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鑿壁偷光

毛驤將魏國公近來的動作都一一稟告給了洪武帝,洪武帝表面上沒有動怒,命毛驤繼續監視徐家的動靜,但傍晚和馬皇后在御花園散步時,忍不住和老妻抱怨起來了:

“這個徐達,真是越老越糊塗,連是非對錯都不曉得了,明知謝再興案朕已經命錦衣衛重新查了,他之前也知分寸的,從來不瞎攙和,現在則和女兒一起折騰,是在暗示朕昏聵無能嗎?”

涉及到皇上和朝廷重臣的信任關係,馬皇后知道洪武帝是被徐達傷了臉面,她輕描淡寫的說道:“兒女都是債,皇上也爲人父母,子女有些淘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過去了。”

不愧爲是賢后,隨便一句話就將君臣矛盾轉移到了父女關係這種家務事上去,成功滅掉了洪武帝的無名火。

洪武帝到底有些忿然,“徐達也太慣着女兒了。”

馬皇后說道:“子不教,父之過。女孩子沒教好,要問責她的母親。可是妙儀的母親在十年前被歹人害了性命,她流落民間,在市井長大,還替兄從軍當軍醫,這樣的女孩子在禮數上有所欠缺、性格偏激也實屬平常。魏國公又當爹又當媽,對女兒自然縱容嬌慣一些。”

馬皇后一席話,洪武帝覺得挺有道理,對啊,魏國公這個當爹的也不容易,說道:“算了,朕不和他計較。”

御花園裡,各種名貴的菊花盛開,楓葉似火,楓葉林中有孩童嬉笑之聲若影若現。帝后停下腳步,一旁服侍的黃儼說道:“是東宮的幾位皇孫在林中嬉戲。”

“皇爺爺,皇祖父。”

朱允炆親自抱着弟弟水生走過來了,身後的常槿提着一個花籃,籃子裡全是楓葉,水生趴在朱允炆的肩膀上,對着常槿揮舞着藕節般的小胖手,嘴裡咿咿呀呀,口水都蹭在了哥哥的肩頭,想要去抓花籃裡的楓葉。

帝后最喜歡看見這種兄弟和睦的場景,所有的不快都煙消雲散。

馬皇后笑眯眯的掏出手帕擦去了水生的口水,“讓皇祖母瞧瞧,我們的水生出了幾顆牙齒呀。”

常槿提着花籃笑道:“已經出了八顆牙了。”

洪武帝接過水生,抱着小孫子在手裡掂了掂,樂呵呵笑道:“又沉了不少啊。”

朱允炆乖巧的說道:“是啊,弟弟現在開始吃摻着蛋黃的奶糊糊了,一頓能吃一大碗,連碗口都舔舐乾淨呢。”

洪武帝老了,笑的時候皺紋擠在一起,就像菊花似的,他點頭說道:“能吃是好事,能吃是福,允炆要好好照顧你弟弟。”

常槿說道:“殿下對弟弟很好的,還親自餵奶糊糊。”

抱孫不抱子。洪武帝對兒子們一般沒有好臉色,總是各種挑刺訓誡,希望錘鍊兒子們成材,但是對孫子從來不吝嗇誇獎之詞,“允炆是個懂事的,朕要好好獎勵你,說吧,想要什麼?”

朱允炆說道:“謝皇爺爺賞賜,孫兒什麼都不缺。其實平日裡都是姨母照顧水生,事無鉅細都考慮周到,孫兒偶爾喂幾頓飯實在不足掛齒。”

孫子都是自家的好。洪武帝喜歡朱允炆謙虛和善,懂事聽話的樣子,說道:“你平日在大本堂聽翰林們講學,學業辛苦,能夠擠出時間陪水生玩耍已經難得了。”

馬皇后笑着對常槿說道:“辛苦你了。”

常槿說道:“姐姐託付臣女照顧水生,臣女定不辱使命。”

朱允炆在一旁說道:“皇爺爺,皇祖母,開平王的忌日將至,姨母要回開平王府祭祀,小住幾日。”

提到常遇春的忌日,洪武帝不禁有了動容之色,兩年了,他最喜歡的大將軍已經走了兩年。

馬皇后對常槿說道:“你安心回家祭祀,這幾天將水生放在我的坤寧宮養着。”

