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抵京

高務實與李成樑的一番話,沒有說透的地方有不少,但關鍵的問題卻是已然說透。

沒說透的,是高務實爲何一直敲打李成樑,直到今日趁機提出讓李成樑找機會退隱,這其中的原因,直到李成樑離開之時,他也仍然一無所知。

說透了的,是高務實不打算對整個鐵嶺李氏下手,而是讓李成樑有機會功成身退,這一點從高務實暗示李成樑,李家諸子應該走出他的羽翼,自行搏擊長空便可見一斑,而最後更是直言,要創造機會讓李成樑流爵換世爵。

李成樑現在的寧遠伯只是流爵,流爵的意思就是不得世襲,如果能把流爵換做世爵,那麼鐵嶺李氏便不再是單純的將門,而是“與國同休”的勳貴之家了。

論地位、論富貴,勳貴之家當然都遠超所謂的將門。畢竟將門這種家族,始終要和戰爭相關聯,能打時自然興旺,可一旦不能打,敗落卻也近在眼前。甚至有那運氣不好的,昨掌白虎堂,今陷囹圄中。一個不小心,妻兒老幼都會被牽連。

而勳貴就不同了,大明的勳貴雖然經常撈不到什麼實權,但位子卻是極其牢固,除非謀逆、絕嗣等特殊情況,世爵就意味着永遠的富貴。

況且大明沒有子爵、男爵,最低的爵位也是伯爵起步,全國兩京十三省攏共還不到一百人,這是何其尊貴?說句不客氣的話,大明的勳貴,地位比宗室還要堅挺。

正因爲如此,李成樑走的時候,精神有些恍惚,連他自己都說不出此刻的心境究竟是怎樣,是喜,是憂,還是莫名惆悵。

按理說,作爲一員武將,世爵真的就是最高的奮鬥目標了,既然能輕鬆拿到世爵,還有什麼值得猶豫的呢?

至於說爵位高低,李成樑也有自知之明。眼下大明又沒有傾覆之憂,甚至還可以說這十多年來,大明甚有中興之勢,在這種情況下,他又沒有滅國之功,怎麼可能拿到比伯爵更高的爵位?

遠的且不去說,高務實自己其實就能算是有“滅國之功”的人,可是他有爵位嗎?沒有,朝廷提都沒提,甚至根本沒人覺得他安南定北那樣的大功能夠得上封爵。

這裡頭固然有當時高務實地位還差得太遠的緣故,但也是大明爵位難得的直接表現。事實上,除了開國、靖難,其後能以軍功封爵的有幾人?除了王文成公那個特例,其餘多大的功勞,也無非是蔭官子孫罷了。

可李成樑的蔭官名額已經多到兒子們都用不完,開始用到侄兒們頭上去了,這蔭官再給多些又有什麼意思?

李成樑騎在馬上暗暗想着:世襲寧遠伯,這大概就是我人生的最後一個目標了吧?只是不知高求真打算如何給我創造一場足夠換來世爵之賞的大功……

走了一會兒,李成樑忽然轉頭朝李平胡問道:“平胡,你這輩子都有些什麼打算?”

李平胡聽得一愣,錯愕道:“大帥這話,平胡沒聽懂……就打仗唄,跟着大帥打仗,殺也殺得痛快,還能搶些財貨女子,還有甚好打算的?”

李成樑嘆了口氣,道:“要是我不打仗了呢?”

“不打仗?”李平胡愕然道:“那做什麼去?”

“做什麼啊……現在還沒想好,不過,估計應該會是去京師榮養。”李成樑擡頭看了看夜空中的那抹彎月,語聲幽遠:“許是品茗垂釣,含飴弄孫?”

