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分贓計劃

馬江防線從建立之初,鄭鬆就沒有寄予什麼厚望,因爲敵軍的水軍優勢實在太大了,大到任何沿江防線在他們面前都沒有任何意義的地步。

按照鄭鬆的觀點,除非滿剌加的佛郎機人出動主力,來和高、莫聯合艦隊作戰,否則這支艦隊完全可以肆無忌憚地橫行安南沿海、沿江。

滿剌加就是馬六甲,佛郎機就是葡萄牙,葡萄牙人早在七十年前就發動了入侵馬六甲的戰爭,並一舉擊敗了馬六甲人,佔領了馬六甲城,控扼了太平洋與印度洋連接的最佳海道馬六甲海峽。

此後數十年,葡萄牙人一方面致力於從香料羣島運送香料去歐洲販賣,一方面想方設法與大明聯繫,不過這個暫時不必細說。

卻說葡萄牙人也與安南進行了聯繫,不過莫朝相對保守,葡萄牙人便把主要貿易對象定格到了南邊的後黎朝身上,確切的說,他們是和鄭氏做起了買賣。

然而在鄭鬆看來,葡萄牙人的東西對他最有吸引力的還是兩樣:船和炮。

畢竟當時莫敬典還在,鄭鬆時刻要擔心莫朝對他的軍事威脅,因此只有船和炮纔是他關心的,於是鄭氏開始和葡萄牙人做起了軍火買賣。

在鄭鬆看來,葡萄牙人的東西很不錯,但有一個最糟糕的點:太貴了。

因此這麼多年下來,鄭鬆在葡萄牙人手裡買下的佛郎機炮一共不超過一百門,而船隻買了兩艘。

但這兩艘葡萄牙人的戰船不是普通戰船,乃是葡萄牙國內因爲開始換代而淘汰送往亞洲來的兩條大型蓋倫船——而且是肋骨密集的軍用型,不是肋骨稀疏的商用型。

這兩條巨無霸是鄭鬆現在的希望,因爲他已經聽手下細作彙報過了,“明軍戰船”最大號的那一批,也只有那兩條軍用大蓋倫船的一半大。

這得解釋一下,高務實這次出動的主力,是所謂的“武裝運輸艦”,一千六百料的船,相當於八百噸的排水量,放在這個年代的運輸船裡肯定不小,但與已經進入專業化海軍的西方戰艦相比,那肯定遠遠不及。

因爲造船這個產業,高務實能開的掛比較有限,大明過去海上輝煌時代的大寶船建造技術又因爲昔日劉大夏那個坑逼一把火燒掉了設計圖,而官府的船廠這麼一百多年下來早就成了荒草叢生的廢地了,那些會造大寶船的匠戶鬼知道都去哪裡了,說不定已經完全失傳了。

因此高務實想方設法蒐羅人才,這幾年下來也就能造到現在的程度,目前他在萊州的造船廠正在想法子設計製造更大一號的專業戰艦。

這個預研發狀態的專業戰艦,在高務實老早就規劃好了的造艦計劃中屬於專業軍艦的最低一檔,叫做“二級巡洋艦”,預計是兩千料、一千噸,一層甲板炮,全艦分兩級火炮,一共42門,定員288人。

雖然相比現在的武裝運輸艦,在噸位上提高似乎不多,但由於完全按照軍用設計,因此造價要貴了不少。武裝運輸艦目前的單艘造價是五萬五千兩白銀,而二級巡洋艦的預估造價高達十二萬到十三萬兩。

而且實際上鄭鬆從葡萄牙人手裡買到的這兩艘淘汰軍用大蓋倫是一千六百噸的大傢伙,即便高務實的二級巡洋艦造好,現在也比不了。

一千六百噸的貨,在高務實的計劃中,還要向上跨越兩級:先是一千兩百噸的一級巡洋艦,然後到三級戰列艦纔是這個噸位。

任重道遠……

鄭鬆知道高、莫聯合艦隊的規模龐大,而他的水軍除了這兩艘佛郎機人賣給他的大船之外,其他戰船不值一提,因此他想來想去,只想到一個辦法,就是在明軍準備將水軍開入馬江攻擊他的沿河防線時,在馬江河口附近的海面突然出擊,希望能擊沉一部分明軍戰艦,從而迫使明軍放棄入江。

只有這樣,沿江防線才能稱得上一條有意義的防線,否則明軍水軍戰船的大炮千炮齊發,什麼防線都是紙糊的——他在升龍城的細作已經報告了莫茂洽投降的“真正原因”:莫茂洽就是被一艘明軍戰艦的艦炮一輪齊射擊毀了祥符門的角樓給嚇得投降的。

二月二十一,馬江口外的海面上天氣不算太好,天空中下起了小雨,伴隨着海風,把甲板上的水手淋得渾身溼透。

幸好這是安南,天氣並不冷,京華艦隊的水手們早已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大家都沒把這種程度的風雨當回事,依然該幹嘛幹嘛。

