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章 破虜(上)

塞上雪融,鶯飛草長。

陝北高原的東南部從地勢上而言是高原中的一片窪地,呼日呼梁山算是這片窪地中不多見的一處山峰,名聲雖不響亮,但在這附近倒也稱得上“地標”。

約莫三千人左右的蒙古騎兵正靜靜地等待於此,領頭的伊勒都齊面色沉肅,甚至隱隱中有些憂慮。

伊勒都齊有理由憂慮,他雖然是一貫親明的切盡黃臺吉之子,但畢竟不是把漢那吉,行事做不到那麼決絕,能夠義無反顧地視自己爲明臣,甚至以身爲明臣而興奮開心。

伊勒都齊雖然也算熟知漢學,但還是有很重的蒙古思想,他認爲對博碩克圖的誘敵深入計劃本身也是在背叛。

蒙古雖然分裂已久,以至於連“忠誠”的概念似乎都已經出現了很大的變化,比如從俺答汗起,蒙古右翼就根本沒把身在左翼的大汗當回事,似乎左翼是左翼,右翼是右翼,左右兩翼根本就不是同一家似的。

可是,不論怎麼說,他伊勒都齊所屬仍是鄂爾多斯三萬戶,博碩克圖有再大的不是,他也還是蒙古濟農兼鄂爾多斯三萬戶領主,是他本應該效忠的對象。

然而此時此刻,他卻不得不對博碩克圖撒謊、用計,甚至刀兵相向,這對他來說無疑是有心理壓力的。

能開解他的只有兩點,一是父命難違,二是脫脫帶來了把漢那吉徹辰汗的金箭令。

這道汗令認定博碩克圖啓釁攻明既不曾上報徹辰汗應允,又有違鄂爾多斯部所誓(理論上請封時是立誓永不背叛的),更嚴重的是還連累了先汗俺答的誓言——俺答當年可是當衆立誓效忠大明並且說過要約束諸部的——因此,把漢那吉徹辰汗頒下汗令,“拿博碩克圖至歸化城問罪”。

這裡還要說一個很少有人知道的情況,那就是當初俺答封貢時,俺答不知出於什麼樣的原因考慮,自己宣佈建立了一個“大明金國”(史實)。這個不爲後世太多人知曉的國家,是包含了整個右翼蒙古的,言下之意鄂爾多斯部也是大明金國的一部分,作爲鄂爾多斯部領主的博碩克圖當然也是土默特徹辰汗或者說大明金國大汗的臣子。

呃,這可能有點繞,但整體來說意思還是比較明顯,就是俺答把自己控制的部落、地域整合打包,然後在本屬蒙古國之外又披了件馬甲,用這個馬甲掛靠在大明集團借殼上市了。

借殼不借殼不重要,重要的是這麼一來,土默特汗就擁有了另一個身份,即“大明金國”的國主、大汗,藉此也就有了命令鄂爾多斯部的名義。

現在伊勒都齊用以說服自己對博碩克圖動兵的理由,最主要的也是來自於此。

當然,更直接理由的是高務實和脫脫加在一塊兒的七萬大軍。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何況這屋檐又大又堅固,跑不出去也頂不破,不低頭難道打算一頭撞死嗎?

切盡遺傳給他的理性終於壓倒了傳統的蒙古等級思維,讓他決定做“鄂爾多斯的叛徒”和“大明金國”的忠臣。

“臺吉,時間差不多了,咱們是不是可以迎上去了?”

伊勒都齊剛剛從自己的思緒中回過神來,便聽見身旁的將領問道。伊勒都齊擡頭看了看天色,輕輕一嘆,點頭道:“是差不多了,走吧……順便派個人去告訴恰臺吉。”

三千騎兵很快飛馳而去,向西迎接蒙古濟農、鄂爾多斯三萬戶領主博碩克圖。

此時博碩克圖的大軍離呼日呼樑也只有二十餘里了,對於騎兵而言並不遠,甚至早已能遠遠看見呼日呼梁山。

“濟農,前面那就是呼日呼樑,過了這座山,再往東走大概十餘里,便是薩拉烏蘇河了,咱們可以在河邊稍稍休息,吃個午飯,不到入夜就能抵達伊克錫巴爾。”一名將領對博碩克圖說道。

博碩克圖看了一眼呼日呼樑,笑道:“這山雖是不高,但周圍實在太低,倒讓這山有一種高大巍峨之像。”然後頓了頓,輕哼一聲道:“就像那高務實在明國一般,本事不大,名頭倒是不小。卻不知待他被我擊敗之後,該要如何狡辯?”

之前那說話的將領笑道:“濟農這就有所不知了,明國的文官最會推卸責任。像高務實這般讀書厲害,朝中同黨又多,還很得皇帝寵信的文官,根本不用擔心戰敗的責任會落到他腦袋上。”

博碩克圖一愣,反問道:“這是爲什麼?他領兵打仗打輸了,不是他的責任是誰的責任?”

