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分國

卻說林延潮抵達朝鮮時,京師之中多有奏章言事。

先是兵科給事中侯慶遠上疏朝廷,言我軍於平壤先勝,而後敗於碧蹄館,故而持重有許和之意,現在前方師老氣歇,援救朝鮮于存亡之時已聲赫於海外,現今再戰下去橫挑朝鮮倭寇已非完策。

眼下我軍兵助朝鮮,而朝鮮推大國以鋒,我又欲推朝鮮之衆爲兩軍爭鋒,但朝鮮國力已不足一戰。若我軍再戰下去,殺敵幾百上千不足爲大勝,萬一失利則失大國體面,以後再難以威服東海。爲今之計不如令朝鮮不可輕動,然後留一部銳師於朝鮮聲援,其餘人馬盡數回國。

內閣對於這言和之議不置可否,只是讓兵部不必覆議,讓備倭官員及東征大軍自行其便。

而一向主戰的兵部尚書石星此刻也是向天子上疏,讓劉綎,吳惟忠,駱尚志部留守朝鮮,而大軍退回遼東。

天子有所意動,下旨給朝鮮國王指責,豈可以越國救援爲常事

這時候給事中魏學曾上疏朝廷不如將朝鮮一分爲二,此事一片譁然。

朝野上下主戰派仍居多數,而天子也是意屬於主戰,但是戶部侍郎這時上疏言,眼下朝廷一年歲入四百五十一萬二千有奇,歲出至五百四十六萬五千有奇,其中差額九十五萬三千有奇。

而徵倭之戰迄今爲止已動用了朝廷一百萬多兩銀子,還不知何時結束。而且這還是今年北虜還算效順,且有番薯屯墾減輕了北直隸災荒的情況下,若是國家再有用錢之事接踵而至,那麼不知當如何應對。

天子聽此頓時是雄心不再,只能下旨讓九卿商議裁減冗官冗食,追比各省歷年拖欠。

誰都知道這聖旨有說如同沒說,實如杯水車薪。

於是滿朝文武都以爲朝鮮戰事將難以爲繼,並將矛頭都指向了現任首輔王錫爵的身上。

當時吏部尚書孫鑨,考功司郎中趙南星先後而去,朝廷令吏部侍郎蔡國珍暫任吏部尚書,同時在吏部尚書右侍郎由原先禮部左侍郎趙用賢出任。

趙用賢與王錫爵早有不和,當初在三王並封的事上他支持了焚詔的林延潮,令王錫爵恨是不快。

王錫爵當即以小事驅逐趙用賢出朝堂上。

並且王錫爵將趙用賢驅逐後,趁勝追擊將左都御史李世達,行人司行人高攀龍,吏部文選司郎中孟化鯉先後罷免,其意在於爭奪吏部尚書之位。

隨後王錫爵意屬接替林延潮爲禮部尚書羅萬化出任吏部尚書,但此舉遭到新任文選司郎中顧憲成的反對。在顧憲成的四面奔走之下,陳有年出任吏部尚書。

顧憲成以一名文選司郎中卻鬥贏了一品宰相,他因爲此事而聲聞天下,但在背後也隱隱看出天子對於顧憲成的支持,以及對王錫爵的提防。

隨即王錫爵上疏請辭。

而此刻浙江寧波天一閣裡,前當朝大員沈一貫閣內與浙江按察司副使林烴對弈。

這時候雨剛剛停歇,在這幽靜的書閣之內,但聽天井四面滴水有聲。

過了片刻,疾雨又起,打在屋頂的瓦片上又是噠噠作響。

兩人對弈之時,倒也說不上是心無旁騖,不時端起茶來喝一口,隨便看看雨勢,然後在品論幾句這天一閣中的藏書。

在這樣的雨天之中,對於不介意勝負的人而言,下棋喝茶談書倒是一件樂事。

棋下到一半,沈一貫陡然長嘆一聲,林烴看了一眼沈一貫,臉上倒是略有所思的神情,然後提袖落子於棋盤上,但聽啪嗒一聲脆響,格外的悅耳好聽。

林烴道:“何事能令肩吾兄煩心?”

