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四十二章 出乎意料

就在林延潮臨出門要走出文淵閣時,他突然停下腳步道:“恩師,學生還有一件密事稟告。”

申時行問道:“何事?”

林延潮道:“有關於張鯨……”

說完林延潮將一封信從袖子裡抽出奉上,這封信正是張鯨之把柄。

申時行將信拆閱後問道:“此事當真嗎?”

林延潮道:“千真萬確,這三家的人都被我保護起來,人證物證俱在,只要將消息泄露出去,張鯨死無葬生之地。”

申時行將信放在案上,然後道:“此信用得得當,可以扭轉時局,若是不當,也是一個燙手山芋,逼急了張鯨是會狗急跳牆的,你何必交給我?你可也有把柄握在張鯨手上。”

林延潮道:“張鯨將內廷弄得烏煙瘴氣,若再如此下去,他日又是一個王振,劉瑾。這樣的人要麼被恩師掌握之,要麼就必須除之,所以學生以爲這把柄留在恩師手中,比留在學生手中更有用。”

說到這裡,申時行點點頭,不過臉上仍很是慎重。

林延潮又道:“但是學生以爲恩師倒是不急着把這張牌打出去?內廷去了一個張鯨,換上的人又未必聽恩師的話,與其如此,倒不如拿着此事要挾張鯨,讓他俯首稱臣這纔是上策。”

“譬如這一次裁撤淨軍,張鯨再三阻擾,還暗中讓御史彈劾學生,想要阻擾此事,而恩師只要拿出這把柄,張鯨絕對服服帖帖,不敢造次。”

數日後風雪夜裡的乾清宮。

前面四個小太監掌着燈,而張誠與張鯨二人走在宮裡的甬道上。

道上的雪積了數寸,在夜深人靜的深宮裡,靴子踩上聲音沙沙作響。

“乾爹走了以後,宮裡就剩你與咱家二人了,怪是寂寞的。”張鯨嘆道。

張誠道:“聽聞你在宮裡又找了一個對食,何談寂寞二字。”

張鯨苦笑道:“對食又怎麼樣,解悶而已,廣廈三千,夜眠不過六尺,咱們太監就是沒根的人,哪裡來就到哪裡去,在世上一點念想也留不下。以前總覺得乾爹太迂腐,常教導我們什麼平日多做善事,替來世積點陰德,那時我總覺得聽不進去,現在乾爹去了,我才終於有點明白他的苦心,只是有些太晚了。”

張誠停下腳步道:“但乾爹可是因你死的。”

張鯨道:“你與我說這個?乾爹是自己想不開,沒有人能逼他。”

張誠搖搖頭,抖了抖斗篷上的雪道:“說吧,這麼晚了,來找我什麼事?”

張鯨嘆了口氣道:“實不相瞞,我有把柄被人拿住了。”

“是誰?你是東廠督公,你不拿人把柄也就算了,誰敢拿你把柄?”

“是當今翰林院侍講學士林延潮。”

“林三元?以你今時今日的地位,就算有把柄,林三元也扳不倒你。”

張鯨道:“我不怕林三元,但是他把這把柄給申時行了。”

張誠頓時色變,但見張鯨現在確實是害怕,他在自己面前從來沒有怕成眼前這個樣子。張誠凝思片刻然後問道:“你準備怎麼辦?”

張鯨道:“申時行和林延潮對付我,我也防着一手,申時行身邊的心腹也有我的人,他打聽隻字片語。這一次陛下免朝數個月,大權不免有些旁落,林三元一直勸申時行出面,將朝政攬過來,作一個有爲的宰相。”

“但申時行卻沒有這個膽子,這一次林三元鼓動申時行上密揭,我的人在文淵閣裡偷聽得知,二人意見相左。”

“那又如何?”

張鯨冷笑道:“你以爲申時行不想把這事辦得漂亮嗎?那是此人生性謹慎,他未必不想當個權相,而是沒有這個本事。”

“所以你打算投靠申時行?”