那將領嘿嘿一笑,道:“自然是麻貴、李如鬆的責任了,說不定延綏這邊如延綏中路參將和延綏西路參將都要擔責。”

博碩克圖大爲詫異,問道:“關他們什麼事?他們能做什麼決定?”

那將領大搖其頭,答道:“他們自然都做不了高務實的決定,可是隻要咱們偷襲成功,朱家皇帝和朝中文臣肯定會說高務實乃是文臣將兵,無須爲作戰細節負責,而麻貴作爲世代武臣、經年宿將,居然會連防備偷襲這點的事都做不好,完全就是該死。”

博碩克圖愕然半晌:“還能這樣說?”

那將領哈哈一笑,道:“還有更厲害的呢!濟農,您是不是覺得李如鬆離此處至少也有三百里之遙,肯定就沒有責任了?”

“難道不是嗎?”博碩克圖詫異道:“他走山西中部入陝,就算高務實兵敗,也跟他沒關係啊。”

那將領搖頭道:“您會這麼想不奇怪,但其實明人朝廷可不會這麼想。他們會說高務實這一路爲主,李如鬆那一路爲輔,此所謂有正有奇,而李如鬆那一路既然是輔,自然就有掩護高務實這一路的責任,所以高務實一旦遇襲,李如鬆又不能及時趕到救援,那就是天大的責任啊!若是李如鬆在朝中沒人幫他說話,丟官去職也不是不可能的。”

博碩克圖目瞪口呆好半天,才忽然想起一茬,問道:“那延綏中路和西路參將……”

“濟農是說他們的職責是守邊,而高務實大軍卻在塞外,因此不關他們的事?”那將領嘿嘿笑道:“哪有那麼輕易……這兩路的轄地正在咱們所處位置以南不遠,和李如鬆的罪名一樣,只要來不及援助,就是‘陷帥’的大罪啊。

而且他們倆個小小參將,只怕比李如鬆的下場還要慘,朱皇帝甚至有可能把他們和麻貴一道都砍了腦袋,通通給高務實陪葬。而李如鬆嘛……看在他爹的面子上,大抵只要丟官一段時間,將來或許還有戴罪立功的機會。”

博碩克圖深吸一口氣,重重搖頭,嘟囔道:“這些明軍將領也是見了鬼了,就這麼被欺負到頭上還要老老實實的?我是真想不明白。”

那將領本是博碩克圖他爹布延巴圖爾的部下親信,自問有教導博碩克圖的職責,因此才說了這番話,說完之後才正色着說起他的真實用意:“濟農,我說這些話不止是讓濟農瞭解明人朝廷的習慣,更要緊的是想提醒濟農:正是因爲如此,只要出現高務實本人有身陷險境的可能,別說麻貴那傢伙肯定要拼命,就算南邊長城內的兩個延綏參將,乃至更遠處的李如鬆,只怕都不得不巴巴趕過來拼命——他們就算爲了自己,也不得不拼一把,這一點請濟農千萬不能大意。”

博碩克圖聽完他的分析,再被他一點撥,自然也是心有慼慼焉,點頭道:“你說得對,我會當心的。”

話剛說完,他轉念一想,又發現了盲點,眼前一亮道:“不過沒關係,咱們這次和往常不同,不是高務實守城而我們攻城。野戰偷襲這種事不耽誤多少工夫,等到長城以南的那些人反應過來,說不定高務實都已經被我抓去伊金霍洛了!”

那將領臉上肌肉一抽搐,嘆道:“即便如此,那麻貴卻也不是好惹的,此人十三歲便……”

“好了好了,這些事我聽說過,沒什麼大不了,我不也是騎着小馬的時候就跟着阿布出征作戰的嗎?”博碩克圖擺手打斷道。

那將領見博碩克圖已有厭煩之色,只好心下嘆息一聲,閉口不提。

正在此時,前頭探馬來報,說伊勒都齊前來迎接濟農。

博碩克圖沒料到伊勒都齊居然能猜到自己此刻的位置,當下背後就冒出一股寒氣直透腦門,口中忙問:“他帶了多少人馬?”

探馬道:“三千左右。”

博碩克圖這才鬆了口氣,對身邊親信道:“才三千人,看來的確是來迎接我的。嘿嘿,他倒是比他阿布識時務多了。”

衆人見伊勒都齊與切盡的態度不一,也都頗爲歡欣,一齊恭賀博碩克圖。惟獨之前那位四十餘歲的將領眉頭深皺,沉吟着道:“此事咱們倒是有些失算了。”

“失算”這個詞顯然博碩克圖很不喜歡,聞言就有些不悅地道:“這明明是意外之喜,怎麼能說失算?”

