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十七章 再議國本

楊巍說完幾個大臣一併附議。

自當年林延潮上疏後,太后權勢被削被排除在權力中心之外。

而在真正歷史上,李太后卻一直掌握着權勢,一直到萬曆二十年以後,到了晚年甚至還對太子的擁立說得上話。

現在呢?

大臣當然不敢隨便議論太后,可是可以拿潞王,武清候說事,這樣的事已經成了一種政治正確。

天子道:“楊卿家,其實朕以爲皇子成年後就藩之事不太穩妥,此乃割裂人倫。愛卿們雖是朝廷大臣但也是人之父母,能否體諒一下太后的心事?”

刑部尚書潘季馴道:“陛下,皇太后雖是潞王之母,但也是天下萬千臣民之母。天家之事已不是一家之事,爲了天下絕不可有私情在其中。本朝列祖列宗,都是親手送皇子之國就藩,這是爲了國本,也是爲了天下百姓。”

“國本?”垂簾內天子疑道。

潘季馴道:“正是,陛下熟讀史書,必然知道歷史上竇太后寵愛樑王,有意讓漢景帝更改樑王爲太弟,以爲兄終弟及之故事。而樑王向漢景帝請旨,留在京中,但漢景帝卻沒有答允,而是讓他之國,古爲今鑑,臣懇請陛下三思。”

一旁楊巍道:“潘尚書言之有理,陛下特別是眼下國本未立,皇長子與皇三子又還未長大成人,而留潞王在京,恐怕會讓有些人生出異心,弄出事端來。”

下面其他幾位尚書也是出班發表意見,明面上說的是潞王,但暗中又句句都點到了國本上。

林延潮看了申時行一眼心想,這一招高明啊,一石二鳥,既催促潞王就藩,也可以讓天子早日下定立國本的決心。

天子道:“你們大臣們說去還是國本,但是現在朕正春秋鼎盛,年富力強,你們實不必爲此擔憂。”

王錫爵道:“陛下若不願早立國本,那麼也可先令皇子出閣讀書,皇子已是到了適齡之時,正要出閣讀書,若是遲了恐怕耽誤了皇子的學業。”

林延潮暗暗點頭。

申時行也出面道:“陛下,龍體康健,可享萬年,大臣們建議早立國本,其實也是體諒陛下的苦衷。立了太子就可以陛下分憂國事,譬如郊祀,祭廟等太子都是可以爲陛下代勞的。這是臣等體恤陛下之心,懇請明鑑。”

天子道:“朕今日不是來與衆卿議論國本的,而是議潞王推遲就藩的事。”

聽到這裡,衆大臣們就有些不高興了。

吏部尚書楊巍有些生氣了,出班道:“如陛下所言,太后也是確實是爲人父母之心,但河南的潞王府已是建好了,更不用說之前湖廣廢棄的潞王府,加在一起前前後後用掉了朝廷一百萬兩銀子,若潞王不去就藩,此事如何向天下臣民交待。”

“就算不提潞王,放到將來陛下若立皇長子爲太子,那麼其餘皇子也是一定要就藩的!”

啪!

天子重重拍在御案上怒聲道:“朕還沒有說立皇長子爲太子呢!”

楊巍梗直了脖子道:“陛下身爲天子,當然可爲不顧祖宗法度立皇三子爲太子,但皇三子年幼,萬一將來皇三子登基,鄭妃如何處置?主少國疑之時,大事必定交給鄭妃,那時候整個天下讓一個婦人說的算嗎?”

“放肆!”天子重怒。

申時行等衆大臣們都是出班爲楊巍求情。

連林延潮也是出面隨大流講了幾句,陛下,原諒楊尚書口不擇言這樣的話。

說話之餘,林延潮重新打量了楊巍一番,他本覺得楊巍身爲吏部尚書,本來有與首輔抗衡的實力,但卻事事聽命於申時行,實在有些瞧不上他。

但是沒有料到他今天卻說了許多人想說不敢說的話。

楊巍仍是道:“陛下,臣一把年紀了,就算死也是無妨,但今日容臣再說一句。當年漢武帝爲防女主亂政,殺母而立子,試問陛下有此決心嗎?”