馬皇后笑着對洪武帝說道:“我這些日子身體好多了,就是覺得秋天乾燥,悶得慌,水生這孩子太可愛了,我也過幾天含飴弄孫的日子。”

洪武帝也想和小孫子多親近親近,當即就說道:“擇日不如撞日,今晚就住在坤寧宮,叫奶嬤嬤等人把水生平日用的東西都搬過來……”

黃儼去東宮張羅此事,呂側妃命人將水生慣用的東西裝了好幾大箱子,恨不得將洗澡的木桶擡過去,以示她的賢惠體貼。

朱允炆低聲說道:“母親,過猶不及,這些東西就夠了。再多整幾個箱籠,難道是暗示皇祖母的坤寧宮缺東西,慢待弟弟嗎?”

兒子一語中地。呂側妃趕緊解釋道:“我那敢對皇后娘娘不敬,好吧,就聽你的。”

黃儼命人將箱籠擡到坤寧宮。呂側妃面有憂色,“允炆,好端端的,皇后娘娘爲何要水生搬到坤寧宮呢,會不會懷疑我……”

對着親兒子,呂側妃說了實話,“你說皇后娘娘是不是懷疑上次老虎傷人事件是我所爲呢?”

一提起這事,朱允炆心中耿介頓起,“上次母親太魯莽行事了。”

呂側妃心中刺痛,“我的兒,你還在怪母親對不對?爲娘錯了,爲娘發誓再也不會讓你遇險了。”

朱允炆口是心非的說道:“母子之間那有隔夜仇?何況那次是意外,兒子早就想開了。只是提醒母親以後小心,老虎傷人事件後,皇祖母心中應該有戒心了吧,否則她爲何一聽說常槿要回家小住,就立刻找藉口接弟弟去坤寧宮呢?”

呂側妃眼裡滲出寒意,“哼,我沒那麼蠢,怎麼可能在常槿離家時對水生動手?瓜田李下的要避嫌,這個道理我懂的。”

朱允炆說道:“皇祖母如何不懂這個道理?她是故意這樣做的,藉此來敲打母親老實些罷了。我勸母親這幾年都不要想什麼心思,好好養着水生吧。”

“這怎麼行?”呂側妃眼裡的寒意凝結成冰,“你以爲皇后娘娘大公無私,是千古賢后?哼,她是沒生出兒子罷了!她若有親生兒子,看她怎麼對待你父親和你的皇叔們!”

朱允炆不滿的蹙眉說道:“母親,您太大膽了,雖是私底下,也不能對皇祖母如此不敬。”

呂側妃怒道:“夠了,我受夠了!整天在她面前低三下四,她都不正眼看過我!若不是她一直壓着,你父親早就請旨將我扶爲正室了!她就是小氣,就是看不起我,就是不願意這宮裡出現一個能夠和她並肩的女人!”

沒想到母親的心理已經扭曲成這樣了,朱允炆急忙說道:“皇祖母以前和太子妃婆媳和睦,並非小氣苛刻之人。哪怕秦王妃是異國郡主,她對這個兒媳也是看重的。皇祖母是原配嫡妻,一國之母,她怎麼可能和兒子的側室們親近呢?不是針對您一個人,二叔秦/王府的鄧側妃生養了龍鳳雙胎,皇祖母歡喜不已,但何嘗正眼看過鄧側妃?這鄧側妃還是衛國公府的嫡長女呢。”

呂側妃壓抑多年,好容易爆發出來了,正在氣頭上,聽兒子這般解釋,她怒氣更甚了,“你嫌棄爲娘出身低微了?我呂家是書香世家,衛國公雖是一品公爵,但論清貴,鄧家給我們呂家擦鞋都不配!”