沈***:“還不是朝廷上之事,聽聞皇上,元輔都有意封貢,一旦封貢則寧波必然開港,若是如此,家鄉父老以後恐怕沒有一夜能夠安枕了。貞耀兄,你的意思如何?”

林烴聞言道:“吾身爲地方官員,不好在此事上輕易表態。”

沈***:“一旦寧波開港,恐怕以後有什麼事,你我就是浙江百姓的罪人了。”

林烴道:“以後的事,誰能說得清楚!肩吾兄若有高見,不妨直接上疏給朝廷。是了,新任吏部尚書陳餘姚不知可否代爲發聲!”

“解鈴還須繫鈴人,此事最後還是要着落在主張封貢的人身上。你的高徒正在朝鮮用命督率三軍,若是他能打消封貢議和之主張,那就好了。”

林烴聞言笑而不答。

沈一貫又道:“聽聞現任吏部尚書陳餘姚與弟份屬同年,不知平日交情如何?”

林烴略一思索道:“平淡如水。”

“前有陸平湖,後有孫餘姚,現在又有一位陳餘姚,咱們浙中可是出了三位太宰,貞耀在浙江爲官一任,可是要多考量考量啊!對於寧波封貢的事情,咱們這位陳餘姚可是上心的很啊。”

林烴又落一子在棋盤上然後笑着:“肩吾兄此局是處處着眼於實地,而不爭外勢嗎?”

沈一貫笑了笑道:“沒有實地,哪裡來的外勢,但凡能將棋盤所有實地合在一起,就是外勢。”

林烴笑道:“某竊以爲無論實地還是外勢都不如爭先二字,肩吾兄你我都是下棋之人,而棋盤外的事還是讓小字輩的人自己拿主意吧!”

說完林烴又落一子,頓時棋盤上勝算已分。

沈一貫城府深沉,臉上則是毫不動聲色,他伸手推枰然後道:“何嘗有什麼棋局內外,正如這一家一室又何嘗不在這天下之中呢?”

林烴道:“肩吾兄胸懷天下,弟深感不如,當今元輔雖深得陛下信任,但是卻和百官不睦。能安於上不能安於下的宰相,恐怕是更難於能安於下而不能安於上的宰相。”

“來日若有廷推宰相之時,肩吾兄必是衆望所歸,到時候必能安定天下,撥亂反正。至於小弟在於地方,不求聞達於天子,唯有恭祝兄聲聞九天之上了!”

下完棋林烴向沈一貫一揖然後從容告辭離去。

沈一貫臉上則是青一陣白一陣,他的管家入內問道:“老爺,這姓林不答允嗎?”

沈一貫嘆道:“人常說名師出高徒,但高徒也有明師。林貞耀當真厲害,看出了老夫欲借反對封貢的事,來扳倒王太倉入閣之意。”

管家道:“他看出又如何,老爺有當今吏部尚書的舉薦,皇上百官也要賣三分面子的。”

沈***:“入閣不入閣倒是次要,只是當年申公致仕之後,不引薦我與金庭而引薦了趙,張二位入閣。如此固然是避開了聖上之忌,但是也憑空給朝堂上多了許多變故。”

“這趙,張二人根基雖淺薄,但經過這幾年來也有了自己的班底。但這二人不妨事,最要緊的還是林侯官,兩年多來羽翼漸豐,竟連皇上的詔書都敢燒去,眼下他雖離開朝堂了,但他的門生孫承宗卻爲太子師,至於其他的門生故舊也不可小視,如新任天津巡撫郭正域等等之輩。”

“現在老夫擔心的是將來這些人都不會站到我與金庭兄這邊來,如此我等在閣說話還有什麼分量!”

