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來一試

史長君嘆了口氣,心道窮書生也有魚躍龍門的時候。

一首遊園詩後,董小雙,史長君拿出幾篇方纔寫得較好的詩作點評。葉向高的詩清奇高遠,翁正春的詩雖是有股感傷的味道,卻能動人愁腸,陳一愚的詩卻有富貴風流的氣度。

故而這三人的詩排了首,拿出來賞析。

下面又寫了幾首,能拿出來點評的詩作,偶爾夾雜着其他幾人之作,但大多都是在這葉翁陳三人之列。

衆人心底有數,這三人不愧是府試案首的熱門人選啊。當然也有人不服,朝廷是以經義取士,又不是詩賦。也有人反駁道,經義好不好只有考場上見得,但詩作如何,足以見的一個人才情如何。

至於林延潮的詩作不好不壞,勉強算箇中遊,算是徹底泯然於衆人,按照這說法,只能是才情平平了。

不過黃碧友卻是不服,低聲埋怨道:“什麼女校書,不過認得幾個字罷了,也配點評我等詩句。”

黃碧友埋怨聲音不大,卻被一旁幾人聽見,他們冷笑道:“兩位大家可是給秀才,舉人唱和過詩作的,若來府試恐怕比兄臺的名次還高一些。”

“什麼,你說我還不如幾個伎子?”黃碧友當下怒了與幾人爭執,那幾個讀書人,索性拿起黃碧友的詩句,痛批了一通。

林延潮知黃碧友詩寫得確實不怎麼樣,但自己也是他的同案加同窗,少不了幫了幾句。這幾個讀書人也不敢當堂爭吵,怕在大庭廣衆下失了顏面。當下也就不爭吵了。

然後幾名考生又爭相將自己以往的詩文給兩名女校書點評,頗有幾分邀寵的味道。

林延潮見了不由搖了搖頭,當時讀書人的風氣,放慢了事功的追求,要麼整日拿着自己的詩文。conad1();到處投贄,只要能替他揚名的,無論是富商,還是**都行,只知道專營聲利,要麼就是無心讀書。優遊林下,享文酒聲伎之奉。

難怪別人說明末世風日下。

想到這裡,林延潮不由有幾分怒氣,當下推案一旁,擱筆不寫了。他以這些捧臭腳的讀書人爲恥。當然也有因爲他詩文實在不好的緣故,心想自己若要揚名需另闢蹊徑。

當下詩會結束,擅於度曲的董小雙,將葉向高,陳一愚二人的詩作,分作了一首。衆人唱和幾句後,林延潮知這兩首新譜的曲子,很快就要在本地青樓市井裡流傳一陣了。

二人也算不虛此行。名聲遠揚,滿載而歸。

詩會之後,時日尚早。陳一愚請了私家蓄養的聲伎班給人唱曲。

當下三十幾名讀書人轉場,來到一水榭邊,這裡搭着戲臺。

當時最流行的還是崑曲。

午後的陽光下,聽着婉轉的樂聲,衆人都不免熏熏欲醉,生起一種慵懶的意味來。

林延潮不由想到。若是在這裡聽一曲,崑曲中的名唱遊園驚夢該多好。可惜湯顯祖大大,這時還沒寫出臨川四夢啊。

戲臺上唱的是不伏老。唱得是北宋樑顥八十二歲中狀元的故事。

衆考生看樑顥八十二歲,頭插宮花,身着莽袍,打馬御街的一段,都是嘖嘖有聲,羨慕不已。

林延潮十分不解道:“樑顥都一把年紀了,就算中了狀元也當不了幾日官的,有什麼好羨慕的。”更主要是林延潮畢竟是年輕人,看見一把年紀人中了狀元,這等劇情實在沒有代入感啊,你在起點寫一本八十歲中狀元的小說,撲到姥姥家去。

黃碧友卻沒有這個想法,在旁道:“唉,八十二歲又如何,若是真要我中日了狀元,就算是熬到一百歲也肯。conad2();此是讀書人一生一世的風光啊。”黃碧友這麼說,連一旁葉向高,陳行貴,翁正春等人都是露出同意之色。

戲看了一陣,有人想繼續聽曲,有人要對弈,便各作各的。

這時幾個身穿綺羅的女子行來,見了男子以扇遮面,步入了一旁水榭裡。水榭裡垂着厚紗,隔絕了視線,在場讀書人無人看得女子長得如何。

林延潮不由微覺可惜,黃碧友在旁道:“林兄,這些女子,你還是別看了。”

“爲何?”

