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君威如山

劉大人之死和死士們詭異而熟悉的死法,讓徐妙儀從殺人嫌疑犯變成了被人栽贓嫁禍的受害者。

徐妙儀驗完屍首,疑惑的說道:“這幕後真兇是不是腦子有毛病?先逼年大人自殺陷害我入獄,然後刺殺劉大人幫我開罪,兩者目的截然相反,左右互搏。”

朱棣說道:“或許劉大人從某種途徑知道了當年真相,幕後真兇被逼無奈,只得玉石俱焚派出死士刺殺。放過你,和暴露幕後真兇身份,兩害取其輕。”

“這麼說,我要好好謝一謝劉大人了,是他的死亡洗脫了我的罪名。”徐妙儀環顧四周,問道:“毛驤人呢?怎麼沒見他?莫非錦衣衛保護劉大人失敗,他這個指揮使丟了官位?”

朱棣說道:“毛驤是父皇最信任的人,不會這麼容易倒臺。他是去查案裡,年大人的家人不是在應天府衙門擺靈堂喊冤,要求嚴懲兇手嗎?毛驤的密探打聽出來消息,靈堂的人並不齊全,年大人最小的孫子並沒有跟着劉家一起從泉州搬到京城。”

“年家人說這個孫輩在杭州的書院讀書,準備明年的春試。但錦衣衛的人連夜趕到書院查訪,書院卻說年公子已經被家中僕人接回家過年了,毛驤覺得有人以年公子的性命相要挾,逼年大人在你面前自裁,栽贓嫁禍給你,以保護家人的性命。”

徐妙儀聞言,雙拳驀地收緊,說道:“又是這個噁心的套路!利用親情逼人就範!真是無恥又狠毒!你還記得蘇州寒山寺跳塔自盡的欒小姐嗎?”

朱棣點點頭,“她就死在了你面前,爲此你還疏遠了我。”

徐妙儀說道:“她已經被逼瘋了,她作畫時曾經說過‘世間有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過十年後,你且看他!’可是幕後黑手用她弟弟欒八郎的性命相要挾,連一個瘋子都不放過,她雖瘋癲,卻依然關心親弟弟,十年過去,她的世界依然一片黑暗,看不到希望,甚至被逼跳樓自盡。”

“幕後兇手如此卑鄙無恥,一次次用這種手法逼人就範,欒小姐如此,年大人也是如此——朱棣,我需要你幫兩個忙。”

朱棣說道:“你說吧。”

徐妙儀說道:“第一是將胭脂鋪裡的宋秀兒和欒八郎儘快送走,離開京城,離這裡越遠越好,改變他們的戶籍和姓名,從此消失,即使以後信件來往,也不準用原名了。其二,我以前養父道衍禪師的俗家家人——蘇州城姚家藥鋪,想辦法找個正當的理由,將姚家從蘇州舉家遷走。”

“姚家養我十年,對我有恩,一旦出事,我恐怕不能坐視不理。秀兒和姚家只是普通百姓,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他們都是我的軟肋,我要搶在幕後兇手打他們主意之前,先將他們送走。”

朱棣沒見過蘇州姚家人,但想到天真爛漫如小白兔的宋秀兒,確實無力對抗黑暗,朱棣點點頭,“好,我會辦到的,還有呢?”

徐妙儀搖搖頭,“我身邊的其他人,像胡善圍和王寧他們都有身份地位,又自保的能力,幕後之人不敢動他們。再說了,以我的本事,也護不了太多的人。”

尤其是王寧,貴爲駙馬,已經是皇家“上門女婿”了,誰敢動他。

雪地裡,屍首個個都是雙目圓睜,張開嘴巴成後吼叫狀,雙手雙腳往後詭異的彎曲,從北伐戰場上邂逅開始,朱棣和徐妙儀幾乎總是在這種屍首遍地的情形下見面,他們的相知相愛,總是伴隨着陰謀和鮮血。

這時朱棣的內侍馬三保悄悄走來,儘量不看地上面目扭曲的屍首,說道:“殿下,徐大小姐,魏國公和徐二公子來接徐大小姐回家,正在外等候。”