張鯨點點頭道:“你真瞭解我,只要咱家在天子那邊替他睜一眼閉一眼,他的權勢雖比不上當年張太嶽,但也差不遠。”

“你也是堂堂廠督,怎麼會想給他辦事?”

張鯨道:“眼下文官對我十分不滿,我又有把柄在申時行手中,他是文臣領袖,只要他能替我壓下那些文官,那麼我還有什麼好怕的。大家各取所需,也是一拍即可。”

“至於顏面那就無妨了,咱們太監又不是那些文官,要名聲作什麼,不是有句話‘山不來就我,我就去就山’。”

張誠道:“但是自馮雙林以後,陛下可是最恨內閣與內臣有所勾結啊!”

張鯨笑了笑道:“只要你不說,就不會有第二人告訴給陛下。”

張誠怒道:“那可不一定,我不會替你圓謊。”

張鯨聞言噗通一聲跪在甬道的雪地裡哭道:“乾爹就我們兩個兒子,你平日最孝順乾爹,我就請你看在乾爹的份上,救救我這一次,我實在是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了。”

“我不投靠申時行,我就沒命了。”

張誠欲走不理,卻見張鯨死死抓住了他的褲腿,前面幾個掌燈的小太監看了這一幕,連忙轉過頭去面朝甬道的紅牆根站好。

一人稍遲疑了一些,另一個人罵道:“不要命了嗎?”

張誠半響嘆道:“好了,我不說就是了,但有沒有第二個人說,那就不是我的事。”

張鯨聞言大喜叩頭道:“多謝你了,多謝你了,你就是我再生父母,以後你就是我乾爹了。”

張誠搖頭然後離去。

張鯨在雪裡跪了好一陣,見張誠走遠後方從雪地裡爬起來,寒笑幾聲最後離去。

萬曆十五年的正月過後,天子免朝已是到了一個令人髮指的地步。

朝中百官怨聲載道。

但也就是在這時林延潮已是聯絡好鍾羽正,林材,楊稿等八名科道言官,準備一起上疏建言裁撤淨軍之事。

官員聯名上疏可謂聲勢巨大,這是雷霆一擊,沒有七八成把握,不敢有人冒然如此。

現在可謂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就是在這一日,方從哲匆匆奔至翰院裡向林延潮道:“學士大人不好了,南京工部尚書舒應龍今日上疏天子,請求朝廷裁撤淨軍!”

此言一出,正在商議明日上疏的林延潮以及他的黨羽們都是色變。

裁撤淨軍之事,已是就差臨門一腳了。

但現在卻有人搶在自己前面上疏。

此事好比什麼?

給他人作嫁衣。

鍾羽正等人都是失色,此事他們籌備了許久,現在卻爲人搶先了。

而林延潮卻道:“好個張鯨!”

衆人不知情由。

原來舒應龍就是編修舒宏志之父,兩個月前方纔遷爲南京工部尚書,成了正二品大員。

這是張鯨算計自己。

林延潮當機立斷:“立即備車進宮。”

不久林延潮文淵閣值房裡見到了申時行。

申時行見林延潮正在處理公務,頭也不擡地道:“你來是爲了南京工部尚書舒應龍上疏的事吧?”

林延潮點頭道:“恩師,這必是張鯨的主意,他要……”

申時行停下筆看向林延潮道:“老夫早已經知道了。”

林延潮在路上已是從驚怒轉至平靜,失去先機,也就意味着事已成定局。

這個時候生氣一點用也沒用,不是忙着去質問,更不是去撒潑。

林延潮正色道:“恩師,學生以爲只要裁撤淨軍的事,能在御前通過,至於是不是學生親自上疏的並不重要。”

申時行放下筆起身離座道:“你猜的不錯,這一次是張鯨針對你的,他知道裁撤淨軍之事已是板上釘釘,而你馬上要上疏,故而指使舒應龍搶先,將功勞據爲己有。”