那老將地位可能也有些特殊,明知道博碩克圖已經暗暗不滿,卻仍然堅持道:“不然,我所言失算並非指此,我是說……伊克錫巴爾雖然是切盡的領地,伊勒都齊能料到我們會走這條路並不奇怪,但我們忽略了一種可能:萬一伊勒都齊臨時變卦,反而與濟農爲敵,卻當如何是好?”

“他敢!”博碩克圖瞪着眼睛道:“我鄂爾多斯汗帳精銳齊聚於此,他此次出兵只帶了兩萬左右,怎敢臨時變卦,與我爲敵?真以爲本汗因爲同爲黃金家族血脈,就不敢對他怎樣嗎?”

那當然不會,黃金家族自己人打自己人的內戰簡直多得不能更多了,就算殺掉對方也不過是常規操作罷了,再多一個博碩克圖殺伊勒都齊當然也不算什麼大事。

那老將當然也知道這一點,不過博碩克圖所言倒也並非沒有道理。汗帳精銳到底還是精銳的,現在又有明顯的兵力優勢,伊勒都齊如果是把切盡的主力全數帶來,那倒是能打一場大戰,但他只帶了兩萬兵馬,這種時候“造反”豈不是得了失心瘋?

他思來想去,終於想出一種可能,問道:“那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就是伊勒都齊已經投了高務實,高務實的大軍已經到了伊克錫巴爾,伊勒都齊此來只是引誘我們去敲高務實的烏龜殼子?”

博碩克圖聽完哈哈一笑,道:“本汗幼時便隨父出征,可不是不會打仗的雛鷹。明軍行軍速度太慢,本汗之前就已經算過,高務實至少還需要兩日纔有可能抵達伊克錫巴爾。”

那老將稍稍一怔,他倒真沒想到看似粗豪的博碩克圖居然也是有頭腦的,還會計算明軍的行軍速度了。他心頭一寬,看博碩克圖的目光也柔和了許多,點頭微笑道:“濟農英明,原來早有計算,看來倒是我多慮了。”

博碩克圖得了他的誇讚,不免得意洋洋,但又不好自己再自吹自擂一番,只好假裝不在意,朝那探馬道:“好了,你去請伊勒都齊臺吉過來吧——他那三千人就留在原地好了,我這裡安全得很,讓他不必擔心。”

所有人都知道這話背後的心思,不過大家當然不會點破,因此探馬很快便去了。

沒過多久,伊勒都齊單騎入營,驅馬來見博碩克圖,在離博碩克圖大概二十丈處,連馬速都沒有控制,便直接翻身跳下馬,恍如沒事人一般朝博碩克圖走來。博碩克圖等人這纔想起,伊勒都齊的馬術在整個右翼蒙古都是出了名的好,剛纔這一手似乎有些顯擺之意。

然而伊勒都齊的顯擺又似乎不是故意爲之,因爲當他快步上前之後,立刻恭恭敬敬地以蒙古禮參見了博碩克圖,口中道:“伊勒都齊見過濟農,願濟農身體健康,牛馬成羣。”

博碩克圖見伊勒都齊面色如常,甚至還難得地當衆給他行了全禮,不由得心花怒放——切盡身體康健的時候,他的兒子們在博碩克圖這個同輩面前可都是以兄弟自居的,怎麼可能行這麼大的禮節?

博碩克圖由此認爲伊勒都齊果然“想通了”,要和自己一起來發財了,不由開心地親自走了上去,將伊勒都齊攙扶起來,道:“伊勒都齊阿哈(哥哥),你來了就好,咱們是兄弟,不必行如此大禮……來,咱們坐下來一邊喝酒一邊說話。”

那老將在博碩克圖接近伊勒都齊的時候整個人都緊張起來,甚至一度手握刀柄,直到伊勒都齊仍然老老實實行完大禮,被博碩克圖拉了起來都沒有任何不軌的舉動,這才略微放鬆了一下。

不過,伊勒都齊接下來的話卻讓所有人吃了一驚:“多謝濟農,不過眼下咱們恐怕沒時間喝酒了——高務實的大軍馬上就要抵達伊克錫巴爾!”

----------

感謝書友“哈哈哈”、“塵*埃”、“曹面子”、“機的大哥”的月票支持,謝謝!