劉大人一死,又爆出年大人因孫子被綁走受到要挾之事,知道上當的年家人撤了應天府衙門的靈堂,不再哭訴嚴懲兇手,改爲配合毛驤的錦衣衛找孫子去了,徐妙儀殺人的嫌疑基本洗清,洪武帝放她出詔獄,可以回家過年了。

徐達和徐增壽大喜過望,趕緊來接妙儀回家。

誰知徐妙儀搖頭說道:“麻煩馬公公要他們先回家吧,我有要事稟告皇上,要進宮面聖。”

連朱棣都覺得意外,“你要見我父皇?所爲何事?”皇上不是你相見就見的啊!

徐妙儀淡淡道:“這幾天經歷各種鉅變,我蹲在詔獄裡努力回憶往事,以前的事情模模糊糊記起來了一些,尤其是我和母親遇刺的那一天,或許蒼天有眼,我居然依稀想起刺客的臉。”

馬三保立刻說道:“這事好事啊,這些人殺人下毒,無惡不作,徐大小姐若能想起往事,對錦衣衛破案有大用處!”

徐妙儀淡笑道:“對啊,想必天無絕人之路,我從徐大小姐一夜之間變成階下囚,在最沮喪、最無助的時候想起往事,想起真兇的相貌。欒小姐說,過十年後,你且看他,這話挺有道理,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不信擡頭看,蒼天繞過誰?哼!”

去皇宮的馬車上,朱棣問道:“你想做什麼?你不是說當年那些人都蒙面,一個都看不清嗎?到時候你見到我父皇,要指認誰是兇手?”

徐妙儀說道:“當然是趙天德,他的確參與了刺殺行動,並且是第一個死在我手裡的兇手,在北伐軍隊裡從他嘴裡逼問出了周奎的名字,他是我揭開真相的第一步。”

朱棣心有靈犀,說道:“你大張旗鼓面聖,是想將趙天德這枚死棋走成活棋?”

徐妙儀點點頭,“對,到時候我會要求單獨和皇上說話,必然給幕後兇手帶來恐慌,因爲兇手不知我會說出何人的名字,須知做賊心虛,讓他也嚐嚐惶恐的滋味,他會懷疑那天參與刺殺行動所有相關的人。”

朱棣說道:“可是他也可能會猜出你是虛張聲勢。”

徐妙儀冷哼一聲,說道:“這也只是一種可能,不是嗎?幕後兇手手眼通天,必定是朝中大官,身居高位的人都多疑,不多疑也爬不到那個位置,至今都深藏不露。所以我相信此次面聖,必定會給他帶來困擾……”

徐妙儀在西暖閣見到了洪武帝。

暖閣裡擺着各色的水仙,在炭火的燻烤下清香撲鼻,但徐妙儀依然能夠聞到淡淡藥汁的氣息,洪武帝必定又犯了頭疼病。

徐妙儀斂衽行禮,洪武帝頭也不擡的看着奏摺,讓她在階下跪了許久,才擡了擡手,“起來吧。”

“謝皇上。”徐妙儀緩緩站起,雖跪的腿腳痠疼,但身姿挺直如鬆,並無搖晃。

洪武帝說道:“聽說你有要事稟告?”

徐妙儀:“是。”

洪武帝問道:“爲何不告訴毛驤或者燕王?”

徐妙儀說道:“經歷了那麼多的陰謀,除了皇上,臣女不敢相信任何人。”

洪武帝說道:“你們都下去。”

帶徐妙儀進宮的朱棣,還有伺候的黃儼等內侍宮女都紛紛退下,暖閣裡,徐妙儀和洪武帝四目相對。

洪武帝說道:“說吧,你想起了什麼?”