“這些女子都是官家的女子,除非明媒正娶,否則連作妾室都不肯,你看了又怎麼樣?想的着,吃不着,當然你有張生這偷香竊玉的本事另說。而董小雙,史長君這樣青樓女子看似清高,但不過待價而沽,你若真是名士,卻可以娶了做妾,大婦也不會妒忌。”

說完黃碧友又道了一番,娶妻娶賢,娶妾娶色,誰該養在家裡和誰該帶出來玩的道理。

不過林延潮看向一旁擠在董小雙,史長君身邊爭獻詩詞的讀書人道:“你覺得我們二人能擠的進去?”

黃碧友不服氣地道:“能,等我過了府試院試,中了秀才舉人,就能擠進去了。”

“那還不夠,你就算中了秀才舉人,沒有一身好皮囊,也是不行的。”

“什麼?你竟覺得我長得醜?你很一表人才嗎?”黃碧友頓時惱怒。

林延潮哈哈一笑道:“不與你吵了,我去看棋!”

軒內有兩盤棋正在對弈,林延潮選了圍觀之人最多的一盤。原來是陳若愚親自下場與一人對弈。conad3();

明清古棋,計算與現在貼目不一樣,用還棋頭來計算勝負,林延潮也看了好一段,才大體明白這規則。

陳一愚下棋很快,不假思索就在棋盤上落子,另一人也是如此。對於林延潮這等外行人,他們是最喜歡看別人下快棋了。一旁人的也大概如此,水平不怎麼高,故而圍觀之人較多。

第一盤陳一愚輸了,頗有不服氣,第二盤互換了先手,重新再下。這一次二人下得十分膠着,從佈局,中盤到了官子時仍是不分勝負。

兩人官子時,棋盤上棋子黑白相間,不時的提子交換,看的衆人都是目不暇接,又覺得緊張刺激。

下了最後要分勝負時,林延潮計上心來,趁着別人不注意,往一旁一名墊着腳尖看棋的士子微微推了一下。

這士子重心不穩,收不住腳,往前一跌,袖子擦過棋盤,人雖未摔着,卻是落下一大片棋子來。

這一下令對弈二人,都是錯愕,不由對這胖子怒目相向。

一旁人的人見棋子撒了滿地都是道:“可惜,可惜!”

當下幫着陳一愚二人撿起棋子來本問:“如何還能不能再擺棋了?”

陳一愚道:“若是中盤時尚可,但眼下都下了幾百手了,誰還能記得!”

這時候林延潮輕咳一聲道:“陳兄,不如我來一試!”

