林裡按年資而論,身爲新科進士不可能得主考鄉試資格。就算獲得此資格,也不可能主試南闈。

沒錯,這一次就是申時行有意關照自己,開了後門,如此說來劉虞夔,蕭良有的‘刁難’也不算意外。不管他們此舉是有意或是無意,都無所謂,自己拿真本事堵住所有人的嘴巴好了。

想到這裡,林延潮心態平衡,向二人拱手道:“那麼開始吧!”

劉虞夔,蕭良有對視一眼,心想此事若換至別人頭上,必是不滿,或是明明不滿,裝着一臉雲淡風輕。

但林延潮有說話說話,不藏在心底,質詢後又能釋然,這樣平和之心態,遠非他人能及。

劉虞夔,蕭良有也是對林延潮還以一揖,然後點香計時。

林延潮先取第一份卷子來看。

鄉試各種文禁,他作爲士子時,早就爛熟於胸了,但作爲考官來看卻又是另一等心情。

鄉試頭場有七道題,但考官重頭三題四書題。

因此劉虞夔,蕭良有也沒將七道題都給林延潮改,否則就是林延潮有三頭六臂也無法在一炷香內看完,這樣就是要將人得罪到底了。

所以二人就將士子落卷裡的前三題列爲考題。林延潮算了下,按照‘一炷香’的功夫,若抓緊時間,不過恰好將這三十道鄉試題看完,絕沒有讓你回頭再看第二遍的功夫。

也就是說,林延潮要改卷必須在第一遍閱卷時,就將疏漏找出,絕沒有回頭閱卷的機會。

以往鄉、會試試卷,得中之文,會送至禮部磨勘試錄。所謂磨勘試錄,就是看文章是否有違禁,違規之處,若文章有違禁之處,那麼一罷黜考生名次,二追究考官責任。

所以林延潮也明白這考官,不是那麼好當的,若將來自己被朝爭涉及。必有人會想到拿此事,挑自己毛病,在禮部磨勘時拿自己上呈的程文中雞蛋裡挑骨頭。

而以林延潮一貫的謹慎,怎麼會給政敵留下這個把柄。

所以這十幾日他卸下日講官之職,在家也是爲此作準備。正好他的門生中,不少人也是要參加順天鄉試,或者是明年春闈,故而林延潮這幾日在家給他們‘免費’閱卷。

林延潮的門生們當然感恩戴德,心想林延潮除了傳授事功學,還有這等福利。孰不知林延潮只是純粹,拿他們的卷子來練手而已。

故而這一次到翰林院,林延潮也是有備無患,底氣十足。

蕭良有見林延潮沒過片刻,就將文字違規之處找出,原來是考生有一字沒有避諱,寫到了武宗的名諱‘照’字。

但這也是尋常,若林延潮連這也看不出,那纔是笑話。

又見林延潮連連下筆,劉虞夔,蕭良有疾看,但見林延潮又在第一卷裡尋了兩處錯處。最後林延潮在卷頭寫下批語,將卷一翻,直接改下一卷。

劉虞夔,蕭良有彼此對視一言,心底暗呼林延潮厲害。

這一卷三處錯處,林延潮一處不落。

十卷之中,林延潮一卷一卷改過。

改好一卷,劉虞夔,蕭良有即拿起卷子,見林延潮標註之錯誤,與他們之前所改的無二,甚至還有一處疏漏是士子引經據典之誤,這說來太小,連他們二人當初都沒有察覺,可眼下被林延潮糾出。

劉虞夔,蕭良有對視一眼,心想果真這些都難不倒林延潮。但沒關係,他們也沒指望着,在這裡就難住大名鼎鼎的林三元。

待林延潮改至倒數第三卷時,突然停筆。

這時香已是燒得大半,林延潮在此捲上,仍未找出任何錯誤。

劉虞夔,蕭良有不由得意一笑,這一份落卷本有一處錯誤,但被二人改正了。

人的思維有慣性,前面七卷都有錯誤,都被找出,但這一卷沒有任何錯處。改卷之人心底不舒服,定覺得自己看漏了,會回頭仔細再看一遍。

當然以林延潮之能,也可能會察覺這一卷沒有錯誤。但重複閱卷的時間就此耽擱了,這樣林延潮就無法在一炷香內完成改卷。

這思維定式,就如同在多選題裡,突然出現一道單選題。換了任何人都要糾結個老半天的。

二人但見林延潮將這一卷閱後,卻毫不猶豫地將這一卷翻過。

這一刻二人驚得下巴都要掉下了。

劉虞夔拿着此卷不可置信地向林延潮問道:“林中允,此卷你就沒看出錯來嗎?”