不過海上既然有雨,就必然影響視線,即便是瞭望塔上的瞭望手,現在能夠目視的距離也大大降低。幸好莫軍水軍對這一帶的環境相當熟悉,派駐在京華各艦上的聯絡員兼領航員都表示不必擔心,前方海道沒有什麼危險,不會出現莫名觸礁什麼的倒黴事。

由於高珗被調去掌管投誠的原莫玉麟部,而高璋掌握的京華家丁護衛團現在成了高務實的中軍親衛,因此京華艦隊本次的指揮官換了人,乃是京華廣州港運輸艦隊的領隊,名叫高璟。

此人原本不是高家家丁,他是廣東本地人,姓陳,名景。其父以前有一支三艘海船組成的小船隊,是家中三代人才積攢出來的家當。可惜後來一次出海遭了海盜——本來一般來說,遇見海盜也只需要交點買路財就行,這是默認的規矩,可惜那支海盜當時剛被俞大猷剿了一陣,接近於走投無路的崩潰邊緣,發現了這支船隊之後,根本不講規矩,直接要連人帶船全部奪過來“補血”。

於是什麼都沒了,陳家不僅死了家主,還欠了一屁股債。

陳景本來從十三歲起就一直都陪着父親出海的,但那一次巧得很,他去考秀才,從而錯過了出海,因此逃得一名。

誰知道這一別竟是永別,父親死了,家也敗落了,秀才也沒考上……

走投無路的他想到了當時京華廣州私港的招募榜,抱着試試看的態度去應募,結果因爲他自小出海,不僅經驗豐富、海路熟悉,而且還是童生身份,直接就被選中。

不過他家欠的錢實在有些多,高達五千多兩銀子,現在又失了本錢,光靠正常應募的薪水,得還三十年。陳景思考了一個月,終於下定決心“賣身”。

高務實得知消息後,親自寫信給他,幫他還完了欠款,又改名高璟——王字旁的名字,在高家不是輕易賜予的,屬於親信,如高珗、高璋都是如此。

其實高小壯現在也有個大名了,叫高瑞,不過高務實叫他高小壯叫慣了,所以這個大名反而用得少。

陳景變成了高璟,並且很快在廣州港脫穎而出,去年年底升爲京華廣州港運輸隊的領隊——其實如果把這支船隊換成軍方的說法,他就是艦隊總指揮。

前次高珗坐鎮艦隊的時候,因爲身份關係,高珗自然成了指揮官,他以副手身份實際主管航行等事。而這次高珗不在,他就被高務實“扶正”,真正成了這支“聯合艦隊”的總指揮。

高璟很感激高務實的信重,因此也把這份差事看得十分要緊,每一個細節都不肯放過。

他聽旗艦上的莫軍水軍領航員說前面不遠就是馬江口之後,立刻下令全艦隊戒備。

鄭鬆知道在馬江口伏擊明軍艦隊,高璟當然也知道馬江口就是鄭軍能對京華艦隊產生威脅或者阻攔的最後一道關口。

隨着旗幟的變化,整個艦隊開始行動起來,原本比較稀疏的魚貫陣變成了謹慎迎敵的雁形陣,高璟看了,稍稍鬆了口氣。

然而還沒等他徹底放下心來,瞭望塔上的瞭望手忽然朝下面一邊搖旗一邊大喊:“前方有敵艦!前方有敵艦!頭艦有三根桅杆,是紅毛番的軟帆大船!”

高璟霍然走到艦橋邊緣,大聲對負責傳信的水手道:“叫他看清楚,有幾艘三桅軟帆大船!”

紅毛番子的大船固然厲害,但他們的兵力一直很有限,高璟對這一點非常清楚,他家也是跑南洋出身的,又不是沒到過滿剌加,佛郎機人在滿剌加的三桅軟帆大船最多的時候都沒超過二十艘,正常情況下一般也就十艘到十三艘左右,就算鄭軍能請動他們,數量也肯定不會多。

沒過多久,瞭望塔上又傳下消息來,說對方的三桅軟帆大船一共就兩艘,其餘的都是硬帆小船——安南人的造船技術基本是拷貝的大明,而中國曆來用硬帆,所以安南人自己的船也都是硬帆的。

高璟略微鬆了口氣,只有兩艘,那說明來的就是之前高團座提到的那兩艘從佛郎機人手裡買下的佛郎機戰船。

船當然是厲害的,要不然佛郎機人怎麼能用那麼點人在南洋形成那麼大的勢力?

不過,海上作戰雖然船隻很重要,可是人的作用也一樣不能忽視——安南人玩得轉佛郎機人的大海船麼?

高璟深吸一口氣,沉穩地道:“打旗語,全艦隊保持雁形陣準備接戰;各艦立刻準備火藥和炮彈,同時準備調轉方向,隨時關注旗艦旗語,預備左轉!”

----------

天天就是趕稿趕稿,差點忘記說了:中秋快樂!