而正在沈一貫籌謀的時候,林延潮已抵至朝鮮港口李德馨一見林延潮即拜道在地道:“朝鮮國提督接伴使李德馨拜見上邦之使!”

林延潮看了一眼,提督接伴使就是朝鮮國專門派去接洽提督李如鬆的官員。

這位李德馨頗有外交能力,當初就是他至遼東巡撫郝傑帳下哭訴,懇請朝廷出兵。然後郝傑派出祖承訓率軍入朝增援,結果遭到大敗。

林延潮點了點頭道:“起身吧!”

李德馨垂淚道:“聽聞上使率軍援兵糧食至朝,我國主以下無不對大明感恩戴德,此復國再造之恩,必一世不忘。而今倭寇仍在漢城猖獗,還請天使主張驅逐倭寇,復三都,重光朝鮮!”

林延潮道:“我新到貴境,軍務無從得知,此事且容我與衆將商議再行定奪。”

李德馨聞言道:”這是當然,請讓在下爲上使執鞭,於鞍前馬後稟告當前軍情。”

林延潮看了李德馨一眼,突然想起了後世熱情無比的某行業推銷員。

林延潮淡淡地道:”那倒不必,貴使既是接洽於總兵官的那麼去李提督帳下聽令就好。“

“敢問上使是要去義州見宋總督嗎?”

林延潮正是有這個打算,見李德馨這麼說當即道:“怎麼本官的行蹤,你也要過問嗎?”

“在下不敢!只是懇請上使聽下官的肺腑之言!”

林延潮看了對方一眼道:“在聽稟告之前,我還有一言先請你轉告貴國主,朝鮮遭倭寇之侵犯,全在於貴國武備不修,至於生靈塗炭,家國不保。我聖主大發慈悲,救貴國於水火之中,但已是盡心盡力。朝鮮不可不圖自強,修武備。”

“而今貴國主與光海君已是分朝,光海君頗有禦寇之才,又爲人貴重,卻可惜名不正言不順。還請貴國主考慮分國之策,由光海君爲一國之君,率師御倭,如此朝鮮上下民心必然歸附,倭寇將自退矣!”