林延潮筆下不停,連看劉虞夔一眼都奉欠地答道:“此卷無誤!”

林延潮竟如此自信?

劉虞夔以言詐道:“林中允,此卷沒看出錯處,那麼爲何被定爲落卷?”

“沒看批語嗎?照本宣科,嚼來無味,粗淺文墨豈能中孝廉?”

劉虞夔,蕭良有此刻臉上都是寫了一個‘服’字。

不僅僅是林延潮慧眼如炬,更因爲他這‘批語’落得與當年此卷的考官一般無二。而批改此卷的考官,正是林延潮鄉試時的座師‘王世貞’,真是有其師必有其徒!

眼見林延潮連最後一題,也是寫定。

這一炷香恰好燃至最末,林延潮一笑道:“看來還來得及,兩位如何?”

劉虞夔,蕭良有默然無語。

好一陣後,蕭良有嘆道:“餘年少讀書時從不肯服人,見了宗海後方知己爲井底之蛙……今日多有得罪,以後吾見林兄,會當面避道。”

林延潮笑着道:“以佔客氣了,劉前輩怎麼說?”

劉虞夔也是苦笑道:“吾也是心服口服,林三元放心,我會如實向掌院稟告,以你之才,即便會試主考官也可勝任。”

“如此我們二人也可與其他同僚交代,非我等不欲爲難宗海,而是我等爲難不了。方纔得罪之處,還請見諒。”

蕭良有也是點點頭。

林延潮聽二人之言,笑着道:“二位不必客氣。”

林延潮走後,蕭良有嘆道:“當初殿試我爲榜眼,他爲狀元,此我尚不服,一直心存比較之心。今日見他文字,我方知道難及項背。”

劉虞夔安撫道:“良有,你大可不必當真。”

“恩師,我說的不是他的才學,而是他的字。其初入翰苑時,書法爲諸位翰林之末,而今你看他捲上的字跡,與兩年前而較實大有長進。可知兩年來他雖身在朝堂,卻沒有一刻鬆懈,這份的砥礪學問之功實令人敬佩。這纔是我今日自承不及之因。”

劉虞夔點點頭道:“說得對,你大以今日之不及,爲你他日之所及。”

蕭良有道:“弟子記住了。”