“但這奏章我卻不能不批,因爲天子已是下了口諭,允許減免戶部向各省攤派的七萬兩芻料銀,並且還答允三年後再減去十萬兩,這條件實在出乎我們當初的打算。”

林延潮既有些難過,又是欣然道:“那就好,那就好,此乃是國家之幸,社稷之幸,只要能裁軍撤餉,學生的這點委屈又算的了什麼。”

申時行嘆道:“不,這是老夫的過失。當初要不是你的堅持,老夫實是不敢與天子爭這三十萬兩銀。一年三十萬兩,十年就是三百萬兩,前年平緬之役所費也不過兩百萬兩。”

“但你爲朝廷爭下的,又豈止是這兩百萬兩。若是天下官員都如你這般不惜自己,而爲國家社稷考慮,那麼就是三皇五帝也要讓你三分。”

林延潮道:“恩師過譽了。”

這句是實話,林延潮本早與科道談妥,最後裁餉也有一些爲了自己名聲,想要達成出人之意料,一鳴驚人的效果,所以逼着申時行與皇帝談判。

但此刻林延潮已將自己的得失放下:“只要有利於國家,有利於社稷,學生那點雞毛蒜皮的事與天下比起來又何足道哉?事不宜遲,聖上素來優柔寡斷,若上意有變,收回旨意,就追悔莫及了,學生懇請恩師立即擬旨以免夜長夢多。”

申時行點點頭道:“你想得開就好。”