徐妙儀故作思索狀:“臣女想起了一個雪夜,臣女看着謝家人均着白衣,在祠堂上吊,胸口上血書一個‘冤’字。”

洪武帝冷冷道:“你可知欺君之罪要殺頭的?你說的這些沒有任何價值,大明有誰不知謝家人畏罪自盡,不過是以求全屍而已。”

當時洪武帝發的命令是滿門抄斬,全家人都要砍頭,身首異處。

感受到洪武帝對謝家人深深的厭惡之意,徐妙儀瞳孔猛地一縮,而後眨了眨眼,平靜下來,“臣女依稀記起,和一個神仙般的美麗婦人在一輛馬車上,好多箭射過來,車伕死了,婦人受重傷,爲保臣女的性命,不得已舉簪自盡。臣女被一個人救走,後面有很多追兵,臣女趴在此人的肩頭,看看其中一個追兵的蒙面鬆開,露出了一張臉,那張臉很熟悉,臣女記起來了,那人就是父親手下之一,叫做趙天德。”

洪武帝依然不信,“趙天德是一員猛將,死在北伐途中,朕追封了他爲伯爵,世襲罔替。一個死人而已,死無對證。你還有何話說?”

若說多疑,朝中誰能比得過朱元璋呢。徐妙儀說道:“當時護衛將我藏在一個雪洞裡,剝了我的外袍披在稻草人上逃跑,引開了追兵。後來這些追兵到處搜索找我,我埋在雪洞裡不敢動,聽到追兵斷斷續續的議論說什麼‘賬本’、‘張士誠藏寶’、‘私鹽’、‘通敵’等話語。”

洪武帝說道:“你看過謝再興謀反案的卷宗,知道這些也不足爲奇。還有其他嗎?”

徐妙儀說道:“沒有了,現在只想到了這些。”後面的話本來就是她胡謅的,當年宋校尉用稻草人替換她後,她就一直在雪地樹林裡往北方狂奔,根本沒有聽刺客們說些什麼。現在面對朱元璋這個老狐狸,多說多錯,乾脆含含糊糊說幾個關鍵詞。反正她的目的是讓幕後真兇恐慌而已。

洪武帝冷冷道:“你的話毫無價值,徐妙儀,你在浪費朕的時間。”

洪武帝對她輕視,對母親謝氏之死的冷漠,以及對謝家人深入骨髓般的憎恨激發了徐妙儀的憤怒。

徐妙儀緩緩擡頭,說道:“哦,那我說一些皇上可能不知道的事情吧。是一些在皇上眼裡如螻蟻般小人物的故事。欒鳳之長女欒小姐,曾經是個天才少女,欒鳳夫婦被謝再興殺死後,她瘋癲了,被族人欺負奪了家產,幸虧有作畫的技藝,方和幼弟勉強餬口。”

“李夢庚之子李大郎,李夢庚據傳被謝再興當做投名狀殺了,將頭顱獻給張士誠。李大郎在鄉下老家種田度日,遇到水災荒年還要借債度日。皇上素來厚待烈士後裔,爲何獨獨對欒李兩家冷漠以對?”

洪武帝目光冰冷,“大膽刁女!你敢質問朕?”

徐妙儀和帝王對視,“謝再興謀反案,皇上心裡有過動搖、有過疑問、甚至有過瞬間的後悔是不是?但君威如山,您永遠都不會承認的。”