第兩百八十七章 爲政不難,不罪巨室第三百二十二章 張居正的決定第一百八十九章 名列一等(一更)第三百五十章 我們家延壽長進了七百三十章 今日之生五百九十七章 謹慎應對第九十七章 讀書真費錢大結局上篇九百五十六章 林青天是好官一千零七章 軒然大波第四百三十八章 經筵之上九百六十二章 內情第七十八章 背書八百七十章 能得卓異嗎(二合一)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坑一千五十四章 榮升九百二十三章 榮升知府九百六十四章 內官外官四百四十八章 李三才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宣麻拜相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師生九百三十四章 官員的操守第兩百零三章 鄉試總裁是王世貞九百七十八章 京中輿論一千五十五章 飛魚服第三百零七章 最好的文章第三百一十九章 有請六百七十二章 歸政五百五十章 私問第一百四十章 一頭之地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申時行的謀劃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廠聽記九百九十九章 思辨第三百四十一章 三元及第匾一千九十七章 反目七百四十九章 乃左中允林延潮(兩更合一更)六百六十五章 急變一千五十七章 再議國本第兩百四十二章 推舉(一更)九百八十三章 託付第九十二章 當城裡人(第一更)九百一十九章 新河舊河(謝盟主北京河馬主神)第兩百四十一章 整合資源(二更)一千四十六章 儲端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傳旨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王師第兩百七十六章 會館第四百零二章 鬧事一千三百零六章 碧蹄館第兩百五十章 有驚無險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變更六百一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七百八十四章 官場處處皆人情(求推薦票)第兩百五十四章 朝堂之變五百八十九章 民間反應第六十六章 燕可伐與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初見九百二十四章 幫忙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皇長子講官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李如鬆八百九十六章 龍顏大怒(第二更)第七十二章 恩公七百五十章 罪在朕躬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一千九十一章 榜樣五百八十四章 我不是針對誰第兩百一十九章 老師和同窗(一更)七百三十六章 悔不聽宗海之言第一百二十五章 又蒙對題了(二更)四百七十七章 此子莫非奇才四百七十七章 此子莫非奇才六百零一章 文章華國九百一十七章 河堤一千八十七章 諡號之爭九百六十四章 內官外官九百八十六章 治水之功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人走茶涼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辭官歸裡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大員九百一十七章 河堤六百八十二章 以威福還主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詩會第三百三十二章 定三鼎甲四百六十九章 潘季馴六百零二章 實應爲御史第四百零九章 紅顏一笑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蘆花蕩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林學五子五百七十八章 敵軍陣容八百二十章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大結局上篇七百五十二章 既往不咎六百五十八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更)九百六十六章 遇風雲而縱四海七百三十一章 馮保倒臺一千八十五章 濟世之才四百七十二章 京察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懟皇貴妃第九十八章 喝茶聽戲
第兩百八十七章 爲政不難,不罪巨室第三百二十二章 張居正的決定第一百八十九章 名列一等(一更)第三百五十章 我們家延壽長進了七百三十章 今日之生五百九十七章 謹慎應對第九十七章 讀書真費錢大結局上篇九百五十六章 林青天是好官一千零七章 軒然大波第四百三十八章 經筵之上九百六十二章 內情第七十八章 背書八百七十章 能得卓異嗎(二合一)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坑一千五十四章 榮升九百二十三章 榮升知府九百六十四章 內官外官四百四十八章 李三才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宣麻拜相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師生九百三十四章 官員的操守第兩百零三章 鄉試總裁是王世貞九百七十八章 京中輿論一千五十五章 飛魚服第三百零七章 最好的文章第三百一十九章 有請六百七十二章 歸政五百五十章 私問第一百四十章 一頭之地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申時行的謀劃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廠聽記九百九十九章 思辨第三百四十一章 三元及第匾一千九十七章 反目七百四十九章 乃左中允林延潮(兩更合一更)六百六十五章 急變一千五十七章 再議國本第兩百四十二章 推舉(一更)九百八十三章 託付第九十二章 當城裡人(第一更)九百一十九章 新河舊河(謝盟主北京河馬主神)第兩百四十一章 整合資源(二更)一千四十六章 儲端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傳旨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王師第兩百七十六章 會館第四百零二章 鬧事一千三百零六章 碧蹄館第兩百五十章 有驚無險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變更六百一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七百八十四章 官場處處皆人情(求推薦票)第兩百五十四章 朝堂之變五百八十九章 民間反應第六十六章 燕可伐與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初見九百二十四章 幫忙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皇長子講官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李如鬆八百九十六章 龍顏大怒(第二更)第七十二章 恩公七百五十章 罪在朕躬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一千九十一章 榜樣五百八十四章 我不是針對誰第兩百一十九章 老師和同窗(一更)七百三十六章 悔不聽宗海之言第一百二十五章 又蒙對題了(二更)四百七十七章 此子莫非奇才四百七十七章 此子莫非奇才六百零一章 文章華國九百一十七章 河堤一千八十七章 諡號之爭九百六十四章 內官外官九百八十六章 治水之功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人走茶涼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辭官歸裡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大員九百一十七章 河堤六百八十二章 以威福還主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詩會第三百三十二章 定三鼎甲四百六十九章 潘季馴六百零二章 實應爲御史第四百零九章 紅顏一笑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蘆花蕩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林學五子五百七十八章 敵軍陣容八百二十章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大結局上篇七百五十二章 既往不咎六百五十八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更)九百六十六章 遇風雲而縱四海七百三十一章 馮保倒臺一千八十五章 濟世之才四百七十二章 京察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懟皇貴妃第九十八章 喝茶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