說到這裡,林延潮知道這件事已是板上定釘,自己已經沒辦法扭轉什麼了,當下向申時行長長一揖,然後離開了文淵閣。

離開文淵閣後,林延潮一瞬間明白了事情來龍去脈。

張鯨必然是事先與申時行達成了協議。是了,自己將張鯨的把柄交給申時行,只是爲了威脅張鯨不在裁撤淨軍的事上搗亂。

但是自己沒料到張鯨居然如此果斷,不僅放棄了淨軍,還直接倒向了申時行。

Ps:最近更新有些慢,這幾章不好寫,既要讓潮仔受一點挫折,又不能虐主,左右間的尺度很難把握,實在是很費腦筋。預告一下,現在的損失,以後會補償回來。讓大家焦急了,求原諒。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個圈第兩百三十二章 龔府壽宴(二更)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運籌帷幄六百八十五章 黨爭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倚重第兩百三十章 只是我不願意(第二更)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危城七百七十四章 情誼九百五十六章 林青天是好官一千兩百零二章 提名第兩百五十五章 書院之難九百八十二章 千字文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亂子一千零一章 番薯南來第一百八十九章 名列一等(一更)五百五十五章 臺階一千兩百二十章 事故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北上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掛靴而去八百九十三章 當殺八百五十一章 刨根到底第兩百七十五章 抵京第三百七十八章 力諫張居正四百九十三章 陸翁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給首輔提意見一千零七章 軒然大波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陛辭五百一十章 恭敬第三百五十章 我們家延壽長進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名列一等(一更)第兩百八十一章 連中三元的期望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太平盛世五百二十一章 處置七百六十二章 力諫第三百五十七章 宣旨第三百八十一章 朝參一千九十三章 浙黨(第一更)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衣鉢第五十九章 天生我才五百三十八章 宮闈之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內聖外王六百三十四章 皇帝來我家七百四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一千三百三十章 皇商的好處八百八十五章 官員與百姓七百五十九章 你們這是在逼朕(二合一)九百九十一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第四百三十二章 吾有所得第兩百二十六章 龔夫人的想法四百六十六章 申時行的喜好九百七十五章 申府五百七十三章 向天子推薦九百七十四章 抵達京師第一百二十一章 詩會八百八十章 證據(二合一)一千六十四章 計策第四百三十七章 這就是帝王師啊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招考(第二更)六百九十三章 爲難一千零一章 番薯南來六百八十八章 張四維動手一千八十一章 高攀不起一千五十章 水到渠成一千九十六章 實踐出真知第兩百九十四章 南北卷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逆鱗八百四十章 鄭伯克段於鄢第三百七十九章 可當腰玉第兩百七十二章 功名在身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撫世五百九十九章 彈劾之事第兩百四十八章 補習天王(二更)九佰七十六章 先公後私第二十八章 民意五百九十九章 彈劾之事第三百一十四章 傳言五百七十八章 敵軍陣容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易一字七百二十三章 疑雲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敘功六百六十三章 掌握全局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掛靴而去一千八十七章 諡號之爭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書肆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閣權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微山湖上五百一十七章 一家人一千兩百六十章 雜學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回家六百三十章 講學七百零九章 皇帝對青睞第兩百二十八章 算盤打不響第兩百四十六章 初衷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第一更)第三百零二章 閱卷九百九十二章 詞林大僚第兩百四十三章 名聲(二更)第六十四章 詩賦和經義(第一更)九百三十一章 坐而論道第三百四十章 御街誇官(第一更)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個圈第兩百三十二章 龔府壽宴(二更)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運籌帷幄六百八十五章 黨爭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倚重第兩百三十章 只是我不願意(第二更)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危城七百七十四章 情誼九百五十六章 林青天是好官一千兩百零二章 提名第兩百五十五章 書院之難九百八十二章 千字文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亂子一千零一章 番薯南來第一百八十九章 名列一等(一更)五百五十五章 臺階一千兩百二十章 事故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北上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掛靴而去八百九十三章 當殺八百五十一章 刨根到底第兩百七十五章 抵京第三百七十八章 力諫張居正四百九十三章 陸翁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給首輔提意見一千零七章 軒然大波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陛辭五百一十章 恭敬第三百五十章 我們家延壽長進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名列一等(一更)第兩百八十一章 連中三元的期望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太平盛世五百二十一章 處置七百六十二章 力諫第三百五十七章 宣旨第三百八十一章 朝參一千九十三章 浙黨(第一更)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衣鉢第五十九章 天生我才五百三十八章 宮闈之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內聖外王六百三十四章 皇帝來我家七百四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一千三百三十章 皇商的好處八百八十五章 官員與百姓七百五十九章 你們這是在逼朕(二合一)九百九十一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第四百三十二章 吾有所得第兩百二十六章 龔夫人的想法四百六十六章 申時行的喜好九百七十五章 申府五百七十三章 向天子推薦九百七十四章 抵達京師第一百二十一章 詩會八百八十章 證據(二合一)一千六十四章 計策第四百三十七章 這就是帝王師啊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招考(第二更)六百九十三章 爲難一千零一章 番薯南來六百八十八章 張四維動手一千八十一章 高攀不起一千五十章 水到渠成一千九十六章 實踐出真知第兩百九十四章 南北卷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逆鱗八百四十章 鄭伯克段於鄢第三百七十九章 可當腰玉第兩百七十二章 功名在身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撫世五百九十九章 彈劾之事第兩百四十八章 補習天王(二更)九佰七十六章 先公後私第二十八章 民意五百九十九章 彈劾之事第三百一十四章 傳言五百七十八章 敵軍陣容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易一字七百二十三章 疑雲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敘功六百六十三章 掌握全局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掛靴而去一千八十七章 諡號之爭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書肆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閣權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微山湖上五百一十七章 一家人一千兩百六十章 雜學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回家六百三十章 講學七百零九章 皇帝對青睞第兩百二十八章 算盤打不響第兩百四十六章 初衷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第一更)第三百零二章 閱卷九百九十二章 詞林大僚第兩百四十三章 名聲(二更)第六十四章 詩賦和經義(第一更)九百三十一章 坐而論道第三百四十章 御街誇官(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