見母親起了左性,朱允炆說道:“母親,您何苦提這些?且不論呂家鄧家誰的家族更高貴。兒子名義上的外祖家是開平王府常家。”

呂側妃抓着兒子的手說道:“這就是身爲庶出的委屈啊,正經外祖家都不敢認。爲娘若扶爲正室,你就可以大大方方的叫我父親一聲外祖父了。可惜,皇后娘娘不把爲娘放在眼裡,看樣子扶正無望了。”

“兒子,你天縱奇才,唯一的缺憾就是輸在一個庶字上。所以爲娘一定要弄死水生這個嫡子,將來才能保你登上大位。”

這話朱允炆早聽了無數遍,說道:“娘,我也想坐上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將來封您爲聖母皇太后,呂家也就成了正經外祖家,和常家並肩。可是您剛纔也說了,皇祖母一直阻擾父親將您扶正。而父親正值壯年,明年孝期過後,皇爺爺他們八成會另選淑女,立新的太子妃。太子妃若生了兒子,也是嫡出,照樣壓我一頭,那時您也要除掉這個嫡子嗎?”

呂側妃頓時臉色慘白。

朱允炆冷冷道:“縱使您殺了水生,全身而退,但後面還有好幾個水生這樣嫡子,您殺的完嗎?您能保證每一次都能擦乾淨雙手,不被人抓到把柄嗎?”

一股寒意從足尖升起,呂側妃覺得自己如同站在冬天的冰河裡,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朱允炆告誡母親,“以前太子妃常氏出身武將之家,性格冷硬,不知溫柔笑意,所以一直不得父親喜愛,您冠寵東宮,無人能及,事事順遂。可是歲月不饒人,您保養的再好,再固顏有術,如何比得上風華絕代,十六七歲的少女太子妃呢?倘若新太子妃是個心計深沉,懂得後宮謀略的世家女子,她一定忌憚您的地位,找機會打壓。”

“太子妃若生下嫡子,她定會好好保護着自己的孩子,不給您半點機會。到那時,您覺得自己能有幾分勝算?不是所有女人都像以前的太子妃那麼好對付的。”

呂側妃喃喃道:“那……依你看,爲娘該怎麼辦?”

朱允炆說道:“首先,您絕對不要動水生了。您剛纔也說皇祖母生不出兒子,所以對所有皇叔都一視同仁。誰人不想自己兒子登上皇位呢?水生是您心中的刺,在生養了兒子的新太子妃眼裡,原配生的水生更是除之而後快的絆腳石啊!到時候我們冷眼旁觀,坐山觀虎鬥,太子妃除掉水生,我們將此事捅到皇爺爺或者父親那裡,絆倒太子妃,一箭雙鵰。”

呂側妃激動的握着兒子的手,“好兒子,乖兒子,你年紀雖小,卻比爲娘看得更長遠。你的兩個弟弟都遠不如你,爲娘這輩子翻身的希望就指望你了。”

朱允炆腦中掠過常槿哄水生玩耍時的情景,暗道:母愛難道不是天性使然嗎?愛子女難道需要理由嗎?但是在母親看來,我最有利用價值,所以她才愛我,器重我。

可這種愛太虛僞,也太冷漠了。愛應該是沒有條件的、純粹的愛。就像常槿對待水生那樣,全身心的、毫無保留的、不計任何困難的愛着……

這種愛,好暖。

朱允炆在母親這裡得不到這種夢寐以求的愛,就開始“鑿壁偷光”,在常槿水生相處日常中尋找溫暖。

次日,常槿離開東宮,回到了開平王府。

入夜,一個小內侍對着朱允炆耳語了幾句,朱允炆臉色一沉,“好,我知道了,繼續盯着。”

次日下午,呂側妃身邊的心腹嬤嬤出宮了,途經一處僻靜的巷子口時,被一夥人捂嘴拉上馬車,還套上了麻袋。

醒來時,嬤嬤發現自己被倒吊在房樑上,腦袋下面是一桶滾燙的熱水!

這若是浸下去,腦袋就燙熟了!

嬤嬤嚇得連掙扎都忘記了,朱允炆穿着便裝走近過去,問道:“說吧,母妃要如何對付常槿?”