聽了林延潮的話,李德馨頓時面無血色,說不出來一字。

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熊川談判一千八十九章 申時行的故事六百零四章 皇帝賞賜第三百六十六章 修典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造勢第兩百二十九章 何時會試五百三十五章 再至相府第一百七十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三十七章 閒草集一千兩百零七章 輿論熱點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變局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明會典第一百八十章 賜字第兩百三十七章 緣定三生第四十二章 先生是案首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陽書坊第二十五章 打官司第九十四章 兩封信第二十三章 南方的豬第三百一十九章 有請第三百零四章 蹊蹺八百九十六章 龍顏大怒(第二更)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絕食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紅顏知己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大戰影響第八十章 大伯求官(第二更)八百一十五章 技術官員第四百三十五章 揀官第一百六十章 大辦酒席(一更)六百七十五章 請求致仕五百六十章 出宮的皇帝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禮部尚書第一百六十七章 學風如此(一更)第三百八十五章 硬道理一千章 經史並重一千一百五十章 修身齊家第四百一十四章 跟我們走一趟一千四十二章 出乎意料七百九十四章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第一百六十一章 入學(二更)八百九十四章 堵塞言路八百九十八章 銀子去哪兒了?八百四十二章 公道正義(第二更)九百六十一章 造福一方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安插七百四十一章 述劍(兩更合一更)第兩百九十八章 考完一遊第兩百四十八章 補習天王(二更)七百七十五章 祖先之鞭九百九十五章 接風宴(謝孤舟蓑笠娃盟主)六百章 自陳表九百六十五章 運作一千四十八章 暴雨七百四十一章 述劍(兩更合一更)四百八十九章 白紙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王師八百零四章 青苗法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心腹第三百五十九章 牙牌和官袍第一百七十五章 上控(一更)八百七十七章 妥了五百零一章 船戶案第兩百六十一章 故人重逢七百九十二章 如何選擇一千八十八章 青松翠柏九百七十二章 申時行的帖子四百五十六章 堂兄來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商量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海禁一千六十五章 借刀殺人之計六百零一章 文章華國一千八十三章 粉絲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平衡左右七百八十二章 外放(補更)五百二十二章 拉關係第七十四章 心靈雞湯第三百四十八章 碑林題名第六十七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第兩百六十七章 寄以厚望八百二十四章 河道來人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政柄八百九十九章 無恥之尤八百八十二章 善後五百四十四章 文華殿上一千五十二章 未來方向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會試大熱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給首輔提意見第四十九章 神童第三百零一章 林世璧發飆七百四十一章 述劍(兩更合一更)第四百三十六章 溫馨第一百三十九章 評卷第三百九十三章 淺淺抵京六百七十六章 朕信你第七十一章 書到今生讀已遲一千九十九章 年末一千三十三章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焚詔六百八十七章 有備算無心第二十七章 入理不如入情
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熊川談判一千八十九章 申時行的故事六百零四章 皇帝賞賜第三百六十六章 修典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造勢第兩百二十九章 何時會試五百三十五章 再至相府第一百七十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三十七章 閒草集一千兩百零七章 輿論熱點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變局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明會典第一百八十章 賜字第兩百三十七章 緣定三生第四十二章 先生是案首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陽書坊第二十五章 打官司第九十四章 兩封信第二十三章 南方的豬第三百一十九章 有請第三百零四章 蹊蹺八百九十六章 龍顏大怒(第二更)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絕食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紅顏知己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大戰影響第八十章 大伯求官(第二更)八百一十五章 技術官員第四百三十五章 揀官第一百六十章 大辦酒席(一更)六百七十五章 請求致仕五百六十章 出宮的皇帝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禮部尚書第一百六十七章 學風如此(一更)第三百八十五章 硬道理一千章 經史並重一千一百五十章 修身齊家第四百一十四章 跟我們走一趟一千四十二章 出乎意料七百九十四章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第一百六十一章 入學(二更)八百九十四章 堵塞言路八百九十八章 銀子去哪兒了?八百四十二章 公道正義(第二更)九百六十一章 造福一方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安插七百四十一章 述劍(兩更合一更)第兩百九十八章 考完一遊第兩百四十八章 補習天王(二更)七百七十五章 祖先之鞭九百九十五章 接風宴(謝孤舟蓑笠娃盟主)六百章 自陳表九百六十五章 運作一千四十八章 暴雨七百四十一章 述劍(兩更合一更)四百八十九章 白紙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王師八百零四章 青苗法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心腹第三百五十九章 牙牌和官袍第一百七十五章 上控(一更)八百七十七章 妥了五百零一章 船戶案第兩百六十一章 故人重逢七百九十二章 如何選擇一千八十八章 青松翠柏九百七十二章 申時行的帖子四百五十六章 堂兄來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商量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海禁一千六十五章 借刀殺人之計六百零一章 文章華國一千八十三章 粉絲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平衡左右七百八十二章 外放(補更)五百二十二章 拉關係第七十四章 心靈雞湯第三百四十八章 碑林題名第六十七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第兩百六十七章 寄以厚望八百二十四章 河道來人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政柄八百九十九章 無恥之尤八百八十二章 善後五百四十四章 文華殿上一千五十二章 未來方向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會試大熱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給首輔提意見第四十九章 神童第三百零一章 林世璧發飆七百四十一章 述劍(兩更合一更)第四百三十六章 溫馨第一百三十九章 評卷第三百九十三章 淺淺抵京六百七十六章 朕信你第七十一章 書到今生讀已遲一千九十九章 年末一千三十三章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焚詔六百八十七章 有備算無心第二十七章 入理不如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