李平胡撓了撓頭,沒說話了。李成樑轉頭,瞥了他一眼,也沒再說什麼。

------------------------------

高務實送走李成樑之後,回到花廳,花廳之中的茶具已經完全換了一套,而更關鍵的是裡面的人也換了。

黃芷汀端着一隻紫紅漸變色的禹窯茶盞,正在燈下欣賞那茶盞上色澤的瑰麗多姿,當高務實進來的時候,她頭也不擡地道:“我始終分辨不出,什麼樣的窯變纔算極品,不過當今禹窯以你家瓷廠爲首,你這套應該是世上少有的了吧?”

高務實在她面前坐下,看了一眼桌上剛剛新換的這套茶器,答道:“說起來我對鑑瓷一道也沒什麼研究,不過家慈倒是個中好手。你現在看到的這一套有個名號,叫做‘紫氣東來’,聽說是去年最好的幾套之一。”

“要是拿去賣,能賣多少銀子?”黃芷汀總算擡起頭來,問道。

“這卻不好說,雖則世人有云‘縱有家產萬貫,不如鈞瓷一件’,但這一套畢竟我都自己拿來用了……”高務實說着,擺擺手,道:“芷汀,你該不會是來和我談瓷器的吧?你要是喜歡,回安南時就拿去好了。”

黃芷汀噗嗤一笑,搖頭道:“你還真是甩手掌櫃,連自家的物什都不瞭解。”

高務實愕然道:“何以有此一說?”

黃芷汀放下茶盞,卻端起另一隻茶盤,反過來給高務實看:“你看這盤底,有單獨陽刻在一邊的‘龍文’二字,此乃京華瓷器之中的絕品,只供你高龍文一人所用……我哪裡敢帶回安南去,壞了你家的規矩?”

高務實詫異地接過那茶盤,道:“還有這一說?”結果盤底除了“京華瓷器”、“萬曆十年造”之外,還真有“龍文”二字的小篆陽刻字樣。

他想了想,忽然明白母親的用意——這一招其實是學了他的,就是人爲的劃分“檔次”。可以想見,禹窯的價格本來就高得離譜,現在又搞出這麼一類,將來如果高務實拿“龍文禹瓷”送人,其代表的價值一定比黃金還貴重得多。

不過黃芷汀這話顯然是調侃,高務實只能無奈的笑了笑,然後岔開話題,問道:“剛纔我和寧遠伯的對話,你都聽到了吧,有何感想?”

黃芷汀一手重新端起茶盞,另一隻手單手一攤,道:“我又不知道你和他有什麼交情或者過節,聽得沒頭沒腦的,能有什麼感想?真要讓我現在就說,我只能表示疑問:爲什麼不能讓他繼續做下去?他不服從你的調遣嗎?”

高務實搖頭道:“那倒不至於。”

黃芷汀便道:“哦,那看來是他家實力太大了?就像當初岑家一樣,朝廷想方設法都要跟岑家打上幾仗,還要推動岑家出現內亂,這樣才能確保廣西的安定——遼東也是這個態度吧?”

高務實倒沒料到黃芷汀會從這個角度來解讀,果然土司出身的人首先從“自家實力”來考慮問題,是一種習慣性思維。

不過想一想,其實她這話雖然不全面,但也不能算說錯,遼東現在鐵嶺李氏一家獨大的局面,的確不是朝廷所樂見的。此前之所以沒人管,單純是因爲局面不允許,也就是那時候的李成樑無可替代。

說穿了,朱翊鈞之所以要高務實敲打李成樑,也有這個原因。畢竟現在論戰功,論地位、身份、背景,似乎也就高務實比較方便敲打他。

想到這裡,高務實不禁感慨:好在我是文官,要不然我自己恐怕就要被別人敲打了。而萬一沒有那樣的人選,怕不是就只有皇帝親自上陣來敲打我了。

黃芷汀見他沒有回答,面露疑惑,問道:“我是說錯了,還是不幸言中?”