第82章 宜家宜室第134章 生離死別第271章 夫妻離心第270章 毛驤赴死第10章 鮮有知命第164章 春雷震震第6章 軍醫歸鄉第228章 弦外之音第196章 魚和熊掌第6章 軍醫歸鄉第130章 混戰殺局第261章 不想長大第54章 金蘭之交第253章 步入死局第97章 刨墓問底第275章 如夢方醒第166章 春回大地第49章 願者上鉤第103章 另闢奇徑第135章 韭山攻防第71章 白首不離第284章 你行你上第271章 夫妻離心第228章 弦外之音第251章 因果循環第179章 軍心不忿第245章 燕王佈局第265章 母女爭夫第8章 變故橫生第74章 刺骨深寒第246章 天羅地網第119章 矇混過關第231章 遊園驚夢第14章 峰迴路轉第278章 生吞活剝第222章 洞房花燭139.家門不寧第249章 還施彼身第103章 另闢奇徑第55章 雪夜深談第125章 猛虎下山第79章 艱難抉擇第194章 雪落無聲第259章 王妃解圍第282章 天狼東昇第2章 日月爲明第264章 宴會驚魂第201章 雙面夾擊第134章 生離死別第271章 夫妻離心第99章 螢火傳情第108章 暗處交鋒第35章 請君入局第248章 玉石俱焚第253章 步入死局第115章 三絕舊情第187章 遺書遇主第138章 當面揭短第96章 阿鼻地獄第69章 譬如朝露第247章 福無雙至第242章 世子之爭第274章 人生重疊第7章 物是人非第217章 傾國傾城第231章 遊園驚夢第59章 贈珠斷情第57章 天牢之變第12章 將星隕落第173章 在水一方第201章 雙面夾擊第20章 春榮秋謝第181章 孤村之變第69章 譬如朝露第172章 駕鶴圓寂第127章 分崩離析第79章 艱難抉擇第277章 相愛相殺第256章 國儲之爭第228章 弦外之音第248章 玉石俱焚第233章 捷報傳來第115章 三絕舊情第98章 賊喊捉賊第163章 龍興之地第134章 生離死別第18章 嗟我徵邁第267章 粉身碎骨第264章 宴會驚魂第214章 只爭朝夕第210章 舊債新償第41章 初入宮廷141.冰釋前嫌第16章 身份遭疑第178章 失意對酌第249章 還施彼身第90章 眷屬難成第14章 峰迴路轉
第82章 宜家宜室第134章 生離死別第271章 夫妻離心第270章 毛驤赴死第10章 鮮有知命第164章 春雷震震第6章 軍醫歸鄉第228章 弦外之音第196章 魚和熊掌第6章 軍醫歸鄉第130章 混戰殺局第261章 不想長大第54章 金蘭之交第253章 步入死局第97章 刨墓問底第275章 如夢方醒第166章 春回大地第49章 願者上鉤第103章 另闢奇徑第135章 韭山攻防第71章 白首不離第284章 你行你上第271章 夫妻離心第228章 弦外之音第251章 因果循環第179章 軍心不忿第245章 燕王佈局第265章 母女爭夫第8章 變故橫生第74章 刺骨深寒第246章 天羅地網第119章 矇混過關第231章 遊園驚夢第14章 峰迴路轉第278章 生吞活剝第222章 洞房花燭139.家門不寧第249章 還施彼身第103章 另闢奇徑第55章 雪夜深談第125章 猛虎下山第79章 艱難抉擇第194章 雪落無聲第259章 王妃解圍第282章 天狼東昇第2章 日月爲明第264章 宴會驚魂第201章 雙面夾擊第134章 生離死別第271章 夫妻離心第99章 螢火傳情第108章 暗處交鋒第35章 請君入局第248章 玉石俱焚第253章 步入死局第115章 三絕舊情第187章 遺書遇主第138章 當面揭短第96章 阿鼻地獄第69章 譬如朝露第247章 福無雙至第242章 世子之爭第274章 人生重疊第7章 物是人非第217章 傾國傾城第231章 遊園驚夢第59章 贈珠斷情第57章 天牢之變第12章 將星隕落第173章 在水一方第201章 雙面夾擊第20章 春榮秋謝第181章 孤村之變第69章 譬如朝露第172章 駕鶴圓寂第127章 分崩離析第79章 艱難抉擇第277章 相愛相殺第256章 國儲之爭第228章 弦外之音第248章 玉石俱焚第233章 捷報傳來第115章 三絕舊情第98章 賊喊捉賊第163章 龍興之地第134章 生離死別第18章 嗟我徵邁第267章 粉身碎骨第264章 宴會驚魂第214章 只爭朝夕第210章 舊債新償第41章 初入宮廷141.冰釋前嫌第16章 身份遭疑第178章 失意對酌第249章 還施彼身第90章 眷屬難成第14章 峰迴路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