楊巍說得白花花的鬍子一震一震的,句句是擲地有聲,然後重重的地向天子叩了一個頭。

申時行等其餘大臣繼續替楊巍求情。

垂簾裡,天子緩緩道:“朕還沒有立太子,你們就已經如此……將來……罷了,都退下吧!”

申時行等人當下向天子叩別。

走出了乾清宮後,衆官員們走在宮裡的石道上,都是默然。

申時行長嘆了一口氣,然後吩咐他人各自離去,唯獨讓林延潮與他一起走。

這時候已是到了晚上,不知不覺間衆人在宮裡居然議了這麼遲。

申時行與林延潮二人踏着月色,在宮牆下走了很長一段路。

林延潮打量申時行,但見他臉上的神情從未有過的凝重。林延潮也是知道申時行此刻心情,也就默默地陪在他身旁。

申時行嘆道:“老夫當了十年宰相,就算當年張江陵被天下清算時,內心也從未有此刻之彷徨。今日之事你怎麼看?”

林延潮道:“回稟恩師,學生以爲陛下今日破例召見大臣,其實心底並未有爲潞王擔心的意思。他其實是在借潞王的事,在談皇三子。”

申時行點點頭道:“你繼續說。”

林延潮道:“陛下眼下寵極鄭妃,對於皇三子自也是愛屋及烏,而皇三子一旦沒有被立爲太子,成年就會離京就藩。潞王之事觸動了陛下的心事,所以他借潞王的事來問我們朝臣的意思。”

“眼下陛下知道親王就藩之事不可更改,又加之偏愛皇三子,那麼立國本的事怕是更要推遲了。”

申時行深以爲然的點點頭道:“你見事果真很有見地。從陛下今日之言可知,陛下實沒有讓皇長子出閣讀書的打算,更不用說立國本了,看來老夫在位之時,這件事是辦不到了。”

林延潮連忙道:“恩師切勿灰心,正所謂事在人爲,更何況滿朝上下的官員在國本之事上都是與恩師同心的。”

申時行搖頭道:“你不要拿這些話安慰老夫,但話說回來,這國本的事既是遙遙無期,那麼再讓你在詹事府待下去也是空熬光陰。趁着老夫還能在朝堂上說幾句話,我打算調你赴部署事,你以爲如何?”