高務實也端起面前的茶盞,喝了一口,道:“一半一半吧。”

不過黃芷汀似乎對李成樑的事並不怎麼感興趣,聞言無所謂地道:“得了,你要怎麼安排他,跟我也沒關係,從剛纔你們的對話來看,你也不需要別人幫忙……要是沒其他事,我就先去休息了。”說罷便站起身來。

高務實也隨之起身:“我送你。”

黃芷汀白了他一眼,嘻嘻一笑:“不用啦,這才幾步路,送什麼呀,你就安心想你的那些陰謀詭計好了。”話音未落,便徑直去了,留下高務實無奈地搖了搖頭。

我在她眼裡的形象,該不會就跟陰謀詭計直接掛鉤了吧?

一夜無話。

到了第二日,高務實才剛剛起牀,便有家丁送來帖子,說寧遠伯派人送來了恭賀老爺履新的賀禮,同時留書一封,說既然撫臺回京述職,他作爲總兵就不能長時間不在防區了,因此已經連夜趕回廣寧。失禮之處,萬乞海涵。

高務實接過李成樑的留書看了看,信中倒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就和家丁轉達的一樣。他又轉而接過禮單看了看,李成樑送的大多都是些文玩,以書畫爲主,間或有幾件前朝的玉器之類,也符合當前的官場規矩,只是層次比較高一點罷了,並沒有什麼格外可疑之處。

雖說這些東西應該是提前就已經預備好了的,但也可以看出李成樑對他並無太多敵意,直到此前那樣的情況下,他依然抱持“和平解決爭端”的態度。

看來原歷史上李成樑在京師大把撒錢找人幫他說話應該是可信的,他雖然有野心,但只是侷限於遼東一隅之地,而且這種野心也不是割據一方,不過是保證自己在遼東已有的地位和財富。

既然是這樣的心態,那麼自己昨晚的提議,想必他應該會好好考慮。

高務實心中喟嘆:我這麼做其實也是爲了你好啊,你要是聽我的勸告急流勇退,將來史書上的記載一定比原歷史中要好得多。而只要我在遼東把幾個隱患處理好了,你們李家的富貴也能更長久一些。

至於那四萬大軍,我也不眼饞,到時候還是留給你們李家,只是……得讓你幾個兒子分一分,這總不過分吧?

從東昌堡出發,一路上基本順着驛道回京,只是到了盤山馬驛之後便轉道去閭陽馬驛,省卻了去廣寧的一程。

一路上並無可述之事,無非地方官員、將領的迎接和相送罷了,都可略過不提。

到了京師,高務實按例將撫標家丁留在京郊西北的見心齋別院,自己和黃芷汀各帶幾十人進了城。

進城之後,高務實自然去自家府邸,黃芷汀這次卻不肯與他同往,而是堅持要去安南會館——這會館還是安南內附之後新置辦的,原先是一位蘇州富商的別院。

那富商自去年起開始涉足海貿,經營蘇絲業務,主要的路線是從蘇州到廣州,再從廣州到金港。這線路一看就知道免不得需要京華南洋艦隊的關照,還要跟安南地方搞好關係,因此安南方面想在京師弄一處會館的事情傳到他耳朵裡,他二話不說就把這處別院拿了出來。

當然,錢還是收的,不過他只收了個成本價,一兩銀子都沒賺。聰明的生意人都知道,這種時刻不賺錢,是爲了在別處賺更多的錢。

禮部方面也派了一位員外郎前來問黃芷汀打算住在何處,作爲安南朝貢副使,禮部也是有責任安排住宿的。

黃芷汀仍然堅持住在安南會館,高務實勸不動她,也知道她是爲了避免風言風語,只好由她去了。

等高務實回到自己位於什剎海東南角的宅邸時,才發現門外早有人等着。

陳矩穿着一身大紅紵絲飛魚服,笑吟吟地迎了上來,拱手道:“高中丞別來無恙,咱家可是等了你一個多時辰了。”