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潛邸講官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創辦書院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準話一千九十六章 實踐出真知第兩百二十四章 鹿鳴宴一千八十章 手握實權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名將第一百六十二章 這怎麼可能(一更)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腰間黃金已退藏第一百一十三章 總兵府第一百七十二章 林淺淺的着急(二更)六百三十九章 鰣魚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託付第三百六十三章 翰林值堂八百六十二章 賣田一千一百一十章 運籌帷幄第三百四十六章 顏面掃地的何翰林第兩百七十六章 會館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回府六百三十九章 鰣魚第三百三十五章 金鑾殿六百九十四章 難望項背第十五章 胡提學的考校七百五十一章 十三太保第三百七十四章 張居正歸政第兩百二十一章 至公堂上六百七十二章 歸政第三百七十章 申時行的第六感第三百五十八章 名傳八方五百零二章 返家五百九十七章 謹慎應對第七十五章 府臺巡視第三十八章 老童生七百七十九章 樞臣風範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薪火相傳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催促第十四章 討厭的縣令四百八十章 潘季馴相求第三百五十二章 本府錯怪你們了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菜根譚第兩百一十三章 場場第一四百七十五章 決心第兩百九十三章 錦繡文章第兩百七十七章 終南捷徑六百一十九章 先要好處答書友問五百七十七章 儒臣辯經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禮部尚書五百二十三章 談心第三百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六十九章 君子之爭第六十二章 本經(第二更)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一千一百五十章 修身齊家第三百八十一章 朝參五百七十一章 鬥牛服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宣麻拜相五百八十六章 官員反應六百零七章 怒起第兩百七十一章 這是碰瓷啊!八百九十七章 召集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貢院五百七十五章 升遷侍講第兩百三十七章 緣定三生第四百一十章 咱是筆桿子七百二十四章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第一更,求月票)五百六十一章 朵顏使節七百六十八章 救人(二合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丟人丟得不夠(一更)八百四十八章 新任知府第八百七十六章 公道何在(二合一)五百零二章 返家六百四十一章 經科史科一千八十七章 諡號之爭第四章 叔侄定計七百六十六章 張府(二合一)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海貿第六十七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五百八十五章 辯經勝負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柳成龍八百零七章 公堂之上罵貪官一千九十七章 反目九百九十七章 歸宗第三百三十一章 如出一轍八百六十一章 說話不算話第二十七章 入理不如入情四百九十七章 欽差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名垂青史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文有筆(二更)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救兵五百四十四章 文華殿上四百七十四章 說與不說八百八十九章 萬民書(二合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院試(二更)第六十六章 燕可伐與八百六十九章 坐省長隨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從心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風流員外郎第一百一十一章 名額(第一更)八百六十五章 去開封
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潛邸講官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創辦書院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準話一千九十六章 實踐出真知第兩百二十四章 鹿鳴宴一千八十章 手握實權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名將第一百六十二章 這怎麼可能(一更)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腰間黃金已退藏第一百一十三章 總兵府第一百七十二章 林淺淺的着急(二更)六百三十九章 鰣魚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託付第三百六十三章 翰林值堂八百六十二章 賣田一千一百一十章 運籌帷幄第三百四十六章 顏面掃地的何翰林第兩百七十六章 會館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回府六百三十九章 鰣魚第三百三十五章 金鑾殿六百九十四章 難望項背第十五章 胡提學的考校七百五十一章 十三太保第三百七十四章 張居正歸政第兩百二十一章 至公堂上六百七十二章 歸政第三百七十章 申時行的第六感第三百五十八章 名傳八方五百零二章 返家五百九十七章 謹慎應對第七十五章 府臺巡視第三十八章 老童生七百七十九章 樞臣風範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薪火相傳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催促第十四章 討厭的縣令四百八十章 潘季馴相求第三百五十二章 本府錯怪你們了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菜根譚第兩百一十三章 場場第一四百七十五章 決心第兩百九十三章 錦繡文章第兩百七十七章 終南捷徑六百一十九章 先要好處答書友問五百七十七章 儒臣辯經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禮部尚書五百二十三章 談心第三百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六十九章 君子之爭第六十二章 本經(第二更)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一千一百五十章 修身齊家第三百八十一章 朝參五百七十一章 鬥牛服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宣麻拜相五百八十六章 官員反應六百零七章 怒起第兩百七十一章 這是碰瓷啊!八百九十七章 召集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貢院五百七十五章 升遷侍講第兩百三十七章 緣定三生第四百一十章 咱是筆桿子七百二十四章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第一更,求月票)五百六十一章 朵顏使節七百六十八章 救人(二合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丟人丟得不夠(一更)八百四十八章 新任知府第八百七十六章 公道何在(二合一)五百零二章 返家六百四十一章 經科史科一千八十七章 諡號之爭第四章 叔侄定計七百六十六章 張府(二合一)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海貿第六十七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五百八十五章 辯經勝負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柳成龍八百零七章 公堂之上罵貪官一千九十七章 反目九百九十七章 歸宗第三百三十一章 如出一轍八百六十一章 說話不算話第二十七章 入理不如入情四百九十七章 欽差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名垂青史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文有筆(二更)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救兵五百四十四章 文華殿上四百七十四章 說與不說八百八十九章 萬民書(二合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院試(二更)第六十六章 燕可伐與八百六十九章 坐省長隨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從心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風流員外郎第一百一十一章 名額(第一更)八百六十五章 去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