作者有話要說:  這是撕破臉的節奏了,徐妙儀和洪武帝都彼此容忍太久,要爆發

第231章 遊園驚夢第102章 風中之燭第119章 矇混過關第26章 天牢救美第6章 軍醫歸鄉第252章 天無情140.得隴望蜀第146章 真情難得第144章 噩夢纏身第42章 朱顏易改第113章 一蓑煙雨第99章 螢火傳情第279章 天崩地裂第43章 冥昭瞢暗第102章 風中之燭第267章 粉身碎骨第230章 推倒荼蘼第9章 明王出世第14章 峰迴路轉第271章 夫妻離心第21章 浮沉無形第208章 再戰之力第48章 城隍□□第18章 嗟我徵邁142.重操舊業第39章 天賜麟兒第171章 因愛生恨第48章 城隍□□第244章 王妃難爲第91章 情深緣淺這是徐後傳最後一卷“靖難”的第一章,下章就要洪武三十年了。第26章 天牢救美第173章 在水一方第172章 駕鶴圓寂第145章 情深歸處第258章 鳳凰涅槃第275章 如夢方醒第97章 刨墓問底第251章 因果循環第290章 打回來了第150章 勞燕分飛第154章 君威如山143.鑿壁偷光第179章 軍心不忿第233章 捷報傳來第258章 鳳凰涅槃第137章 我心匪席第38章 折壽十年第288章 母子相殘第136章 逆轉全局第197章 暮已夕沉第45章 法古建邦第215章 黃河之水第30章 新味初嘗第237章 爲夫之道第282章 天狼東昇第235章 東窗事第168章 攀龍附鳳第206章 如芒在背第146章 真情難得第100章 沽名釣譽第150章 勞燕分飛第40章 再生事端第286章 保衛北平第217章 傾國傾城第123章 假鳳虛凰第131章 險象環生第150章 勞燕分飛第32章 吳王行樂第75章 微不足道第49章 願者上鉤第204章 千古奇冤第181章 孤村之變第68章 息事寧人第283章 打起來了第253章 步入死局第138章 當面揭短第46章 踏墨煮梅第135章 韭山攻防第56章 絕地反殺第24章 雞鳴驚魂第221章 行親迎禮第218章 恩威並施第36章 善惡有報第61章第286章 保衛北平第87章 說者有意第20章 春榮秋謝第218章 恩威並施第273章 彼岸之花第41章 初入宮廷第14章 峰迴路轉第17章 另有乾坤第282章 天狼東昇第89章 無情便休第243章 重返朝堂第170章 爾之砒/霜第114章 嫡庶角力第148章 赤鱗狂舞第19章 死亡迷局
第231章 遊園驚夢第102章 風中之燭第119章 矇混過關第26章 天牢救美第6章 軍醫歸鄉第252章 天無情140.得隴望蜀第146章 真情難得第144章 噩夢纏身第42章 朱顏易改第113章 一蓑煙雨第99章 螢火傳情第279章 天崩地裂第43章 冥昭瞢暗第102章 風中之燭第267章 粉身碎骨第230章 推倒荼蘼第9章 明王出世第14章 峰迴路轉第271章 夫妻離心第21章 浮沉無形第208章 再戰之力第48章 城隍□□第18章 嗟我徵邁142.重操舊業第39章 天賜麟兒第171章 因愛生恨第48章 城隍□□第244章 王妃難爲第91章 情深緣淺這是徐後傳最後一卷“靖難”的第一章,下章就要洪武三十年了。第26章 天牢救美第173章 在水一方第172章 駕鶴圓寂第145章 情深歸處第258章 鳳凰涅槃第275章 如夢方醒第97章 刨墓問底第251章 因果循環第290章 打回來了第150章 勞燕分飛第154章 君威如山143.鑿壁偷光第179章 軍心不忿第233章 捷報傳來第258章 鳳凰涅槃第137章 我心匪席第38章 折壽十年第288章 母子相殘第136章 逆轉全局第197章 暮已夕沉第45章 法古建邦第215章 黃河之水第30章 新味初嘗第237章 爲夫之道第282章 天狼東昇第235章 東窗事第168章 攀龍附鳳第206章 如芒在背第146章 真情難得第100章 沽名釣譽第150章 勞燕分飛第40章 再生事端第286章 保衛北平第217章 傾國傾城第123章 假鳳虛凰第131章 險象環生第150章 勞燕分飛第32章 吳王行樂第75章 微不足道第49章 願者上鉤第204章 千古奇冤第181章 孤村之變第68章 息事寧人第283章 打起來了第253章 步入死局第138章 當面揭短第46章 踏墨煮梅第135章 韭山攻防第56章 絕地反殺第24章 雞鳴驚魂第221章 行親迎禮第218章 恩威並施第36章 善惡有報第61章第286章 保衛北平第87章 說者有意第20章 春榮秋謝第218章 恩威並施第273章 彼岸之花第41章 初入宮廷第14章 峰迴路轉第17章 另有乾坤第282章 天狼東昇第89章 無情便休第243章 重返朝堂第170章 爾之砒/霜第114章 嫡庶角力第148章 赤鱗狂舞第19章 死亡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