高務實早在看見陳矩的時候便已經翻身下馬,這時候也笑呵呵地拱手道:“早前聽聞萬化兄(陳矩字萬化)高升東廠提督,本該親自前來道賀,可惜那時候正忙着打仗……”

“誒,這樣說就見外了,求真你高升遼撫之時,咱家也去不了啊,這都是沒法子的事。”陳矩笑眯眯地又說道:“黃掌印今兒個正巧當值,實在抽不出空,他讓咱家代他向高中丞致歉。”

原來隨着李太后歸政、陳洪倒臺,內廷經過一段不短的時間之後,終於確立了新的“班子”。朱翊鈞在黃孟宇和陳矩之間猶豫了許久之後,最終還會選擇了讓黃孟宇接棒,成爲新的司禮監掌印,而陳矩則把東廠接了過去。

不過,或許是一種平衡,或許是對陳矩這個“貼身大太監”的補償,朱翊鈞並沒有讓陳矩卸任御馬監掌印,而是開了一次歷史的倒車,讓他以司禮監第一秉筆太監的身份兼任東廠提督和御馬監掌印兩大實權職務。

之所以說“倒車”,是因爲之前高拱曾經要求東廠與御馬監不得一人兼任,而且已經推行了一些年頭了。

這件事發生的時候,張四維其實頗爲尷尬,因爲不管是黃孟宇還是陳矩,都是高務實的盟友,現在他們高升,本來也是好事,可皇帝讓陳矩身兼東廠和御馬監,又破壞了高拱當年的做法。

最後張四維不得不硬着頭皮上疏表示反對,陳矩本人也數度請辭,然後皇帝才表示這只是個臨時安排,最遲一年之後,會選用新的御馬監掌印,這才把這次事情給摁了回去。

高務實和陳矩簡單的寒暄了幾句,便問起他的來意,陳矩笑道:“咱家的來意求真還能不知道?皇上急着見你,讓咱家在這兒等着,你一到就帶你進宮面聖——兵部和都察院那邊可以明日再去。”

----------

感謝書友“書友160429212821310”的月票支持,謝謝!

感謝QQ閱讀書友“青陽。”的打賞支持,謝謝!