第三百五十五章 受得起第三百五十一章 捷報傳鄉里五百六十二章 四夷館一千七十三章 政見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九百六十章 官吏七百二十七章 走馬薦良才(第一更,求月票)七百四十七章 千古奇冤五百零二章 返家八百五十一章 刨根到底第三百九十四章 柔情蜜意第一百章 傳曲(第二更)九百三十六章 聰哥?第兩百八十八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一千九十七章 反目五百二十九章 藏之名山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告誡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集義一千兩百章 真有這一天七百七十七章 入宮覲見(二合一)九百七十二章 申時行的帖子四百八十章 潘季馴相求七百二十八章 萬事不難(第二更,求月票)第一百三十九章 評卷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敘舊五百五十八章 書肆七百三十九章 清算一千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三百五十九章 牙牌和官袍第一百八十七章 歲試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不負少年時第三百三十九章 金鑾殿下捉婿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題目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惟精惟一四百七十二章 京察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轉告八百五十八章 背景強大第四百三十章 垂世文章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告誡五百一十六章 裝逼失敗五百八十九章 民間反應一千三十八章 把柄五百八十五章 辯經勝負五百六十四章 佩服六百零一章 文章華國第一百五十一章 老夫看好你第一百七十五章 上控(一更)一千二十五章 萬曆十四年的幾件事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賜服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一石二鳥八百七十章 能得卓異嗎(二合一)一千一百九十章 商議國事第一百七十五章 上控(一更)四百九十六章 失蹤之事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政柄五百二十章 碑文之事一千一百零二章 重逢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惟精惟一第兩百一十九章 老師和同窗(一更)五百零二章 返家五百零二章 返家第五十章 爲何讀書四百五十章 名揚藩邦七百三十六章 悔不聽宗海之言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五百五十一章 侍君之心八百二十七章 視察一千三百三十章 皇商的好處六百六十七章 衆人來助九百六十六章 遇風雲而縱四海第三百五十八章 名傳八方第三百七十六章 相府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義利一千一百零二章 重逢第九十八章 喝茶聽戲第四百一十八章 救兵來了第兩百五十八章 多虧了師兄第兩百零八章 飽暖思考試第三百一十六章 衆口鑠金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敘功第四十六章 書院第兩百一十七章 好風光六百二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二十二章 大明律第八十五章 措手不及一千六十九章 乾爹救我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宴賓客(一更)七百二十一章 轉變一千零三章 番薯好吃嗎?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看法一千三十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七百四十一章 述劍(兩更合一更)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內閣輕重第一百章 傳曲(第二更)一千一百五十章 修身齊家五百四十二章 考題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火紅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衣錦還鄉八百四十六章 修河(第二更)第七十八章 背書
第三百五十五章 受得起第三百五十一章 捷報傳鄉里五百六十二章 四夷館一千七十三章 政見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九百六十章 官吏七百二十七章 走馬薦良才(第一更,求月票)七百四十七章 千古奇冤五百零二章 返家八百五十一章 刨根到底第三百九十四章 柔情蜜意第一百章 傳曲(第二更)九百三十六章 聰哥?第兩百八十八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一千九十七章 反目五百二十九章 藏之名山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告誡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集義一千兩百章 真有這一天七百七十七章 入宮覲見(二合一)九百七十二章 申時行的帖子四百八十章 潘季馴相求七百二十八章 萬事不難(第二更,求月票)第一百三十九章 評卷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敘舊五百五十八章 書肆七百三十九章 清算一千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三百五十九章 牙牌和官袍第一百八十七章 歲試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不負少年時第三百三十九章 金鑾殿下捉婿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題目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惟精惟一四百七十二章 京察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轉告八百五十八章 背景強大第四百三十章 垂世文章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告誡五百一十六章 裝逼失敗五百八十九章 民間反應一千三十八章 把柄五百八十五章 辯經勝負五百六十四章 佩服六百零一章 文章華國第一百五十一章 老夫看好你第一百七十五章 上控(一更)一千二十五章 萬曆十四年的幾件事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賜服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一石二鳥八百七十章 能得卓異嗎(二合一)一千一百九十章 商議國事第一百七十五章 上控(一更)四百九十六章 失蹤之事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政柄五百二十章 碑文之事一千一百零二章 重逢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惟精惟一第兩百一十九章 老師和同窗(一更)五百零二章 返家五百零二章 返家第五十章 爲何讀書四百五十章 名揚藩邦七百三十六章 悔不聽宗海之言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五百五十一章 侍君之心八百二十七章 視察一千三百三十章 皇商的好處六百六十七章 衆人來助九百六十六章 遇風雲而縱四海第三百五十八章 名傳八方第三百七十六章 相府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義利一千一百零二章 重逢第九十八章 喝茶聽戲第四百一十八章 救兵來了第兩百五十八章 多虧了師兄第兩百零八章 飽暖思考試第三百一十六章 衆口鑠金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敘功第四十六章 書院第兩百一十七章 好風光六百二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二十二章 大明律第八十五章 措手不及一千六十九章 乾爹救我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宴賓客(一更)七百二十一章 轉變一千零三章 番薯好吃嗎?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看法一千三十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七百四十一章 述劍(兩更合一更)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內閣輕重第一百章 傳曲(第二更)一千一百五十章 修身齊家五百四十二章 考題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火紅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衣錦還鄉八百四十六章 修河(第二更)第七十八章 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