第118章 鎮暹羅第009章 安陽之行(一)第028章 都給哀家跪着去第090章 降服第137章 李成樑的驚、怒、急第274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135章 爲汝契兄清理門戶第151章 絃歌雅意[第4更]第162章 廷爭狀元第150章 我是來援助安南的?第022章 輕取案首(上)第023章 真“萬曆時代”來臨第105章 各有所求(下)第064章 同眠水底墓?第004章 京營第087章 回京嘍第117章 銷售火爆(上)第012章 朕的皇莊那麼壞?第096章 馮保倒臺(二)第123章 準備回京(中)第123章 俺答封貢(七)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六)第061章 利益同盟第149章 朕知道了第260章 引蛇出洞第037章 別院隱富(下)第177章 生擒炒花(下)第005章 升官第047章 未雨綢繆(上)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177章 生擒炒花(中)第084章 西暖閣中(補)第122章 朝爭之第一次立儲風波第027章 把汝裁爲三截第074章 真絕色,妙仙音第056章 土司之會第111章 開平之行(上)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096章 興趣培養(下)第254章 將軍神威第008章 又是香皂(下)第174章 南掌國又咋了?第117章 總能找到茬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165章 馬江口海戰(4更破萬)第017章 理清思路(下)第118章 太子出閣(上)第123章 大危機第103章 紈絝之王(下)第142章 從祖意,未必行祖法第151章 枕邊風(上)第192章 戴罪立功(二合一)第215章 大燈泡第037章 別院隱富(下)第128章 恩憲?第131章 御前閣議(上)第085章 議定第050章 直指要引蛇出洞?第113章 高戚之會(八)第135章 密奏第225章 三策(中)第008章 淡化處理第098章 貴州總兵(下)第031章 務實被擄(下)第282章 再造暹羅第148章 一個好機會第161章 殿試金榜(中)第113章 駙馬咳血第041章 脫脫恭請聖安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上)第017章 體察民情第037章 別院隱富(上)第118章 真是世事難料第114章 新的時代第026章 河海並行(下)第069章 戰略與降溫第205章 政策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158章 庚辰春闈(一)第060章 變生肘腋第064章 曹淦歸來(上)第103章 高文正公(中)第001章 封賞爭議第001章 曠世恩典第011章 靠山吃山(上)第240章 三個“未來首輔”第163章 臺吉快走!第126章 俺答求封(六)第050章 招降納叛(下)第121章 劉馨的建議第075章 臣要要官了第072章 磨刀霍霍向安南第003章 隆慶天子(下)第168章 戰象VS大炮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058章 老師法眼第285章 兩個女人的戰爭第252章 兄妹第133章 蓋州上任第091章 遼東苑馬寺卿
第118章 鎮暹羅第009章 安陽之行(一)第028章 都給哀家跪着去第090章 降服第137章 李成樑的驚、怒、急第274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135章 爲汝契兄清理門戶第151章 絃歌雅意[第4更]第162章 廷爭狀元第150章 我是來援助安南的?第022章 輕取案首(上)第023章 真“萬曆時代”來臨第105章 各有所求(下)第064章 同眠水底墓?第004章 京營第087章 回京嘍第117章 銷售火爆(上)第012章 朕的皇莊那麼壞?第096章 馮保倒臺(二)第123章 準備回京(中)第123章 俺答封貢(七)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六)第061章 利益同盟第149章 朕知道了第260章 引蛇出洞第037章 別院隱富(下)第177章 生擒炒花(下)第005章 升官第047章 未雨綢繆(上)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177章 生擒炒花(中)第084章 西暖閣中(補)第122章 朝爭之第一次立儲風波第027章 把汝裁爲三截第074章 真絕色,妙仙音第056章 土司之會第111章 開平之行(上)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096章 興趣培養(下)第254章 將軍神威第008章 又是香皂(下)第174章 南掌國又咋了?第117章 總能找到茬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165章 馬江口海戰(4更破萬)第017章 理清思路(下)第118章 太子出閣(上)第123章 大危機第103章 紈絝之王(下)第142章 從祖意,未必行祖法第151章 枕邊風(上)第192章 戴罪立功(二合一)第215章 大燈泡第037章 別院隱富(下)第128章 恩憲?第131章 御前閣議(上)第085章 議定第050章 直指要引蛇出洞?第113章 高戚之會(八)第135章 密奏第225章 三策(中)第008章 淡化處理第098章 貴州總兵(下)第031章 務實被擄(下)第282章 再造暹羅第148章 一個好機會第161章 殿試金榜(中)第113章 駙馬咳血第041章 脫脫恭請聖安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上)第017章 體察民情第037章 別院隱富(上)第118章 真是世事難料第114章 新的時代第026章 河海並行(下)第069章 戰略與降溫第205章 政策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158章 庚辰春闈(一)第060章 變生肘腋第064章 曹淦歸來(上)第103章 高文正公(中)第001章 封賞爭議第001章 曠世恩典第011章 靠山吃山(上)第240章 三個“未來首輔”第163章 臺吉快走!第126章 俺答求封(六)第050章 招降納叛(下)第121章 劉馨的建議第075章 臣要要官了第072章 磨刀霍霍向安南第003章 隆慶天子(下)第168章 戰象VS大炮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058章 老師法眼第285章 兩個女人的戰爭第252章 兄妹第133章 蓋州上任第091章 遼東苑馬寺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