第275章 勃固會戰(上)第270章 你的時間不多了第054章 桂西王,桂南王第082章 寧夏之變(上)第194章 高務實最重視的對手第001章 高拱起復第136章 三員大將第258章 被劾事件第122章 特來求死第058章 互爲倚仗(下)第208章 剿殺第037章 你又是誰(4更破萬,大爆料)第166章 激將(二合一)第014章 務實讀書(下)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040章 紓驛路疏(上)第106章 臣以爲當殺第127章 善後安排(4更破萬)第161章 殿試金榜(上)第093章 博碩克圖的野望第014章 北洋海貿同盟第128章 戰前準備(上)第126章 俺答求封(七)第019章 開港前提第142章 以退爲進第161章 殿試金榜(中)第215章 大燈泡第115章 遼東有警第063章 處置【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三章】第251章 取勃固第045章 務實御下(下)第130章 跋扈尚書(下)第046章 冰底潛流(上)第179章 不完美的大勝(二合一)第138章 深宮私語第092章 翻臉無情第008章 又是香皂(上)第031章 永寧公主(3更破萬)第159章 會元之爭(上)第4更第113章 高戚之會(八)第177章 生擒炒花(下)第106章 鄭王使者第096章 興趣培養(上)第261章 準備“私會”第063章 海瑞調職(上)第125章 高務實的開平城第108章 隱情(下)第059章 絕代雙嬌(上)第037章 別院隱富(下)第118章 差別競爭第108章 所爲何事(上)第104章 權貴子弟(下)第127章 風起之前第120章 初戰告捷(上)第017章 利益捆綁第101章 戚帥繼光(下)第127章 高拱出題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048章 魔之誘惑(下)第056章 漠南之戰(七)猶豫就會敗北第086章 凱旋而歸第083章 宮外反應(下)第048章 魔之誘惑(下)第006章 君臣面談第171章 文治纔是我的專業第015章 伴讀之邀(下)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125章 重陽大會(上)第080章 務實之請(下)第197章 老奴兄弟第036章 戚繼光的彩虹屁第125章 高務實的開平城第099章 借刀第173章 各種猜測(4更破萬)第077章 龍文鞭影(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九)第021章 照高愛卿說的辦(5更,祝七夕快樂)第085章 成交第244章 千帆覆海(中)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046章 思播田楊,兩廣岑黃第044章 人才不少(下)第066章 務實回京(下)第073章 召見第056章 太嶽燒竈(下)第046章 脫脫願爲欽使驅馳第112章 入城式第059章 國戚參股第066章 喜得貴子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153章 太順利了!(4更破萬)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095章 破虜(下)第283章 皇上,切蛋糕了第037章 別院隱富(上)第006章 清污除弊(下)第265章 私會白玉樓第058章 微服巧遇第131章 謝公氣度[第4更]第113章 高戚之會(一)
第275章 勃固會戰(上)第270章 你的時間不多了第054章 桂西王,桂南王第082章 寧夏之變(上)第194章 高務實最重視的對手第001章 高拱起復第136章 三員大將第258章 被劾事件第122章 特來求死第058章 互爲倚仗(下)第208章 剿殺第037章 你又是誰(4更破萬,大爆料)第166章 激將(二合一)第014章 務實讀書(下)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040章 紓驛路疏(上)第106章 臣以爲當殺第127章 善後安排(4更破萬)第161章 殿試金榜(上)第093章 博碩克圖的野望第014章 北洋海貿同盟第128章 戰前準備(上)第126章 俺答求封(七)第019章 開港前提第142章 以退爲進第161章 殿試金榜(中)第215章 大燈泡第115章 遼東有警第063章 處置【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三章】第251章 取勃固第045章 務實御下(下)第130章 跋扈尚書(下)第046章 冰底潛流(上)第179章 不完美的大勝(二合一)第138章 深宮私語第092章 翻臉無情第008章 又是香皂(上)第031章 永寧公主(3更破萬)第159章 會元之爭(上)第4更第113章 高戚之會(八)第177章 生擒炒花(下)第106章 鄭王使者第096章 興趣培養(上)第261章 準備“私會”第063章 海瑞調職(上)第125章 高務實的開平城第108章 隱情(下)第059章 絕代雙嬌(上)第037章 別院隱富(下)第118章 差別競爭第108章 所爲何事(上)第104章 權貴子弟(下)第127章 風起之前第120章 初戰告捷(上)第017章 利益捆綁第101章 戚帥繼光(下)第127章 高拱出題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048章 魔之誘惑(下)第056章 漠南之戰(七)猶豫就會敗北第086章 凱旋而歸第083章 宮外反應(下)第048章 魔之誘惑(下)第006章 君臣面談第171章 文治纔是我的專業第015章 伴讀之邀(下)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125章 重陽大會(上)第080章 務實之請(下)第197章 老奴兄弟第036章 戚繼光的彩虹屁第125章 高務實的開平城第099章 借刀第173章 各種猜測(4更破萬)第077章 龍文鞭影(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九)第021章 照高愛卿說的辦(5更,祝七夕快樂)第085章 成交第244章 千帆覆海(中)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046章 思播田楊,兩廣岑黃第044章 人才不少(下)第066章 務實回京(下)第073章 召見第056章 太嶽燒竈(下)第046章 脫脫願爲欽使驅馳第112章 入城式第059章 國戚參股第066章 喜得貴子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153章 太順利了!(4更破萬)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095章 破虜(下)第283章 皇上,切蛋糕了第037章 別院隱富(上)第006章 清污除弊(下)第265章 私會白玉樓第058章 微服巧遇第131章 謝公氣度[第4更]第113章 高戚之會(一)