第077章 各有所謀(4更破萬)第156章 本按十分欣慰呀第028章 都給哀家跪着去第081章 內廷行走(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三)第018章 產業現狀(上)第050章 招降納叛(下)第233章 謙之不讓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三)第003章 徽州異相(上)第153章 培養嫡系第040章 瞭解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四)第076章 豪華配置(上)第095章 時不我待了啊第244章 千帆覆海(中)第125章 可戰方和(一)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121章 劉馨的建議第021章 大閱之金玉其外第008章 淡化處理第080章 務實之請(上)第080章 務實之請(下)第168章 蒲元毅的投名狀(二合一)第012章 誰有這樣的面子第131章 謝公氣度[第4更]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上)第118章 憑什麼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第091章 粗中有細(下)第263章 密議第013章 五伯高才(上)第246章 前鋒之戰第097章 以“理”服人恰臺吉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上)第063章 海瑞調職(上)第058章 老師法眼第045章 天下文膽第023章 真“萬曆時代”來臨第117章 銷售火爆(上)第242章 神兵天降鐵壁關第047章 未雨綢繆(中)第124章 奉旨觀政(四)第182章 勢不由人第282章 再造暹羅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下)第284章 設計第009章 安陽之行(七)第177章 生擒炒花(中)第106章 合圍明江城第012章 母子談商(下)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004章 京營第113章 高戚之會(七)第209章 加銜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010章 新鄭高氏(上)第042章 護衛定製(上)第085章 馮保遇襲第052章 又面聖第126章 封爵換升官?第054章 挖角應節(下)第006章 禁軍與警備軍第080章 布日哈圖的殺招第096章 興趣培養(下)第037章 高珗獻策第096章 突發事件(4更破萬)第124章 奉旨觀政(三)第092章 翻臉無情第050章 四方會談(上)第012章 母子談商(上)第009章 小翰林,大忙人第083章 宮外反應(下)第143章 致謝?第148章 謗君案(上)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險第180章 “寬宏大量”第068章 隆慶託孤(四)第177章 生擒炒花(中)第262章 錦衣都督的焦慮第002章 誰說服誰第129章 滇緬局勢第244章 千帆覆海(下)第059章 金童玉女第288章 緬甸跌倒,大明吃飽第042章 護衛定製(下)第088章 戊辰羣星(下)第094章 經濟控制(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二)第103章 高文正公(下)第128章 青黃接否第113章 高戚之會(六)第085章 官場百態(下)第099章 高拱秉國(上)第082章 暗箭就位第143章 海商都不簡單啊第105章 第一把火
第077章 各有所謀(4更破萬)第156章 本按十分欣慰呀第028章 都給哀家跪着去第081章 內廷行走(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三)第018章 產業現狀(上)第050章 招降納叛(下)第233章 謙之不讓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三)第003章 徽州異相(上)第153章 培養嫡系第040章 瞭解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四)第076章 豪華配置(上)第095章 時不我待了啊第244章 千帆覆海(中)第125章 可戰方和(一)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121章 劉馨的建議第021章 大閱之金玉其外第008章 淡化處理第080章 務實之請(上)第080章 務實之請(下)第168章 蒲元毅的投名狀(二合一)第012章 誰有這樣的面子第131章 謝公氣度[第4更]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上)第118章 憑什麼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第091章 粗中有細(下)第263章 密議第013章 五伯高才(上)第246章 前鋒之戰第097章 以“理”服人恰臺吉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上)第063章 海瑞調職(上)第058章 老師法眼第045章 天下文膽第023章 真“萬曆時代”來臨第117章 銷售火爆(上)第242章 神兵天降鐵壁關第047章 未雨綢繆(中)第124章 奉旨觀政(四)第182章 勢不由人第282章 再造暹羅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下)第284章 設計第009章 安陽之行(七)第177章 生擒炒花(中)第106章 合圍明江城第012章 母子談商(下)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004章 京營第113章 高戚之會(七)第209章 加銜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010章 新鄭高氏(上)第042章 護衛定製(上)第085章 馮保遇襲第052章 又面聖第126章 封爵換升官?第054章 挖角應節(下)第006章 禁軍與警備軍第080章 布日哈圖的殺招第096章 興趣培養(下)第037章 高珗獻策第096章 突發事件(4更破萬)第124章 奉旨觀政(三)第092章 翻臉無情第050章 四方會談(上)第012章 母子談商(上)第009章 小翰林,大忙人第083章 宮外反應(下)第143章 致謝?第148章 謗君案(上)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險第180章 “寬宏大量”第068章 隆慶託孤(四)第177章 生擒炒花(中)第262章 錦衣都督的焦慮第002章 誰說服誰第129章 滇緬局勢第244章 千帆覆海(下)第059章 金童玉女第288章 緬甸跌倒,大明吃飽第042章 護衛定製(下)第088章 戊辰羣星(下)第094章 經濟控制(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二)第103章 高文正公(下)第128章 青黃接否第113章 高戚之會(六)第085章 官場百態(下)第099章 高拱秉國(上)第082章 暗箭就位第143章 海商都不簡單啊第105章 第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